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说课】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发布时间:2020-03-01 17:53: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元朝的建立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对明、清乃至后来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了解蒙古族的兴起,识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并统一全国、行省制度的建立,理解元朝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地评价元朝统一和文天祥抗元等历史事件。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整理资料,从多方提供的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文天祥抗元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元朝统一和施行行省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肯定元朝的历史地位。

4、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元朝的统

一、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5、难点:行省制度和对元朝统一意义的认识与对文天祥抗元斗争的评价。 【课前导学】

1.准备北朝民歌《敕勒歌》。

2.学生收集有关文天祥抗元的历史资料。 【课前准备】多媒体、自制课件。 【板书设计】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统一蒙古

2、建立蒙古政权(1206年)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建立元朝(1271年) 经济方面: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

2、统一全国(1276年)巩固统治 对外交往:《马可·波罗行纪》 政治方面:行省制度、西藏、台湾 民族关系:回族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生:朗读一遍。

问题1:这首诗描绘什么地方什么民族的生活情景?学生展开想象,说出答案和感受。

生:我国北方蒙古草原上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情景。 问题2:提到蒙古族,你们想到的是什么? 生:可能答草原、蒙古包、牛羊、羊群……

师:蒙古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的重要民族,其领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国,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的继任者建立了元朝,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很有建树,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你们想了解他们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们。展示本课课题和学习目标。

【讲授新课】

一、“一代天骄” 统一蒙古

师: 12世纪时,蒙古高原上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史书记载“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问题1:这一诗句反映了蒙古高原上当时怎样的局面? 生:战乱、奴役。或深受战乱之苦,遭受他族蹂躏。 问题2:但是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这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那么当时蒙古人民最渴望什么?

生:渴望统一。或想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 问题3:那么是谁来实现人们的这一愿望呢? 生:铁木真,古代蒙古族尊称他为成吉思汗。

问题4:蒙古大草原上,勤劳勇敢的蒙古族是怎样兴起的呢?

师指导学生观看课本p66-67三幅插图(成吉思汗陵墓、成吉思汗画像、蒙古帐幕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后思考并回答问题。

生:统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建立蒙古政权。

师:那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铁木真,请一位同学来讲述铁木真的故事。 问题:你觉得铁木真是怎样一个人? 生:坚强机敏、有卓越的组织才能。 活动与探究:毛泽东在《沁园春·雪》评价他为“一代天骄”,你知道他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将班级分成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他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蒙古政权,结束了长期混战局面。)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师:成吉思汗在他生前未能实现统一中国夙愿,然而这一美好愿望留给他的继任者忽必烈来完成。

师简介忽必烈。生于1215年,1260年即位,之后,开始大举南下攻宋,1271年改国号为“元”,史称“元朝”。忽必烈在位35年,死于1294年,时年80岁。 问题1:成吉思汗的继任者忽必烈是怎样完成他的未竟事业的呢?

学生讨论后老师总结:元朝建立和统一过程的线索:蒙古建立(1206年)---灭西夏、金---忽必烈继承汗位---建立元朝(1271年)---定都大都(1272年)---南宋灭亡(1276年)。 2.文天祥抗元

师:在元军大举进攻临安的时候,南宋军民浴血奋战,顽强抵抗元军的进攻,同时涌现出不少抗元斗争的英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文天祥。

师先指导学生看课本文天祥画像,后简介文天祥被捕前后情况。文天祥1278年被捕,押解经过零丁洋(今广东珠江口外)时,写下了《过零丁洋》一诗。次年被送往大都继续囚禁,他又在狱中写下了《正气歌》一诗。字里行间表达了他宁死不屈的决心。

师展示《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指名朗读。 问题:你从文天祥身上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值得敬佩?

生:可能答出面对强敌,无所畏惧,或爱国爱民,勇于牺牲等。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活动与探究:如果说元朝统一中国是历史的进步,那么文天祥抗元保宋又如何评价? 根据学生看法列出可能出现以下不同的观点(若学生一时想不出来师可以提示): a抗元英雄——反抗掠夺和压迫,爱民爱国。 b不识时务——挽救没落宋朝,阻挡元朝统一。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两种观点的思考角度有什么不同? a观点:站在爱国、民族气节角度上看问题; b观点:站在历史发展趋势上看问题。

或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思考问题、从历史发展趋势思考问题(师可以提示)。 (5)如何认识“文天祥抗元保宋”和“元朝统一中国”:(提示: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思考问题)理解、尊重许多历史人物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选择和努力,认识其进步性(反抗压迫,维护民族气节)和局限性(南宋统治已腐朽,没落是必然的)。 学生难答,教师引导学生看问题应“一分为二”。

师总结:文天祥面对元军的进攻,组织南宋军民进行抵抗,保卫南宋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正义之举;兵败被俘后,囚禁大都,始终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这是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的真实写照,这种崇高的气节,已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象征。

3.元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措施

问题:元朝统一后,统治者必然会想方设法来维持它的统治,那么如果你是元世祖,你会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使国家长治久安呢?(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68,小组同学一起分析归纳) (1)经济方面

①重视农业---a.禁止圈占农田作牧场b.治理黄河c.推广棉花种植。 ②水路交通运输业---开通通惠河和会通河以及海运。(师指导学生观看课本p68元运河和海运航线地图并对照课本p4隋运河地图,让学生说出隋运河与元运河最大的不同在哪里?最后让学生说出元运河和海运的路线图。) ③重视商业---闻名世界的元大都

元朝的商业都市繁荣。元大都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 (2)对外交往---当时来中国的外国人中,最著名的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他曾经来中国居住了几十年,游历了许多地方,后来他回国后把他在中国和亚洲的所见所闻写成了《马可·波罗行记》,在书中描写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3)政治方面---创立行省制度

师出示唐、元疆域图,比较我国这两个朝代的疆域大小。

活动与探究: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怎样进行有效的管辖呢?又是如何实施的? 这一制度的实施对我国以后历史有何影响?(指导学生分析回答: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它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对明清及后来政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问题1:唐朝时政府是如何管理西藏的?台湾与祖国大陆有何联系? 注意新旧知识联系,加深学生对西藏和台湾的了解。

问题2:在课本p69《元朝疆域图》上找一找管辖大都及周围的机构名称有哪些?在那时,我们的家乡隶属于哪个行省管辖?

师:元朝行省制度对管理国家十分有效,我国现行的省级行政区来源于元朝。行省制度还体现在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当时西藏已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元政府还加强了管辖琉球,琉球就是今天的台湾。唐朝时,吐蕃和唐朝“和同为一家”,三国时,吴国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因此我们从史实中可知,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妄图分裂祖国领土的行为都是无耻的。 (4)民族关系---民族融合

问题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融合开始,两次民族迁徙分别发生在什么时候?哪个民族哪位杰出政治家为了民族大融合进行了成功改革? (东汉末年和西晋末年,鲜卑族,北魏孝文帝。) 活动与探究:元朝的大一统促进了民族融合,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元朝民族融合的加强有何历史影响?

(学生阅读课文p69内容后,小组同学合作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表现在四方面:(1)汉族人民开发边疆;(2)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3)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4)回族开始形成。

元朝民族融合有利于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元朝的历史,由于本课涉及到元朝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内容比较多,怎样才能又快又好的把它们全部掌握呢?现在列出线索图,我们一起来把它完成。 【活动与探究】

1、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教师总结: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权,疆域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管辖,促进民族大融合;社会经济繁荣,中外交往频繁。)

2、课后习题:练一练应选b

3、写于元朝的诗句“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元朝

)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文化事业发展

c.中外交往频繁 d.民族融合发展 应选d 【教学反思】

1.在导入新课时,以北朝民歌《敕勒歌》导入,给学生展现一幅广阔的蒙古草原美景,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良好的效果。 2.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小组讨论的形式,充分参与,问题探究,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而且我通过总结归纳的方式适时引导,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良好。

3.对于行省制度这部分知识学生还是不太理解,特别对明清及以后的朝代产生深远影响的认识不足。我想这和我个人对教材的理解以及讲解不足有关系,需要在今后的复习中加以深入。 4.在时间分配上,前边的内容更紧凑一些,在教学时,语言应更精炼,尤其是过渡性的语言,效果会更好。

【教案】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第12课_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案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建立教案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案(推荐)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反思

第12课_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案[1] 2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案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反思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反思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讲解

【说课】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说课】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