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五、六课教案(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2 04:53: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二单元源远流长的儒家精髓 第五课仁者爱人

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仁”的含义及其对于生命的尊重。

2、明确现代社会中继承仁爱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仁” “仁者爱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曲阜孔庙》的视频,教师介绍曲阜孔庙。

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 。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曲阜孔庙则是祭祀中孔子的本庙,位于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城内,又称“阙里至圣庙”,与南京夫子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历代增修扩建,与相邻的孔府、城北的孔林合称“三孔”。

曲阜孔庙被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孤例”,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列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学生根据所学,介绍孔子,教师补充。

二、内容讲解 仁者爱人

1、“仁”的产生

“仁”是个会意字,从人,从二。意思是两人在一起的相处之道——相亲相爱,否则两人就不愿在一起了。

2、《论语》简介

《论语》中集中体现孔子“仁”的思想,其中“仁者爱人”是他对“仁”的最基本解释,也是“仁”的最基本内容。

3、孔子与“仁”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从本文所辑录的内容来看,“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了仁学的思想体系。

4、“仁”的发展 孟子与“仁”

到了战国中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思想,形成了“仁政”的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本质上是一种“爱民”“亲民”的政治学说。

董仲舒在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同时,提出了“三纲五常”的社会秩序学说。

三、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成员共同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六课舍生取义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感悟其所包含的积极意义。

2、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

3、能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把“义”的内涵讲清楚。

教学重点:

结合教材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舍生”而“取义”的真正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義”.你认识这个字吗?它是义的繁体字。你能说出带“义”字的成语吗?(相机板书)。生与死,义与利是自古以来人民议论的人生课题。我们将要学习的《孟子》中《舍生取义》这篇古文,论述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二、内容讲解 舍生取义

1、解读课题,出示“义”字形演变进行了解。

2、孔子从个人修养的角度讲“义”,把君子和小人、义和利对立来讲,君子应当把义作为个道德修养的本质放在首位。

3、“义”的发展

孟子极大地发展了“义”的思想,他的思想“仁”“义”并重。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都是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的。

4、同学们,舍生取义,舍生就意味着牺牲生命啊。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难道孟子真的不重视生命么,很看轻生命么? 出示句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一言,警醒了几千年来多少仁人志士追随着取义之路,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准则。

4、战国时期的“义”

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着重阐述“义”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第一次提出了“正义”的说法,认为人为了道义去做事叫作德行。

三、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成员共同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五六课复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七、八课教案

八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第三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七年级116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五年级)杏林春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四年级)建筑构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五、六课教案(推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五、六课教案(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