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外国画与中国画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2 19:32: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崇尚中国绘画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比较研究

一.中西绘画史概况 1.中国绘画简介: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本世界美术领域内自称都是独特体系。它用毛笔, 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上或绢上作画。在题材上有人物画或山水画,花鸟画(卉)画动物画之分。在技法上又可引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互有特色。在人物画方面,从晚周至汉,魏,六朝逐渐成熟。山水,花鸟等至隋唐之际,使独立形成画料。到五代,两宋,流派繁多,为高度发展阶段。元代水墨画盛行。明清近代,大体录袭前规。在世界美术领域中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独特风格。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仅从已知独幅的战国帛画算起,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如果从内蒙古、甘肃、山东、新疆以及东北各地的原始岩画及1986年发现于甘肃秦安大地湾原始地画来看,它的历史已不下5000年。以汉族为主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画家和匠师,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采的形式手法,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绘画。明清以来,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随着封建社会的崩溃,外来绘画艺术不断传入,丰富了中国绘画的体裁。中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使画家从中得到吸收和借鉴,中国绘画创作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油画、水彩画、漫画、宣传画等相继发展起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各个画种都展示出新的面貌。 2.西方绘画简介:

史前时代 西方人最早的美术作品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3万到1万多年之间。最杰出的原始绘画作品,发现于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区的几十处洞窟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所绘形象皆为动物,手法写实,形象生动。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刻大多为小型动物雕刻,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这些女性雕像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臀部、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人对于母性和生殖的崇拜意识。在维也纳附近的威伦道夫出土的女性雕像被称为“威伦道夫的维纳斯”,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油画的产生: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是油画的前身。在运用蛋彩画法的同时,许多画家继续寻找更为理想的调和剂。一般认为,15世纪初期的尼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是油画技法的奠基人他们在前人尝试用油溶剂额颜料的基础上,用亚麻油和核桃油作为调和剂作画,致使绘画时运笔流畅,颜料在画面上干燥的时间适中,易于作画过程中多次覆盖与修改,形成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光泽度,干透后颜料附着力强,不易剥落和褪色。他们运用新的油画材料创作,在当时的画坛很有影响。油画技巧很快在西欧其他国家传开,尤其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得以迅速发展,一直流传于世界各个国家至今。

二.中西绘画特点: 1.中国绘画的特点

我国的绘画和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中国书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的绘画也以其迴异于西方的表现技法和审美意蕴在世界艺苑中独树一帜。从古至今,在历代的传承当中,中国绘画在审美上形成了讲笔墨、求气韵、重表现等独特的绘画特征,而这些特征的形成,在客观上与中国国土的山川地貌、气候水土等自然景观极为吻合;在主观上又与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心理及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并涵盖在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之下。例如,中国书法起源有三:一是汉字起源于象形,二是书写工具为毛笔,三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渗入。由此,中国书法是线的艺术,这和中国绘画同出一辙,“书画同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绘画我们称之为中国画,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多表现为宫廷绘画和文人绘画。另外一支为民间绘画,包括寺庙洞窟壁画、民间年画、画像砖、画像石等。

一、笔墨苍润随心而动

“笔墨”即用笔用墨。西洋画主要用透视、体积和色彩来塑造形象,其画面效果是空间感、体积感极强。而中国画却是以线和墨作为造型的手段,画面效果呈现散点透视、平面轮廓感极强,色彩注重装饰性。“骨法用笔,气韵生动”是也。

二、应物传神 写物之真

中国画较之西画,更注重主观情感的表现,而西画追求的是客观物象的再现。对于客观世界,中国画给人的感觉是既象又不象,正所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似与不似之间”追求的恰恰是“意象的神韵”,而不是形象的再现。因此,“传神”和“写意”是中国画最明显的特征。

三、意境灵动 象外有韵

中国画强调意境,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詩书画一体是中国画的特点,特别是历代山水画。

中国画的意境追求含蓄、虚实相间,画面中实处有形,虚处也是形,山水画尤为如此。所谓虚处,就是笔和颜料没有画到的地方。“计白当黑”、“以虚代实”的艺术手法是西方绘画不可能比拟的。中国历代古建筑也是如此,在空间的分割和处理上,“虚”与“实”的理论传承始终。这主要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艺术的直接影响。

例如:五代后梁画家关仝的代表作《山谿待渡图》:

此图带有鲜明的北方特色。巍峰耸立,瀑布高悬;坂垅、冈阜、峦岭, 自近及远盘礴而上;楼阁掩映,远山迷朦;气势堂堂, 景意幽深。图中强调的是山和溪, 山作正面主峰突危,两峰环抱之。山势直立,占构图中轴线,相当稳定。全图用勾染和皴法的技巧来表现,笔力坚挺,用墨厚重,染晕次甚多。整体效果与北宋范宽作品相似,具有北方中原地区高山巨壑宏传劲拔的共同特色。 2.西方绘画的特点

西方绘画对色彩的运用很强调,这也是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最本质的区别。在致力于追求纯艺术的现代派画家看来,传统绘画搀杂太多的“非艺术的杂质”。实际上,西方传统绘画并不是不讲艺术,只不过是在讲究艺术性的同时,兼顾着诸多非艺术性的方面。这大概就是传统绘画区别于现代派绘画的重要标志。传统绘画在艺术上的这种不纯粹性,主要表现在功利性和描述性等方面 。

西方传统绘画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描述。长期以来画家们一直是把有效地表现故事和传说、描绘具体的情节,以表达某种寓意或象征,当作自己的任务。

西方传统画与现代绘画差异,还反映在对于所谓再现的不同态度上。对于传统绘画来说,再现是其根本所在,也可以说是西方传统绘画的基本目标。虽然相对于现代绘画而言,西方传统绘画以“再现性”为其主要特征,但是这种再现绝非对自然一成不变的描摹,这种写实带有浓厚的风格特色:时代的、民族的,以及艺术家个人的风格特色。 古典与反古典,是西方传统能够绘画艺术的两大主流。古典的趣味偏重理性,在形式上的特点尤其表现在重视素描而轻视色彩之上;反古典则热衷与情感,它不详古典主义那样追求庄严、静穆、单纯、和谐的古典意蕴,而是强调自由、放纵的精神和富丽、壮观的气势,动荡激越的精神,在巴洛克和浪漫主义艺术中充分表现出来,前者表现了对于文艺复兴古典趣味的反动,后者则体现出与新古典主义的格格不入。如拉菲尔的《雅典学院》: 此图是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 院为题,以古代七种自由艺术——即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为 基础,以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艺术家企图以回忆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形式, 寄托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它的主题思想,就是崇拜希腊精神,追求最高的生活理想, 这正是人文主义艺术家自己的宿愿。 全画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大厅上汇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 同学派的著名学者,有以往的思想家,也有当世的名人。 三.中西绘画的区别

1.中西方的绘画工具材料不同

中国画用线造型,用色为墨,而西方画用块面造型,用色为色彩。其次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所以中国画注重表现与写意,采用散点透视法,而西方画注重再现与写实,采用焦点透视法。正因为上述特点,中西方绘画给人的感觉不同

中国绘画所用的工具和材料是经过几千年的不断改进而定型的笔、墨、纸(绫、绢)、砚,俗称文房四宝。笔是指经过精心制作的尖头毛笔,毛是从毛皮好的小动物身上,经过精心挑选而来的,一般有狼毫、羊毫、兼毫等;纸是指中国特有萱纸(有生熟两种,其中红五星净皮为最好),质地柔软晕化效果好;墨是指高级的油烟墨,不是一般墨水或任何颜料可以代替的,它通过水可以分若干层次,有墨分五色之说,即枯、湿、浓、淡、焦;砚是指是用一种特有的石头制作而成的(其中以鸡血石最为名贵),专用来为磨墨的。西方绘画的工具和材料有笔、纸(布)、色、刀等。笔是用鬃毛制成的平头的,象刷子, 纸(布)都比较粗糙而且厚,有水彩纸、水粉纸、油画纸和油画布等,还有在经过处理过的麻袋布上作画;色是西方各种绘画的主要材料之一,它是通过色相和明度来分层,来表现事物形象的,一般有水粉、水彩、油画等色彩(指不同的画种使用不同的颜色,画油画就用油画颜色);刀是画油画时专用来刮出特殊效果和处理脏颜色的工具。

中国绘画由于所用的笔是尖头,这就决定了是用线来造型。不过中国绘画中的线是很有要求的,讲究曲直、粗细、浓淡、疏密等形态变化和组织得统一,以及笔法刚柔、轻重、疾徐等所形成的运动感和节奏感,体现出线条造型的艺术美。如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等古代人物画,特别是梁楷的《李白行吟图》通过潦潦几根线条就把诗仙李白那豪放的性格和才思横益的风度跃然纸上;而西方绘画由于用的是平头笔,一笔下来是一片,这就决定了是用块面来造型,它是利用色彩的色相、明度以及光的明暗表现客观形象,注重立体空间的真实效果,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2.中国绘画的用色讲究的是以浓墨淡彩为特点,它所用的颜色是特制的中国画颜色(分水色和石色两大类),以水稀湿济,因而所产生的效果是薄而透明,如五代时期南唐著名画家顾宏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对歌妓舞女的描绘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就是后期的工笔重彩画也讲究滋润、自然的效果;西方绘画用的颜色(包括油画色、水粉色、水彩色等),讲究的是色块厚重,前期笔法细腻,后期笔触奔放,注重对客观对象的色彩的真实再现的描绘,以色彩的丰富变化为特点,强调光色效果,如乔尔乔涅的《暴风雨》等。

韩熙载夜宴图 暴风雨 3.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的感性主义传统和一元论的世界观与西方人的理性主义传统和二元论的世界观是相对立的。中国人的一元论世界观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和谐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此相关,它造就了中国人的独特的感性思维方式。而西方的二元论将天人分开,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注重人和人的潜能,认为人可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以西方人崇尚理性精神。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西艺术内在本质的差异。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即强调感性;而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即强调理性。这就决定了中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不同。中国画不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而是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的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即运用了散点透视法。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它们虽不能准确地再现现实景象,但却气韵生动,能带给人一种意境之美。西方画家则是理智地进行构图,采用科学的透视学和色彩学来表现近大远小焦点透视和色彩的空间变化,形象的立体感很强,逼真肖似,具有典型性。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和西班牙的著名画家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像》等。

富春山居图 雅典学院 所以中西方传统绘画让人感觉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给人的感觉不同。中国的山水画充分表现了自然之美,表现的是人格化的自然,能让人融入山水之中,怡情自然。如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一幅描绘自然景色为主的青绿山水画卷,表现人们春天出游的情景。画家在不大的绢幅上以妥善的经营、细劲的笔法和绚丽的色彩,画出了青山叠翠,花木葱茏,波光粼粼的春光佳境,图中山青水秀,水天弥漫,在波光潋滟的湖面上,一艘华丽的高篷游艇随波荡漾。船中三位女子纵目四望

陶醉于明丽的湖光山色,流连忘返。湖边数人或骑马或漫步于山间小道,或袖手仁立岸边,兴致盎然。画家通过对各种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成功地体现了《游春》这一主题。中国花鸟画既形似又神似,不仅表现了花鸟之美,而且花鸟都被赋予了画家的思想感情,形象生动。《鸡雏待饲图》描绘的是两只卧立各

一、茸茸可爱的雏鸡,通过它们张开的小嘴以及向同一方向张望企盼的情态,我们似乎可以听到它们对画外母鸡迫不及待地“叽叽”呼唤,这呼唤可能是它们表达见到母鸡的喜悦之情,也可能是诉说它饥饿难耐之苦。画中两只雏鸡虽然向同一方向张望,但它们的动态却完全不同,一只是欲立前瞻,一只为侧身回顾,给人以静中寓动之感。这幅画没有任何配景,显得非常单纯,但却笔墨无多意更浓。中国的人物画虽不能明确表现出人的相貌,但人物的动作神情却非常真实。《洛神赋图》是以曹植的文学作品《洛神赋》为脚本加以描绘的,它描绘了诗人曹植在洛水上,遇见了已成为洛神的旧日恋人的情景。在这幅画中,画家巧妙地再现了文学作品的精神实质,他把那位似来似去、飘忽不定,在水面上凌波微步的洛神描绘得非常娴雅而传情;而处于惊疑、恍惚中的曹植,在洛水之滨与洛神遥遥相对,留恋徘徊可望而不可及的样子,也十分传神,透出无限的惆怅和哀伤。而对于西方传统绘画,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解剖学、透视学的发展,西方传统绘画的再现性特点达到顶峰,如达芬奇的《岩间圣母》以圣母居图中央,她右手扶婴孩圣约翰,左手下坐婴孩耶酥,一天使在耶酥身后,构成三角形构图,并以手势彼此响应,背景则是一片幽深岩窟,花草点缀其间,洞窟通透露光。画中人物,背景的微妙刻画,烟雾状笔法的运用,科学地写实以及透视,缩形等技术法的采用,表明了他在处理逼真写实和艺术加工的辩证关系方面高超的水平。 4.中国绘画强调表现,但是从不脱离客观现实,如齐白石所画的《虾》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西方传统绘画虽然偏重再现,但从各个时期代表画家,特意识倾注其中。不管是中国画还是西方传统绘画,它们都能以此给人们美的熏陶与享受。

5.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的感性主义传统和一元论的世界观与西方人的理性主义传统和二元论的世界观是相对 立的。中国人的一元论世界观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中国人讲究天人 合一,道家的天不变,道亦不变就是这种思想的真实体现。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观念萌芽于 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成熟于封建社会先秦时期。庄子曾说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 以天为本,将人看作整个自然的一部分铸就了中国人的一元论世界观。与此相关,它造就了 中国人的独特的感性思维方式,对自然的眷恋使中国人将山川视作民族的母亲。天人合一的 思想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本质精髓。

西方的理性主义和二元论世界观起源于古希腊。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是古希腊艺术的 灵感源泉。而在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背后则是天人两分的二元论宇宙观。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西艺术内在本质的差异。正是中西方对待自然态度的 不同使中西绘画产生了如此大的差异。中国画以表达山水为主题,是能让人融入自然中给人 以心灵的愉悦感。而我们从西方风景画中很少能看到人的存在,他们要表达的是一种独立的 自然。

2、中华民族的盆地文化与西方海岛文化的差异分析

第一,崇尚“自然”和“自我保护”的中华民族心态。

由于中华民族在其文化定型的盆地经验和长期的农耕生活,强化了热爱自然,自我保护的心 态。表现在政治上“先礼后兵”和“后发制人”;反映在军事上崇尚“保存实力”和“避实 击虚”;表现在建筑风格上:“内敛深沉”、“不事张扬”、“曲径通幽”、“深藏不 露 ”。毛泽东在战争年代总结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戏战术; 20世纪60-7 0年代提出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邓小平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韬光养晦”的政 治策略,都是上述思想的高度发挥。

第二,强调“主动出击”和“暴露张扬”的西方民族心态。

欧洲文化定型地域在地中海北侧的希腊与土耳其之间的“爱琴海”岛屿上。长期的海岛 生态经验,使欧洲民族对付外来入侵者,只能抢先占领制高点,只能“主动出击”“先发制 人”和“全方位迎敌”。在孤岛环境中,当外来入侵者登陆海岸时,岛内民族决无逃跑退路 和 自然庇护场所,抢先登上制高点,主动出击是唯一有效的方法。这些长期的生态环境经验, 也以文化的生物的“基因”伴留下来,形成了西方民族在政治上的具有开放性、攻击性和侵 略性的心态;在建筑形式上的“暴露张扬”性,如偏爱“山顶城堡”。表现在绘画上是直观 的、张扬的、裸露的艺术。

3、中西方绘画艺术的象征文化的比较分析

如果把中国现代绘画中的象征主义内容以及传统山水画象征性意境的作品内容同西方 象征主义艺术作品进行全面对比的话,那么,我们在抛弃掉基本的形式及表达效果、目的上 的一致性之后,可以发现其中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对人的内心世界即人的意识方面的直接把 握上,西方人较为模糊,于是只好诉诸象征性手段,他们所展示的人物内心世界也就不甚明 确,西方艺术自古至今往往较为直观、直接、裸露,一旦采用间接、委婉、譬喻的方式,对 东方人而言就显得晦涩。相对而言,中国艺术家自古重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把握和刻画,运 用象征手法往往能做到游刃有余。西方象征性艺术充满了神秘色彩与悲剧感;而中国的象征 性艺术包括山水画多采用理想化的特征手法,借用暗示、比喻手段,题材多是自然景观、自 然物、花鸟虫鱼、动物怪兽,或是古典诗文、神话典故、历史故事等等。

在表达目的、旨意上,西方艺术多是直接地表达深层含义,反映时代精神、人类情感 ,也表达某种共同的哲学理念;而中国象征性的艺术多以个人幻想的、独特的形式手法表达 自己的人生观、哲学理念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同时又以自己的情感方式展现对人生对社 会现实的理解,以中华传统的艺术语言(仅仅是借用“象征性”的手法)来表现时代的生活准 则与精神风貌。在艺术作用与意义上,西方象征主义艺术是连接19世纪浪漫主义与20世纪超 现实主义的桥梁。我国的象征性手法及艺术作品内容,自唐宋古典主义山水艺术的象征性意 境表达开始,经过以后历代革新、发挥、充实,发展到明至清代中叶,达到全面而深刻的程 度。具体讲,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使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兴 奋剂,所以西方艺术是撩去外在的面纱,来解释其本质,然后由这本质实在加以挥发抛洒, 进而尽情表露创作者的情感与意图;而中国的象征性艺术则是物我交融、物我合一的意象, 用以展示作者的主观情感、志向及个性。西方象征性艺术实质上是再现艺术,是裸露艺术, “裸文化”,它赤裸裸地表现了人物主体内心的恐怖及污浊的世界。展示的是一种直观的、波涛翻滚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中国的象征性意境山水画及现代绘画则是中庸、简洁、含蓄地 表达意蕴与精神。相比之下,西方艺术象征偏重简单、直接和裸露特征,中国艺术象征则较 为委婉、曲折和隐蔽。

6.中西文化的相似之处

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外国绘画,都有其共性的东西组成整幅画面。绘画是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在中世纪的欧洲,常把绘画称作“猴子的艺术”,因为如同猴子喜欢模仿人类活动一样,绘画也是模仿场景。在20世纪以前,绘画模仿的越真实技术越高超,但进入20世纪,随着摄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绘画开始转向表现画家主观自我的方向。色彩是绘画的形式因素,是艺术表现的语言之一,且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怎样去认识和掌握色彩,怎样使色彩在绘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这就需要在色彩写生中,训练直观的视觉能力和表现能力。同时,还要懂得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色彩的使用方法和规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两者才能相得益彰。人们生活在色彩世界之中,所见到的任何景物,都具有自身不同的色彩。色彩通过人们的感官,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作用。在美学领域,色彩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素描,简而言之就是单色画。却又不尽然,素描过程是同一时间要考虑许多问题的综合思维活动。当今美术院校各专业都把它作为基础课,虽然各专业的侧重点不同,油画重体积、调子,国画重线条,版画、设计重结构等;但素描的共性是差不多的。同时,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种类,自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通过比较,我们能够看到中西方在绘画文化上的差别,中外文化各具特色。我们应该兼容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学来的中外文化都用来发展中国文化,虽然在文中只是提到了中外绘画,归根究底,最终目标还是中国文化。我们要大量吸收中外绘画文化,崇尚中国文化。广州画室www.feitianhuashi.net

四.总结

第一,中国画重视空白的运用,有 “虚实相生”的效果。

第二,中国画重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以形写神”,讲究意境、神韵;散点透视。西 画则凌驾于自然之上,采用的是焦点透视,重写形。

第三,中国画与书法有很深的渊源,即“书画同源”、“书画同法”。

第四, 中国画与诗有相通之处,因而推崇“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即“诗情画意”。

而西画则不然。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重时空、重光色效果。

第五,中国画还经常使用印章,是点缀,也增加韵味和美感。

第六,中国绘画描写的是心灵的故乡,西方绘画描写的是生命的家园。

最简单理解,中国画是在“写”、表现精神、偏抽象.;西方绘画是在 “仿”、描摹、仿造 事物,偏具象。 后期毕加索(西班牙画家,立体派创始人)、凡高(荷兰画家,后印象派 的代表)等人对中国画的意境都是十分崇拜! 不能说谁比谁高,艺术是全人类共同的东西 ,是无等级的,只是世界观不同,文化差异之必然!

中国画的资料

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西方画的资料

西方风景画最早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在以后才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在西方的美术史里,我们可以看到14世纪前半叶的意大利壁画,如锡耶纳市政厅的《善政图》,和15世纪初期尼德兰的抄本装饰画上,已经出现了风景在画面上占很大比重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风景和早期的中国山水画同样的命运,只是作为人物的搭配。

儿童国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中国画与欣赏

英汉对比研究

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对比研究[版]

教学质量与英语外教重要性对比分析

高中中国画鉴赏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画与油画》教案

中国画与油画教案设计

论线条与中国画

中国画与情景教学

外国画与中国画的对比研究
《外国画与中国画的对比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