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药理学重点大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4 01:46: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离子障ion trapping:绝大多数药物均为弱酸性或弱碱性电解质,在提业内均不同程度的解离,分子状态(非离子型)药物疏水而亲脂,易通过细胞膜,离子状态药物极性高,不易通过细胞膜的脂质层,这种现象称为粒子障

2.Pka解离度:当溶液中药物离子浓度和非离子浓度完全相等,即各占50%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药的解离常数,用pka表示

3.首过消除first pa dimination: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消除

4.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 elimination konetics: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呈正比,血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多,血浆药物浓度降低时,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也相应降低

零几消除动力学zero- order elimination konetics: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因在半对数坐标图上的药时曲线的下降部分呈曲线,故称非线性动力学

5.稳态血药浓度CSS坪值:属于一级动力学的药物,经恒速恒量给药后,经4~6个半衰期后,给药速度达到平衡,血药浓度稳定在一定水平的状态

6.药物消除半衰期t1/ 2half life: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7.表观分布容积Vd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

8.生物利用度bioava labitity: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生物利用度

9.药物不良反应: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0.副反应side reaction: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

11.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12.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13.变态反应:是一类免疫反应,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为抗原后,经过接触10天左右的敏感化过程而发生的反应过敏反应

14.效能efficacy,最大效应Emax: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15.效价强度potency: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16.半数有效量ED50:是能引起半数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

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

17.治疗指数LD50/ED50 TI therapeutic index;是指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有效量的比值,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但并不安全可靠

18.安全范围:用1%致死量(LD1)与99%有效量(ED99)的比值或ED95~LD5之间的距离,表示药物的安全指标,其值越大越安全

19.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a=0)的药物

20.受体脱敏receptor desensitization:是指在长期使用一种激动药后,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

受体增敏receptor hypersensitization:是与受体脱敏相反的一种现象,可因受体激动药水平降低或长期应用拮抗药而造成的

21.下调down-regulation:长期应用受体激动药使受体数量减少,敏感度降低

上调up-regulation:长期应用受体激动药使受体数量增加,敏感度升高

22.耐受性: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反应性降低,要达到原来反应必须增加剂量,耐受性在停药后可消失,再次连续用药又可发生

耐药性: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也成抗药性

23.依赖性:是在长期应用某药后,机体对这种药物产生了生理性或精神性的依赖和需求,分为生理性依赖和精神性依赖两种,生理性依赖及成瘾性,精神性依赖即习惯性

成瘾性:连续用药引起躯体的依赖性,一旦停药会发生(严重的生理机能紊乱)阶段现象

习惯性:连续用药引起精神上的依赖性

24.内在拟交感活性ISA intrinsic sympathomimetic:某些B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与B受体结合后除能阻断受体外,对B受体具有部分机动作用,也成ISA

25.化疗指数CI chemotherapevtic index:是评价化学治疗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指标,用LD50/ED50表示,化疗指数越大,表明该药物的毒性越小,临床应用价值越高

26.抗菌后效应PAEC post antibiotic effect: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抗生素浓度下降,低于MIC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将细菌暴露于浓度高于MIC的某种抗菌药后,再去除培养基中的抗菌药,去除抗菌药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常以小时计)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PAEC

27.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s:长期口服或注射使用广谱抗生素时,敏感菌被抑制,不敏感菌乘机大量繁殖,由原来的劣势菌群变为优势菌群,造成新的感染,称作二重感染或菌群交替症

28.多重耐药MDR multi-drug resistance: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又名多药耐药

29.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30.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31.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rtics,药动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32.药物drug: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胜利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33.肠肝循环entero hepatic cycle:被分泌到胆汁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肠肝循环

34.曲线下面积AUC area under curve:药时曲线下所覆盖的面积称AUC,其大小反映药物进入血循环的总量

35.清除率CL clearance:是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机体清除

36.量效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药理效应与计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例

37.量-效曲线dose-effect curve:用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则得量效曲线

38.阈剂量或阈浓度threshold dose or concentration:最小有效量或最低有效量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39.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胜利反应或药理效应

40.亲和力指数PD2:KD表示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单位为摩尔,其意义是引起最大效应的一半时(即50%受体被占领所需的药物剂量)KD越大,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越小,即二者成反比,将药物-受体复合物的解离常数KD的负对数-lgKD称为亲和力指数PD2,其值与亲和力成正比

41.调节痉挛:毛果芸香碱作用域睫状肌M胆碱受体,使睫状肌收缩,造成悬韧带放松,晶状体由于本身弹性变凸,屈光度增加,此时只适合于视近物,而难以看清远物,毛果芸香碱的这种作用称为调节痉挛

42.除极化型肌松药:与神经肌肉接头后膜的胆碱受体有较强亲和力,产生ach相似但较持久的除极化作用,使神经肌肉接头后膜的Nm胆碱受体不能对ach起反应,此时神经肌肉的阻滞方式已由除极化转变为非除极化,前者为I相阻断,后者为II相阻断,从而使骨骼肌松弛

非除极化型肌松药:又称竞争型肌松药,能与ach竞争神经肌肉接头的Nm胆碱受体,能竞争性阻断ach的除极化作用,使骨骼肌松弛

43.强直后增强PTP:指反复高频电刺激(强直刺激)突触前神经纤维,引起突触传递的量化,再以单个刺激作用于突触前神经元,使突触后纤维的反应较未经强直刺激前强

44.人工冬眠:氯丙嗪与其他中枢抑制药(异丙嗪)合用,可使患者深睡,体温,基础代谢及组织耗氧量均降低,增强患者对缺氧的耐受力,并可使自主神经传导阻滞及中暑神经系统反应性降低,称为人工冬眠。有利于机体度过危险的缺氧缺能阶段,为进行其他有效的对因治疗争得时间,多用于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中枢性高热及甲状腺危象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45.隐匿传导:是指来自心房的冲动传入房室结后,因递减传导不能经房室结进入心室而隐没在房室结中,但留下不应期,阻止了其后冲动的传递

46.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种强效生物活性磷脂,由白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肺、肝和肾多种细胞和组织产生,PAF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PAF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钙信使系统及相关蛋白激酶,使某些蛋白质发生磷酸化并产生广泛的生物学效应

47.允许作用: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细胞无直接效应,但可对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称为允许作用

48.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adrenaline rebersal:a受体阻断药能选择性的与a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其本身不激动或较弱激动肾上腺素受体,却能妨碍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及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与a受体结合,从而产生抗肾上腺素作用,他们能将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作用,这个现象称为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

49.后除极afterdepolarization:某些情况下,心肌细胞在一个动作电位后产生一个提前的除极化,称为后除极

50.生物等效性: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给予相同的剂量,反映其吸收速率和程度的主要动力学参数,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51.部分阻断剂:以拮抗作用为主,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内在活性,并表现出一定的激动受体的效应称为部分阻断剂

52.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HF):前负荷失常,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降低导致的各种病理生理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53.早后除极:即在心肌细胞复极化早期发生的震荡去极,多发生在动作电位第二时期,主要由Ca2+内流增多所致

迟后除极:及在心肌细胞复极化后期发生的震荡去极,多发生在动作电位第四时相

54.抗生素:是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属)的代谢产物,低浓度时能杀灭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抗生素包括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两大类

55.首次接触效应:是抗菌药物指在初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抗菌效应,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的增强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的效应,需要间隔相当时间(数小时)以后,才会再起作用

56.招募作用:即设计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和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的序贯应用方法,招募更多Go期细胞进入增殖周期,以增加肿瘤细胞杀灭数量

57.同步化作用:即先用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将肿瘤细胞组织与某时相(如Go期),待药物作用消失后,肿瘤细胞即同步进入下一时相,再作用于后一时相的药物

药理学重点总结

药理学重点

药理学重点

药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药理学考点重点总结

药理学重点大题总结

药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药理学》重点总结(表格版)

自己总结的药理学重点.

药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药理学重点大总结
《药理学重点大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