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青年文化在传播中的社会导进功能

发布时间:2020-03-03 02:43: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青年文化在传播中的社会导进功能

【内容提要】青年文化以其解构性、创造性、前卫性的肌理特点,在传播中发挥着社会导进功能,以边缘姿态向中心渗透。新世纪的中国青年文化能否从话语盲视走向精神自觉是我们所期待的。

【关键词】青年文化传播社会导进功能

引论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告诉我们:“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本文的理论预设是青年文化的当代价值是进步的,因而在传播中具有社会导进功能。传播是人类借助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沟通思想感情,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传播的社会功能是传播活动对人或社会所起的作用或效能,所谓导进功能就是指某种传播具有引导社会进化与进步的功能。青年文化的传播使青年于各自相对封闭的文化圈中创造的文化元素得以互相交流、沟通并共享。

青年文化(Youth Culture)是青年研究的一个通用概念,指在青年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的,并得到同龄群体认同的具有独立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一种亚文化。上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首先使用青年文化这一概念来解释美国青年的意识和行为,表明青年问题不再仅仅是生命周期中的生理和心理现象,而是一个社会实体和文化现象。所以可以这样认为:青年文化是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表达”,或者说自我身份确认,是青年所特有的社会存在方式。

当隶属于人类学领域的“文化研究”不再默默无闻而成为一门显学时,它所具有的充分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便显现出来了,传统的学科边界正在消失,文艺批评、大众文化、媒体研究、跨文化交流等等构成了“文化研究”跨学科的知识景观。在这样的语境里,对青年文化的研究就不得不放置到全球化的当代传播社会学和文化批评中去理解它的特征、功能及意义。文化研究的使命“是使人们理解正在发生什么,提供思维方法、生存策略与反抗资源。”(霍尔语)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选择所依赖的是它所提出的问题,而问题则依赖于它们的背景。问题取向与问题意识本身即可视作文化研究的方法之一,显现的是其实践性与开放性。尽管青年文化研究本身还属新兴的探索领域,描述其知识谱系还比较困难,但我们不妨将文化研究的方法用于青年文化研究。

本文试图以传播社会学的理论视野来考察、认识、分析青年文化的肌理特点、社会影响和价

值功能。

青年文化的三大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导进

1.反叛和戏谑的解构性

作为工业社会文明的产物,青年文化往往因年轻一代普通受到成人社会的歧视和压力,而将其反叛因子激发为对抗;倘若社会控制松动,年轻一代又因成人社会的宽容而容易产生戏谑。这种既有积极意义亦包含某些不安定因素的文化,常常令成人社会焦虑不安。青年文化虽然在许多方面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生活方式,但它的内核却是青年独特的价值体系,无论在音乐、语言、发型、服饰、两性关系上,传达的都是对传统的颠覆,对意义的转换或拆解,书写着一种青年文化所特有的文化符码。反叛和戏谑都是在抵制痛苦制造快乐,在低语和喧嚷中宣泄情感,将自身从正常秩序中解脱出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同样不能承受之重。当生活被泛审美化,艺术也就不再仅仅是审美,娱乐的魅力抢占了更大的市场。

戏谑以不拘形式的言语方式,“把一切高级的、精神性的、理想的和抽象的东西转移到整个不可分割的物质——肉体层面、大地和身体层面”,即“贬低化”(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4页)。“大话西游”、“水煮三国”、“林妹妹的短信”正是综合了现代青年的真实情状和思维及当下生活观念和需求,满足了世俗的欲求。

在断片与经验的杂糅中解构中心话语,在多元文化的彼此缠绕互相牵连中,艺术和商业联手通过媒体的介入而难以区分,其直接后果是“取消语境”——艺术作品与艺术创作原初语境的分离;同时又“重置语境”——在一个虚拟时间虚拟地点重构一个新语境。媒介手段创造了比现实更真实的“现实”和“真实”。青年文化中表现出来的反抗,不过是试图对经典文本的完整性和同一性的全面质疑,找出一系列非正统的解释链,并由此来重建迥然不同的生存意识。近二十年来流行的后结构主义理论根本动摇了那些规定着传统人文学科的意识、观点、道德和法则。

2.无序和匿名的创造性

青年文化令人目眩神迷,它的激进倾向并非意味着人人都离经叛道,但在网络和资讯都相对发达的今天,人人都可成为艺术家却不是太远的梦,生命就是创造,在创造中梦想,在梦想中创造。

当“正确性”受到怀疑,那么“合法性”、“正当性”就必须进行重塑。发掘文本形式的内在组织能够发现青年文化在运行机制上呈一种无序和匿名状态。人们看到的只是符号,符号的拼贴、挪用,并在消费市场大行其道。符号是语义信息的感性袒露,是指示和称谓事物及其关系的代码。当消费意识形态成为主导,媒介技术的强力介入使得消费意识形态向生活全面渗透,它便显示了一种物质关系的现实性,同时又显示生存个体与生存状态之间的一种想象关系。

消费不再是单纯的消费欲望的自足,而是用一种被推广的符号去拥有去建构更深程度的欲望。人与物之间的“占有”关系转化为“炫耀”关系,被疯狂消费的不是物,而是一种所指的文化的幻象。

像一般大众文化一样,青年文化也卷入了所有的社会实践,一方面是社会实践的相互关系的总和,另一方面又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逃避与妥协,或者说是对现实世界加以修正,创造了一个仿真的新世界,这种创造仅用传统的方法是不够的,它必须有所超越,必须如费耶阿木德在概括科学方法论时提出的那样——“怎么都行”,拼贴、复制的“创作游戏”在手段的变化中意义随之改变,在游戏中创造词汇创造意义,对文本不断的复制、阐释、转换而不断衍生出新的文本,这一过程是无序的,匿名的,创造的表意性是模糊的,因而也是丰富的。文本、创作者、受众之间是一种互文性的关系,体现出主体间性。

当一个观念被推到极致便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将代表原本的现象情况加剧,便出现了各种“后”的概念。“文本之外无他物”(德里达语),其实“他物”还是有的,那就是不断地打破“符号固着”。

3.狂欢和边缘的前卫性

青年文化在价值功能上的前卫应该说对现代文明是有进步意义的,或许它令主流社会难以容忍,有时还难免出现一种颇为令人惊慌失措的过度反应,但不可否认的是青年文化是人们认识未来的一个通道。

这里借用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巴赫金在研究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时,提出的一个概念:“狂欢化”。这种源于中世纪欧洲民间的节日宴会和游行表演等的狂欢,是全民的,它摆脱一切等级、权威、约束,表达一种疯狂的恣情的生活,仿佛进入了一个与现实制度相隔离的第二世界。青年文化正是在这个价值层面的狂欢上显现其独特的光彩的。我们的民族应该培育一点狂欢精神。“狂欢提供了打破日常生活的压抑的机会,提供了被压制者的声音在最大时可被听到的机会,提供了社会接受它通常所压制和否定的快乐的机会。狂欢的本质是它对规范着日常生活的规则的逆转;狂欢的必要性源自被压制者最终对屈服于社会规范的拒绝。所以狂欢的力量是从属者的日常生活中起压制和控制作用力量的对立面。”(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8页)

社会开放以来,世界关于中国的想象,中国关于自身的想象正在迅速展开,西方文化的传播方兴未艾,青年文化在边缘化中通过对主流文化的征用和消解,以前卫的姿态走到了前台进行狂欢,给平庸的生活注入兴奋剂。一方面是弱势群体用来抵制其受支配的地位,另一方面是用来争夺、确立、扩大其反霸权的版图。

青年文化的先锋前卫正在改变着当今的中国的现状,改变着人们的感觉方式、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它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记录着当代的格调与内在的恐惧,批判式地解码未来。

青年文化在传播中的内生

1.青年文化对传播的影响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传播作为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信息交往,实质上是一种传递文化信息的符号互动过程。青年文化对传播的影响是一种修正和推动的作用,与此同时青年文化也在其中修正自身发展自身。

传播中,青年文化对其它外来文化(特别是全球化的趋势)会自生一种选择和自我保护。只有当某种外来文化变得容易接受,并有条件作为一种新的养分补充到本文化的原有肌体之中,传播才被增进;如果对外来文化的吸纳受到限制时,就需要有一个文化的调适过程。青年文化有自己的结构模式,在不同的文化交流和沟通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有很好的内生性。

青年文化并非强势文化,但它对传播的影响不可忽视也不可小视,青年文化要想在传播中进一步扩张和扩散,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更加符合人类的本性——向善向美向真,更加满足青年的需要——先进、文明、发达;同时在最广泛的层面上提高主流社会对其的认知力(media literacy)。惟此,青年文化在传播中就会如同水流一般从高往低遂成江河。青年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会增添一些新质,也可能会丢失一些旧质,这种质的内涵的改变就像一块棱镜给青年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更多的色彩和生机,传播本身也具有了创造性。

青年文化能否以其符号互动的努力,通过传播使各个社群之间的对话与沟通成为可能?使建立起适宜信息、网络社会的“公共话语场”成为可能?

2.传播对青年文化的影响

我们正处在一个受传播控制的时代。传播对青年文化的影响表现为:在震荡中融合,在变迁中增殖。

“震荡” 是一种客观现象,指生活在某一文化圈中的人,首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理压力。当我们打开国门,大量外来文化以新的观念、新的生活方式涌入,震荡由之而起。纵观中国百年思潮,哪一次没有引发新一轮的“不适应”?好在青年文化对此表现出积极的姿态,震荡之余激情地吸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青年文化在震荡中趋于融合。

“融合”乃两种以上的不同文化通过接触、撞击、冲突、采借与整合,彼此最终认同并融为一体的过程。它促成了传播的顺畅。无论这一传播是自然发生的还是强迫发生的,是主动顺应的还是以征服使之同化的。

“变迁”是指某种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发生转变,尤其是结构性的转变。若非群体化特征和多元化特征导致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共识程度越来越低,变迁就不可避免。传播使青年文化于一个更开阔的地带重新审视自己,从而感受到变迁的意义。

青年文化在变迁中实现增殖。

“增殖”是一种文化的放大。当一种文化原有的价值或意义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出新的价值和意义来,或者一种文化的传播面的增加导致了受传文化相对于传体文化有了某种放大,即称文化增殖现象。频繁有效的信息传递与反馈不但表现为质的增放,也表现为量的增放。青年文化的增殖常常给青年文化带来新的力量,新的价值,新的秩序。

传播对青年文化的影响是持续而深远、广泛而普遍的。

传播的文化功能主要是承接和传播文化;选择和创造文化;积淀和享用文化。青年文化享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娱乐。特别是在当代大众传播中,娱乐功能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娱乐信息不仅在大众传播媒介的特定版面、时间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而且那些看上去是纯新闻、纯广告、纯理论的内容也越来越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娱乐功能的飞速膨胀,使青年文化的其他功能被挤压被侵占。然而,“信息/娱乐”(infotainment)已融为一体,它正改变着我们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面貌。

结语

要找到本文理论预设的坚强、合理的依据,我们还需研究中国青年文化与本土思想谱系的纵向联系,以及中国青年文化与全球化思潮的横向接榫(此乃另一篇文论的任务)。当一切都变得与文化有关时,文化不再作为一个孤立自足的整体而存在,文化与其他社会活动领域之间的联系不再是知识分子理想中的文化亦非精英意识的文化,大众文化只对具体性感兴趣,对眼下的东西感兴趣,对日常生活感兴趣,青年文化亦然。

当各种理论思潮几乎共时态介入,中国的接受语境是复杂的。当经典主题被诘难,我们该从哲学层面、社会学层面、心理学层面给予关注。对青年文化过渡泛政治化的批判是不合时宜的,将青年文化仅仅视作问题型、偏差型的文化,其本身的视角就是偏差的有问题的——忽略了历史比较文化的视角;忽略了其他类型的青年文化。青年文化是始作俑者的文化,它不会向主流文化暗递秋波,反而对主流文化和现成秩序摆出一副挑战的姿势,有点反叛,但并不完全对抗,也不至于构成威胁,它有革命性的一面,有时却不过是自娱自乐罢了。换个思路看青年,青年便不是问题而是社会之财富,进步之动力。新世纪中国青年文化从话语盲视走向精神自觉是我们所期待的。

文化自觉是什么?文化自觉乃人类对自身命运前途理性的认识和把握。这种认识和把握形成主体的一种文化信念和准则,只有人们自觉认识把握了一种文化信念和准则,并主动将之付诸社会实践,才可形成。文化自觉关注的是人自身的问题,关注人的解放的目的、价值及意义,它对社会发展起着定位和定向的作用。

荷兰哲学家冯·皮尔森在《文化战略》一书中明确指出:文化战略就是人类的生存战略。文化规范不等于排他,兼容并包是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只有兼容并包的文化才可能交融、交

互、吸收、促进,故而不能用规范性来评价或取消非规范性,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依据于这一原则而引导着文化的发展,青年文化亦将在这一趋势中得到提升和强化,从而真正发挥其社会导进功能。卡西尔说“人是符号的动物”,“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53页)文化问题历来就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文化因素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发展战略选择,因此,它也就必定会为一定的发展战略提供支持。社会发展的演变是对这种现实趋势的理论表达,青年文化应该在其中有自己的声音。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导学案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后练习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by dxm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反思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

《文化生活》第三课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

高二政治《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

论青年文化在传播中的社会导进功能
《论青年文化在传播中的社会导进功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