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改革开放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8:44: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改革开放

一、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调查、收集这一时期的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的能力,读图、识图的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着重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整理,获取信息的能力,辨证分析历史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2、知道: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地作用

3、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和好处,从而进一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体会我国在全面地创造性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同样经历了艰辛探索;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1、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

1、初步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课前准备

教师:

1、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布置学生课前调查自家近二十年来拥有家用电器情况的变化;

学生:

1、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图片;

2、以组为单位,汇总好调查数据;

3、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

五、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活动法、启发引导法;

学生学法:

1、调查、收集、整理资料;

2、学会利用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历史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歌曲《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赞颂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板书《第九课

改革开放》(2分钟) 我们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0.5分钟)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那么改革是从哪里改的呢?又是如何进行的?我们看一看

自学指导一:

看42页《家庭联产承包承包责任制》及45页《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考下列问题(时间:5分钟,重点做出标记)

1、对内改革在农村是如何进行的?

2、对内改革在城市是怎样开展的?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汇报结论出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可。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要在农村进行改革?(3分钟)

学生解疑,教师归纳总结:计划经济模式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十分贫困,也就是说这种生产关系不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严重的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应定要改革。那么,改革从哪个地区开始呢?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冒着极大风险,打破这种模式,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责任制,自负盈亏。这就是我们所说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农民所说的“大包干”。当时农村流行一段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我们看到这种体制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利益、义务紧密的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农村生活的到改善。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那好,我们结合本节课及回顾之前的知识,思考这样一个问题:(3分钟)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调整? 答: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化及这次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改革过程中,哪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哪次调整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土地改革

农村生产合作社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几种生产经营体制也就是生产关系符合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人们公社化则影响了人们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几次改革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或者国家制定经济发展的政策要与我国国情相适应。

农村是改革的突破口,城市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则是攻坚战,我们看第二个问题(3分钟)

找学生回答并总结: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即

1、所有制形式改革。

2、经营管理模式改革。

3、分配形式改革。

结合农村的改革和城市的改革,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国对内的改革实际上就是经济体制的改革,由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的。 改革开放指的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我们来看 自学指导二:

看43——44页《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回答:

1、首先建立的经济特区有哪些?他们有哪些作用?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

特区,随后又于1988建立海南省,增设为经济特区,成为最大的经济特区,五大经济特区中,深圳作为首批经济特区,在短短的几年里成为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即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国人称深圳是“一夜崛起的城市”。 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有利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同时注意教材中提到,上海浦东开发区的设立,1990年国家开发开放浦东后,使这个昔日“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的地方,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我们欣赏一下浦东的新景象。出示浦东的变化图片。

经济特区的建立使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之后我国逐步建立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我们看第二题

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怎样的?

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沿海开放城市(上天连秦烟,青连通宁温,福广嵁北海)————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珠江、闽南的三角地带、环渤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配合课件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探究: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1840年帝国主义利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被迫进行开放)有什么不同? 开放的姿态吧不同:近代是被迫开放,现代是主动开放。

开放的区域不同:近代在东南沿海、长江沿岸一带开放,现代开放是从沿海到内地,全方位的开饭。

开放的实质:近代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表现,现代是在平等互利的

原则下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

开放的后果不同:近代前期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现代开放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本质区别:主权是否独立、是否坚持平等互利、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自学汇报,课件配合进行讲解 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总结:

本节课讲述了对内改革,改革想从农村开始,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的生产力,改革的攻坚战是城市国有企业改革,1985年,在三个方面进行改革,1992年加快改革步伐,对外开放过程中形成了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沿海开放城市(上天连秦烟,青连通宁温,福广嵁北海)————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珠江、闽南的三角地带、环渤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改革开放教案

《改革开放》教案01

公开课《改革开放》教案

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改革开放_教学设计_教案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教案

改革开放的展开教案

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教案
《改革开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