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提高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水平的理论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2 13:24: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党的十八大作出的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部署,深刻表明我们党更加注重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和密切联系群众的行动指向。各级党的基层组织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使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服务需要,不断在强化服务中发挥堡垒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

一、强化服务观念

服务理念,支配并影响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际行动。基层党组织肩负着为群众服务的直接责任,必须从讲党性的高度出发,强化服务群众的意识,树立群众第一的理念。

(一)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无小事,事事连接政治。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的基础,关系到党在基层执政地位的巩固,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是新时期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需要,不是仅仅为群众做点好事实事那么简单,必须站在政治高度去思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不能单纯依靠命令式推进,而应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解决民生需求、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入手,通过党组织的竭诚服务,激发其责任感和荣誉感,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凝聚强大的力量。

(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非短期行为,必须持之以恒。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既是改进工作作风的生动实践、建设队伍的有效途径,又是推动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习总书记指出:“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转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可见,服务型党组织既是一个常抓常新的课题,又是一个永久性的主题。决定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是一项阶段性工作,更不是一项短期内就能达到实际成效的工作,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把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战略工程,牢固树立长期作战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这项工作。

(三)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务必实打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关系到改革、民生,也关系到党员、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实打实的工作。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仍不同程度存在着“应付”思维和消极思想,把服务当作口号喊,上级检查临时抓、强调时被动抓、评比时突击抓,不利于基层党建工作健康发展。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必须脚踏实地、务求实效,特别要把服务群众作为基层党组织最重要的工作或者日常最主要的工作,把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的工作生活、家庭各个方面,真正把服务做到点子上、刀刃上,使基层党组织从管理型、权力型,向服务型转变。

二、提升服务能力

树立了服务理念还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服务能力。有些党组织和党员服务态度端正、目标明确,但因能力不足,导致群众不理解、不领情,甚至事与愿违。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必须不断提升针对不同对象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群众对组织的信任。

(一)多听民意,加强沟通,在密切联系中提升能力。与群众沟通交流,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有的党员干部到基层与群众沟通交流云来雾云,难以达成党群共鸣;有的同志却能做到洞悉群众所思所想所需,这既反映出亲民,又折射出能力和水平。知民情须深入基层,解民意须加强沟通。要多下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切群众的诉求,畅通了解民意民需的渠道,改变与群众交往中说不上话、进不了门、办不成事的窘境。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样,既可以在决策中体现民意、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又能加强与群众的感情,在工作中提高能力,推动工作。

(二)多办实事,增加信任,在不断实践中提升能力。群众的事,小到基本的柴米油盐,大到征地、社保等国家政策,都关系到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希望办事方便一点,生活改善一点,而党的工作也就是为了满足这一需要。现在不少群众反映,好多工作太虚、不务实,说得好、写得好、没有落实好,老百姓心里不踏实。多办实事,更重要是带着诚意深入基层,带着惠民政策和致富信息深入群众,让服务不再是一句空话。要把服务和工作平台放在基层,真正沉下去掌握实情,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工作在一线落实、经验在一线总结、能力在一线提升,使服务落到实处、贯彻到末端。

(三)多多反省,查找问题,在缩短差距中提升能力。有些党组织和党员一提到服务,就是到社会上为群众做点好事,认为这就是服务型党组织。服务型党组织是服务的组织,决不仅仅是做几件好事的组织。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作风,认真对照“五服务”要求和“六有”目标反思组织建设。要以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查找在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深刻反思服务作用如何发挥、服务作风如何转变等。多开展几次回头看,多问几个为什么,对于反思和查找到的问题,认真进行梳理,需要全面改正的决不局部解决,需要当天改正的决不过夜,大事大办,急事急办。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限期整改,让群众真正看到党员干部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三、增强服务质量

具备了服务能力,并不代表服务的高质量。服务质量,是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够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及其总和,及其满足被服务者需求的程度。

(二)坚持考核评价,奖优罚劣。考核评价是撬起服务质量的杠杆。要针对组织结构、党群状况、工作实际等,本着简便易行、务实管用的原则,制定评价体系,建立以公开承诺、量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考评模式;按照基层自评、群众测评、组织考评的步骤,分别确立不同的考评标准;采取民主评议、组织审核的办法进行量化考评,同时加大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的评价比重。加大督促检查和跟踪落实力度,实行分类考核、动态管理,把考核结果作为对党组织工作业绩评价的重要内容,对于考核评价先进的服务型党组织要大力宣传总结推广。垂直管理部门党组织对基层单位党组织考核评价,要坚持条块结合,既要听取系统内干部群众意见,又要听取所在地党组织和服务对象意见。

四、提高服务效率

质量与效率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党组织的服务效率一般指党组织投入与产出之比,取得的成绩与所用时间、精力、财力等诸要素的比值。提高服务效率就是要求正效率值不断增大,这样既可以克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又能够在优化劳动组合中,增强服务的竞争优势。

(一)培塑典型引领,营造服务氛围。典型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善于发现、挖掘和培育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服务型典型,并充分发挥其在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为基层党组织树标杆、作样板,能大大提高服务效率。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加大推广力度,用基层经验推动基层工作。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积聚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正能量。发挥好先进典型“点”的辐射效应,带动服务型党组织“面”的建设,营造学习先进、争做先进、超越先进的浓厚氛围。

(三)悉心指导帮带,缩短服务差距。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机关党委具有指导建设的责任。机关党委的指导可以减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效率。作为上级党委,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做到力量向基层聚集,工作指导向基层合力,时间、物资和经费向基层倾斜,切实解决基层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实行严格的责任制,把工作目标和责任分解细化到每项工作、每个岗位和每个人员,防止借口集体负责而实际上无人负责的现象。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既要从基层查找原因,也要从领导机关查找原因,特别是要从党委的指导思想、工作方法、工作作风上找原因;既要分析客观因素,也要分析主观因素,勇于面对问题,勇于担当责任。

五、实现服务常态

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没有结尾,永远在路上,关键要在“常”与“长”上下功夫,实现基层服务性党组织建设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一)规律把握,在不断探索中推进。特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万事万物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也是一样。在服务内容上,要牢牢把握基层党组织不是一般的社会组织,而是政治组织这一属性,通过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在服务方式上,针对不同客体采用的服务方式要多种多样。比如:服务党员,侧重引导帮带启发;服务群众则侧重于问题的解决,实事的办理等。在服务结果上,要对不同服务对象的服务所产生的不同结果进行梳理,在实际工作中找出其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增强服务效果,更有利于基层服务型组织的建设。

(二)制度规范,在狠抓落实中推进。制度是一种规范,就是将已有做法规范化、行之有效经验条理化、工作措施科学化。有了制度就有了章程和规范。目前,在服务型党组织制度建设方面花的气力不够,缺乏持之以恒的韧劲。要针对制度欠缺实际,深入分析原因教训,加大对服务工作经验教训的梳理总结,进一进步改进作风,制定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同时,探索建立和健全关注民情、了解民意等为主要内容的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健全和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回应机制,畅通和完善组织和党员承诺评诺践诺、结对帮扶机制等,确保实现服务常态双保险。

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积极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践探索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调查问卷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交流材料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之我见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陈)

提高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水平的理论思考
《提高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水平的理论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