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预防医学作业.jsp

发布时间:2020-03-03 10:40: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作业提交1

单选题(分数: 59 分)

1 .预防医学的对象( 4)

( 1 )分

1.个体

2.病人

3.健康人

4.个体和群体

2 .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2)

( 1 )分

1.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2.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3.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4.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3 .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1 )

( 1 )分

1.传染病

2.常见病

3.慢性病

4.急性病

4 .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3 )

( 1 )分

1.传染病

2.常见病

3.慢性病

4.急性病

5 .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按其属性可分为(3 )

( 1 )分

1.物理性、化学性、放射性

2.生物性、化学性、放射性

3.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4.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致癌物

6 .当今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2 )

( 1 )分

1.天然污染物

2.化学性污染物

3.物理性污染物

4.生物性污染物

7 .次生环境是指( 3)

( 1 )分

1.天然形成的环境

2.某些元素分布不均造成的环境

3.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

4.非生物所形成的环境

8 .机体与环境辩证统一的关系是指( 4)

( 1 )分

1.人从自然环境摄取生活所需物质

2.人通过环境摄取足够的营养成分

3.人能够征服环境

4.人与环境之间保持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平衡

9 .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是(1 )

( 1 )分

1.绿色植物、自养菌

2.草食、肉食、大型肉食动物

3.细菌、真菌及放线菌

4.人类

10 .一次污染物是指( 2)

( 1 )分

1.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发生了一些物理性变化

2.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其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3.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与其他物质发生了反应

4.污染物进入环境后,改变了其化学结构

11 .环境的自净作用是( 2)

( 1 )分

1.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发生了理化性质的改变

2.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使环境又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

3.污染物在环境中,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种介质

4.污染物进入环境中,其成分没有发生改变

12 .两种化学物同时进入机体产生联合作用时,其中某一种化学物质可使另一种化学物质的毒性增强,且其毒性作用超过两者作用之和,这种情况是(3 )

( 1 )分

1.相加作用

2.独立作用

3.协同作用

4.拮抗作用

13 .在大气圈内,与人类的生命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1 )

( 1 )分

1.对流层

2.平流层

3.中间层

4.热层

14 .具有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是(3 )

( 1 )分

1.UV-A

2.UV-B

3.UV-C

4.UV-D

15 .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离子是( 4)

( 1 )分

1.重离子

2.氢离子

3.阳离子

4.阴离子

16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1 )

( 1 )分

1.工业企业

2.生活炉灶

3.交通运输

4.地面扬尘

17 .1984年在印度博帕尔市联合农药厂泄漏的毒气是(4 )

( 1 )分

1.氰化钾

2.乙基异氰酸盐

3.硫氰酸盐

4.异氰酸甲酯

18 .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污染物是(3 )

( 1 )分

1.硫酸盐

2.甲烷

3.氟利昂

4.二氧化硫

19 .酸雨形成的主要污染物是(1 )

( 1 )分

1.SO2和NOX

2.SO2和CO2

3.NO2和CO2

4.SO2和CO

20 .建筑材料中和装饰材料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是( 3)

( 1 )分

1.甲醛和铅

2.甲醇和氡

3.甲醛和氡

4.甲酸和氡

21 .在大气光化学反应产物中,85%以上是(4 )

( 1 )分

1.醛类

2.过氧乙酸硝酸酯

3.硫酸盐

4.臭氧

22 .居室内空气中的CO2应保持在( 3)

( 1 )分

1.0.07‰以下

2.0.1‰以下

3.0.07%以下

4.0.1%以下

23 .水俣病的发病原因是( 4)

( 1 )分

1.慢性砷中毒

2.慢性铬中毒

3.慢性铅中毒

4.慢性汞中毒

24 .

生活饮用水卫生要求中,总大肠菌群与粪大肠菌群( 3 )

( 1 )分

1.不超过3CFU/mL

2.不超过5CFU/mL

3.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4.不超过1CFU/mL

25 .日本发生的痛痛病的原因是长期食用(3 )

( 1 )分

1.含镉玉米

2.含镉面粉

3.含镉大米

4.含镉食油

26 .土壤受污染后,引起人体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方式是(1 )

( 1 )分

1.人——土壤——人

2.土壤——人

3.动物——土壤——人

4.动物——人

27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地方病的是(4 )

( 1 )分

1.碘缺乏病

2.大骨节病

3.克山病

4.高山病

28 .下列疾病中属于生物源性地方病的是( 2)

( 1 )分

1.流行性感冒

2.布氏杆菌病

3.伤寒

4.痢疾

29 .婴幼儿必需氨基酸除了成人的8种之外,还需要( 3)

( 1 )分

1.蛋氨酸

2.色氨酸

3.组氨酸

4.缬氨酸

30 .动物性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4 )

( 1 )分

1.鸡油

2.鸭油

3.牛油

4.鱼油

31 .维生素A相对较少的食物是( 3)

( 1 )分

1.肝脏

2.鱼卵

3.肉类

4.全奶

32 .粮食碾磨过细丢失最多的是( 3)

( 1 )分

1.维生素C

2.维生素A

3.维生素B1

4.维生素D

33 .下列哪些食物含核黄素最少( 4)

( 1 )分

1.肝脏

2.牛奶

3.大豆

4.大米

34 .下列哪种是贫铁食物( 4)

( 1 )分

1.肉类

2.肝脏

3.鱼类

4.奶类

35 .哪种营养素不能用蔬菜瓜果作为主要来源(4 )

( 1 )分

1.维生素

2.矿物质

3.纤维素

4.氨基酸

36 .可在体内合成的维生素是(4 )

( 1 )分

1.维生素A

2.维生素B1

3.维生素C

4.维生素D

37 .病死率最高的食物中毒是( 3)

( 1 )分

1.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2.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3.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4.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38 .潜伏期最短的食物中毒是(4 )

( 1 )分

1.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2.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4.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39 .最常见的食物中毒是( 4)

( 1 )分

1.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2.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3.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4.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40 .毒蕈中毒中哪种病型死亡率最高(3 )

( 1 )分

1.胃肠炎型

2.神经精神型

3.肝肾损害型

4.溶血型

41 .河豚鱼毒素的重要特点是(1 )

( 1 )分

1.剧毒嗜神经毒物

2.对胃肠有剧烈毒作用

3.对热不稳定

4.可引起广泛出血

42 .下列哪种食物中毒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明显( 3)

( 1 )分

1.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2.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4.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43 .哪种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刺激迷走神经导致反射性呕吐( 4)

1.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2.肉毒毒素食物中毒

( 1 )分

3.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4.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44 .下列哪项是容易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 3)

( 1 )分

1.肉类、奶类、蛋类和豆类食品

2.加热不彻底或生熟交叉污染食品

3.海产品和咸菜

4.自制发酵食品

45 .下列哪种食物中毒有特效解毒药( 3)

( 1 )分

1.河豚鱼食物中毒

2.毒蕈食物中毒

3.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4.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46 .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过程的有害因素是(4 )

( 1 )分

1.有毒物质

2.生产性粉尘

3.电离辐射

4.精神紧张

47 .气态气体在体内排出的主要途径是( 4)

( 1 )分

1.肾脏

2.皮肤

3.毛发

4.呼吸道

48 .下列哪一种组织不是排泄器官,但可富集金属毒物(3 )

( 1 )分

1.肾脏

2.皮肤

3.毛发

4.呼吸道

49 .下列哪一种组织是铅的“储存库”?( 4)

( 1 )分

1.肌肉组织

2.血液组织

3.毛发组织

4.骨骼组织

50 .下列哪一项不是典型铅绞痛的特征?(4 )

( 1 )分

1.多为突然发作

2.常在脐周

3.腹部平坦柔软

4.有固定压痛点

51 .下列慢性铅中毒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哪项是错误的?(2 )

( 1 )分

1.轻度贫血

2.白细胞增加

3.网织红细胞增多

4.碱粒红细胞增多

52 .汞进入机体后,下列哪一组织内含量最多?( 2)

( 1 )分

1.肝脏

2.肾脏

3.骨骼组织

4.血液组织

53 .慢性汞中毒性振颤的特征是( 1)

( 1 )分

1.意向性振颤

2.阵发性振颤

3.对称性振颤

4.静止性振颤

54 .急性苯中毒的主要损害是( 3)

( 1 )分

1.化学性肺炎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3.中枢神经麻醉

4.造血障碍

55 .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多不包括下列哪项?( 4)

( 1 )分

1.神经衰弱综合征

2.白细胞降低

3.血小板减少

4.有固定压痛点

56 .诊断为中度铅中毒的指标不包括下列哪一项?(4 )

( 1 )分

1.腹绞痛

2.贫血

3.周围神经病

4.铅麻痹

57 .诊断为慢性汞中毒不包括下列哪项指标( 4)

( 1 )分

1.口腔炎

2.易激动

3.震颤

4.化学性肺炎

58 .张先生夫妻与父母同住,生育一女在读小学,其弟新婚暂住张宅内。该家庭类型属于(4 )

( 1 )分

1.核心家庭

2.传统家庭

3.主干家庭

4.联合家庭

59 .在童年期家庭教养和境遇、青年期学校教育和社会活动、成年期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受到的各种事件,称为(2 )

( 1 )分

1.应激事件

2.生活事件

3.意外事件

4.社会事件

作业提交2

单选题(分数: 15 分)

1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3)

( 1 )分

1.病人

2.疾病

3.人群

4.健康人

2 .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不包括( 2)

( 1 )分

1.病例报告

2.病例对照研究

3.横断面研究

4.生态学研究

3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3 )

( 1 )分

1.观察法

2.实验法

3.动物法

4.理论法

4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1 )

( 1 )分

1.描述性研究

2.分析性研究

3.实验性研究

4.理论性研究

5 .疾病的分布是指(4 )

( 1 )分

1.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2.年龄分布、季节分布、地区分布

3.季节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

4.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

6 .描述疾病死亡频率常用的指标是(3 )

( 1 )分

1.罹患率、死亡率、患病率

2.死亡率、病死率、患病率

3.死亡率、病死率、婴儿死亡率

4.死亡率、病死率、罹患率

7 .表示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是( 1)

( 1 )分

1.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周期性、季节性、长期变动

3.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

4.传染性、易感性、免疫性

8 .下面关于普查的描述正确的是( 2)

( 1 )分

1.适用于病程短的疾病

2.适用于患病率高的疾病

3.适用于患病率低的疾病

4.检查方法复杂的疾病

9 .无应答现象的产生是由于(3 )

( 1 )分

1.对敏感问题调查对象不愿做正确答复

2.健康人常遗忘以往的暴露情况

3.调查对象不复函、不合作

4.调查人员只是根据自己需要得到的回答

10 .以下关于生态学研究错误的说法是(2 )

( 1 )分

1.也叫对比调查研究

2.以个体为观察、分析单位

3.生态学谬误难以避免

4.不能直接测量发病率

11 .采用某项诊断实验对200例经活检证实患乳腺癌病例和200例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的其他非癌病例做检查。结果前者中100例为阳性,后者50例为阳性。该试验的灵敏度为( 2)

( 1 )分

1.25

2.50

3.12.5

4.37.5

12 .以下哪一项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2)

( 1 )分

1.可以从研究资料中估计比值比

2.可以估计疾病患病率

3.选择不患该病者为对照

4.属于分析性研究方法

13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是( 4)

( 1 )分

1.病例组应是确诊患某病的病例,对照组为疑似患某病的人

2.病例组应是确诊患某病的病例,对照组也是患某病的人

3.病例和对照均为未确诊患某病的人

4.病例组应是确诊患某病的病例,对照组是未患该病的人

14 .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出某因素比值比的95%的可信区间为0.2~1.8,此因素可能为( 3)

( 1 )分

1.危险因素

2.保护因素

3.无关因素

4.无法判断

15 .混杂因素的作用是(3 )

( 1 )分

1.使暴露因素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增加

2.使暴露因素与研究因素之间的关联减弱

3.使暴露因素与研究因素之间的关联增加或减弱

4.使暴露因素与研究因素之间的关联无关

作业提交3

单选题(分数: 15 分)

1 .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与分析性研究的基本区别是(2 )

( 1 )分

1.需要以盲法观察

2.由研究者控制研究因素

3.同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

4.病例需要以公认的诊断标准确定

2 .实验性研究中采取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3 )

( 1 )分

1.尽可能减少失访

2.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

3.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

4.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

3 .以下是临床实验效果的评价指标,除了(2 )

( 1 )分

1.有效率

2.患病率

3.治愈率

4.生存率

4 .临床实验的三项原则是( 2)

( 1 )分

1.单盲、双盲、三盲

2.随机、对照、盲法

3.真实性、可靠性、可行性

4.研究者、研究对象、研究因素

5 .在临床实验中以下人群可以作为研究对象,除了(4 )

( 1 )分

1.轻症患者

2.能够从实验中获益

3.自愿合作从实验安排的人

4.具备某病基本特征的老人、儿童和孕妇

6 .证实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流行病学方法是( 3)

( 1 )分

1.横断面调查

2.筛检试验

3.实验性研究

4.病例对照研究

7 .判断某因素是否为某病的病因时,必须证明( 4)

( 1 )分

1.该因素与该疾病之间联系的强度

2.该因素与该疾病之间联系的特异性

3.该因素与该疾病之间联系的可重复性

4.患者对该因素的暴露出现在该疾病发生之前

8 .流行病学所指的病因是( 1)

( 1 )分

1.能使疾病发生率升高的因素

2.病原生物和有害理化因素

3.病原生物和有害社会因素

4.有害理化因素和有害社会因素

9 .若有某因素存在,必定导致某疾病发生,则该因素为该病的(1 )

( 1 )分

1.充分病因

2.必要病因

3.即不充分也不必要病因

4.直接病因

10 .某疾病发生之前,必定有某因素存在,则该因素为该病的(2 )

( 1 )分

1.充分病因

2.必要病因

3.即不充分也不必要病因

4.间接病因

11 .对病因未明的疾病,初次进行病因学研究应选用哪种方法开始研究?(1 )

1.现况研究

( 1 )分

2.病例对照研究

3.队列研究

4.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12 .传染源是指(4 )

( 1 )分

1.体内有病原体的人

2.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3.体内有病原体繁殖的人和动物

4.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13 .可降低人群易感性的因素为( 4)

( 1 )分

1.新生儿增加

2.易感人口的迁入

3.免疫人口的死亡

4.预防接种

14 .传播途径是指(1 )

( 1 )分

1.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所经历的途径

2.传染病在人群群体或个体间的传播

3.病原体由母体到后代间的传播

4.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

15 .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是( 1)

( 1 )分

1.高血压

2.高胆固醇血症

3.行为生活方式

4.遗传因素

作业提交4

单选题(分数: 15 分)

1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政策之一是(2 )

( 1 )分

1.人人不得病

2.健康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

3.全民免费医疗

4.医疗保险

2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之一是(4 )

( 1 )分

1.人人健康长寿

2.人人平等和健康

3.人人富裕和长寿

4.使全体人民达到最高的生活质量

3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性行动之一是(1 )

( 1 )分

1.与贫困作斗争

2.与疾病作斗争

3.与环境作斗争

4.与行为不端作斗争

4 .初级卫生保健是(2 )

( 1 )分

1.是一种低级的卫生保健

2.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

3.是一种免费的卫生保健

4.是一种预付的卫生保健

5 .初级卫生保健的服务对象是( 4)

( 1 )分

1.病人

2.健康人群

3.亚健康人群

4.全体居民

6 .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是(4 )

( 1 )分

1.平等互惠、社区和群众参与、部门间协同行动、成本效果与效率

2.社会公正、国家参与、部门间协同行动、成本效果与效率

3.社会公正、社区和群众参与、部门间协同行动、低成本

4.社会公正、社区和群众参与、部门间协同行动、成本效果与效率

7 .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哪一项( 3)

( 1 )分

1.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治疗病伤、康复服务

2.减少死亡、预防疾病、治疗病伤、康复服务

3.提供基本的清洁卫生环境

4.增进健康、不得疾病、治疗病伤、康复服务

8 .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之一是(1 )

( 1 )分

1.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

2.以生物-心理-经济医学模式为指导

3.以社区重点保健人群为指导

4.以健康为指导

9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之一是( 3)

( 1 )分

1.体格检查

2.社区卫生

3.社区康复

4.社区检查

10 .社区卫生服务是(3 )

( 1 )分

1.病人为中心、社区为导向

2.老年人为中心、社区为导向

3.人的健康为中心、预防为导向

4.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导向

11 .健康促进的概念为(1 )

( 1 )分

1.包括一切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更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2.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3.包括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两部分

4.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12 .健康促进的5个主要活动领域为(3 )

( 1 )分

1.控烟、控酒、控制高血压、控制性病、控制艾滋病

2.领导重视、各部门协调、人人参与、初级卫生保健、中西医结合

3.制定公共政策、创造支持环境、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服务方向

4.以农村为重点、为人民服务、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依靠科技进步

13 .社会动员包括(4 )

( 1 )分

1.开发领导层、促进个人参与、发动非政府组织、利用专业技术人员

2.开发基层人员、促进社区参与、发动非政府组织、利用专业技术人员

3.开发领导层、促进家庭参与、发动非政府组织、利用专业技术人员

4.开发领导层、促进社区参与、发动非政府组织、利用专业技术人员

14 .21世纪健康促进的优先地位之一是(2 )

( 1 )分

1.提高对疾病的社会责任感

2.提高对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3.提高对治疗的社会责任感

4.提高对人群的社会责任感

15 .卫生监督的特征有(2 )

( 1 )分

1.保护性、普遍性、综合性

2.保护性、技术性、综合性

3.保护性、垄断性、综合性

4.公开性、技术性、专科性

《预防医学》第4次作业

预防医学春第四套作业

预防医学专业科目学员作业

JSP实习作业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问答题

预防医学职业规划

预防医学复习资料

预防医学作业.jsp
《预防医学作业.jsp.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