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税收专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06:34: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诚信税收

赵仁华080702358金融三班

【论文摘要】诚信税收是诚信这一概念在现代税收管理领域的延伸,诚信税收包括诚信纳税、诚信征税和诚信用税三个方面,三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诚信税收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依法治税是实现诚信税收的必要条件和保证。

【论文关键字】诚信 税收 公民道德 社会

税收的一个核心问题即公平、公正。亚当。以政府为主体的征税人与以企业为主体的纳税人成为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凭借国家权力要尽可能多地征收税款,另一方面,纳税人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尽可能少地缴纳税款。

一、企业不诚信纳税的原因 欠税问题,是一个诚信问题。自由申报,是相信每个法人,因为再也没有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人;重点稽查,则意味着一旦因为申报不实,被税务机关稽查发现,等待他的就是严惩不怠。纳税人偷逃税的净收益等于其偷逃税的收入减去偷逃税的真实成本。当偷逃税的边际净收益为零时,纳税人的偷逃税净收益最大;当偷逃税的边际收入等于偷逃税的边际成本时,企业就没有偷逃税款的必要了。假定偷逃税的处罚成本是固定的,纳税人偷逃税被查获的可能性就主要决定于征管方的征管力度,所以纳税人偷逃税的边际成本主要决定于征管方。对于征管方来说,扣除征管成本的基础上,要依法征收到尽可能多的应征税款,这就使纳税人想尽办法达到少纳税目的与纳税筹划之间产生一种税收博弈,是纳税人与政府、政府与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博弈双方都是风险中立的理性人,中央政府的效用目标是追求中央财政收入的最大化;地方政府的效用目标是采取一切手段追求地方政府收入的最大化。税务机关可以选择稽查、不稽查,纳税人可以选择诚信、不诚信纳税。 诚信是经营之根本,不诚信的企业很难留住老客户,更难发展新客户。

二、提高企业纳税信用信 用,是维系经济健康发展的纽带,是构建社会良好秩序的基础。加强税收信用建设,对于营造诚信的税收环境,推进“依法治税”和“以德治税”,促进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纳税人如果置国家法律于不顾,偷税、逃税、骗税,甚至抗税,得到的只能是眼前利益,失去的将是宝贵的诚信和良好的信誉,而失信毁誉的必然结果是自损。不仅企业将会在今后的生意中处处碰壁,作为企业主个人的信誉也会一落千丈。这就从舆论上给那些欠税者上了一道来自道德的紧箍咒。 大多数企业都会根据自身的性格特征情况权衡选择诚信纳税,但仍有一部分企业抱着侥幸的心理做着不法的勾当。借鉴发达国家体制,注重道德教育,强化舆论监督,切实提升公民纳税诚信意识,意识到税收是为自己更是为全社会服务的,才能保证税收体制有效地运行。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已经起步,将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更合理的税收体制有利于促进企业的自觉纳税。没有税收就没有国家,没有国家就没有小家,诚信纳税与国家和每个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自觉向国家纳税,不做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的 “逃票乘客”,有朝一日成为公民普遍具有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不要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做一个诚实而又正直的纳税人,自豪的喊出“我是纳税人”的光荣口号,那么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国家的兴旺富强必将指日可待。

一、诚信税收: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纳税人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法人单位,另一种是自然人。自然人在法律意义上讲就是公民。而法人单位是一种组织,是法律给予的具有一定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的组织,不管什么单位,总是有自然人存在,具体的纳税操作总是由自然人来完成。征税方是政府,政府征税机关的工作人员首先是国家公民,其次才代表国家征税。所以,不管从那方面讲,税收行为总是与自然人(即公民)联系在一起。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纳税人诚信纳税、征税人员诚信征税就是公民具体落实基木道德规范中“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生动体现,诚信纳税、诚信征税会赢得社会的广泛尊重。每个公民都应用法律和道德规范来引导和约束自己的涉税行为,自觉增强诚信纳税、诚信征税的道德观念,树立纳税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争做诚信征税的时代楷模。所以,诚信征税和纳税是公民遵守基本道德规范要求的一部分。

二、诚信税收: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古往今来,税收始终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与国家、企业、公民紧密相联,息息相关。税收具有筹集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经济以及分配的职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国家通过税收征管实施社会收入再分配,安排公共支出,统筹用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管以及个人所得税征管,可以调节收入分配,缓解分配不公,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诚信税收,首先是要求政策制度和谐,即实施中性稳健的税收政策,坚持法治、公平、高效的税收理念,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税收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是要求征收管理和谐,即征税人要牢固确立依法治税是根本原则,组织收入是中心任务,制度创新是前置条件,细化管理是重要基础,重点稽查是关键环节,从严治队是本质保障的观念,不懈努力实现税制设计预期;再次是要求治税环境和谐,纳税人依法纳税,征税人依法征税,用税人依法合理高效用税,管税人严格依法管税,努力营造良好治税环境。诚信税收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是政府利益和民众利益相结合的重要内容。新一轮税制改革明确了“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税管”的改革原则,不仅符合科学发展观,而且有利于和谐诚信税收环境的营造。

三、诚信税收:依法治税的目标和内在要求

依法治税和诚信税收都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两者都是社会对税收工作提出的要求,虽然要求不一样,但是它们在目标上一致,在内容上互补。

1、诚信税收对税收征纳的要求高于依法治税

依法治税反映的是税务机关依法治“权”,依法治“官”,依法治“内”;诚信税收在强调依法治税、诚信征税的同时,还反映了纳税人为消费公共品应当给予国家的一种“税收价格”。依法治税强调的是法律至上,是对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的法律约束;诚信税收强调的是以信用为本,不仅要求征税机关和税务人员诚信于税收法律制度,依法征税,遵守职业道德,而且,还要求纳税人要依法、诚实缴纳税款,对纳税人也是一种道德约束。诚信税收是对过去税收征管工作强调依法治税要求的补充和完善,诚信税收对税收征纳的要求高于依法治税。

2、依法治税是实现诚信税收的前提和保障。

要营造诚信税收的社会氛围,首先要创造公平的税收法治环境,没有良好的依法治税环境就无从谈及纳税人的诚信税收行为。同时,诚信税收是依法治税的目标,通过依法治税,对不诚信征税的税务人员施以惩罚,使他们感到不诚信征税就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让诚信的人更加诚信,不诚信的人变得诚信。倡导诚信税收并不排除依法制裁涉税违法犯罪行为,而是要让以身试法者得不偿失。

3、诚信税收是依法治税的基础。

诚信纳税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的内在要求。实行依法治税与以德治税的紧密结合,是实现社会纳税环境根本好转的必由之路。我们一直讲依法治税,如果有了纳税人诚信纳税的基础,不多缴不该缴的税,不少缴该缴纳的税款,就有了依法治税的基础,当每一个纳税人都能诚信纳税,依法治税的工作就能顺利推进。诚信税收有助于依法治税,如果真正做到诚信税收,靠纳税人的诚信纳税可能会不需要大面积稽查就会实现良好的税收征管秩序。现在税务机关执法成本高,执法难度大,主要是诚信税收的基础比较弱。

从形式上看,依法治税与诚信税收两者的侧重点和角度不尽相同,但就其本质却是同一的,目标都是为了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市场经济秩序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就依法治税的实体价值而言,既包括着公正、平等原则,也包含着诚实守信的价值取向。诚信税收是依法治税的根本要求,而依法治税是实现诚信税收的必要条件和保证。

总之,诚信税收、和谐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期盼。我们每个公民、每个纳税人、每个征税人都应该讲道德、讲责任、讲和谐,努力营造依法诚信纳税和依法诚信征税的良好氛围,为纳税人提供全面、高效、便捷的优质服务,为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税收

税收

税收

税收会计

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策划

税收执法

税收工作总结

税收工作总结

税收工作总结

税收专题
《税收专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国税收专题 税收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