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锐意进取(优秀)

发布时间:2020-03-03 23:40: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锐意进取、倾情奉献

————云南省富宁县第一中学英语教师周匡秀的主要事迹

周匡秀,女,汉族,生于1961年4月,重庆永川人,1978年7月高中毕业后参加县举行的代课教师招聘考试并被录取,分配到重庆永川县的一所中学任初中英语,1981年6月受聘到云南省河口县坝洒一中任高中英语并转为正式教师,1986年2月到我县一中任教至今。1991年8月函授毕业于云南教育学院,获专科学历,又于2005年参加四川师范大学函授英语本科学习并已修完全部课程。从教以来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执行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积极主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政治思想上积极进取,199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2000年、200

3、2006年荣获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4年9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一)

周老师自从来到我县一中以来,先后担任初中、高中英语教学,在教学中认真通读教材,认真掌握教学大纲和教学原则,针对学生身心特点,探索适合本地学生教学方法,结合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并形成“审美、融情、育能、创新、趣味性强、负担轻”的独特教学风格。所教班级的学生都喜欢上她的英语课,很多学生把上她的课看作是一种乐趣和享受。省上一位支教的教师听她的课后说:“走进周老师的课堂,好似走进了月光下的荷花池,充满了诗情画意”。

有了春天辛勤的耕耘,就有秋天的硕果。来到富宁后,她先后送走了六届初中毕业生,四届高中毕业生,六届初中毕业生在中招考试中,英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平均分均居全县第一,成绩尤为突出的是:1994届她所教班级英语平均分比本校同年级其他班级高出23.45分;1998届英语中考平均分高出本校同年最低一个班整整40分;2001年所带的班级的高考英语成绩平均分高出全县平均分11分; 2003年所教班级的高考英语平均分高出全县平均分21分,全年级7个班中共10人及格她所教的这个班及格的有8人,最高分达121分,创自实施高考卷面总分150分以来的校最高纪录;2004年高考中全县英语及格21人,她所教学生英语及格人数就有19人,创校历史最高记录。2004年秋接任的一个高三毕业班,经过师生一年的共同努力,2005年高考该班英语及格人数达23人。2003年辅导的22位学生参加高考英语口试,有20人达80分以上(100分制),其中14人获90分以上的好成绩。2004年所带的两个高三毕业班58人参加高考英语口语,有54人获80分以上,其中 32人达90分以上,2005年辅导的29人参加高考英语口语,28人获80分以上的好成绩。在2001年“全国中学生英语技能竞赛”中她辅导的学生有3位获高一年级组全国三等奖。2002年在“首届全国高中生英语作文竞赛”中她辅导的学生获云南赛区一等奖3人,获特等奖1人,她本人获省级最佳辅导奖。2003年12月她参加文山州“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大奖赛”获高中组一等奖。

(二)

教研教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她十分注意这一项工作,同时经常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所撰写的论文在县、州、省、国家都有奖。 在她担任英语教研组长期间带领全校英语教师大胆探索,在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学PowerPoint和Flash制作课件,近几年来她自做了几十节英语课件,收集了许多素材并压缩成光盘供本校其他英语教师享用,同时把自学制作课件的方法编写成讲议发给本校英语教师并耐心地教他们,这大大地推进了一中的英语教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小品表演”、“英语书法比赛”、“英语诗歌朗诵”、“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会话表演赛”等。和全组教师共同努力,在学校的教研组评比中英语组连续六次获一等奖。

(三)

教师最大的魅力就是爱心。爱就是奉献,就是付出;爱就是追求,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关爱。教师作为教育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人,只有把自己的心血,才智,温柔和激情凝聚在对学生的关爱中,才能塑造出美好,健康的心灵。要把更多的爱奉献给学生的最佳途径就是担任班主任。周匡秀老师从教30载,做了近20年的班主任,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有她独特的管理方式。所带的每一个班级都具有良好的班风,纪律严明,学习奋发,有较强的团结进取精神,在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文体活动中和各级各类考试中都取得优异的成绩。她曾多次中途接任乱班,经过她的努力都将其转变成了优秀班级。有一年她中途接任初三1个班的班主任,这个班在初二年度参加州统考时,各科都排在年级倒数第一。当时被一些老师称为三差班级,即学习差,纪律差,体育差。她接任该班级后首先从学生的心理教育入手,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情况,要求每位学生给她写信,题目为“老师我想对你说”,让他们把多年来学习上、思想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写出来,把对老师的建议也写出来。周老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为班上几十个学生写了回信,同时又把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分别召开动员会,为他们分析情况,指出奋斗方向,对问题特别突出的学生进行个别谈心。有位女同学在信中说到她父亲重男轻女思想特别严重,经常骂她母亲只会生女儿,不生儿子,女儿读书再好也是要嫁出去的,因此弄得她无心学习。她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给该生做工作的同时及时进行家访,想尽了办法,费尽了口舌,终于使她父亲改变了对她的态度,从此该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初中毕业时,顺利地考入了中专。周老师通过写信、谈心,了解到该班学生的心理情况后,又及时召开主题班会,如“摆正人生的坐标”、“做一个合格的初中毕业生”、“为二十一世纪而勤奋学习”等,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班风班貌大大转变,经过师生一年的共同努力,该班进步很大,学期末被学校评为“卫生先进班级”,在校三球运动会中男女生都获得了一等奖,在校歌咏比赛中获得了全校第二名,中招考试中各科都摘掉了倒数第一的帽子,其中语文、英语获年级第

一、第二的好成绩,升学率达到了80%。

周老师当班主任特别注重家访,她的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而是了解他们的成长过程,向家长汇报孩子们在学校的进步,身上的闪光点。每接一个新班她都要利用课余时间、周末、节假日进行家访。1995年她接任初一1个普通班,利用寒假期间,她走访了近40个家庭。由于大多数家长都在工作,她的家访时间只能在晚饭后或周末进行,有的学生住得太远,有的又较为偏僻,晚上家访不太安全,她便让丈夫陪着。春节前的一天下午,丈夫陪着她去家访一位女生,该生家住在离城有几里外的山坡上,那天正下着雨,山路很滑,到她家时,他们全身都湿透了,她爷爷拉着他们的手,激动得哭起来,说:“周老师,你真是太好了,马上就要过年了,天气这么冷,又下着雨,你还来家访,我这苦命的孙女遇到活菩萨了。”那天周老师和她爷爷交谈了几个小时,了解到该生的母亲还在她很小时就病逝了,她的父亲娶了后妈后又生了一儿一女,无力照顾她和她的妹妹,姐妹俩便与年迈的爷爷生活在一起,家里特别贫寒。了解到这些情况,在以后的几年里,她总是处处留意她,学习上耐心帮助她,生活上关心资助她,让她从老师身上感受到过早失去的母爱,使该生顺利度过中学时代,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她对学生的爱是博大无私的,尤其对民族生,困难生,视他们为自己的弟妹和儿女,并尽自己所能来帮助、资助他们,使他们能得以安心学习,不会因为生活所迫而辍学。她带的民族班里有位男生,他的父母在一年内先后病逝,留下他和一个未成年的哥哥,但这位学生并未因此而辍学,而是在周老师和全班学生的帮助下,一直坚持到初中毕业并考上了中专。还有位女同学到她班上补习,家里太困难,在一年的补习中,周老师和班上的学生一起为她解决了全部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该生也不负众望,经她一年的努力,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中专。在她给周老师的来信中写到:“周老师,学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对你的感激之情,是你使我的理想重放光芒,是你给了我一次又一次的学习机会,真情无价,爱心无价,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我会用你给我的无私的爱去温暖身边每一个不幸的人,我会用你给我的爱去回报社会、回报整个世界。”2005年她所资助的两个高三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一个考上了西安外国语大学,一个考上西南政法大学。

她爱她的每一个学生,从不因为学生的家庭文化、经济、政治等背景以及学生自身智力、性格、兴趣方面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待优生、中等生、学困生都一视同仁,公正对待,仅仅是采用的时间、方法、措施不同而已。如果非要说有所偏爱的话,那就是对她的学困生。如,她班有个男生,因家庭原因,从小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旷课、看录像、打电子游戏是他最大的爱好,骂人打架是他的家常便饭。可周老师并不歧视他,而是把他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体来尊重他,以一种平等友好的姿态出现在他的面前,并推心置腹地与他交往,处处留意他,在生活上热心帮助他,学习上耐心指导他,经常把锻炼和表扬的机会送给他,用放大镜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用教师的仁慈、宽容和无私的爱去温暖他、感化他,帮助他在同学面前找回自己的自尊,在周老师耐心反复帮助下,他告别了过去的不良行为,全身心投入学习,还常为班级作好事,期末班级评比中,他获得了贡献奖,学习进步奖,经他的努力,最后考上了中专,该生接到入学通知时,他母亲到学校再三感谢周老师,说:“我儿福气真好,遇上了你这样的好老师,我们当父母的只给了他身体,你却给了他灵魂。”

在人们的心目中,优秀学生往往集万般宠爱于一身,而普通生尤其是学困生因不能充分享受爱的阳光雨露而发育不良,精神贫血。而周老师用“反向偏爱”唤醒了一个个“学困生”沉睡、麻木的自尊心,使他们奋发有为。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周老师不知倾注了多少爱、多少心血,凭着她对学生的爱,转变了一个又一个的学困生。对学生无私的奉献,烛光般的温暖,使她树立了一个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深受学生和家长好评。学校领导曾在学生中做民意调查,要求学生对班主任工作用“优、良、中、差”做出评价,她所带班级的学生给她“优”的评价是100%,她每接一个新班级,家长们总是千方百计地要把孩子放到她的班级里,家长们说:“把孩子放在周老师的班里放心。”自学校实行评选优秀班主任以来,她连续6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四)

为了她所钟情的教育事业,她不分上下班地忘我工作,时常无法顾及家庭,刚来富宁的那几年,丈夫在县职中搞后勤工作,为了解决学生的吃饭问题,除了寒暑假外,从来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那时学校还很缺英语老师,周老师常是一个人上

三、四个班的英语课,这可苦了她的孩子,孩子上托儿所,不知有多少次别的小朋友都走了而他还在那儿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的出现。有一天早上,一起床就发现儿子在发着高烧并伴着咳嗽,丈夫临出门时再三叮嘱务必要领儿子去看医生,可她上午的课排得满满的,哪儿有时间呢?于是她硬着心肠将儿子送到托儿所,打算下午才接出来领到医院去,哪知她一忙起来居然把儿子生病的事抛到九霄云外,下午批改完作业后领着学生大扫除,而后又找学生谈心,临近七点钟回到家时才突然想起发着高烧的儿子,她飞奔到托儿所,发现儿子蹲在一位阿姨门前,满脸通红,哭得声音都沙哑了,早上给他的一团糯米饭还捏在小手里,见儿子这么可怜,她一把搂过儿子,愧疚的眼泪夺眶而出,急忙将儿子送到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肺炎,当医生知道孩子一大早就发着高烧时说:“没见过你这样的母亲,急性肺炎治疗不及时是有生命危险的。”此时她更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深深的负疚之情猛烈地刺痛着她的心。

1990年丈夫从县职中调到县一中,从此,她把家务事全丢给了丈夫,全身心投入工作。常年的忙碌和忘我的工作使她患了多种疾病:胆结石、腰椎、胸椎、颈椎多处增生,还有严重的肠胃炎和妇科炎症,这常使她疼痛难忍,但她为了学生,从没因此而耽误工作。记不清有多少次拒绝医生的住院要求,也记不清多少次拔下输液管就硬撑着走上讲台。1997年她因几种炎症并发,不得不输液治疗,由于青霉素过敏险些丧命,多亏医生及时抢救,滴了两大瓶解药,输了几个小时的氧气才得以脱险的她,刚刚能立起来又到教室辅导学生去了,丈夫骂她“简直是要学生不要命,一个十足的工作狂”。2000年8月初,她因患胆结石到广西白色地区医院做胆囊切除手术,同时又切除了大如鸭蛋的乳腺脂肪瘤,同时做两个手术,输入的麻醉药太多,整整昏睡三天才清醒过来,由于严重内亏,体重猛降十多斤,出院时医生一再叮嘱要休息、调养三个月才能工作,可8月底新学期开始,走路还在遥遥晃晃的她又挑起了高三两个班英语教学任务兼教研组长的重任。其忘我之心令人感动。

(五)

她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自1998年担任校女工委副主任、主任以来,带领全校女教职工开展了各种促进女性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提高了她们的各种素质,推动了学校“两个文明”的正常发展,一中女工委连年被县妇联评为先进集体, 2002年被省妇联评为“云南省巾帼建功示范岗”。2004年被州妇联评为“文山州优秀妇女之家”,2005年三月又被省妇联授予“云南省优秀妇女之家”称号。她本人也于2003年被县妇联评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由于成绩突出,周老师多次受到各级表彰,1981年至1985年连续5年被评为河口县先进工作者,1988年、1989年、1994年分别被评为“富宁县优秀教师”,1995年教师节被评为“云南省优秀教师”,1997年、2000年、200

3、2006年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 1999年7月被云南省高级评委认定为中学高级教师。2004年被评定为文山州中学英语学科带头人。2004年教师节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2005年分别被州、县总工会评为“云岭优秀职工”;2006年“五•一”又被文山州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省总工会授予“云岭优秀职工”称号并获“五•一”劳动奖章。2008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她并不满足所取得的成绩,而是把它当着新的起点,在教育改革浪潮中不断进取,为科教兴县做出更大贡献。

锐意进取

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

孜孜不倦锐意进取

锐意进取,超越自我

攻坚克难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锐意进取

解放思想、锐意进取

忠于职守 锐意进取

以人为本 锐意进取

求真务实,锐意进取

锐意进取(优秀)
《锐意进取(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锐意进取 优秀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