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赢在课堂

发布时间:2020-03-03 04:57: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赢在课堂》读后感 发言稿

登封实验高中 王淑娟

我们仍在读书学习,因为时代在大步向前迈的同时,赋予了新时代教师更重的使命和责任。2008年 ,这场声势好大的改革浸润了河南教育的角角落落。每一个都教师变成了一个个活跃的改革细胞,参与并推动者改革的进行。

历经六年,登封实验高中的所有领导和老师,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各地先进的改革经验和完善的课程理论。2012年学校形成了独特的关于高效课堂的“导学互动六环节”课堂模式,并且,学校为了给教师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举行了“每年读一本好书”的活动。下面我就将我的读书心得做一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首先,读完《赢在课堂》,我觉得它更像一本描述成功历程的书,描述了一个学校的崛起和繁荣,仿佛字里行间,都在描述唐山68中上至校长,下至每一位教师的呕心沥血,辛勤耕耘的画面。所以我的第一感觉是被这本书感动了。

其次,读完这本书,我对“高效课堂”这个概念,有了更精确更深刻的理解、纠正了我之前对高效课堂理解的误区,同时解开了我建设高效课堂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困惑。具体分为三点:

一、我们需要建设的高效课堂,到底是怎样的课堂?

初识“高效课堂 ”,我简单的理解成了:课前让学生大量预习,设计好预习学案,课堂上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接受掌握最多的知识,做到课堂无缝有序链接就是高效课堂了,结果在设计导学案和教学设计的时候,刻意的增大的课容量,结果可想而知,进度上来了,成绩也还凑合,但是我很累,学生更累。所以我开始反思。刘俊海校长在书里说,我们需要这样的课堂:  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

 让课堂成为知识、思想的集散地

 让课堂成为知识走向生活的对接舱

 让课堂成为智慧生成的孵化器

看完这几句话,我犹如醍醐灌顶,突然就明白我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我把课堂当作一个袋子,束缚了学生,也裹住了自己。课堂是孩子们的,高效课堂要迈出去的第一步,就是把课堂还给孩子们。给他们充分的信任和支持。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那么,高效课堂的指标是什么?

从教师角度来讲,高校课堂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终身发展?二是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是否真正的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

从学生的角度来衡量课堂的高效性:这节课我自主学习了吗?参与探究了吗?参与发言了吗?与人合作了吗?提出了怎样的问题?得到答案了吗?观察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新问题和新疑惑?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回归“教学生学”的本质,引导学生解决“学什么”与“怎么学”的问题。

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改理论,是高效课堂的基础,只有教师给学生开放的课堂,才能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课堂,教师不会累,学生不仅不累,还很投入,很主动,学校效果也是事半功倍。

二、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学校提出的“导学互动六环节”和唐山68中的“激情五步高效课堂模式”都是紧扣课改理论得出的完善的课堂模式。主要是突出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参与度和积极性。通过学生的独学,对学,群学、展示和对学生的达标检测,来完成一整节课,教师负责点播,纠正和评价。

高效课堂模式第一部分:学生独学。也就是导学互动六环节中的自学寻疑。这一部分的实施,起初顾虑很多。刚开始我在课程中实行让学生自学寻疑的时候,心里是很忐忑的,总是觉得不放心,没有办法完全相信孩子们,唯恐他们理解不到位,产生知识误区,就先入为主,把知识牢牢掌握住了。所以就只把一些最简单的,复习性的知识,或者通过阅读标记就能找到的知识让孩子们独学,新知识,重点知识都是我自己讲解。渐渐的,我发现其实我根本就没有改革,课堂还是我自己的,所谓的独学,知识学生在采集信息,或许节省了少许的时间,但并没有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课堂,学生还是没有积极性。所以我在这一点上犹豫不决。在《赢在课堂》书中,刘校长指出,学生有五步,教师有三查。其中第一查:学生独学情况学情调查。学生独学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巡视调查,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和对导学案内容的掌握情况,确定下一个环节开始的时间,适时地转接下一个环节。

看到这里,我才明白,教师的主导并不是把教师扔到课堂以外旁观学生学习,而是宏观操纵和驾驭整个课堂。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巡视调查独学情况,有利于适时地调整课堂结构和模式,随机应变,不死套模式,而且,了解学情,能让教师更准确的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更及时掌握学生学习产生的错误并纠正。

高效课堂模式第二部分:对学,群学。也就是导学互动六环节中的合作学习,将学生独学的成果在小组内部交流研讨,相互纠正,相互完善,对整个知识有更完整的梳理和理解。这一环节在整个高效课堂中至关重要,是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形成统一认识的环节,最终影响着这节课最后的学校效果。

在实施这个环节的时候,我险些让孩子们骗了,因为在实行小组合作交流的时候,课堂出现了假繁荣的情况,很多同学讨论交流的时候会跑题,甚至有的同学借此机会开始聊天。虽然看似讨论的声音很大,热火朝天,甚至有的小组感觉要吵起来了一样,但是,问题解决的少,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任务,有的小组前几分钟火热,后几分钟没事做,就索性一起保持沉默。可能很多老师在实行这个环节的时候,都有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4点:

1、小组分配要仔细、慎重。

分析原因,为什么会出现假繁荣现象?如果一个小组4~6个成员都是学习较好能力较强的同学,他们的小组讨论势必出现两种情况,大家都想说,但是没人听,最后还是各持己见,无法达到知识交流和统一;如果一个小组内的成员都是学习基础薄弱,表达能力不是很好的同学,他们的小组就会出现沉默现象,这个环节的时间,就浪费了;如果一个小组的成员,都是纪律方面自律能力较差的同学,他们的讨论声音也很大,但是,更多的时候,他们的聊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最后我得到一个规律,每个小组只有3~4个人是完完全全投入讨论的,剩下的人还处于有利状态。

那么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在分组的时候,试着将各个层次的人分到一个组,一个班级有60名同学,在分组的时候,按照总分也好,按照学科优势也好,或者按照综合能力也好,每个层次的人都出现在一个组里,那么就各司其职了。每个小组有一个核心人物,能将组内的活动组织的有声有色,我给这个核心人物的定位是小老师,后来我发现这些同学在课下也被称为“小老师”。让兵带兵,组织者巩固加深知识的理解,被管理的人也能投入讨论,根据自身需求得到帮助。将一个六人组再分为两个小小组,在分学习较好的同学为组长。小组学习的最后阶段,让两个小组统一意见,寻找问题,在展示阶段推举一个人去展示。

2.合作学习的目标性突出,才能是合作探究更高效。

合作探究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将独学中的收获和小组成员分享,达到知识统一;第二部分是把独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拿出来和大家一起解决。有了这样的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就变得更高效了。

3、第三点就是教师三查中的第二查,在学生小组合作的时候,教师要再次巡视调查,听听每个小组讨论的重点,遇到的问题,观察各个小组学生的参与度,可以在巡查期间就布置好下一个模块---小组展示的任务,激励小组团结协作。

4、模式规范要求。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次小组合作,虽然目标明确,但是如果没有秩序,不分先后的抓到哪个问题就讨论,效率还是会受到影响,所以我规定每个小组的小老师要根据独学展示的问题和疑惑给小组合作安排一个议程,问题逐个击破解决。讨论问题的时候慢慢培养学生讨论和倾听共存的习惯。讨论的时候不仅要让嘴巴参与,耳朵、大脑都要积极参与,还要适时地记录讨论成果,总结到导学案上去,形成书面性的讨论成果。

高效课堂第三部分:课堂展示。

这个环节应该是课堂的高潮。小组之间讨论的结果会在这个环节发生碰撞,经过完整的展示和相互补充,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将在这一环节形成。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进行第三查,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即时点播、评价,对本节课的难点重点巧妙提示。这个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也可以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但是这个环节也是最让人揪心的,起初让学生展示的时候问题很多,有的小组,基本上能够得到比较完整的结论,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养成只听老师讲的习惯,导致学生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较差,走到黑板前,仪态不自然,过度紧张,表达不清楚,板书也写不好,而听的同学,耐心不足,很多同学看台上展示的学生过于紧张表达困难的时候,就想你一句我一句的提示,搞的课堂稍显混乱,导致这个环节占用的时间很长。所以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善于表达的习惯,规范听课学生的行为,在这一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这个环节的提高是很需要教师耐心的,我记得第一节课在学生展示的时候,我在旁边着急的不行,一个劲地想跑上去代替他,可是后来想了想,还是忍了,如果我冲上去,以后这个孩子肯定不会轻易再上黑板展示了。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每次学生展示完了以后,先进行评价,找学生展示的亮点,然后补充学生知识上的漏洞,最后,我还要重新组织语言给学生展示做示范,让学生知道怎样合适的表达。

差不多有五六节课的时间,学生的展示不再那么拘谨了,仪态越来越自然,展示的时候声音越来越大,下面的学生也慢慢学会的耐心听课,并且学会的在展示这个环节通过别人的展示补充和纠正本小组的结论。

高效课堂第四部分:归纳总结,梳理学案。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形成共识的环节。独学、小组合作、小组展示的结论在这个环节汇集并整理在导学案上,就是这节课的成果。刚开始的几节课,我都会在展示环节完了以后,大概的论述一下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学生形成习惯以后,这个环节我就没有参与,整理的结果课下批改,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高效课堂第五部分:达标测评。 通过基础大标题,能力提高题,迁移延伸题和思维创新题来检测学生本节课得学习情况,课堂时间有限,可以只完成基础达标和能力提升题,剩下的题作为课后作业。课下通过批改来进行学习效果评价。

本节课所有的收获学生将集中体现到导学案上,所以,导学案的设计要充分发挥导学作用。如何合理设计导学案?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将学生的导学案与教师的集体备课设计为一体,那么导学案的设计,应该突出以下几点:

1、课前预习。这部分可以设计就只是的复习和新知识的引入,能够通过阅读得到的知识,这部分可以体现,课前发导学案,学生在课前就完成,能够节约上课时间。可以设定预习检测,上课的时候进行预习效果评价。

2,探究活动。问题设计由易到难,无缝衔接,过渡自然。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讨论,简单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兴趣,去探究有难度的问题。

3、课堂检测。此处设置的题目难度深度一定比预习检测部分要更难更深。此部分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在课前做。从此处开始分“才”完成,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提前尝试着做,做题慢的同学可以先不必看,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自行决定。

4,拓展延伸。这里出现的题目属于拔高题,一般很少有学生在课前能够做对,所以此处也不要求学生课前做,当然不排除有的同学想要挑战一下,这是提倡并且大力表扬的。

5,反思总结。学生利用这部分一方面可以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对自己本课题从预习探究到课堂探究各个环节进行反思,便于日后改进。

以上就是我在阅读了《赢在课堂》以后,在实际工作中试行导学互动六环节和“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模式”的过程和收获。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谢谢!~

《赢在课堂》读后感

“赢在课堂”观后感(推荐)

“赢在课堂”观摩研讨会有感

赢在电子商务

赢在管理

赢在认真

赢在执行

赢在职场

赢在执行

赢在执行

赢在课堂
《赢在课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