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2 18:46: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建筑学院 王耀武

本人在《城市设计概论》的授课过程中,尝试着将被动式教学转向互动式教学,目前已经完成六个循环,取得了良好效果,很受学生欢迎。互动式教学的主要教学观念是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策略

教师在走上教学岗位之前,首先需要完成角色的转换,即由学生或其他角色转换成教师角色,其次要制定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教学策略。《城市设计概论》课的教学策略分两步来完成。

(一)教学策略之一: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

在建筑学院,理论课的教学难度较大,一方面是由于理论课本身所具有的较高要求,必须有相应的深度及广度;另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的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面对思维活跃、个性较强高年级学生,单向灌输的、不计效果的讲授完全是一种被动式教学,已经不受学生欢迎。在授课的第一循环中,你必须扭转这种被动局面。这一点从学生听课的表情可以看出来,当他们怀着极强的好奇心,眼睛闪着求知的光亮,全神贯注地被你的讲课所吸引时,已经说明,你的第一步已经成功了,你已经变被动为主动了。

(二)教学策略之二: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变主动教学为互动教学

在前一步的基础之上,不断积累经验、听取同学建议,使其日臻完善,使学生不仅被课程的内容吸引,还给他们提供各种表达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当中,创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形成教与学的良性沟通,并产生质的飞跃,变主动教学为互动教学,使教学相长得以实现。

二、教学设计

成功的教学策略的实施是通过具体的技术和方法,而这些技术和方法必须经过认真的教学设计。虽然我们都是进行专业课讲授的教师,但了解一些教学设计的思想,了解一些学习理论,会对我们专业课的讲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来分析教学问题、设计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检验方案有效性并做出相应修改的过程。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发现、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来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不可避免地要包括教与学的理论。与教学设计相比,教育学和教学论是发展历史比较悠久的学科,它们着重研究教育、教学方面的客观规律。而学习理论的任务是探索人类学习的内部机制,着重研究学生学习的内部心理因素。这两方面的基本理论不同程度地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为制定和选择教学方案提供了关于教学机理和学习机制的科学依据。所以说,旨在应用现有理论和方法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设计就必须同时关注这两方面理论的最新发展,将最新的理论成果应用于解决教学问题。

(二)以“教”为主的第一代、第二代教学设计

第一代教学设计主要是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始的一个心理学派。其基本观点是:教育就是按照一定目标塑造人的行为;学习是经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可以说,60~70年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理论指导,主要是通过强调外在客观刺激的原理来实现的。第一代教学设计则以此为依据,把教师的“教”置于教学设计的中心地位,学习者则处于被教、被控制的地位。

第二代教学设计主要是根据联结-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联结-认知主义学派产生于70年代,以美国心理学家加涅为代表,由于兼取行为主义联结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二者之长,得到更多教师和学习者的认同,成为70~90年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性学派。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所支撑的第一代教学设计相比,第二代教学设计在对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确认、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教学策略的设计等方面,有了根本性的区别和发展。但从总的来看,仍然是客观主义的(学习的发生主要靠外部客观事物的刺激),“教”依然处于中心地位。而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已不能完全适应教学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

(三)以“学”为主的第三代教学设计

第三代教学设计主要是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由结构主义发展来的一种哲学方法论,主要研究事物是否有结构,结构是从哪里来的,结构怎样建构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结构主义被应用于教育领域,导致了一场教育心理学的革命,使认知主义学派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迅速发展。这一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当前,建构主义学习观更强调具体情景对意义建构的作用。其主要观点有:(1)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2)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是双向的;(3)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是多元化的;(4)学习应处于真实情境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和联结-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相比,是一个性质上的重大变化和发展。它超越了客观主义认识论,把学习者的认知作用提升到了关键地位,树立了结构主义认识论的建构观,把以“教”为中心的第一代教学设计、第二代教学设计推进到了以“学”为中心的第三代教学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指导下的第三代教学设计,由于适应当前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并得到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支持和保障,所以,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杜威主张解放儿童的思维,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儿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在“做中学”。将“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运用于大学教育就成为今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了。

“以学生为中心”的对立面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通常采用集体的、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相应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关系原则。判断一种教学是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另一个外显特征便是“谁是学生学习外部活动的控制者和管理者”。如果在教学中学生自己负责控制和管理学习活动,那么这种教学便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相反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实际上,如果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管理角度来看,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是一个连续体上的两个极端。任何教学在实际实施时都是处于这个连续体上某一点。无论是以什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都使用相应的技术和方法来帮助设计者分析问题、确定解决方案和检验解决方案。差别就在于设计者持有什么样的教学观。不同的教学观念会导致设计者采用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导致了不同的教学活动。

目前,虽然很多教师都在积极进行教学设计,但仍没有脱开长久以来所形成的工科院校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讲仍是传统的被动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根据建构主义的基本思想及其第三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势在必行。

四、教学设计的前期——设计阶段

(一)知己知彼:充分研究你的学生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设计,最首要的工作是对授课对象的正确而全面的分析。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非简单的听众,充分深入地了解授课对象,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也是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1.学生的专业特征:

《城市设计概论》课的授课时间为四年级下学期,授课对象主要为四年级建筑学、城市规划全体学生,在专业上基本完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培训,具有了一定的专业设计能力,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知识架构。

经过对几届四年级6至10个班的调查,学生的专业能力可分为三种:

(1)专业能力极为突出,领悟能力、思考能力及专业表现能力都很强,可以探讨较高层次的专业问题。约占总数的20%。

(2)专业能力较为适中,领悟能力、思考能力较强、专业表现能力一般,经过仔细引导,可以探讨较高层次的专业问题。约占总数的70%。

(3)专业能力较为薄弱,领悟能力、思考能力一般、专业表现能力较差,经过仔细引导,可以探讨一般层次的专业问题。约占总数的10%。

2.学生的心理特征:

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心理特征在不断发生变化。四年级学生属高年级,平均年龄在22岁左右,通过多次的调查,可以总结出四年级学生的一些共有的心理特征,即与低年级学生相比,在心智上显得比较成熟,基本已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定势和专业架构,拥有了自己认知世界、接受新知的方法,并常常带着批评的眼光看待问题。在时间段上,他们马上面临下个学期的毕业实习,因此在本学期表现出较为突出的心理特征也较为复杂,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

(1)过于自信倾向:由于年级的增高、心智上的成熟及专业上的增强,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认识高于实际,产生认识上的偏颇,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与低年级相比,高年级学生常表现出盲目的过于自信、坚持己见,对很多东西不屑一顾。 (2)心理迷惘倾向:由于马上面临的毕业实习,实际与理论之间所造成的强烈反差,使学生们深感底气不足、能力有限,形成较为矛盾的心理状态。

学生们急需拓展视野、重新整合专业知识,而面对专业知识的广博浩瀚、书籍的五花八门,一部分学生变得无所适从,产生迷惘的心理。这一时期学生们产生的求知欲与低年级有所不同,应很好引导。

其次,对教师自身条件和媒体条件的分析也是非常关键的。教学设计不能超出教师的能力范围之外,也不能违背教师的教学观念,否则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障碍。除此之外,对媒体条件的分析有利于了解都有哪些教学媒体可以使用,了解每种教学媒体的教学特性,这些都有利于教学实施。

(二)目标制定:找准你的教学切入点 1.总体目标:

通过系统地讲授,培养学生从城市设计角度,独立发现、思考、解决城市相关问题的素质,并能够与自己所学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相联系,使原有的专业知识架构得到进一步拓展与完善。

2.目标层次:

教学活动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系统工作,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将总体目标界定为三个具体层次,以便于实施与检验。

第一层次目标:系统地掌握城市设计的相关概念、理论,并可以能够掌握城市设计基本方法,解决专业问题。这是最基本目标,也是基本要求。

第二层次目标:在前一层次基础上,能够与本专业结合,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架构,并触类旁通,引发对相关城市问题的思考;能够熟练应用城市设计方法,独立解决专业问题。这是较高层次目标,为毕业实习做好相应的专业及心理准备。

第三层次目标:在前一层次基础上,引发更深入的研究,了解国际国内相关成深层研究,能够将自己的思维定势进一步完善整合,形成一个积极的、可以不断拓展的开放系统,达到可以自己发展的境地。这是最高层次目标,为毕业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程编制:教学设计的核心阶段 1.满足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依据不同情况增添相关内容。 2.将理论的文本、图片及相关素材编制成讲授的“脚本”。

3.教师从传统的“演员”转变为“导演”,从一言堂转变为控制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具体教学事件的发生、教学气氛的营造等等。学生从传统的“观众”转变为“演员”甚至是“主角”,与教师一起完成教学活动。

五、教学设计的后期——实施阶段

一切手段都是为了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结合专业特点形成教学特色,象上设计课一样上理论课。理论课因其固有的严肃性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效果,而设计课因其气氛宽松而学生较为活跃。教学设计上利用作业评述等手段使学生“热身”,快速进入角色,使理论课也同样轻松有趣。

(一)教学手段

以PowerPoint多媒体演示系统为主进行核心部分教学,包括文字、图片及音像,使交互式案例教学成为可能。演示所有转变成电子文件的设计及实例,动态效果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形象性,同时,由于节省了传统的板书的时间,使得讲课的容量也比以前增加一倍以上,要求教师必须准备充足的内容。运用实物投影系统,进行作业讲评与课上徒手草图绘制。

(二)课程结构

1.对上一讲的学生作业评述(20分钟),包括课堂小作业及课下思考。运用三种方式:教师评述、作者评述、他人评述。2.主体讲授部分。内容:文字部分----本讲纲要 图片部分----设计实例、建成实例 草图部分----对讲授的图解说明分析 音像部分----让学生进入情境 形式:教师讲授、学生讲授教师补充、即兴提问、主题讨论。 目的:以案例教学使学生对理论深入理解,变单向被动式为双向交互式。 3.课堂小作业(15分钟),下课前交。 内容:与本讲相关的小课题的个人观点。 形式:1页A4白纸,钢笔草图+文字 目的:训练专业思维及快速表达。 4.本讲思考(1周),下一讲上课前交。 内容:与本讲相关的课题的进一步深入思考,表明个人观点。 形式:多页A4白纸,钢笔草图+文字 目的:训练对课题的深入关注,课外资料的阅读,简练的表达。5.提供下一讲的预习内容。

(三)课外工作

1.对课堂小作业的评阅。了解学生的专业反映能力,并记录出勤情况。 2.对本讲思考的评阅。了解学生的认真程度,思考能力,并记入平时成绩。

(四)相关补充

1.课外调查:在每次课程循环中间,安排一次城市实地调查。到城市中去,实际的城市形体环境及城市生活就是最好的课堂。调查的内容包括指定地段的历史沿革、文化习俗、环境特色、建筑形态、空间特点及活动支持等。调研使学生有了切身体会,深入理解了城市设计理论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2.专家讲座:在每次课程循环结束前,安排一次专家讲座,为2个学时,主题界定在从更宏观的角度,对城市设计的进一步认识,包括目前国内外城市设计的最新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讲座以先讲后答的方式进行。

(五)教师注意----身教胜于言传:

应用学科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很难想象,一位不会做或做不好设计的教师去大讲设计理论,会产生令人信服的效果。教师自身的素养、举一些亲自参与的案例会更有说服力。国外的建筑教育由很多设计大师来承担不无道理。如果教师每次都准时,学生也自然不会迟到,身教更胜于言传。

(六)管理部门----学院及教务处

任何一门课程的讲授都是整个教学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了解整个学院的专业教学,有利于你所教授课程的准确定位。

教务处对教学的要求严格而且正规,及时了解教务处的要求,有利于把握教学的方向,并自觉形成严谨的教学风格。

六、教学效果的评价

(一)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1.听课情况。学生的听课表现可以反映出对授课效果的评价,主要体现如下方面: 出勤情况:受欢迎的课程,学生出勤率应在95%以上,并很少迟到。 座位情况:受欢迎的课程,学生占座从前向后,反之则从后向前。

体态表情:受欢迎的课程,学生全神贯注、身体前倾,反之则注意力不集中。

参与程度:受欢迎的课程,学生积极参与课题讨论、回答提问,认真完成课堂及课后小作业,反之不然。

2.教学调查。

书面调查:每次再最后一讲结束后,进行书面调查,包括对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授课效果的意见及建议,调查为不记名形式,尽量使其客观。受欢迎的讲授已经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强烈的信任感,学生会积极参与并认真填写其真实想法。间接调查:通过其他教师或同学做间接调查,也较具有客观性。

(二)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价

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摈弃了以往单一的考试的评价方法,注重两个方面:

1.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即平时成绩与考核成绩之和,更注重学生对教学全过程的参与。平时成绩为每次作业5分,7次共计35分。

2.考核为课程论文的形式,论文题目界定在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较强的实际意义,使学生更注重对大量相关论文的阅读,同时又有对实际问题的相关思考,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论文的形成还可帮助学生熟悉科技论文的写作。论文考核成绩占65分。

3.达到第一层次目标的应不少于95%,达到第二层次目标的应不少于60%,达到第三层次目标的应不少于30%。

(三)学校对教学成果的评价

目前,哈工大有教学督导委员会,可以随时抽查教学情况和中间作业情况,进而对教学成果进行准确的评估。《城市设计概论》在听课抽查中,其出勤率、课堂气氛、授课效果等深受督导委员们好评,在去年的作业抽查中,《城市设计概论》的综合评定成绩为哈工大最高,在今年教务处的学生评教中,本课程也是名列前茅。可以看出,成绩的取得在于拥有塌实认真的教学态度,在于拥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在于拥有突出专业特征的教学设计。

“城市设计”是应用学科,其理论的讲授内容势必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而其讲授方式虽有章可循也应该不断充实更新,落在文字上的只能是阶段性的总结与设想,良好的授课效果来源于持久地探索与日臻完善的“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设计。相对而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工作量,要比以教师为中心的工作量多出几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有热情,还要有敬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持之以恒地、有创造性地完成教学工作。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学习体会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心得

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总结

以学生为中心讲座学习心得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学习心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快乐课堂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自我总结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推荐)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