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育六问》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1 19:21: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育六问》读后感

最近有幸拜读鲍鹏山老师的《教育六问》,深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责任之重大。其实,我从生孩子到现在的两三年里真的没有认认真真看过一本书,全都围着孩子转,就是看书也是囫囵吞枣,很是浮躁,再加上要求此书是暑期必读,像下任务似的,刚开始对这本书多多少少有点抵触心理。最近整好孩子不在身边,感觉世界立马安静了,所以才有机会沉下心来读鲍先生的《教育六问》,此书就我们国民非常关心的教育提出了问题,给国人以警示和反思。古有屈原之《离骚》、《天问》,有范仲淹之“先天下之忧而忧”,顾炎武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近现代则有严复之《天演论》,在甲午战争战败、国家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向国人发出了呐喊;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喊出“富强救国”,影响了一代维新和革命先驱;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他用锋利的笔揭露黑暗社会的种种现实。文人能够忧时忧世、忧国忧民,嗅出时代的弊端,提出的问题使世人深思。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常常也问我自己,什么是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难道素质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吗,那又怎样全面发展呢,我在这个过程中又扮演什么角色呢……我有时很困惑,读过鲍先生这本书虽不说如梦初醒,但确实有很大触动。

第一,教育何为。人不是工具。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想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教育方针和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是培养“劳动者”,把人当做一种工具来培养,这样的教育是狭隘的。教育的两大基本职能:传承并发展人类的文明和传授并创新人类的技术。“传授并创新人类的技术”是物质世界的进步,我们国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这一职能已经发挥的淋漓尽致,我们一直把它放在教育的首位,通过教育进行培训,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技术,以便更好的服务社会,养活自己;而“传承并发展人类的文明”是人的精神世界的进步,我们需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我们需要成为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品行的人。当我们的物质世界无限膨胀时,你永远无法满足自己肉体的追求,好的幼儿园是为小学打基础,选好的学区是为中小学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考个更好的高中,接着努力进入理想的大学,找个好工作,买房买车,成家立业,房子小了换大房子,车子再换成高档一点的,“混的好”的普遍标准是他有钱,一辈子都在满足物质世界,相对应的精神世界的空间和时间所剩无几,把人培养成境界很低的“小人”,而孔子的教育就是把普通人培养成君子,把“小人”培养成知善恶、辨是非、懂美丑的“大人”,不仅会谋食,还要会谋道。

同样,我们的素质教育并不等同于技能和知识的累加。孟子说素质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仁义礼智,能判断是非、善恶、美丑,有仁心,知廉耻,懂礼让,讲诚信,懂礼让。人的心灵很重要,教育就是给我们安一颗心,教育就是把以前伟大圣灵的心灵,一代代地传递下去。

第二,何为人师。古代的教育,两年考一次试。《学记》中写道: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第一年,学会断句和文章的理解,三年以后考学生的学业和人际关系,五年后看学生怎样对待长辈和知识的广博,第七年看学生对学问的见解和如何选择朋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周围的朋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层次,第九年就要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把握世界,融会贯通。通过九年的学习,便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远者怀之”,所以古代乃至近现代多出大师,王勃十四岁作《滕王阁序》,周恩来总理十二岁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胡适、徐志摩等等许多二十多便是北大教授,而纵观现在国内快餐文化的时代多的不是大师,多的不是情怀,而是让青少年疯迷的明星,许多学生就是大学毕业,心智还是不成熟。我们老师我们的学生可以无知,因为知识是无限的,人生是有限的的,在有限的人生去掌握无限的知识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保持一颗不断学习的心,人是要不断成长的,但人不可以没有良知,“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鲁迅”“三鹿奶粉”“幼儿园三色事件”“长生疫苗”,罪恶的双手一次次伸向无辜的孩童,一次次触摸大众的道德底线,这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沦丧,还有社会良知的无下限。鲍鹏山先生指出我们老师要具备良知,为师之道为两点:第一,做老师要有担当,要有理想,不仅仅是一个职业,做一个有情怀而不仅仅是合格的老师;第二,老师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储存罐,还要要有价值判断力,去回答学生相应的价值问题,“传道、授业、解惑”。

第三,何为素质。好的教育在自求变化气质,进而每个民族又会形成不同的民族气质,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的气质需要通过读经来培养。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经典,美国人读《圣经》,参加各种宗教活动,而我们则需要读传统经典,读《四书》。孔子主要通过教《诗》《书》《礼》《易》《乐》《春秋》即“大六艺”来改变气质。读《诗》,温柔敦厚;读《书》,疏通知远;读《乐》,广博易良;读《易》洁净精微;读《礼》,恭俭专敬;读《春秋》,属辞比事。学好《诗》,可以“兴、观、群、怨”,让一个人有情怀,有洞察力,有领导力,有独立的批判精神。“兴”可以概括为感发意志,唤醒意志。意志人人都有,但大多数人的意志都在沉睡,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唤醒人的意志,唤醒人的内在生命力和自我生命的激情,让一个人有情怀,然后学会自我成长。当我们有足够强大的生命力和激情后,我们还需要“观”来给我们把握方向,审时度势。希特勒应该是很有生命力和激情的人,但那份灭绝人寰的执着只会让人陷入万劫不复。所以“观”很重要,“观”就是观察力、洞察力、判断力,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释,即认识真,认同善,感知美。很难想象一个具有强大内在动力而又抛弃真善美的人会作出何等的举动。《诗》的第三个功能“群”,可以说是群体意识,公共意识,而不是只专注一己之私。生活中缺乏公共意识的案例比比皆是,小区遛狗不栓狗绳,对居民特别是对孩子的安全造成隐患;宠物随地大小便,主人扬长而去不做任何处理;高铁男子强行占座事件;开车司机占道随意变道以及各种路怒症等等,这些都是公共意识和群体意识缺乏,个人利益至上,为了一己之私去损害大众的利益,所以“群”同样重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合群、协群、导群。同样“群”的教育就是要让人有责任感和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就是责任,“泛爱众而亲仁”中有爱,有责任则有担当,“仁者爱人”有爱则不会一切个人利益至上,日本皇室男性名字最后一个字都带“仁”字,天皇里的另一个汉字和年号同样出自我国的四书五经和其它古典文集,咱们邻居韩国说孔子是他们国家的,端午节都被他们申遗了,下一步准备拿着祭孔大典去申遗,他们好像连汉字都没有放过,所以他们国家的发展需要这些经典和文化支撑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在当下金钱至上,笑贫不笑娼的大环境下,何尝不需要这些圣人和经典来净化我们无处安放的心灵。孔子回答什么样的人为君子--“修己以敬”,修养自己,对人,对事,对动植物,对万物有所敬畏。“大跃进”时期,把人的力量鼓吹无限大,不尊重大自然的规律,结果大家也看到了,我们需要多少年的努力去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人是多么的渺小,但有些人总想证明自己的力量和存在感,剩下的只有无限膨胀的欲望和快感。所以君子“修己以安人”。《诗》的最后一个功能“怨”,即人要有批判精神和自己的理解判断力,切勿盲从,人云亦云,这样才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跟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类似,柏拉图厉不厉害,肯定厉害,但是作为学生的亚里士多德没有盲从才成就了另一个性鲜明的亚里士多德。鲍鹏山老师指出“兴、观、群、怨”这四种能力有了,我们的素质教育就成功了。

第四,经典何为。我们国家的教育和西方的教育不同,其一,政体不同;其二,西方教育是建立在宗教信仰的基础之上,他们除了正规的学校教育外,还有“教堂”,他们需要参加各种宗教活动,还要读《圣经》,很多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都有所体现,人都有一个彼岸世界,你在世俗世界此岸所有的所作所为,在彼岸都有一个标准在衡量你,世俗的世界可以消失,但彼岸的精神世界是永恒的,都要受到审判,所以国外有些国家犯罪分子会被判几百年,你的世俗世界哪怕终止,你的精神世界依然在继续,这也意味着终身监禁,在我国相当于无期,但是表现好是可以减刑的。西方国家的教育不仅有“学堂”,还有“教堂”,相当于两条腿,我们国家的教育没有宗教信仰,共产主义信仰是政治信仰,我们没有彼岸世界的标准,我们的标准就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国家的教育只有一条腿,而我们的传统教育即文化教育和风俗民约可以来构建我们的精神世界。传统教育教什么,就是儒家经典,相当于国外教育的《圣经》了。

第五,何为教材。“四书”是最好的启蒙教材,《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从经看过一个记者对周杰伦妻子昆凌的采访,记者问你这么有钱为什么要出来工作而且这么拼?昆凌回答道不想让孩子认为自己的爸爸妈妈是不努力工作的人。感觉昆凌的回答真的很正能量,有钱不代表就不用努力,在当下的时代,人饿死或者冻死的概率是很小的,但是人做不好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死掉。人不仅仅只局限于“谋食”,还要会“谋道”,不走正道的人是多么的可怕。最近引起社会巨大反响的“杀妻藏尸案”“乐清滴滴杀人案”等恶性事件,施暴者不仅自己作死还要拉着受害者殉葬,心中哪有道义存在,内心充斥着膨胀的欲望。如果我们常怀一颗感恩和敬畏的心,我们便学会尊重,我们的教育也是如此。感恩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学会尊重自己的生命,不会受点儿刺激就寻死腻活,同样尊重别人的生命,不要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感恩大自然,给予生命并馈赠我们丰富的食物,尊重大自然,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而不是肆意践踏和破坏大自然;感恩生活,我们需要努力去实现自己,而不是活在别人创造的财富里等着浪费生命。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有情怀的教育,更有温暖的教育,激发孩子的内在生命动力和生命激情,不断的实现自己。

读《教育六问》有感

六问自己

通过学习六问

销售六问

扪心六问

六问、六带头

六问海尔

六问六带头心得体会

老人健康六问

TnPM1001问——试卷六

《教育六问》读后感
《《教育六问》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