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有理数的乘法(二)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0:40: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有理数的乘法

(二)教案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点目标: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二)能力训练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的能力.2.能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在共同探索、共同发现、共同交流的过程中分享成功的喜悦.2.在讨论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培养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乘法运算律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乘法运算律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探究交流相结合.

五、教具准备:

.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有理数的加法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在以前学过的范围内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都是成立的,那么在有理数的范围内,乘法的这些运算律成立吗?

问题2:计算下列各题: (1)(一7)×8; (2)8×(一7);

(3)×3510103; (4)×; 995(5)[3×(一4)] ×(一5); (6)3×[(一4)×(一5)]; (7)[1717×]×(一4); (8)×[×(一4)].2323像前面那样规定有理数乘法法则后,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与分配律在有理数乘法中仍然成立.我们可以通过问题2来检验.(略)

思考:同学们自己采用上面的方法来探究一下分配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成立吗? 思考:(一5)×(3一7)和 (一5)×3一5×7的结果相等吗? (注意:(一5)×(3一7)中的3一7应看作3与(一7)的和,才能应用分配律.否则不能直接应用分配律,因为减法没有分配律.)

(二)讲授新课:

用文字语言和字母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表达出来.应得出:

1、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代数表示(数学语言)是:乘法交换律:abba.注意:(1)ab也写成ab或ab,当用字母表示乘数时,“×”可以写成“·”或省略.

(2).这里a、b代表任意有理数,可以表示正数、负数或0.

2、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代数表示(数学语言)是:乘法结合律:(ab)ca(bc).3.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代数表示(数学语言)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c)abac.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三)练习巩固:

1、例:用两种方法计算:(

2、课堂练习:

计算:(1)(一25)×39×(一4); (2)(一17)×(31411)12.621); 1767155151(3)99×(一36); (4)3()()2().72277272

3.用简便方法计算:1322150.34(13)0.34 3737

(三)巩固提高:

用简便方法计算:

(1)6.868×(一5)十6.868×(一12)十6.868×(十17) (2)[(4×8)×25一8] ×125 (3)一9923×18.2

4(四)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乘法的运算律及它们的运用,使我们体验到了掌握一般的正常运算外,还要灵活运用运算律,能简便的一定要简便,这样做既快又准.

(五)课后作业:

七、板书设计:

§1.4.1 有理数的乘法

(三)

一、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交换律:abba

(也可以写成abba)

结合律:(ab)ca(bc)。

分配律:a(bc)abac。

有理数乘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有理数乘法法则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有理数乘法的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二)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