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暑期实践之新能源活动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6:04: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暑期实践之新能源活动报告

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已经编制出了11个“五年规划”,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不过,由于“十二五”规划期被普遍认为是中国二次转型的开端期,其规划制定也引起了特别的关注与热议。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各地涌现出大批具有先进技术的新农村。新能源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将所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此,我组成员通过为期5天的调研活动,并在事后结合资料,对新能能源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做了系统的分析与解答。

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副局长吴贵辉2004年11月3日在北京说,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但是由于我国的能源消费过于依赖煤炭,加上国际上石油价格不断上涨,能源消费的环境问题和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在能源方面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能源消费结构上高度依赖煤炭

从网络资料我们可以知道,1980年至1984年间煤炭消费在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由72%上升到75%,从1984到1996年,煤炭消费在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在74%到76%之间,自1997年以来,由于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因而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在不断下降,尽管如此,煤炭消费在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仍

然保持在65%以上。同石油、天然气相比,煤炭的能源利用效率要低些,而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要严重得多。我国主要的污染物,包括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氟氧化物以及温室气体,其主要来源均为煤炭的燃烧和利用。这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我国能源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近期由于石油价格一路攀升,能源消费过度依赖石油将会给我国的经济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因而,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能源消费将以煤炭为主。

2.人均资源量小

我国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1%、原油占2.4%、天然气仅占1.2%。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仅为1/10。我国2004年一次能源生产量为19.7亿吨标准煤,人均能源消费量仅为1.515吨标准煤,相当于世界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的一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年人均能源消费量将逐年增加,据专家预测,到2050年将达到2.38吨标准煤左右,相当于目前世界平均值,远低于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这也是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辟新的能源供应渠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3.新能源技术不成熟

我国现有很多有关新能源方面的技术专利,但是,有很多其实只是徒有其表,开发人员并未进行深层次研究,导致技术不适应我国国情,我国现缺少的是一种可大规模产生可再生能源的技术,从而替换我国

庞大的老式能源系统。或是引进技术应用不成熟,导致能源浪费。

4.相关法律不齐全

我国现没有一部确切的有关新能源方面的法律制度,导致不法商人钻法律空子,以不成熟的技术骗取利益,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群众恐惧心理。对于新能源推广方面已有一定的阻力!

对于以上几点,经过小组成员查找相关资料,总结出几点有关我国新能源方面的建议。

1.要注重完善能源法律法规体系。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但是,由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能源领域的法律制度建设较为滞后,它已经影响到能源的改革和发展,近几年,我们先后颁布了《电力法》、《矿产资源法》、《煤炭法》和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和海上石油条例等一系列法规体系,但许多法律法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制定的,它已经不符合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对此加以修订和完善。

2.大幅提高核能消费比重。

由于洁净煤技术只能减少而不能消除粉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况且煤炭超度开采也会影响到产地的地理生态。因此,根据发达国家能源发展经验,发展核能是今后我国应当考虑的重点选择之一。核电是一种不排放任何温室气体的高效和耐久能源。有几种核电堆型,如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都是比较安全可靠的。世界核电发展的经验证明,核电具有洁净、安全、高效的特点。当前,全球核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7.1%,发达国家核电比重更大。法国核电已占全国电力生产总量的

80%,日本、瑞典、瑞士占32%,德国、英国占30%,美国、加拿大占20%等等。而我国2004年核电发电量为501亿千瓦时,仅占总发电量的0.023%。我国有丰富的核能资源,天然铀及其加工能力已初具规模,核燃料循环工业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套。我国已能够自主设计制造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的成套设备,这就说明我国核电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我们要加大投入,到2020年,我们要力争使核发电占总发电量的5%以上。

3.要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源。

早期全国人大颁布了《可再生资源法》,该法将于2006年1月实施, 它对我国的再生资源的发展必将产生重要的支持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对新能源的研发要加大投入,要积极推进新能源的生产设备的本土化,由于目前新能源的技术大多为国外企业所控制,新能源的成本和价格都相对较高,因而,对新能源的上网电价要给予政策优惠和扶持。同时,我们还应注意逐步完善新能源设备产品的认证体系,为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服务和支持。

4.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我国农村新能源的推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推广、接受、再推广过程,才能够使广大农民认识和接受新能源。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新能源的发展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不能因此产生消极和怀疑情绪。

5.农村新能源利用要尽量采用劳动力节约型技术。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比较富裕的农村劳动力的机会成本比较

高,如果农村新能源利用所耗费的劳动力数量比较大、劳动强度也较高,就会抑制那些最具有利用新能源能力和意愿的农民进入农村新能源领域。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妇女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农村新能源利用技术也应根据农村的这一发展趋势来进行技术推广。

6.加强教育、宣传和培训。

农村新能源不仅技术含量较高,还需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这对许多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来说,无形中就存在一个门槛,使得许多农民对新能源望而却步。因此,通过对广大农民对农村新能源的教育、宣传和培训,可以提高农民利用新能源的自觉性。

8.加强农村新能源服务体系的建设。

当前,我国农村能源在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产业开发、社会化服务等方面都没有形成自己的发展体系。乡级服务站已基本上没有了,县级农村能源办公室的级别也很低,而且一般以提供沼气技术的咨询和服务为主,服务范围窄,工作力度小。要发展农村新能源,必须加强农村新能源的科研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新能源利用要与村庄整治相结合。目前,我国许多地区正在进行以“归村并点”为主要方式的村庄整治,村庄整治不仅可以为农村新能源的规模化利用提供条件,还可以通过新能源管网建设与村庄整治相结合,降低发展农村新能源的固定资产投资,吸引更多的农民利用新能源。

9.把发展生物质能源作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一个尝试。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与农村、农民之间

形成更紧密的经济联合体。这不仅能有效解决生物质能资源分散性、易变质性与大工业生产集中性、连续性的矛盾,还能促进农村新兴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10.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要优先考虑农村能源的需求,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建议国家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实施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惠民工程,从农民需求入手,以提高传统生物质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农林剩余物能源利用为重点,着力加快省柴节煤炉灶的升级换代,大力普及沼气使用,积极开发秸秆气化、秸秆致密成型等小规模、分散性、直接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的生物质能源产业。

2011.7.13宋明

暑期实践报告之

新能源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暑期实践活动之感想

家教实践之暑期实践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之实践报告

暑期实践活动报告

暑期实践活动报告

暑期实践活动报告

暑期实践报告之促销工作

暑期实践报告——红色旅游之雨花台

暑期实践之新能源活动报告
《暑期实践之新能源活动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