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玉器鉴赏__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12:56: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姓名:马仁清

学号:105031040069

系别:商学系

班级:103212

指导老师:王绪宛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中国玉文化

摘要: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更成为了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玉器是中国之粹,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结晶,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持续不断、连绵发展长达万年之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为中华文明的诞生奠定了第一块基石。玉器从古至今都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因其本身的温润美洁等特性,代表着君子高尚的道德情操。中国地域辽阔,产玉丰富,由于玉器市场的利润空间大,玉器伪造现象非常严重,如何区别玉石真假好坏成了一门值得探讨的学问。

关键字: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基石。

根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考证:中国玉器诞生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今有

七、八千年的历史。从出土玉器考证,公元前四五千年前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黄河时代距今8000-4000年之间,此后玉器与钢器并用了约1000年,玉器盛行上下约3000年,我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且绵延时间最长的国家,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可见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更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产玉国,最著名的玉石是新

疆和田玉,它及河南独山玉、辽宁的岫岩玉和湖北的绿松石,称为中国的四大玉石。这四大玉石各有其自己的特色,如和田玉,玉质大多为半透明状,抛光后呈质状光泽,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羊脂白玉,青玉,墨玉等都是和田玉;杜宇出产于河南,质地细腻纯净,颜色鲜艳,代表玉石有芙蓉红玉,紫玉等;岫玉出产于辽宁,外观比较有特色,呈青绿、黄绿、淡白色,且半透明,这里还有一大特色就是玉石储量丰富,开采历史悠久;绿松石,顾名思义,这种类型的玉有深浅不同的蓝、绿等颜色,且其做工也是其巨大特色,这四大玉石是至今活跃在中国玉器市场上的主打产品。但是,冒充四大玉石的假玉以及其制成品也是四处可见,层出不穷。虽然要想准确的对一件玉器进行鉴别、断代非一般专家不可为,我们也可以掌握一些基本要领,在区分不同等级、不同时代的玉器时有一个基本参照

玉促进了文明社会的产生,从而为国家产生打下了基础。历史知识告诉我们,在国家形成之前,首先是文明社会的产生。文明社会所包含的现象和内容很多,比如文字的起源和应用、专门治人的劳心者阶层的形成、手工业工匠和作坊的产生、宗教和巫师的出现、工艺美术、装饰绘画及其它艺术

3品的大量创作和运用等。玉本身的性质也推动了私有制社会的发展历程:玉由于难得和稀有,成为当时人们为数不多的奢侈品之一,是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便开始了掠夺和占有谁掠夺和占有的越多,谁的地位就越高。这种过程逐步演化,人与人之间就产生了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于是就产生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在这许许多多的文明现象中,玉器和其他文化产物相比,有过独占鳌头、特别引人注目的地位。

在医学方面,玉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古医书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并称玉是人体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物质。认为吮含玉石,借助唾液与其协同作用,可以“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热,平烦懑之所,滋心肺,润声喉,养毛发。”因而玉石不仅作为首饰、摆饰、装饰之用,还用于养生健体。玉的养生机理已经被现代科学所证实。据化学分析,玉石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锌、镁、铁、铜、硒、铬、锰、钴等,佩带玉石可使微量元素被人体皮肤吸收,活化细胞组织,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故有中医所说“有的病吃药不能医好,经常佩带玉器却治好病”,道理就在于此。倘佩带玉手镯长期的良性按摩,不仅能被动除视力模糊之疾,而且可以蓄元气,养精神。

文化方面,玉更是密切地融于其中。古往今来,关于玉的诗词是数不胜数。例如玉女,玉色,玉貌,玉体,与人等都用来形容美女或其某一特征;玉楼玉虚玉京等用来形容古代仙宫或者皇

4帝居住之地;《诗经》中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说;另外玉更是出现于文学著作中,尤其是《红楼梦》这一部恢宏的巨著本身写的就是一块“玉”,曹雪芹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了一块通灵宝玉。这块玉大如雀卵,可大可小,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这正是玉典型的特征。把玉的形、色、质、美表现的淋漓尽致。金玉缘主人公叫贾宝玉,通灵宝玉佩在身上,莫失莫忘,不离不弃,是贾宝玉的命根子。而另一位女主人公叫林黛玉,又是玉,一个是良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还有一位很重要的人物,就是妙玉,又是一块玉。曹雪芹在判词中写“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玉带林中挂”倒过来念,就是林黛玉,写妙玉“可怜金玉质,终陷泥草中,”把妙玉比为金玉质。玉文化包含着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可见玉在人们的心中是神圣的,纯洁的。

中国古玉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深远,玉和中华民族

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它影响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人们的观念和习俗,影响着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着一大批文学、历史著作。中国古玉器世代单件作品的产出与积累,与日俱进的玉器生产技艺,以及与中国玉器相关的思想、文化、制度,这一切

5物质的、精神的东西,构成中国独特的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的分支而光照全世界。

总而言之,玉器是中国之粹,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结晶,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持续不断、连绵发展长达万年之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为中华文明的诞生奠定了第一块基石。鉴赏中国古代玉器,我们不但要欣赏它们的工艺价值,更要研究它们深刻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从玉佩饰的变化浅谈中国古代玉文化的传承与变迁》——2010年第14期《丝绸之路》

2.《山东古代玉器浅谈》——2010年8期《收藏家》

3.《古玉器变伪之我见》——2010年3期《文物鉴定与鉴赏》

4.《红山文化玉器断代》——2010年8期《走进科学》

6

玉器鉴赏

究竟如何鉴赏一件玉器呢

玉器

什么样的玉才能算的上品——玉器鉴赏

夏代玉器的审美特征论文

夏代玉器的审美特征论文

玉器鉴定证书

中国古代玉器

玉器之旅

玉器鉴定

玉器鉴赏__论文
《玉器鉴赏__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玉器鉴赏论文 论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