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巧用多媒体教1

发布时间:2020-03-03 22:56: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聚焦课堂减负增效

高三年级杨福玖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在全社会普遍关注教育,关注“减轻青少年过重课业负担”的大背景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迫在眉睫,而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探索语文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一条捷径。

一、利用多媒体可以更好地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所以,他要求老师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老师,首要任务是要让你所教的学生喜欢你所教的这门学科。语文作为人文化极强的一门学科,更是如此。因为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必定能专注于学习,其汲取知识的效率也将大大提高。而要维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相对于传统教学的单纯的语言讲述,多媒体所展现的色彩鲜艳、音色悦耳、画面活泼的视频、音频、图画、动画等,无疑更能调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它所创设情境的真实性、形象性、趣味性是其它媒体与手段无法媲美的。我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常用方式是:

(一)、音乐营造氛围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可以先用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的主题曲《好汉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以从歌词中引导学生感受水浒好汉们的那种豪情意气。并让学生即兴回答唱歌后的感悟,以此导入新课。这种激情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冲动与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激情作用,为后面的文本深入领悟林教头的人物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如学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篇文章时,由于这篇文章在写景状物上手法别具一格,又因为它是篇文言文,于是在正式授课前,可以播放一段幽雅的古筝乐曲,营造一种古雅的氛围,再让学生伴着音乐畅谈自己对以往游玩过的风景名胜地的感受,然后就势引导学生学习本文。

(二)、图片营造氛围

学习《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时,在课件导入部分可以向学生展示秋景图片,营造秋的氛围,从直觉形象上给学生以感染。同时,引导学生发掘秋的丰富内涵,回忆诗人墨客对秋的感悟和赞叹。既诱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入了一种情景,无论是从直觉上还是理性认识上启迪深化学生对秋的认识和感悟,为学生下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作了铺 1

垫。又如《春》一文在历来的教学中都是重点篇目,也是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品析的篇目。但如何导出新意,如何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个重任只能是多媒体技术去承担。在《春》一文的导学中,几乎每一位教师都要化大力气去引导学生品味: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原因是导学手段单一,仅仅凭一支粉笔,一张嘴难以取得义想中的效果。如果借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则可以从视觉、味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觉全方位调动学生,多角度品析春天的草绿、花香、风暖、雨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营造氛围不仅仅限于音乐、图片,还可以是影片、幻灯片等。它可多角度地从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感觉等,也可运用多种手段来营造切合文章主题的环境,使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亲历其事,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可以增加课堂容量

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效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众所周知,单位时间内多媒体给我们展示的知识容量是传统教育教学无法相比的。通过多媒体技术,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又能够充分表现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为利用多媒体板书无需多写,问题也无需重复,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如此我们教师就可以把自己所掌握的东西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仓库。

如在给学生上文言句子翻译课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文言句子翻译的要求,然后把一些常见的句子形式结合例句一一展示给学生,再分类出题,让学生当堂作业,利用实物投影仪当堂反馈,这样教师就掌握了学生的接受程度,心中就有数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训练,避免了盲目操作,一锅全端的现象。再如《道士塔》的研究性学习,教师可突破时空的限制,把历史名人、历史的故事、有关历史的成语诗文等内容,多角度的展示材料,突破原有的单块的知识体系,使条、线能有机的融合,从而客观全面地了解相关知识把握观点,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认知理解整合更加有序,合理。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也为更多掌握丰富的知识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三、利用多媒体可以减轻学生负担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可随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填空题、判断题,老师可制作成课件,学生回答正确,计算机马上会表扬你“真聪明”!学生听了自然很高兴;如果回答错了,计算机马上会说“没关系,再想想”。即时的反馈,使学生所学的

知识得到巩固,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开展研究性学习,增长更多的社会知识,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丰富的语言资料环境

在文本阅读感受过程中,在深入品析人物形象时,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的理解去查寻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资料,加深对文本人物的理解。如关于《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分析的资料是很多的,学生在查阅这些资料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加深感性认识。并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精读与品析形成自己的审美形象构建。另外网络中丰富的资料语言环境也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文本塑造的人物形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节选自《水浒传》的一篇课文,是林冲反叛性格行成的转折点。要学生仅仅凭课文的阅读中领会到林冲性格中的叛逆性,是很困难的。只有引导学生全面地利用资料和原著,才能全面品味林冲性格发展的脉络。真正弄清林冲从软弱走上叛逆的痛苦心灵之路是那样漫长,也才能真正理解“逼上梁山”的“逼”字的真正含义。

五、利用多媒体可以培养学生能力

现代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开发促进学生有效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梅里尔等人认为:“教学设计是一种用以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这些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获得特定的知识技能。” 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优化语文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环境的设计较灵活,能够支持和帮助学生达到他们的学习目标。

如在教《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我们已初步感受了苏轼的豪放词风,那么,你最喜欢词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联想争相发挥,见仁见智,充分体现了课堂的“主人”意识。

2.能否将开头三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幻化成一幅画或一组镜头?学生通过想象,很快就将书面文字变成画面或镜头进行了表述。然后用多媒体将课前制作的影视镜头(蓝天,明月,巍巍群山。群山中江如白练蜿蜒。江边,诗人朝江兀立,望着江水出神。江水滔滔,后浪推前浪,气势磅礴。历史上各式各样的英雄人物——孔子、屈原、司马迁、汉武帝、曹操、诸葛亮、周瑜、唐太宗等依次随波浪高低出现并

渐渐消失)播放出来,让学生同自己想象的画面或镜头比较优劣。结果,大多数学生非常兴奋,因为他们想象的画面或镜头与老师的设计大同小异。

3.这三句是写水名句,你还知道哪些写水名句?

此问一出,学生脑子里储存的有关名句一下子就调了出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论语•子罕》)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这些描写“水”的诗句相比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通过比较、讨论获知:这些名句,都气象开阔,显得辽远雄伟,写出了江水的汪洋恣肆。但苏轼这三句,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磅礴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在一起。在这里,江水浩荡,巨浪翻腾,倚势挟风,一泻千里。这是一幅壮美的大江奔流图。“浪淘尽”三个字最妙,它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转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赞转到对人类社会杰出人物的歌颂。自然伟力所引起的心灵震憾同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羡慕叹惋巧妙地统一起来,给人以丰厚的意象美。作者面对波涛滚滚的江水发出感慨,把读者带到千古兴亡的历史氛围之中,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

这样设计,既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迁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比较鉴赏能力。

总之,多媒体的运用丰富了教学手段,改进了教学方法,它有着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特殊功效,但是创新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传统,只有将传统教学的长处与多媒体优势进行整合,才能让它最大限度地服务于课堂,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当好班主任 巧用多媒体

小学语文巧用多媒体教学策略

巧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巧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巧用多媒体构建教学情景

巧用多媒体 优化识字教学

巧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课堂

巧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秀文章交流 巧用多媒体

巧用简笔画推动小学英语教1

巧用多媒体教1
《巧用多媒体教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