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马克思期末复习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12:40: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马克思主义

绪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割分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吸收几千年的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

3、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乔·威·弗·黑格尔和路·费尔巴哈。辩证法思想

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

4、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 学说。

5、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理论品质,是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7、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第一章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世界万物的两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活动的两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

4、旧唯物主义哲学包括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5、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三个阶段: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 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6、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时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7、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

一维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8、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9、马克思在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

10、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

11、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主要体现:

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12、事物内部之间的联系的特点:

一、客观性

二、普遍性

三、多样性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14、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15、量变是物质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1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的扩张。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7、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8、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9、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必然联系、稳定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他的存在不依赖与人的意识。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里的“常” 就是指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就是说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唯心主义者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如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提出过“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的观点。

20 、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第一,意识是能动地,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不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响,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第二章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中的主体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所指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时间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着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事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4、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有着两个严重缺陷:

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5、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6、实践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四、要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7、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应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8、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

9、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10、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

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

11、真理与谬论的关系

真理与谬论既对立又统一。

首先,真理与谬论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驳、被放弃、被真理所取代。

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和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

1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3、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14、价值的特性:

一、价值具有客观性

二、价值具有主体性

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四、价值具有多维性

15、任何真理都必然有价值,这是因为真理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能为实践提供正确的目标。

16、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表现: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第三章

第一节

1,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机器规律的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

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统治地位。

2,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3,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4,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5, 社会意识的独立性表现在;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互相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6,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7,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可能是判断题理解下三要素的意义,p100)

8,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与生产力。 9,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其中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 10,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11, 国家的两种职能是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 1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13, 社会历史可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节 14,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5,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 16,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③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 17,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18, 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9,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作为历史唯物主意范畴的革命,亦称社会革命,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20,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材料分析p123)

第三节 21,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①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章

第一节 1, 所谓资本积累,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2, 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3, 资本的原始积累材料分析p141

4,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势,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商品经济得意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5, 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 6, 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货价值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价值形式。 7,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8,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①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②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③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④

第二节

9,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10, 劳动力价值包括: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逼学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11, 产业资本再循环中的三个阶段和执行的职能:①购买阶段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②生产阶段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③售卖阶段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12, 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13,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许多,关键的因素是,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14,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第三节 15, 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的几个基本原则:①私有制原则,②“主权在民”的原则, ⑤

分权与制衡原则,④人权原则 第

五、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并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形成。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通过“参与制”实现。

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四种主要形式: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三种基本形式:第

一、借贷资本输出;第

二、生产资本输出;第

三、商品资本输出。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一、生产的全球化;

二、贸易的全球化;

三、金融的全球化;

四、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列宁领导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三个时期: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外国武装干涉和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又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的思考:首先,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再次,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最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简答或多选)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由经济反战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在发展战略方面,主要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一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倒工业国的转变。在经济体制方面,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的集中地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从政治方面看,表现在1.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2.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度,3.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

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之间有着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不同、阶级本质不同、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同等

马克思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有以下基本特征:生产资料贵社会所有;根据社会需要,有计划的调节生产;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交换;没有阶级对立阶级差别,国家开始消亡但未完全消亡——(简答或多选)

列宁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实行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狡猾,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第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

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第

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第

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

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困难:第

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第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的制约;第

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呈现多样性的原因:第

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第

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重要条件);第

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现实原因)。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三大差别”: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马克思期末复习

马克思原理期末复习总结

马克思原理 期末复习总结

马克思复习

马克思复习

马克思基本原理(马哲)期末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重点总结

马克思期末复习资料

马克思复习计算题

马克思复习大纲

马克思期末复习总结
《马克思期末复习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