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师徒结对示范课一

发布时间:2020-03-03 14:13: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培养青年教师材料: 师徒结对示范课一

线性规划问题及综合应用

授课班级 :高三(4) 授课人 :焦 锋 时间:2011年3月10日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准确确定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并求面积;会运用线性规划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能利用数形结合解决综合问题。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数形结合”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的数学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画图、分析、解答的过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掌握,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确定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求线性规划的最优解;拓展对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难点:准确求出最优解,“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解读考试说明,分析本课题在高考中的地位。

线性规划问题,涉及到函数最值、解析几何等知识,蕴涵着数形结合、最优化、函数与方程等思想方法,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倍受命题者的青睐,几乎是历年高考的必考知识点。多为选择填空题,难度不大,请大家掌握好!

(二)平面区域面积问题 基础知识回顾: 1.如何判断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

点坐标代入不等式确认区域。

2.如何判断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回顾基本知识。

x0典例分析:例1:(2009安徽 3)不等式组x3y4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

3xy4面积等于(C)

(A).3243 (B). (C). (D). 2334

师生活动:与学生共同完成,回顾确定平面区域的方法。

x0,跟踪练习:练习1:(2008安徽11)若A为不等式组 y0, 表示的平

yx2面区域,则当a从-2连续变化到1时,动直线x+y=a扫过A中的那部分区域的面积为( C ) (A)37 (B)1 (C) (D)2 44师生活动:学生单独完成,教师评讲。查看学生对确定区域问题的掌握。

(三)线性规划最值问题

基础知识回顾: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

(1)线性约束条件:由条件列出的关于x、y的一次不等式组;

(2)目标函数:欲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所涉及的变量x、y的解析式。若是关于x、y的一次解析式,则称为线性目标函数;

(3)线性规划问题: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 (4)可行解: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y); (5)可行域: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

(6)最优解:在可行域中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解。

2xy60,典例分析:例2:(2010安徽8)设x,y满足约束条件x2y60,则目

y0,标函数z=x+y的最大值是(C)

(A)3 (B) 4 (C) 6 (D)8 师生活动:与学生共同完成,回顾线性规划问题的解题步骤。

小结: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步骤:

(1)作:作出可行域;

(2)变:线性目标函数变形为斜截式方程;

(3)移:作一组平行直线L,平移L,找最优解;

(4)解:联立方程组求最优解,并代入目标函数,求出最值。

2xy60,跟踪练习:若变量x、y仍然满足满足约束条件x2y60,求目标函数

y0,zx2y的最值。

师生活动:学生单独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强调目标函数变形后z系数的正负问题。加深对目标函数几何意义的理解。 拓展提高一:

思考:回顾刚才的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过程,是根据线性约束条件,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利用“数形结合”解决的,这是数学解题中的一种非常漂亮的方法!按以上“漂亮的方法”,若目标函数是如下形式,应如何求最值呢?

zyb;z(xa)2(yb)2 xa师生活动:学生回答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进一步理解目标函数几何意义对解题的影响。

2xy60,跟踪练习:练习2:设x,y满足约束条件x2y60,求下列目标函数

y0,的最值。

y22 (2)zxy xxy2x1y1y11目标函数变式:z;

x1x1x1 (1)zz(x1)2(y2)2

师生活动:学生单独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强调目标函数几何意义的转化,如何在坐标系中利用好几何意义,求出最值。

22拓展提高二:练习4:已知实数x、y满足方程(x2)(y2)1, 求zx(y1)的最值。

师生活动:学生单独完成,教师巡视辅导,通过本题的完成,使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有进一步的体会和掌握。

(四)总结:知识方面:求一般约束条件下,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

能力方面:“数形结合”思想。

(五)作业: 22x0,1.(2010重庆 7)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xy0,则z3x2y2xy20,的最大值为( )

(A)0 (B)2 (C)4 (D)6

y20,2.(2011“江南十校”14)已知x,y满足x30,则zx2y2的最大

xy10,值为 。

四、教后反思:

“一带一”师徒结对心得体会

一小学师徒结对总结

师徒结对

师徒结对

师徒结对

师徒结对

师徒结对

师徒结对

师徒结对

师徒结对

师徒结对示范课一
《师徒结对示范课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