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国殇 Microsoft Word 文档

发布时间:2020-03-03 23:09: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屈原国殇教案

制作者:郭建设

共4页

第1页

国殇

屈原

知人论世 屈原(约公元前349~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将屈原的《离骚》与《诗经》的“国风”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除此,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屈原流传下来的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远游》、《卜居》、《渔夫》、《招魂》等25篇。《离骚》是他的代表作。这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明诗人爱国的决心和信心。屈原的作品颇具文采,色泽艳丽,情思馥郁且气势奔放,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极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国殇》选自《楚辞〃九歌》。《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歌而改编的组诗,大多为祭祀山神、河神。惟独《国殇》一诗是用来祭祀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它是一篇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悲壮杰作,充满了赤诚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

屈原忧国忧民,忠君致治。他憧憬着“美政”(圣君贤相)的政治理想,有着浓厚的民本思想。他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在政治上内辅楚怀王,参议国事,起草宪令并主张变法;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曾两度出使齐国。官至左徒、三闾大夫。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文本解读 【原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ɡǔ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liè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mái两轮兮絷zhí四马,援玉枹fú兮击鸣鼓。天时怼duì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整体阅读,看看原文两段分别写什么。

【明确】第一段,是叙写将士们与敌人激战及壮烈牺牲的经过。第二段,是作者对牺牲将士的哀悼与颂扬。 请概括本诗主旨。

【明确】全诗通过对激烈悲壮的战斗场面的描述,歌颂了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英勇献身精神,表达了楚国人民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赏析】【总述】《国殇》是《九歌》中的第十篇,是为悼念楚国阵亡战士而作的一首挽歌。

【原文A】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ɡǔ兮短兵接。【讲解】戈:平头戟;吴戈,吴国所 1 屈原国殇教案

制作者:郭建设

共4页

第2页

制的戈;当时这种戈最锋利。被:同披。犀甲:犀牛皮制的甲。错:交错。毂(ɡǔ):车轮中间横贯车轴的部件;古时常以之代指车轮。短兵:短兵器。接:靠近,挨上。

【原文B】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讲解】旌:jīnɡ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蔽:遮,挡。交坠:一齐落下。

——{1-4句【译文】手拿吴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士卒争先啊飞箭如蝗也不怕。} 这场战斗双方力量对比如何?

【明确】由 “旌蔽日兮敌若云”一句可知,这是一场敌众我寡的殊死战斗。 我方战士表现如何?

【明确】奋勇争先,不怕牺牲。

【赏析】开头四句,描绘战斗开始的情况。战士们持戈披甲奔赴战场,敌方兵多势强,一场激烈的兵车大战十分惨烈。战士们面对强敌奋勇争先表现出旺盛的斗志。

【原文C】凌余阵兮躐(liè)余行,左骖cān殪yì兮右刃伤。【讲解】凌:侵犯。阵:军阵,阵地。躐(liè):践踏。行:行列。骖:cān驾在战车两旁的马。殪(yì):死,杀死。刃伤:被刀剑砍伤。

【原文D】霾mái两轮兮絷zhí四马,援玉枹fú兮击鸣鼓。【讲解】霾(mái埋):同“埋”。絷(zhí植):用绳子拴住。援:拿起。枹(fú):鼓槌。鸣鼓:声音很响的鼓。

【原文E】天时怼duì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讲解】天时:犹言天象。怼(duì):怨愤。威灵:神灵。严杀:壮烈地战死。

——{5-10句【译文】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将战鼓擂响。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全部牺牲啊尸首抛山冈。}

【赏析】5-10六句写激战的过程和场面。我方阵线不幸被冲破,战马死伤,兵车摧毁,在战斗失利的危急时刻,再擂战鼓,有进无退,突出地表现了战士们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战斗结束了,诗人未明写失败的结局,而是用\"天时怼duì兮威灵怒\"的诗句强烈渲染了战场上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气氛,用\"严杀尽兮弃原野\"的诗句点明伤亡惨重,从而突出了战士们的勇于牺牲精神。以上是第一段,叙写将士们与敌人激战及壮烈牺牲的经过。 【原文F】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讲解】忽:渺茫而萧索。超远:即遥远。

【原文G】带长剑兮挟xié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讲解】带:佩在身上。挟:xié夹在腋下。心不惩:心不悔。

【原文H】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讲解】诚:果然是。勇:指精神上的气势。武:指孔武有力。终:到底。不可凌:指志不可夺。

——{第2段1-6句【译文】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身首分离啊壮心不改变。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

【赏析】第二段1-6六句追述战士们原是抱着视死如归的决心,远离家乡前来参加战斗的;而今,虽然战死沙场,却依然手持武器,凛然如生。诗人热情奔放地歌颂了战士们在强敌面前勇敢反抗、宁死不屈的大无畏气概。

【原文I】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讲解】神以灵:指为国捐躯的将士死后成神,神灵显赫;意谓他们精神不死。毅:果决,志向坚定而不动摇。鬼雄:鬼中之雄杰;用以誉为国捐躯者。

——{最后两句【译文】身已死亡啊精神永存,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赏析】最后两句,称赞战士们虽死犹生,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对楚国阵亡战士表达了无限悼念崇敬的心情。

本课是追悼为国捐躯将士的祭诗。诗人着力表现了这些牺牲将士什么样的精神?诗中运 2 屈原国殇教案

制作者:郭建设

共4页

第3页

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描写了战斗的过程和场面,雄浑高亢,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请结合诗句谈一谈这些修辞手法在描写中的作用。

设置此题的意图是理解诗歌的主旨以及修辞手法的作用。 【明确】本诗热烈歌颂了为国牺牲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壮烈精神。本诗描写的重点是战斗的过程和场面,运用比喻的手法来形容敌方人多势盛,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来渲染战场的气氛,这些修辞手法都达到了突出战士们的英雄形象的效果。

《国殇》表现的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美,对后世许多壮怀激烈的爱国诗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就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之句。《礼记》中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之鬼。\"但屈原在\"鬼\"字后加一个\"雄\"字,\"鬼雄\"精神千古不朽。结合这两首诗谈一谈你对\"鬼雄\"的理解。

设置此题的意图是理解关键词语\"鬼雄\"的含义。

【明确】本诗结尾以\"子魂魄兮为鬼雄\"作结,鬼雄即鬼中的英雄。这是礼赞将士们生为人中豪杰,死为鬼中英雄。体现将士们抗争到底,死而不已的精神,以此表达对楚国阵亡将士的无限悼念崇敬之情,所谓精神永垂不朽。宋代词人李清照与《礼记》中的话则让我们感觉到屈原是继\"鬼\"而出\"鬼雄\"的第一人。

【简析】

《国殇》是屈原为祭祀神鬼所作的一组乐歌——《九歌》中的一首,内容是追悼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灵。

乐歌分为两节,先是描写在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继而颂悼他们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由第一节“旌蔽日兮敌若云”一句可知,这是一场敌众我寡的殊死战斗。当敌人来势汹汹,冲乱楚军的战阵,欲长驱直入时,楚军将士仍个个奋勇争先。但见战阵中有一辆主战车冲出,这辆原有四匹马拉的大车,虽左外侧的骖马已中箭倒毙,右外侧的骖马也被砍伤,但他的主人,楚军统帅仍毫无惧色,他将战车的两个轮子埋进土里,笼住马缰,反而举槌擂响了进军的战鼓。一时战气萧杀,引得苍天也跟着威怒起来。待杀气散尽,战场上只留下一具具尸体,静卧荒野。

作者描写场面、渲染气氛的本领是十分高强的。不过十句,已将一场殊死恶战,状写得栩栩如生,极富感染力。底下,则以饱含情感的笔触,讴歌死难将士。有感于他们自披上战甲一日起,便不再想全身而返,此一刻他们紧握兵器,安详地,心无怨悔地躺在那里,他简直不能抑止自己的情绪奔进。他对这些将士满怀敬爱,正如他常用美人香草指代美好的人事一样,在本篇中,他也同样用一切美好的事物,来修饰笔下的人物。这批神勇的将士,操的是吴地出产的以锋利闻名的戈、秦地出产的以强劲闻名的弓,披的是犀牛皮制的盔甲,拿的是有玉嵌饰的鼓槌,他们生是人杰,死为鬼雄,气贯长虹。英名永存。依现存史料,我们尚不能指实这次战争发生的具体时地,敌对一方为谁。但当日楚国始终面临七国中实力最强的秦国的威胁,自怀王当政以来,楚国与强秦有过数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并且大多数是楚国抵御秦军入侵的卫国战争。从这一基本史实出发,说本篇是写楚军抗击强秦入侵,大概没有问题。而在这种抒写中,作者那热爱家国的炽烈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楚国灭亡后,楚地流传过这样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屈原此作在颂悼阵亡将士的同时,也隐隐表达了对洗雪国耻的渴望,对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从此意义上说,他的思想是与楚国广大人民息息相通的。作为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第一位伟大诗人,他所写的决不仅仅是个人的些许悲欢,那受诬陷被排挤,乃至流亡沅湘的坎壈( kǎnlǎn:困顿;不得志)遭际;他奉献给人的是那颗热烈得近乎偏执的爱国之心。他是楚国人民的喉管,他所写的《国殇》,包括其他一系列作品,道出了楚国人民热爱家国的心声。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与作者其他作品有些区别,乃至与《九歌》中其他乐歌也不尽一致。它不是一篇想像奇特、辞采瑰丽的华章,然其“通篇直赋其事”(戴震《屈原赋注》),

3 屈原国殇教案

制作者:郭建设

共4页

第4页

挟深挚炽烈的情感,以促迫的节奏、开张扬厉的抒写,传达出了与所反映的人事相一致的凛然亢直之美,一种阳刚之美,在楚辞体作品中独树一帜,读罢实在让人有气壮神旺之感。

国殇

国殇

国殇

《国殇》

国殇

国殇

《国殇》有感

国殇教案

《国殇》教案

国殇教案

国殇 Microsoft Word 文档
《国殇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