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行政腐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3 06:03: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材料:中国行政腐败

一.行贿受贿

1 .来自>期刊9月下半月:“运作”海伯尔项目侵吞国家巨额财产

2008年7月10日,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长春原市委书记兼副市长田忠作出一审判决,因“运作”海伯尔项目,侵吞国家财产达400万元,犯贪污罪,又对上司行贿,犯行贿罪,受贿行贿等多项罪名。判无期徒刑,剥脱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来自>期刊10月上半月:厕所藏钱900万元,迁出重庆第一贪

2008年8月1日,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晏大彬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受贿所得账款矛以追缴上缴国库,晏大彬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重庆建筑公司固某之钱,在招标工程中,晏大彬通过透露标底让该公司揽到工程。他把所得钱藏于厕所内,后被人发现。

3.来自>期刊:中国酒界第一人,“慷公家之慨”

2008年7月24日,中国酒界第一人,先后担任毫川市常委,市政协副主席,59岁的王效金,在安徽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他自91年到07年,利用职务之便,在原材料采购,广告承揽,企业收购等方面,“慷公家之慨”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涉嫌非法收受贿赂

二 .行政不力,庸人当政,酿成事故

1.来自百度:山西溃坝事件,省长辞职

以山西省长孟学良为首的地方政府对企业违法生产和建库督管不力,隐患排查走过场,安全指令不落实,导致山西溃坝事件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由于事故领导责任制,省长孟学良引咎辞职。

2.来自深圳桥报“9.20”特大火灾事故问责处理

龙岗区对“9.20”特大火灾事故责任人作出处理,深圳市龙岗区作出决定,由于火灾事故地存放烟火,逃生通道狭窄造成火灾人员伤亡,区政府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不力是火灾原因之一,对龙岗区副区长黄海广等人免去职务。

3.来自百度:因三鹿奶粉事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长李长江辞职

以伊利、蒙牛这些国内知名品牌,免检产品。竟是含有“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导致一些婴儿吃了毒奶粉而患肾结石。那些小生命有的病情缠身,不可医治,有的离开人世,国务院总理对此事极为关心,探望生病宝宝,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长李长江为首的官员纷纷引咎辞职

三.政绩工程,行政乱作为

1.来自百度中文摘报:卖税,行政腐败新形势

据全国政协委员李汉宇在基层调研发现,一些乡镇干部为完成上级下达不切实际还逐年增加财税指标,纷纷干起了买税勾当。买方通过填写税票可以增加政绩,卖方把税交给本地政府要百分之百上缴,而交给外地政府优惠多达20%,可谓“双赢”。但这样国家税收和地方政府被疯狂吞食,也严重扭曲干部心态。

2.来自《公共行政学》转载《半月谈》2000年第6期面子工程为何载了面子

号称“中华果都”的江苏某镇,近年来,由于将内部银行,农村合作基金会存款中的大量资金投入到不切实际的小城镇建设上,使本想成为城镇一景的“面子工程”变成了人见人烦的“败笔”,投资数十万元安装的路灯因为没钱买电,只为外地参观者亮过几次。投资上百万元的大观园,便是门可罗雀,严重浪费国家资源,也弄得果园职工负债累累,教师干部工资都不能正常的发放,人们不断上访。

四.权钱交易,买官卖官

1 .来自>期刊9月下半月晚节不保的卖官书记

2008年7月10日,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长春市委书记副市长田忠作出判决,以田忠为首卖官,后称卖官书记,买官卖官,一大批官员纷纷落马

五.乱用职权,以权谋私

来自百度: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2007年2月,南京市柄霞区人民政府某街道办事处“私自开挖”, 建筑基础施工,覆盖河道违法建设,对上级部门整改通知置若罔闻

六.公款消费,铺张浪费

来自:自己对各种信息总结 名为考察,实为旅游

近日,不少行政单位拿着公家的钱,举着考察学习的大旗,出省、出国旅游观光。一群群“考察团”成了一窝“旅游团”,携带老婆孩子或亲戚朋友,放下自己工作不干,大搞考察学习,在“学习之地”玩得乐不思蜀。视公家的钱如粪土,挥金如土。“考察团”大多以带回给领导或同事的纪念品,为学习的收获,真实令人啼笑皆非。

七.私生活腐烂,严重道德败坏

来自《反贪局专案》“贪官十情人”腐败定律

中共中央检查委员会发出中纪通[2003]2号通报,指出中国建国以来第一贪,马德在任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大搞权钱交易,行贿受贿等,违法乱纪活动,经济上敛钱生活上极度奢侈糜乱,马德与其他贪官不仅比住房、比汽车、还比谁的情人靓、谁的情人浪。

提要:行政腐败现象千奇百怪。贪、贿、庸和懒成了一些官员丢掉性命和乌纱帽的致命弱点。面对腐败横行,国家党政不遗余力坚决打击,自改革开放以来,去得显著成绩。但是面对层出不穷的腐败现象,治理腐败现象的工序任重而道远。

中国的行政腐败的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党和政府的不懈努力,惩治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在惩治和预防这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此同时问题依然突出,行政腐败如久治不愈的顽疾,反腐倡廉工作任重而道远。近几年来,行政腐败层出不穷,花样百出,也有越来越激烈(?)的趋势。从古至今,新中国,当今社会,行政腐败堪称“贪”为首。贪又带出个孪生兄弟“贿”。“贪”“贿”横行上下通吃,行政腐败这块大沼泽地,让一批批贪官污吏越陷越深。中国建国以来第一贪马德,利用职务之便,大搞权钱交易,行贿受贿;吉林市原市长田忠“运作”海伯尔项目,侵吞国家财产;重庆第一贪晏大彬厕所藏钱900万元,一副副丑陋的贪相,一笔笔惊人的数目,无不令人瞠目结舌。贪又生出两个畸形的孩子:买官卖官和包养情人。市场经济发展到官场时,官位也可以明码标价了。中国第一卖官书记不靠卖官何以“成就”贪的宏图;晚节不保的吉林市副书记田忠不以卖官何以“成就”晚节不保。贪也罢,卖官也罢。腐败分子的最高做官目标恐怕是去追求奢靡的生活吧。正所谓钱不可以当饭吃,但钱可以买饭吃。小贪官们借公消费公款,大贪官们挖社会主义墙脚,中饱私囊。“贪官十情人”也便成了定律,也时常成为贪官们落马的命脉。当我们人民的公仆向钱低下高贵的头时,也就开始走向了阶下囚的道路。

当一批贪官“壮烈”倒下,又一批庸官“冲锋上阵”,真是前赴后继,中国的腐败战场进入持久战斗阶段,难得糊涂便成就了一批懒官,在其位,不谋其政,酿成事故接二连三。最近发生的山西溃坝事件,省长辞职;“9.20”特大火灾事故,副局长被撤职;三鹿奶粉事件,国家质检局长引咎辞职。一轮新的问责风暴席卷中国官场。我们可能仅仅看到是昔日的高官卷铺盖走人。而在他们无作为的背后,是多少无数的生命在哀嚎(用词不当)。要么是不作为,要么是乱作为,政绩工程屡禁不止。一些乡镇干部为完成上级不切实际的财税指标,政府与企业竟干起了买税卖税的

勾当;江苏省中华果园大搞城镇建设,想成为城镇一景的“面子工程”变成了人见人厌的“败笔”;大建写字楼、办公楼、修筑大型文化设施。甚至农村搞些不切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激进官员们的政绩是提高了,可苦了人民,浪费了国家资源。

那些腐败分子们干的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都是权利给予他们的“力量”。在权利的鼓动下,于是贪了、贿了;于是不做事了,乱做事了;于是以权压人了。官字两张口,古代论“品”,现代论“级”,口越大(级越大),声音就越大,地位重了,谁也不敢挪,谁也挪不动!南京市某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私自开挖河道进行违规建筑,不遵守上级整改的通知,甚至法律法规。正应证了那一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面对这些腐败现象,我们的党政思考得很多,也做了一系列努力。党的十七大和国务院强调,把廉政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中共中央也印发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反腐倡廉体系2008-2001年工作规划》。温家宝也强调注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坚持中共中央“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罚并重,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可也说,这一切表明,党和政府已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与此同时,我们的专家学者也不遗余力的研究行政腐败,提出一系列的反腐建议,如行政监督、限制权力、综合调用、权力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社会监督、上级监督、审计监督、监察监督等一大批军队“围歼”腐败这个恶魔。用毛主席的话说“十个手指头,七个是好的,只有三个是坏的”。用这种眼光看,我们反腐倡廉还算不失败,毕竟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香港、台湾、澳门特别行政区,贪污腐败的就那么几个。因此,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能因那些腐败分子的作为,而抹杀了党和政府的的全部政绩。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不畏“权贵”,给腐败分子们“动手术”,根除腐败这个顽疾。我曾听过一个落马的腐败分子说过这样一句话:“贪污者中流行的一个高速公路驾驶论:腐败被抓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出车祸,,不可能有车辆就不开车。”由此可见,腐败上升成为一种文化的趋势。中国大地受封建思想渲染许久。自古就缺乏平等观念,现在谈民主,在民主的光环下去监督限制权力,这相当困难,现在人民总体文化不高。现在谈民主,民主与法治,似乎离百姓有点远,因为他们似乎习惯了不平等的生活。人民习惯了被压迫,也就“怪不得”了。有些官员们侵害人民的利益。当务之急我们在官员中应该形成一种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道德文化,在人民中形成一种维权,监督意识。让每个人沐浴在反腐倡廉的阳光下。

参考文献: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XX出版社XXXX年X月出版

浦兴祖《代中国政治制度》

《中国行政管理》期刊

《民主与法制》期刊等

《 应用文写作》

百度网中文报等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文传系07级行政管理

评阅意见:

1. 优点:选题列举评价中国行政腐败的现状并探讨其治理对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几部分作业基本符合要求。查找资料的内容很丰富,符合观点和材料一致的要求,来源确定。所写的小论文观点鲜明正确,全文结构基本合理,有的论述具有一定深度。

行政腐败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抑制行政腐败之途径

从“59岁现象”谈行政腐败

从“59岁现象”谈行政腐败

从行政伦理维度看行政腐败

关于行政腐败的制度性分析

行政腐败中的电子政务功能2

浅析行政腐败的原因现象及治理措施

发挥行政监察职能作用遏制行政腐败关于我县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调研报告

研究

行政腐败研究
《行政腐败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行政腐败 行政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