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公开课《改革开放》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8:45: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9课 改革开放

●课程标准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熟记以下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的改革;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2.通过看图理解并说出对外开放的格局及特点。

3.通过视频、材料、图示法等多种途径能够简单地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 ●学习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学习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学习方法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案例分析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美国有历史学家评论:20世纪 的中国有两位人物改变了中国命运。一位使中国从此站起来了,另一位使中国从此富起来了。是谁?怎样富起来? 听音乐>.春天指什么?一位老人指谁? 教师指出:邓小平最伟大的功绩就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 明确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预习P42——P45正文部分,找出答案标注到课本上 对内改革:

1 / 4

1.农村改革:目的、措施、作用 。 2.城市改革:

时间、重点、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 对外开放:

1、背景

2、经济特区

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及特点 。 分组展示答案,用笔订正到课本上。

三、合作探究 探究

一、农村改革

思考一下:下列情景出现在什么时期?

1、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我不买帐,二遍哨子我伸头望,三遍哨子我还得慢慢晃。 生回答:人民公社化时期。

2、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咱们自己的。

生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3、提问引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发生了什么?观看视频思考。

4、结合材料分析下列问题,小组合作探讨。

(1) 材料1反映了改革开放前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对农民造成了什么影响? (2) 材料2反映了我国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顺口溜反映了当时农村广大群众的什么情绪? (3) 我国跨入21世纪后农业政策又有哪些新气象? (4)由材料1到现今农业政策的变化你有什么感悟或启示?

探究二:城市改革

1、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前的生产情况如何?有何弊端? 出示两则材料:

(1)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

2 / 4

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2)“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这是2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弊端:计划经济,统一经营;工人积极性不高;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

2、国有企业改革后有何变化?请结合改革内容分析.用图示法说明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清晰明了。(打比喻: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作用:增强了企业的活力,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3、小试身手。抢答。

探究三:对外开放

出示动态的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了解格局及特点

1、1980年建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生回答: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教师补充(谐音记忆:“生下三头猪”) 2后来增设的经济特区在哪里? 生回答:海南

3、对外开放新格局有什么特点? 生再次回答对外开放格局及其特点。

4、结合图文思考: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何作用?

有利于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有利于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培养人才;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对外影响;有利于刺激就业,增加收入等。

5、中共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又有哪些重要创举你知道吗?同学们交流分享。

“一带一路”开放政策,亚投行的建立等。

6、小试身手,学生回答。

3 / 4

五、板书回顾知识点。

六、小结并布置作业

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证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是一条成功之路,我们必将高举旗帜,讲着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

播放音乐。

4 / 4

改革开放教案

改革开放教案

《改革开放》教案01

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改革开放》教案
《公开课《改革开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