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9:26: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设计

一、学情分析

小学与中学的衔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刚入初中的学生仅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阅读策略。养成学生在阅读中的“问题意识”与“探究意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是学生终生学习的坚实基础。

二、单元设计思路

本单元所选四篇文章均为语言浅显而又富有情趣的叙事文,这些文章虽然是不同作者在不同情境中的感悟,但都能启发学生发现人生的乐趣和幸福。教学时,教师可在范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朗读叙事文时的语气、语调及语速;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初步学习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指导学生揣摩、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会有根据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章,理清叙事的顺序,提取文章的要点。

2品味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留心身边的事件,写出饱含真情实感的佳作。

4学习圈点的阅读方法,初步学习制作一张读书卡片。

四、课时分配

《忆读书》2课时,《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1课时,《山中避雨》1课时,《风筝》2课时。

(沈阳市沈河区教师进修学校 邢 泰)

《忆读书》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忆读书》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者冰心回忆了幼年、少年时读书的经历,总结了多年读书的经验,旨在引导学生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学习本文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在教学时可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抓住文章要点,有效而透彻地理解全文,积累分析文章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教师范读、领读课文,明确朗读的要领。

2研读文本,透彻理解作者所说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3结合本文内容,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尝试运用,学习制作读书卡片。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归纳“读书好”的四个方面。

2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收集关于冰心的资料:(1)照片,(2)生平,(3)关于读书的寄语。

2教师范读课文,请学生注意范读的语调、语速及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或让学生聆听录音,跟读、学读。)

3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

(1)在本文中,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请概括出她读书的体会。

(2)作者重点叙写的是哪一方面的体会?

4研读课文。

(1)作者是通过描写“多读书”的往事说明“读书好”的。请将作者所读的书进行归类,说说作者最喜欢读哪类书,这些书的“好”体现在哪些方面。(初步学习使用圈点法,了解什么是概括法。)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读好书”的方法有哪些。

(3)说说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理解。

(4)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以“思考与练习”第三题为例,学习鉴赏语言的表达效果。

五、拓展延伸

1请学生根据冰心所说的“读书好”的四个方面,联系实际谈谈还有哪些其他方面。

2阅读冰心的代表作《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小橘灯》等,模仿制作读书卡片。

(辽宁省沈阳市育源中学 宋 策)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也是学生第一次在教材中接触马克•吐温的作品,学习这篇文章,不可从传统的道德角度做思考评判,而应着重从文章叙述的事件中体会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及文学的感悟力。全文语言诙谐幽默,笔调简洁明快,学习时可调动学生的语言体验细细体会,以此激发阅读马克•吐温其他作品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体悟作者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追求,使学生初识文学的魅力。 2了解本文叙事的详略之处,体会马克。吐温作品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3品味文中的真情实感。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唤醒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讲述《马克•吐温与理发师》和《死是千真万确的》两则笑话。

2课前热身:请学生谈谈对马克•吐温的认识与了解。他何以让一位19世纪的大出版商成为那个时代无可争议的头号大傻瓜呢?

课件展示作者画像,简介作者。(可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3读文正音:同桌两位同学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4速读,理清作者的思路,弄清课文的结构:教师出示投影,展示文章的层次结构。

5马克•吐温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做了那么多近乎“恶作剧”的事,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一下他当时的心理动机,细读课文,说说少年马克•吐温的哪些方面令你钦佩,你最喜欢他的哪一点。 6作者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新鲜而刺激,也非常成功,你有第一次尝试的经历吗,回忆一下你当时的感受? 7揣摩语言,思考:马克•吐温的作品让人捧腹,让人深思,这得益于他独特的语言风格。本文语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加以说明。

四、拓展延伸

1将本文与《金庸传奇》(节选自《读者》2003年第17期)做比较阅读。 2思考:你对近年来的少年作家现象有何看法?

3课后阅读一部马克•吐温的作品,并学习做读书卡片。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六五中学 王 霞)

《山中避雨》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丰子恺的《山中避雨》是本单元的略读课文。教学本文时应进一步教给学生把握文章脉络的方法,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抓住文章的要点,清楚地表达课文的中心内容。文章淡雅的语言渗透着作者在平凡的小事中感受生活的情趣,应借此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真意。

二、教学目标

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作者对待生活的心态,感受生活,懂得生活的真意。练习制作读书卡片。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播放《梅花三弄》,使学生进入曲中之境,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阅读课文,找出文中与自己此时心境相同的文字。 2学生自查资料,介绍丰子恺。 3朗读课文,把握主旨。

(1)本文主要叙述了什么事?在这一过程中,人物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2)找出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怎样理解这句话?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

(3)作者运用了哪些语言来凸显文章的主题?举例分析。

4品味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

请学生再读课文,并圈画所欣赏的语句,谈谈欣赏的理由。(尤其是“拉琴齐唱”这一幕,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

5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除了感受到音乐的美之外,还感受到了哪些美?

四、拓展延伸

1欣赏丰子恺的《山路寂顾客少胡琴一曲代RADIO》等漫画作品,进一步感悟平凡的生活也处处有情趣。 2阅读丰子恺的文章《野外理发处》。

(辽宁省沈阳市第七中学 付 瑶)

《风筝》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鲁迅的《风筝》意蕴丰富,含义深刻,对刚入初一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这篇文章被编排在本单元的最末,便于学生在了解记叙文的一般知识和分析方法之后,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和写作思路,通过理解文中的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深刻含义和现实意义。教学本文,可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采用情境激趣法,同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就生发出的问题展开自由研讨。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儿童热爱玩具、喜欢游戏的天性,认识成人对这种天性的妨害和摧残。 2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情境激趣

1导入之一:由“风筝”引入古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同时提供一系列风筝图片,说说诗中表达的感情以及自己放风筝的经历和感受。

2导入之二:播放介绍鲁迅生平的视频,特别是有关百草园的资料,了解作者眼中的“乐土”,初步感知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二)整体感知,把握感情

1学生略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描写细致、含义深刻或者难以理解的语句。

2在大屏幕上展示下面一段文字,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在北京的天空中看到风筝,在„我‟是一种

(惊异和悲哀);发现弟弟竟瞒着„我‟偷做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我‟非常

(愤怒),折断了风筝;中年之后,„我‟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感到

(不幸或懊悔);„我‟希望得到小兄弟的宽恕,他却全然忘却,„我‟的心越发地

(沉重),并感到了一种

(无可把握的悲哀)。”

(三)精读段落,合作探究

1分层次朗读3—11段(男女生分开读或小组分读),快速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我”少年时虐杀了弟弟的风筝梦———“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感到无限懊悔———“我”想补过而不得。 2合作探究,围绕下列问题,小组展开讨论:

①“我”和小兄弟对待风筝的态度有哪些不同?

②找出文中细致描写小兄弟的语句,从中可以看出小兄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③找出描写“我”的动作的词语,揣摩用词的准确性,并对“我”的形象进行评价。

④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对“我”而言为什么说是“不幸”的?

⑤谈谈自己对儿童做游戏的看法。

⑥“我”想补过,但小兄弟“全然忘却”了我的过错,你怎样看待小兄弟的这种态度?

⑦为什么小兄弟忘却了,“我”的心反而沉重起来了?

(四)各抒己见,深挖主题

同学们学习了这一课,一定有很多感悟,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探讨一下文章的主题呢?

提示:可以从“我”作为长兄的角度、小兄弟的角度、社会的角度来探讨。

四、拓展延伸

1适当引入《三字经》《千字文》中对于“长幼尊卑”道理的阐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小兄弟为什么会震慑于“我”的威力。

2引入鲁迅的散文诗《我的兄弟》进行比较阅读。把握作者由《我的兄弟》的主题“不尊重儿童的正当的爱好,会陷入即便请求原谅也不能释去感情重负的境地”,到《风筝》的主题“召唤人们驱除这种‘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的变化。(辽宁省沈阳市第七中学 陈新颖)

《风筝》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风筝》教学设计语文版(新)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学设计 语文版

《风筝》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六则》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忆读书》教学设计1 语文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