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卡巴金:《正念教学》序言

发布时间:2020-03-01 20:52: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卡巴金:《正念教学》序言

明心 | 推荐“Teaching Mindfulne:A Practical Guide for Clinicians and Educators” 是几位富有经验的MBSR教师就正念教学所写的专著。读到此书是2011年在港大佛学研究中心的图书馆里,很喜欢其中一些章节,尤其是书中第二部分,关于正念教师的素养与技能培育。卡巴金教授写的序言也令我印象深刻,复印了这个部分一直保留到现在。卡巴金曾为不少正念图书写过序言,而此篇序言在其中应该是最长的,也展现出他对此书或此话题的用心。其实,本文的意图,不仅在于推荐图书,更是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卡巴金教授对于在主流情境中进行正念教学的看法和建议,并融合了他的修行经验和相关见闻,又辅以他独特的富有韵律的文字,读来深度与美感兼具。

个人觉得英文版稍有点美中不足,就是版式介于16开和32开之间,字很小,密密麻麻,阅读有点费劲。而且英文版也限制了中文读者的阅读。2015年和台湾温宗堃老师交流,听他说到正在组织翻译中文版,就期待能早日面世。2016年年底,他来北京,带来样书《正念减压教学者手册:给临床工作者与教育家的实物指引》,于是先睹为快。相信此书能够利益中文正念社群的教师和学习者,推动深化修习。所以向温老师要来序言译稿,经过繁简转换和编辑排版,推荐给大家。(薛建新)正念减压教学者手册: 给临床工作者与教育家的实务指引 序

你手上拿的是一本重要的呕心沥血之作。就我所知,独一无二。这是一本内行人所写的指引,意在探索、说明主流社会的非宗教场域教授成人正念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是具开拓性而勇敢的突破之作,一方面是因为它毫不隐讳地纳入各种学习、认识人类经验的方法,包括科学、静心和哲学传统的观点。作者们提供大量的脉络与实质内容,发展丰富的内在空间,让所有优良的教学可以显现,也提供相关的背景和历史,说明为何愈来愈多健康照护、教育界等的专业人士对教导正念感到兴趣。作者们仔细检验在教室团体中培养正念的教学法所需要的技巧和可能的正向效果。对于此杰作,我希望贡献的是,我认为对于了解教授正念的重责大任与挑战而言,至为重要的一些观点和关心。另外,如果我们在从事这可能转化生命的工作时,能在心中牢记某些原则和脉络,我们可能为他人和自己带来莫大的利益。

众流,一海 公元2000年心智与生命研究所(Mind and Life Institute)在印度达兰沙拉(Dharamsala)举办一场会议,会议中西藏高僧和一群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学者、修行者一同探索破坏性情绪,以及可减轻它们为个人和社会带来巨大伤害的可能办法。西藏高僧独树一格地挑战科学家们,期望他们能想出一些非佛教、非宗教的方法来处理、转化破坏性情绪的能量(注1)。 他指出佛教也许可提供不少的点子,尤其对所谓烦恼性情绪有精緻详细的认识,并提供许多千百年来僧人用来有效处理这些情绪的静心练习。在此同时,他的意思是,真正的希望落在一种非佛教的、真正普世可用且无涉宗教的方法,但其中又能运用佛教有用的智慧与方法,并结合西方的文化与对心理的理解,尤其是对情绪、情绪表现和情绪调节的科学理解。 我对西藏高僧如此鼓励此类非宗教的进路,着实感到印象深刻。这肯定了以下的观点──只有结合在那场对话中呈现的不同文化所具有的知识论和实践,其发展出的事物才可能对非佛教国家的人们有所帮助。在那会议后,便有科学家持续努力去回应西藏高僧的挑战,因而产生许多的新进路、创新的教学方法、书籍,还有科学研究,说明了脑科学、心理学、医学落实非宗教化挑战的种种努力与成果。 那次会议中也有人指出,在临床场域尤其是医院已存在一个方法,过去二十一年来一直在做著西藏高僧所呼吁的事,那就是正念减压(MBSR),以及从它所衍生出的正念课程家族。会议的讨论同时指出,依照许多科学研究证据显示,正念减压的训练对病人和一般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缓解疼痛和痛苦、改变免疫反应,以及有效情绪调节而改变大脑的变化。当然,会议中许多人都知道,正念减压和其他正念课程的内容根植于佛法(Buddhadharma)的普世呈现,课程特色在于培养正念以觉知身心的状态,觉察反应性情绪,并采取策略加以正念的回应,而非在情绪被诱发时反射性地反应──尤其是当这些情绪延续并感染个人的经验、行为和关系的时候,更需如此。 当引人注目的新领域出现之时,例如现在正念在主流社会中发展出种种运用时,通常会有各种不同的想法和努力几乎同时出现,它们有时平行,有时有不同的方向,但是皆流向真理的大海。可以说它们全在为这工作的整体矢量增值,因为它们的经验与发现扩展了我们的认识──在某一情境下什么是有效的,什么是无效的。但是,众多水流迟早将相互承认,盘点彼此的优点和侷限,最终汇集在一个崭新而包容一切的整合体,一个为过去已有的努力与想法增添价值的整合知识。 在此书的脉络中,这个整合知识是这时代的新方法,帮助我们了解心智的本质,其运作、成长并持续学习的方式,也能了解心和大脑可塑性的关系,了解心和身体自我疗癒之间的关系。从实用的角度而言,如果我们个人和社会运用这些揭露人类真实本质的新发现,那么,在医疗、健康照护、教育、商业、运动、经济、政治等不同机构,又会产生怎样的新可能性。 动机和完整性 当专业人士对正念和其社会运用的兴趣迅速成长,而我们需要把正念的教学扩展到社会中更多的角落,以回应这快速成长的兴趣和需求时,《正念减压教学者手册》这本书及时回应了这个现象。为因应这个需求,当然需要一大群训练优良且能力卓越的正念教学者。本书作者们觉察到一个重大的挑战,是如何维持纯熟度和完整性,以确保正念的教学是可靠和忠实的。若不如此就不是正念,不是法(dharma),且那努力本身便不是那么有正念,也未能善用潜藏在人们最初被引吸来正念的理由之下的巨大能量。因为正念不只是另一个方法、技巧而已,所以它不像在其他领域被当作工具而熟悉的技巧和策略。正念是一种存在的方法、见的方法,一种动用我们完整人性的方法,这个方法本身具有关键性的非工具性质。从第一章开始,作者便在描述一个过程、一种教学法,说明什么有效,教学者需具备什么条件,以及希望走上这条路的人们所面临的挑战为何。 其中一个挑战,是检视自己最初踏上这不寻常道路时所怀抱的动机。最初的动机,对于正念的教学、以及维持与深化个人练习而言,都是一个重要而持续的因素。我们需要持续的重新检验、反省,因为动机会成长、改变,并随著时间与经验而成熟。 就最初的动机而言,作者们承认对正念感兴趣的专业人士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现象,伴随著一个不可避免的危机──就某些人而言,成为正念老师如今是职业上很聪明的一步棋。这不必然不好。事实上,许多的年轻人、研究生、医学生、新教师都想进入这个领域,有时甚至向他们的老师、指导者探询如何把正念当作职业──这些是正念推广成功的象征。所以,即使正念对有些人而言目前仅是生涯上一步聪明的规划,但这只是整个旅程的一个起始点,一个开始,一个让人得以依循自己的直觉与抱负的机会,而其最后的结果也许远超过自己当初的想像。走上这条路的人几乎必然会发现,正念并不是在工作坊或专业训练课里可以轻易学会,然后放进自己技巧囊袋中的一种技巧。不论这是否在当初的预期之内,这个挑战将会成为教师效能的一个核心特质。 在正念减压开始的前几年、和其他正念临床介入课程正要发展时,只有一小群人投入正念的实践与教学。他们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是基于对正念的爱与热忱,甘愿陷自己的工作和经济于危险之中。他们对正念的爱源自于他们与法和静心实践的深刻相遇,而这相遇又大多是透过佛教传统的大师。不知是好是坏,之后几代的正念师资可能没有同样的机会或兴趣,向亚洲的佛法老师或苏菲教、瑜伽、道家等重视正念智慧的亚洲老师学习。幸运的是,只要愿意仍有许多机会可以向亚洲师资或曾在亚洲学习的西方资深佛法老师学习,也可以在西方国家的著名佛法中心进行长时间的静修闭关。我个人认为,定期参加有老师带领的长期静修闭关,对于自身的静心练习、见识和有效的教学,都是绝对必要的。然而,虽说定期参加长期的静修闭关是必须的,但光如此仍然不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念,才是终极的挑战与实践。 正念的练习是一辈子的投入。同时做为正念实践者和正念教学者,继续成长、茁壮、成熟,乃是这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这并非始终毫无困难。自我觉察可以让人谦卑,所以,继续走下去并面对所应面对之事的动机,也必须在这过程之中逐渐成熟。 机会和天职 如今为何有如此多人追求正念、需要正念?我认为,一部分原因是整个世界,无论机构或人们都在寻求可靠的方式,让人得以活在这世界上,存在和行动。我们渴望某种平衡和智慧,支撑我们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让世界不一样的工作,可以带来价值和美好,并唤醒我们人类本有的完整能力,我们的智慧、良善和自在。这些能力也包括对学习之热爱,一股衝动想要持续地成长,充分发展我们生命完整的潜能、疗癒自己和社会的能力,并出于悲悯心成为疗癒者。换言之,深藏在我们骨子、细胞和基因中的一股渴求,想要贡献我们人类内在最深层最美好的事物,正如“homo sapiens sapiens"之所指(homo sapiens sapiens意指「能知道且能知道自己知道的物种」)。如果我们不从不自觉和热中自我裡醒悟过来,我们那无视最紧要之事的惯性、早熟的理智和科技、以及被不安定的情绪与欲望所蒙蔽的倾向,可能会为我们和这拥挤的小星球带来更多的问题。 若要列出与此书主题有关的新兴课程,名单将包括身心医学、整合医学、健康照护、医学、心理学、心理治疗界各式各样的正念临床介入课程,包括正念减压(MBSR)、正念认知治疗(MBCT)、正念预防(酒瘾)复发(MBRP)、正念分娩与养育(MBCP)、癌症病人的正念艺术治疗(MBAT)、正念饮食觉察训练(MB-EAT)、正念创伤治疗(MBTT)、正念预防复发-女性(MBRP-W)、正念老人照顾(MBEC)、辨证行为治疗(DBT)、接纳与承诺治疗(ACT)、以正念为本的心理治疗、有正念讯息的心理治疗、用于军队的正念心理健康训练(MMFT)、奢摩他计划(Shamatha Project)、社会的静观之心(Contemplative Mind in Society)、属于谷歌总部员工计画的正念情商课──搜寻内在自我(SIY)、新兴的静心神经科学和神经现象学,以及可能是最大的挑战,将正念带入教育的新兴潮流,尤其是幼稚园到12年级的学校教育,但也包括高等教育。现今有许多的正念课程,这个趋势意味著,我们很快会需要许多的正念老师,比现有的还要多出许多,而且必须是优秀的老师。然而优秀的正念老师意何所指,则取决于我们的认定。 这本卓越而富企图的著作,对于正念在西方主流专业界的盛行,有着独一无二的贡献。直至今日,尚无书籍尝试综合正念减压的各种元素,将它们整合成一个统合而明确的教学方法,并为师资培育和资深正念教师的深化提升奠定基础。他们的正念教学,虽然使用非宗教的语言,但奠基于非二元的普世之法,即佛教的佛法直指的内容,是宇宙、心识和其行为的基本法则。即使这让人听来畏怯,但要谨记在心的是,佛陀本人并不是佛教徒,所谓佛教一词的英文“Buddhism”也是几百年前西方人创造出的语词。(注2) 这本书有许多的优点。一个显明的例子是,此书明确地强调教室的教学法,以及做为优良教学之核心的探询和对话,并且针对它们给予结构性的分析。强调团体经验有其必要,因为几乎所有的正念课程都是以团体的形式进行,无论是医院病人、幼稚园儿童或高中学生,都有著相当数量的学员。作者们讨论许多正念介入课程至今仍隐晦未被说明的议题,一个是回顾西方世界(尤其北美)对静心感兴趣的历史渊源;另一个则是在专业临床场域教导正念的艺术、科学和诸多技巧。 书中提供的每个教学法元素,如同作者们所说的,可能引来争议可再讨论,也应在实践中加以测试。具备什么条件才算是「够好的」正念老师?这个问题是一个终身的公案。至少我的经验是如此,这个公案提醒我这一份工作是多么大胆(我们可能都感到自己不足以应付),但是又多么重要而且珍贵。 课程的忠实度与创新 作者明确指出正念减压的一个特色,是它具备人们所说的「完整性」(integrity)。若涉及到正念减压和其他以正念减压为模型的临床介入,这完整性需要得到保护,特别是新老师往往有股衝动想要改善课程,增加新模组,加入他们喜欢的教学材料,把它修改为自己的课程。这是可理解的,有时候是值得敬佩且富有创意。在一些例子裡,这些变动的确有效,也是把教学变成自己所有的必经过程。 与此同时,因为课程的基础是正念,所以默然、静止和宽阔也是课程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抵抗那想要用额外的「东西」填满课程空间的冲动。当我们对长时的静默感到不安,或不确定学员是否「理解」我们要他们「理解」的事之时,更需如此。课程如此的空荡、「稀疏」,是有原因的。若没有非概念的静默、静止和宽阔,那会变成只是认知的作业,不再直指或培养正念的核心──练习。 这些年来,一些正念减压的老师告诉我,他们曾尝试改变课纲,增减其内容甚至核心练习。但最后,他们发现改变不如预期有效,于是又回头使用正念减压的核心结构。他们回归原来核心课纲的一个原因是,在无意之间他们把所有宽阔与静默的空间和感觉都填满了。 因此,在教导正念减压时很重要的是,所教的内容是正念减压,而不是只凭自己的喜好与感觉增减、修改后的内容。这意味著,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教导正念瑜伽,那么你需要跟随好的瑜伽老师学习。你不能把瑜伽专家带来做瑜伽,当然也不能把呼吸专家带来教呼吸。你不能因为自己认为身体扫描太慢或它让一些人感到却步,就将之捨弃。你应该学习用各种方式善巧地运用身体扫描,同时了解有受虐等不好经验的人们,有可能因为它而启动某些反应。 科学家从演化学得一件事是,我们细胞内的某些分子结构被保存了下来,长期以来没有太大变化,并且横跨各种物种。例如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分子结构,它们一起运作形成能够收缩、放鬆的肌肉。另一个更基本的例子是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的结构。一个过程与结构被精炼过并长久有效运作之后,结构内的任何变动都会损减其功能。人们说正念减压可能多少也是如此。有所创新,恰当地把老师所知所爱的事物加入课程中,这的确也很重要。正念减压课纲裡有许多空间,可供老师发挥自己的特色,在适当的时段带入新的资讯和练习。若要课程有生命,这创意的空间非常重要。但在此同时,八週的正念减压课程,几无空间可加入更多的东西(无论多么有趣或切题)而又不会牺牲更为重要的事物。 通常的情况是人们需要更多的空间,而不是更多的讯息、方法或学习模组。很重要的一点是,课程的结构必须反映正念为每个学员提供的那种深远的机会。就老师而言,这一切都需要老师投身于正念练习之中,并相信练习和生活才是学员真正的老师。 因此,此书阐述的教学法,如同作者所希望的,将是对正念教学究竟是什么的持续沉思。虽然临床场域的正念减压八周课纲与形式,有其自身内在的逻辑需加以保留,不因老师自身的兴趣而引入额外的概念,但是,其他场域的正念教学课程,则需要这种即兴的创意。当你在为新的场所发展创新的正念课程时,不论是谷歌总部、压力沉重的工作场所、监狱、市中心贫民区、运动团队或小学、中学等,需谨记在心的是修改与创新是绝对需要的,但在此同时也不能失去课程的精髓。要不失去它的精髓,你必须自己活在那本质中,并清楚知道你工作的对象是谁,其主要文化和惯用语汇是什么,这文化和其社群的特殊需求是什么。换言之,要知道每个教学机会所涉及的人事物的完整光谱。在任何地方都有许多学员可能有创伤经验的历史,老师对于此事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敏感度与弹性。光是这一点便会在质和量上改变课程的进展。当然,你可能不总是那么清楚了解自己所面对的文化,所以,你有效创新的能力,仍有赖于你的信任、直觉、敏感度,还有你的善意和清明,以及你自身的正念练习。 语言使用和实体化 我自己在教学和练习时,尝试留意语言的使用,让语言本身指出并体现非二元的事物。若不向非二元的经验敞开,正念的教学和练习便失去了理由。因此,英语现在分词是份珍贵的礼物,佛教学者约翰.邓尼(John Dunne)观察到正念减压对它的重视,称之为「祕密之心的英语动名词」。现在分词的优点在于它超越了二元对立。并非所有的语言都有现在分词,我们很幸运,英语有这个用法,它对教导正念和普世之法非常有帮助。例如,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引导静心时避免不经意地使用命令式动词,如「呼气」(breathe out)、「吸气」(breath in)。命令式假定了一个权威(我),在告诉某人(你),希望对方遵守这个指令去做些什么。但是若说「在吸气」(breathing in),老师便不是在下命令,并未视自己的地位高于学生。我们在一起练习,而呼吸会照顾它自己。这裡唯一的问题是,我们能临在当下去感受它吗?觉察到呼吸了吗?注意力的对象从来便不是正念练习的关键,注意本身,才是关键。注意本身并不需要有任何具化的主体「在做注意这件事」或「在做静心这件事」。

我们习惯认同自己是和那所见、所听、所嗅、所尝、所触、所做、所知分离开而截然不同的某种能见物、听声的主体、行为者、认知者,而不是一种与他者共存、共生、相互关联的统合体。但是,我们只要少许的觉察,便可不必陷入这个已镶进语言裡的强烈惯习。刚开始使用现在分词可能显得十分造作,当然也可能过度或滥用,就像其他事物的情况一样。但,如同作者们一再指出的,每一刻都含藏著宝贵的机会,供我们安住在觉知中,而不会落入自己和他者的分别与具化,无视经验世界中彼此相关、相联的本质。因此,举例而言虽然观察存在,但我们不需要创造或具化出「观察者」;虽然呼吸存在,我们却不需要创造或具化出「呼吸者」。同样地,虽有思考,但不必创造出「思考者」;虽有静心,也不必创造出「静心者」。

无庸置疑的,从相对的观点来看,当然是我们在呼吸,不是其他人在我们的身体呼吸,不是其他人在检查我们名下的帐户。我们当然在见物、听声。但是,奥妙处在于我们以为「我们」或「我」是谁。奥妙处在于那人称代名词,我们认同它们,却未觉察其中的关系法则、相互关联性以及一行禅师所谓的「相即」(interbeing)。这也许是佛陀何以说他多年的教学可以总结为以下这句话的原因:「无物可执取为「吾」(I)、「我」(me)、「我所」(mine)」。(注3,4) 英语现在分词的一个珍贵之处,在于它允许主语和宾语不明确,不说出来。这是一种新(也很古老)的经验,在思惟底下,属于存在、超越时间的领域、知而无知者的领域,纯粹意识的领域。这样的认识是此书所阐述之教学法的心要。 信任 唐.麦科恩博士(Donald McCown)与黛安.莱伯(Diane Reibel)是经验丰富的正念老师,尤其擅长正念减压和其在健康照护、企业的运用。他们表明书中所呈现的教学法是一个起点、工具,而不是终点。它的性质是探索的、暂时的、邀请的、可变的,出于他们自身的经验和背景,目的是希望读者还有在非宗教场域的正念老师、或是未来的师资共同去思索和讨论这个议题:我们如何把正念带到各种不同的场域和脉络。这邀请是要开启对话,分享方法与观点,共同思考出善巧的方法来激发不同场域的人们投入正念的热情,让他们在生活中更能活在当下,并且了解持续练习、培养正念的价值。作者们明确指出,这是正念教学者社群集体的询问、对话与探索,是一个自我深切反思的机会,思考究竟自己从事这工作,或做为专业人士被它吸引的原因,自己和正念练习、以及它所包含的无尽学习曲线的关系。它也提供一个机会,让读者将个人的理解置放在更广阔的历史性与社会性视角之中,这个视角有时候是我们闪避或完全忽视的。它也要求我们反思自身正念练习与在团体中正念教学二者之间的协同关系,尤其课堂团体有深藏、宝贵的巨大潜能,可将个人内在与团体内部的同频调和最大化,也就是作者基于艾德.托里克(Ed Tronick)和丹尼尔.席格(Daniel Siegel)以及依附理论和人际神经生物学裡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所说的「主体际共振」(intersubjective resonance)。(注5) 重要的是,如此的共振并非刻意营造,那会等同是强迫或追求特定效果,因此是种对结果的执著。想带出某种效果的渴望,其实是一种陷阱。若掉落这陷阱,那份渴望会先阻碍我们对正念和这份工作的理解,然后可能辜负渴望自身,辜负你和你的学生。至少在那一刻是如此。当然,我们所有人都曾经在某些时刻落入这个陷阱,希望在我们逐渐成为够好的教学者的过程中,都能从中有所学习。但如果我们事先了解这类冲动可能会出现,并在它们出现时加以觉察,不再用自己的思索、焦虑、预设目的把空间填满,那么,这份觉察本身便能让主体内和主体际的共振在教室内宁静、默然和觉知的容器裡神奇地发生。 要让它有机会发生,信任是极为重要的。信任正念练习,信任默然,信任觉知的空间不需要用事物来填满,信任不必做什么的时刻、不需被描述的时刻,信任屋内每个人本然的美。这是我们之所以常说教学必须出于自身的练习这句话的诸多原因之一。因此,极要紧的是,彻底熟悉自己的种种心态,包括执著于符合个己目的、哲学或自我的预设结果,和想要把空白空间填满的冲动。 接受这挑战的人,将会知道或已经知道,其实自己才是自身教学、练习、学习的最大受益者,不论学员从中获得多少利益,自己的收获远大于任何一位学员。你也将会体认到,无论学员是谁,无论在何场域,无论采用何种正念课程,这些学员教你的绝不少于你所教他们的。最终你会了解,生命本身是唯一的老师,生命本身即是课程、道路,也是道路的终点,就在此地、此刻,我们所选择的环境、场域。 传承 若要发挥人类学习、成长、联结、疗愈、转化、了悟或解脱的潜能,通常需要某种意味的传承。你怎么走到这一步──携带着觉察、正念、当下的信息,让自己成为传播正念的催化剂?非常可能的是,你并非仅靠自己来到这裡,很可能它是一趟从儿时便开始的内在旅程的结果;也许它是来自另一个人的传递,某种礼物、一个课程;或者是源自一个必然与机会,得因为有时难熬而陌生的境遇创造属于自己的功课。在此,很重要的是认清楚你自身的旅程、你的道路、你的老师、叶慈所谓的「无名教师」。有时候,当别人提出「你依据什么传统在教学?」这个问题时,你必须回答。 对我而言,这事发生在我出乎意外的时刻。2004年在中国深圳,我拜访一座禅寺,同行的还有一些朋友,在香港教正念减压的马淑华(Helen Ma)和邝罗莎莉(Rosalie Kwong)。 本焕长老是一位眼神炯亮的九十八岁中国禅师。在他的资深弟子衍空法师为他解释正念减压之后,长老回应说:「人们受苦的方式无量,因此,让人们取得法的方式也必须无量。」(衍空法师研究、学习过医疗、健康照护的正念应用研究报告,也正在把相同的原则带入心理治疗和儿童教育,所以能够精准地解释正念减压。) 长老回应时直视著我。衍空法师翻译他的话时,我知道这位年长的禅宗大师正在送我和屋裡其他正念老师一份大礼,因为他的这句话,认可、接纳了这个来自半个地球远、貌似可疑的载法工具──他大可认为这并不纯正。 之后,出乎意料他的下一句话便问:「你依据什么传统在教学?」他显然想要稍稍友善地逼一下这个外国人,如禅宗的「道一句」,利用些许的对话,即所谓的一拶加以刺探。在这类交谈之中,重要的并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回应问题的方式。 我回答说:「我依据佛陀和惠能的传统教学。」我试著真诚回答,同时给他一个他能理解的参考框架。他问说:「本质是什么?」我微笑回答:「为何?当然是无所执著。」此时,他说:「你要做我的学生吗?」我靠近他并微笑说:「我以为我已经是你的学生了。」他笑著说:「吃午饭去!」 这些话想说的是,如果你希望成为正念减压、正念认知治疗或任何正念课程的老师,你不能为「开悟」或「成圣」担心。但是,你需要看顾的──但非担心──是用尽各种可能方法照料、深化并滋养你的禅修练习。这包括尽可能向不同佛教传统的老师学习,无论是上座部、大乘或金刚乘。因为,如果正念介入课程能带给世人任何具深远、疗愈或转化性的事物,那只是因为这些课程扎根于佛法之中──不是特定文化或宗教形式所表述的佛法,而是普世的法,这普世之法需要我们自己去理解、了悟,找寻表述的方式,从而真诚地与他人分享,不将它理想化,只是如实。 当时我虽然那样回答本焕长老,但在其他场合、时间点或不同情境下,我可能会做不同的回答。回答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敞开自己去觉察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没有单一的正确答案,就像正确的练习方法有很多种。这是我们为自己的工作负起责任的一个小方法,老实地把这工作安置于我们自身的练习、我们的了解与传承之中,并从我们生命里的每一个经验学习,包括找寻正当谋生工作、我们的天职与专精领域,以及想成为正念老师的渴望。不知道比知道太多更好。但是,当我们遇到的时候,我们需要回应,真诚地回应。我们的学生需要它,课程需要它,你自身的完整性也需要它。 另一方面,法非常宽大。如果你犯了错(我们全都曾犯错),如果你对做过的事、没去做的事或未说的话感到后悔,下一秒或隔周时,给自己适当的机会去改正、调整或道歉。这并非要求完美,无论完美意味著什么。这和做人、学习有关,因为我们和其他人一样,会失去自觉。当我们未达到自己的、或我们尊敬的人的标准、期许,我们会感到恐惧,自觉不合格。这些也是宝贵的机会,可以培养正念,练习我们一直在告诉别人那些对他们有好处的事。可以忘记我们将是自己教学的最大受益者,因为它其实不是我们的,它就是那样而已。我们很难不把事情看作是个人的事,尤其是当我们觉得自己犯了严重错误的时候。但是,把不是个人的事看作是个人的事,也许是天下最重大最顽固的错误。 公案:什么是够好的教学 没有人会说当一位正念老师或实践者是件容易的事。从许多方面来说,活在当下片刻,同时保持真诚友善,便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这是为何正念值得我们投入付出的原因。我们需要扎根于自身的练习,并且信任我们的练习在最需要它时将已足够。我们的行动也必须由练习产生,而非靠思维,但凭我们都有的另一种核心能力,唯一能够含容并调伏思绪与情绪的能力,也就是觉察。 在非宗教的正念课程裡教导正念所需的能力,是知与不知的一种结合。有帮助的是,从内心透过你的骨和皮肤去了解佛法的梗概,包括四圣谛、八圣道、阿毘达摩的一些概念、大师的故事、教学的故事,也许加上至少一种佛教传统的教学传承。但是,了解它不是为了教导这些事或告诉别人这些故事。只是以无言的方式运用它们,让它们提醒你正念练习的意义、含藏于我们经验之中的意义,如无常、无我、苦、烦恼、四念处、四无量(即梵住──慈、悲、喜、舍)。 另外也很重要的是,参加世界各地的中心所提供的正念和其运用的专业训练。书末附录已列出这些中心,这些中心能够成立,乃因为创始人和其同事投身于练习,对专业有独特的眼光,且能够以善巧的方法训练人们在不同场域的正念教导。我最熟悉的是麻州大学医学院正念中心的绿洲专业教育与创新研究院(注6)。绿洲提供正念减压的师资认证,以及各式各样正念和运用的专业训练课程。 希望你会逐渐熟悉课堂中不知所措的时刻,不知该说什么,不知你的学生是谁,不知道自己是谁,但仍然愿意在这不知道里坐着/站着/存在着/移动着,安住于当下,保持全然的觉知──有待办之事(毕竟你是老师),但对结果不执著,却仍然拥有服务的热忱,渴望去尊敬教室内每个人的苦,并将之涵容于觉知中,同时不企图去修复任何你以为破损的事物。我们的邀请是,你和教室里所有的学员(他们和你同样有智慧、美丽而珍贵)共同创造、「启动」或「允许」正念课程的开展,且信任开展的每一刻,与此同时,安住于觉知之中,安住在本质上无边、宽广、明亮、空寂、和善的觉知之中。 所以,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也是《正念减压教学者手册》能帮助我们探索的一个问题,那便是「什么是够好?」除了进教室内所需的一切计划和思想之外,从教学的准备来看,什么才是够好?从个人的正念练习来看,什么才是够好?从你所从学过的老师、读过和未读过的书本、参加过和未参加过的静修闭关来看,什么是够好?从你在教室中活在当下的程度来看,从你对默然、静止的接受度来看,什么是够好? 我在此提供我的一些经验,不过,真正的答案是在你的心中: 如果你未加深他人正在经历的苦难和伤痛,或者当你不小心这么做时,你意识到并改变自己的作法甚至道歉,这暂时就算够好。

如果你知道自己并未真正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却也设法忠实于正念减压课程或其他正念课程,并让课程活在学员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裡,这暂时就算够好。

如果你是静心老师或正念教学者,在培养自身的力量、技巧和问题时,细细品尝此书的内容,并谨记在心,这暂时就算够好。

如果你永远牢记在心,生活本身才是真正的静心老师、真正的静心练习,这暂时就算够好。

凡我们以为是个人的事的,都不是个人的事,所以最好不要把事情看作是个人的事,包括你在课堂上的表现,因为那不是什么表现,它是一次交流、一个礼物,是一场恋爱。如果你偶尔记得这件事,尤其在你忘记时,这暂时就算够好。 如此,你才有可能为别人和自己的生命带来巨大而美丽的改变。 乔.卡巴金2009年9月18日 附注1.Goleman, Daniel Destructive Emotions: HowCan We Overcome Them?, Bantam Books, NY, 2003.2.Batchelor, Stephen The Awakening of theWest: The Encounter of Buddhism and Western Culture, Parallax Pre, Berkeley CA,1994, Chapter 14.3.Buddhadasa Bhikkhu The Heartwood of theBodhi Tree: The Buddha’s Teachings on Voidne, Wisdom, Boston, 1994, pp 15–17.4.Goldstein, Joseph One Dharma: TheEmerging Western Buddhism, HarperSanFrancisco, 2002, pg 134.5.Siegel, Daniel The Mindful Brain:Reflection and Attunement in the Cultivation of Well-Being, WW Norton, NY,2007.6.http://www.umamed.edu/cfm/oasis/index.aspx 翻译/温宗堃编辑/正念慈悲智慧公众号明心 | 悦读 卡巴金博士:正念的药方

麻省大学正念中心主任谈正念减压师资培育 正念减压与正念教育

正念训练

教学反思序言

巴金

序言

序言

序言

序言

序言

巴金《日》教学设计

《巴金短文》教学设计

卡巴金:《正念教学》序言
《卡巴金:《正念教学》序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