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古代文学1复习参考资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03:04: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古代文学1(文学史部分) 绪论 先秦文学概说 一 先秦文学的范围

(一)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分期问题

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分期:上古文学:先秦文学、两汉文学。文学自发的时期,突出特点:文学尚在文化的大母体之内,文史哲不分。

中古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文学自觉的时期,诗歌和散文的成就达到顶峰。

近古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清文学。文学转型的时期,戏剧和小说兴起并达到顶峰。

近代文学:古典与现代交叉,从古典到现代过渡的时期。

(二)先秦文学的时间范围

所谓先秦,一般而言就是指秦统一以前。先秦文学也就是在中国历史上秦统一以前所有的文学。秦统一以前的历史,因为有文献记载的,根据目前所能掌握的情况,最早只能从殷商后期开始。所以先秦文学主要包括商代文学,周代文学。

先秦文学是古代文学各段中跨度最长的一段。先秦文学的上源,实际上涉及到了文学的起源问题 。

二、先秦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诗歌:原始歌谣、《诗经》、《楚辞》 上古诗歌:(1)内容上,与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吴越春秋》) 《易经·归妹·上六》 :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2) 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巫术色彩:《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礼记·郊特牲 》) (3) 诗乐舞三位一体。《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 尾,投足以歌八阕。”

(二)上古神话

1,神话的概念:

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3页)是远古人民通过幻想的、形象的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做出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以象征和隐喻来表现它的意蕴。 3 神话的内容

(1)解释和说明自然现象的神话:创世神话、始祖神话 (2)反映人类与自然进行斗争的神话:洪水神话 (3)反映人类社会之间的斗争神话:战争神话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十八卷,其中山经5卷,海外经4卷,海内经5卷,大荒经4卷。晋郭璞注。四库馆臣认为:书中记有夏、周、秦、汉时代的地名,“断不作于三代以上,殆周秦间人所述,而后来好异者又附益之欤?”“书中序述山水,多参以神怪,故道臧收入太元部竞字号中,究其本旨,实非黄老之言。然道里山川,率难考据。案以耳目所及,百不一真。诸家并以为地理书之冠,亦为未允。核实定名,实则小说之最古者尔。”其作者,自刘歆到王充,颜之推,都说是虞夏之际禹、益所作,其说不可信;现代学者多认为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各篇产生的年代也不一样。比如说《山经》五篇,一般认为出现最早,有人认为出现于春秋或更早,有人则认为出现于春秋战国之交;海外海内诸经,一般认为出现于战国;至于大荒诸 1

篇有人认为作于战国,也有人认为作于西汉。各家的观点并不一致,不过大体而言,山经最早,海外、海内次之,大荒经最晚则较一致。但也多有推测,尚不能定论。内容十分驳杂,所以对于它的成书、性质,历来有各种说法。 《淮南子》简介

《淮南子》,二十一篇,本名鸿烈。由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集体编写而成。刘向、刘歆父子校订图书,定名为淮南内,置于诸子略中,后世遂称为淮南子或淮南鸿烈。东汉末年高诱注淮南子时对全书的内容做了简明的概括:“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言其大也,则寿天载地;言其细也,则沦于无垠,及古今治乱存亡祸福,世间诡异环奇之事。其义也著,其文也富,物事之类,无所不载,然其大较归之于道,号曰鸿烈。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淮南子是对西汉前期道家思想的系统而详尽的总结,是西汉初期的统治思想黄老思想的重要体现。隋书经籍志著录淮南子二十一卷,有高诱注和许慎注两种。流传到今天的只有题名高诱注的一种,据前人考证,其中有十三篇为高诱注,八篇为许慎注。(具体篇名见中华书局新遍诸子集成本淮南鸿烈集解的点校说明。)淮南子有多种版本和注本,有人考证为162种。刘文典的《淮南鸿烈集解》是其中之一。 第二章 《诗经》

第一节 《诗经》概说

一,《诗经》的基本情况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原称《诗》或《诗三百》。共收作品305篇。另外还有六篇,有目无辞。(《小雅》中的《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 )《诗经》被尊为经,是汉代的时候。

《文心雕龙·宗经》云: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 二 与《诗经》编辑整理相关的几种说法

采诗说:周代朝廷采诗、献诗以制作礼乐。汉志中说:“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献诗说: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国语·召公谏弭谤》:“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

删诗说: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三 《诗经》的分类

《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大类。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风》包括15部分,称作“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分为《小雅》和《大雅》,是宫廷乐歌,共105篇。《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四、《诗经》的流传

汉时研究《诗经》的四家是齐派代表齐人辕固,鲁派代表鲁人申培,韩派代表燕人韩婴,以及毛诗学派代表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

《齐诗》、《鲁诗》、《韩诗》,被称“三家诗” 。 “三家诗” 后失传,“毛诗”独传至今,即今本《诗经》。

第二节 《诗经》的主要内容

一、歌颂祖先和祭祀神灵的歌;

二、农事诗;

三、燕飨诗;

四、怨刺诗;

五、战争徭役诗;

六、婚恋诗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特点

一,赋、比、兴的手法

朱熹《诗集传》: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和兴的区别:比,就是比喻,用他物打比方来说明此物,二者之间必须有类似点;兴只是以他物作为引子,引出所咏之物。二者之间不一定有相似点;比,可以在诗歌的任何地方出现,但兴,一般在一首诗的开头,或一节诗的开始位置。

二,《诗经》的抒情艺术。其主要的抒情手法有:(1)借景抒情;(2)直抒胸臆;(3)叙事言情。

三, 《诗经》的语言和形式:语言不仅富于音乐的美,而且形象生动。形式上,重章叠句。

第四节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抒情诗传统:《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

二、风雅与文学革新。

三、比兴的垂范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二,《尚书》

《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集,为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 “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就文学而言,《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

三,《春秋》

“春秋”取春秋代序为一年的意思,是各国重大事件的纪年史 。 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出现的《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鲁国史官所整 理修订的鲁国的纪年史。

《春秋》记事,基本以某年、某月、某日于某地、某人发生某事的格式记写。 《春秋》笔法 :《春秋》言约而意丰,历来有“一字褒贬”的说法 ,在客观叙述事件的过程中体现作者的态度 ,这种“直书其事,善恶自见”(朱熹)的手法,就是所谓春秋笔法。

第二节 《左传》

一 《左传》的作者与成书:《左传》的成书,在春秋末战国初,其作者为鲁人左丘明,书中有一些后人的附益。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是文学成就最高的。 二 《左传》的文学成就

第一,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善于叙事;历史与传闻相结合。 第二,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塑造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形象。 第三,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第四,擅长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语言准确而精练,生动而富有文彩,简洁凝练,含蓄蕴藉。 第三节 战国策

《战国策》中的文章就作者而言,不是某一个人的作品。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一中说《战国策》“记事不皆实录,难尽信,盖出于学纵横者所著”。可以说,《战国策》 3

具有纵横家文集的性质,各篇的作者并不相同,刘向是这个集子的编撰者。

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 文学成就

一,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1.以虚构和想象进行文学性描写;2.以生动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3.以传记的形式来写人物。

二,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

1.说理方式巧妙,语言机敏。 2.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铺陈和夸饰经常使用 ,文章很有气势 ;还大量使用排比,比喻等手法。3.运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进行说理: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亡羊补牢、惊弓之鸟。 第四章 先秦诸子散文

“九流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第一节 先秦诸子散文概说

一,诸子散文的兴起的原因

社会动荡,救时之弊;文化下移,私学兴起;士阶层的出现;宽松的环境。 二,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阶段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期,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主要著作有《论语》、《老子》 。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老子》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集中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其文学性,主要体现为哲学表述中包含着情感和具有诗意的语言。《老子》八十一章,主要是老子的自撰。

第二期,战国中期,主要著作有《孟子》、《庄子》等。 第三期,战国后期,主要著作有《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 《荀子》 的文学成就:

首先,体系完备,构思严谨,中心突出,论述周详,说理透辟。

其次,善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句式,以加强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善用形象的事物和繁富的比喻,来深入浅出地说明抽象的道理。

第三,《荀子》的语言风格质朴缜密,明晰晓畅,而又淳正浑厚。 《韩非子》的文学成就:

1、逻辑严密、论述细致、条理清晰。

2、文风峻峭,锋利无比,语气坚决而专断。

3、还善于运用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第二节 《孟子》和《庄子》

一、《孟子》

(一)作者: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子晚年)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二)、篇目:

《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七篇。 《孟子》的论辩艺术

首先,巧妙设问,引人入彀 。在说理中,往往欲擒故纵,在不知不觉中引对方进入自 4

己预先设置好的结论中。

其次,是运用比喻进行说理。 第三,《孟子》感情充沛,言辞机敏,气势雄健,锋芒毕露,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二,《庄子》

《庄子》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 七篇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1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 《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一) 《庄子》的基本表现方式是“三言”,即寓言、重言、卮言。言在彼而意在此,就叫做寓言。重言是借重古先圣哲或是当时名人的谈话,来压抑时论的。卮是漏斗,卮言就是漏斗式的话,期合与于这种天然的端倪,顺着大话的流行,而代为立论,所以很像漏斗的注水,毫无成见。(二)《庄子》文章在构思与结构上,往往重在内在旨意的表达,而不拘章法规矩,看似形散而神却不散。(三)《庄子》散文以自由的想象和奇妙的虚构,创造出了一个神奇诡怪的艺术形象的世界。 (四)《庄子》的语言艺术多姿多彩,汪洋恣肆,自由洒脱 。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第一节 楚辞产生的背景

一、楚辞的含义:

1、指战国时代产生于楚地的一种新诗体。

2、指屈宋等作家的骚体作品。

3、指诗歌总集《楚辞》

二、楚辞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灿烂辉煌的楚文化与瑰丽多姿的楚艺术是楚辞生长的根本源由;

(二)楚国民歌和地方音乐是“楚辞”产生的直接源头;

(三)楚国民间巫风的影响;

(四)战国晚期楚国的国内国际形势,是楚辞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

(五)屈原对于楚辞的贡献 第三节 《离骚》

一、《离骚》解题

“离骚”二字,历来颇多不同解释: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离骚赞序》:“离,犹遭也;骚,忧也,谓已遭忧作辞也。”(按,离同罹。)

三、《离骚》的思想内容

1.忠君与爱国

诗人反复申说其修明法度,任用贤能,使国家富强的崇高理想,揭露楚国反动贵族集团排斥贤能,因循误国的罪行,表现了诗人为追求光明,坚持正义而顽强斗争的高尚精神,即使被疏远、流放,也始终不渝地“眷顾楚国,系心怀王”,表达诗人热爱祖国眷恋故土的深厚感情。在这里,忠君与爱国是统一的。

2.美政理想与身世之感 作品曲折、深刻地写出了诗人大半生的思想和行事。在叙述中,诗人将他的思想、感情、想象、人格融合为一,通过高度的艺术手法和瑰丽的文采,倾吐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表达出对昏庸王室和庸俗腐朽贵族的愤慨,流露出爱祖国爱人民的深厚感情,使我们体会到一个伟大的灵魂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而感到幻灭的悲剧。

四、《离骚》的艺术成就

1、高洁坚贞的人格形象 《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塑造了一个峻洁高大的抒情主人翁的形象。诗中用诗人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在他的作品上打下了异常鲜明的个性烙印, 5

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国激情,有崇高政治理想和高尚人格的伟大诗人塑像。

2、香草美人:象征和意境 (1)、丰富奇特的想象。

屈原的想象力纵横驰骋,超越了时间、空间及整个宇宙的范围。后半部诗,把现实跟曲折奇丽的神话境界、神话人物融为一体,构成恍忽迷离、变幻多姿的画面、宏伟壮观的场景,以此来表现诗人寻求知己的强烈愿望和追求理想的顽强斗争精神。

(2)、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 继《诗经》之后,《离骚》中大量运用多种多样的比喻、象征手法,来表现作品的主题。如以求女象征追求“美政”,以“美人”比喻君王,把君臣关系比作夫妻关系,以众女妒美喻群小嫉贤,(众女嫉余之娥眉兮),以规矩,绳墨喻国家法度,以香兰恶草比喻真善美和假恶丑两种不同的品质,构成一种象征,使人透过兰草的气息联想到政治斗争的内容和人物的性格品质,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同时使作品绚烂多彩,产生出一种寄托幽远,耐人寻味的意境,这一手法开创了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的传统。

(3)、抒情与叙事相结合。

《离骚》虽是政治抒情诗,但叙事性很强。前半部分以自传体形式叙述自己的身世和不幸遭遇。后半部分部分中,穿插了女媭劝告,南征陈辞,上叩天阍,追求上女、追求下女、灵氛占卜,巫咸降神,远游西海等八个叙事性故事情节片断,使后半部分诗波澜起伏,千回百转,一会儿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倏忽间却又柳岸花明,转出一个新的境界,从而把诗人长期的斗争经历和复杂的心灵历程及强烈的感情波澜表达得淋淳尽致。

3、形式和语言

民歌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语言。《离骚》二句一韵,二韵一节的形式是楚国民歌的基 本形式。字数不等,又多偶句,如最长的句子如“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等,是九言,最短 的句子“已矣哉”,三言。其他的六言、七言为主。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又有变化。

《离骚》在简练的语言中吸收了楚国方言,如“羌”、“侘傺”、“蹇”,更突出了民歌风味。运用大量联绵字,如“零落”、“驰聘”、“陆离”(双声),“逍遥”、“偃蹇”、“骐骥”、“相羊”(叠韵),叠字如:“謇謇”、“菲菲”、“翼翼”、“婉婉”、“邈邈”、“曼曼”等,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音乐美。 第四节 屈原的其他作品

一、《九歌》:巫祭文化

《九歌》的篇目(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大司命、少司命、东君、国殇、礼魂)

《九歌》的性质:

《九歌》是古乐曲名。屈原的《九歌》是袭用这一古乐曲名而根据楚地民间神话,利用民间祭歌的形式经加工、润色、提高而写成的一组风格清新优美的抒情诗。其中《东皇太一》、《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是对天神的热烈礼赞。《湘君》、《湘夫人》、《山鬼》、《河伯》是神与神,人与神的恋歌,而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世间普通男女间的爱情生活。《国殇》是悼念为国牺牲将士的颂歌。《礼魂》是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进行永久祭祀愿望的送神曲。

二、缠绵哀婉的风格——《九歌》艺术特色

1、浓郁的浪漫色彩。

诗人根据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借助丰富奇特的想象,把人的生活与理想中神的特点相结合,通过对神的思想感情及其性格的刻划,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愿望。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

如《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6

眯着眼远望透过清秋候人的场面,可以感到深秋的凉意和感情上的寂寞,又有一种难以言 传的惆怅凄迷情调,为全诗写爱情的不顺利创造了悲凉的气氛。

3、语言单纯自然、优美含蓄而情味悠长。

4、对唱的形式与戏曲的因素 首先是歌、乐、舞合一,《九歌》中有不少对舞的场面。其次是有独唱、对唱和合唱。其三是巫觋与神分角色演唱。因此,有些学者认为,《九歌》是中国具有原始戏曲色彩的作品。

四、《九章》

《九章》中的作品不是屈原一时一地之作,后人因其内容、形式大致相似,集为组诗,冠以《九章》之名。一般认为是西汉刘向所集并命名的。

除《桔颂》外,其他八篇约为诗人流放期间所作,诗多纪实之词,真实地记述了屈原流放期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其精神和《离骚》一致,不过在表现手法上,《离骚》偏重于浪漫,而《九章》作偏重于现实。 第五节 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

《九辩》是一首长篇抒情诗。主要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和不平。

三、楚辞艺术形式的影响:“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1.中国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自屈原始。他的高贵的品格和光辉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2.在文学创作手法方面,屈原为我国文学开辟了与《诗经》所开创的现实主义并驾齐驱的积极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从而丰富了我国文学的艺术表现力。

3.打破了诗歌的四言格调,创造了新的诗体,即“楚辞体”或叫“骚体”,这是诗歌格调形式的第一次大解放。

4.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把《诗经》原来的比兴材料,诸如兰草、鱼虫、鸟兽和风云雷电都赋予了生命,用以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谓“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这种“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影响极大。

第一章 秦代文学

一、吕不韦与《吕氏春秋》:成书过程及体例 平实畅达的文风。丰富多彩的语言

《史记.吕不韦列传》:“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二、李斯与《谏逐客书》:“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1、采用铺张手法。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文**澜起伏,宏放雄辩,有纵横家遗风。

第二章 汉代文学总论

汉代文学的发展态势:1.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 2.文学创作的兴盛。 3.作家群体的生成。4.由浪漫到理性。 5.文人创作和民间创作的互动。

汉代文学的分期: 1.自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代表作家是贾谊和枚乘;2.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新体赋定型成熟,史传文学《史记》写成,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司马迁等;3.由元帝到东汉和帝,是两汉文学的中兴期,辞赋创作出现第二次高潮,《汉书》写成,代表作家有扬雄、班固;4.从安帝到灵帝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抒情短赋出现,五言古诗成熟,代表作家有张衡等一批无名诗人。

第三章 汉代赋体文学

第一节 汉赋的起源、发展和流变

一、赋的起源: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它讲究押韵、对仗和形式的整饬;又像散文,句型自由,可骈可散。汉赋的文体来源是多方面的。

“赋”的本意是铺陈直叙。《文心雕龙·诠赋》说:“赋,铺也。”朱熹《诗集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文心雕龙·诠赋》说:“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赋是由《诗经》和《楚辞》发展而来的。《诗经》中使用的“敷(铺)陈其事”的表现手法,《楚辞》特别是《离骚》的较长的篇幅、华美的词藻、局部设为问答(与灵氛、巫咸的问答)以及宋玉赋中的铺排等都是赋的主要来源;

《战国策》的铺排手法也是其来源之一。 赋作为一种文体是由宋玉和荀子首创的。宋玉学习屈原的辞赋,创作了《神女赋》、《高唐赋》、《风赋》、《登徒子好色赋》等赋体作品。

在内容上,由侧重抒情转为侧重咏物叙事,并且开“微讽”先河;

手法和形式上,写景状物比屈原作品更加夸张,词藻更为华美,又设为问答,韵文与散文兼行,已初具汉赋的规模,为汉赋奠定了基础。荀子作有《赋篇》,形式上设为一问一答。这些都为汉赋作了必要的准备。 第二节 从贾谊赋到枚乘《七发》

一、贾谊骚体赋:

汉初,上层社会崇尚楚文化,影响到文人,便产生了祖述屈原作品的骚体赋。贾谊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是《吊屈原赋》、《鵩鸟赋》。

二、枚乘及其《七发》:

枚乘《七发》,无论内容还是形制,都是汉大赋具有开创意义的典范之作。

《七发》的艺术特色:1,用铺张、夸饰的手法来穷形尽相地描写事物,语汇丰富,词藻华美,结构宏阔,富于气势。刘勰说:“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文心雕龙·杂文》)2,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对事物做逼真的描摹;3,在结构上,《七发》用了层次分明的七个大段各叙一事,移步换形,层层逼进,最后显示主旨,有中心,有层次,有变化,不象后来一般大赋那样流于平直呆板。

沿袭《七发》体式而写的作品很多,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等等。因此在赋史上,“七”成为一种专体。

第三节 司马相如及其《子虚赋》、《上林赋》

一、大赋的特点:

司马相如是汉大赋的代表作家。大赋代表汉赋的最高成就,是汉赋的主流。概括地说,它的特点是:

1.规模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

2.手法内容上,极度地铺张扬厉,用夸张的手法,富丽的词藻,侧重铺叙描写京都、宫苑、宫殿、山川等壮丽事物,以及诸侯、帝王的政治、军事、射猎等生活;

3.主旨上,既美且刺,一方面大力宣扬大汉帝国的声威与气魄,歌颂帝王的功德;一方面又对帝王政治上的过失、生活上的奢侈进行讽刺和劝谏,客观上却形成了“劝百讽一”的效果。

4.行文结构上大多采用主客问答方式。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开头是序,通常是赋中人物的简单对话,交代出赋中人物问对的缘由,以引出正文;中间部分是正文,主客双方彼此夸耀和辩难;结尾往往以一方向另一方诚服告终,揭示出讽谏意。

5.用韵和语言上,韵散相间,开头的序一般用散文体;中间的正文,以韵文为主,夹杂一些散文。语言句式上,以

四、六言为主,杂以

三、五言。

《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大赋的代表作。两篇作品不作于一时,《子虚赋》作于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上林赋》作于武帝召见之际,前后相距十年。但目前所见两赋内容连属,构思一贯,实为一篇完整作品的上下章。

作品虚构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并通过他们讲叙齐、楚和天子畋猎的状况,他们对此事的态度,结成作品的基本骨架。作品生动描绘出大汉帝国的富庶繁荣,是大汉帝国盛世景象的艺术再现。司马相如将夸张描绘的艺术渲染原则和验证的艺术旨趣紧密结合在一起,对艺术巨丽之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社会意义即讽谏作用的依归,较好地融为一体。 四 其他的散体大赋作家

扬雄是西汉末年最著名的赋家。《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是他的代表作。这些赋在思想、题材和写法上,都与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相似,不过赋中的讽谏成分明显增加,而在艺术水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部分段落的描写和铺陈相当精彩,在模拟中有自己的特色。班固是东汉前期的著名赋家。他的代表作《两都赋》。《两都赋》在体例和手法上都是模仿司马相如的,是西汉大赋的继续,但他把描写对象,由贵族帝王的宫苑、游猎扩展为整个帝都的形势、布局和气象,并较多地运用了长安、洛阳的实际史地材料,因而较之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赋作,有更为实在的现实内容。张衡以至左思的所谓“京都大赋”的出现,都明显地受到《两都赋》的影响。

张衡具有代表性的赋作是《二京赋》,是他早年有感于“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而创作的。基本上是模拟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和班固的《两都赋》。对统治阶级荒淫享乐生活的指责比较强烈和真切,他警告统治者,天险不可恃而民怨实可畏,要统治者懂得荀子所说的“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的道理。这是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对作者的启发,表现了当时文人的危机感。 第四节 东汉抒情小赋

东汉的抒情赋主要有:纪行赋和述志赋。

1.纪行赋东汉的纪行赋主要有班彪的《北征赋》,班昭的《东征赋》,蔡邕的《述行赋》。 2.述志赋:张衡的《归田赋》标志着由大赋向抒情小赋的过渡。《归田赋》构想出一个充满自然情趣的田园景象,表达作者对仕途污垢的厌恶。该赋篇幅短小,语言清新自然,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也是汉代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骈体赋。

赵壹的《刺世嫉邪赋》,揭露批判时政,笔锋犀利,犹如匕首投枪式的杂文。这篇赋无论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已超过了“怨刺”文学的界限,而更接近于“诗人的愤怒”,这在整个汉赋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第五章 司马迁与《史记》 二 《史记》的体制

本纪,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太史公自序》),即以编年的形式记叙历代帝王或实际统治者的事迹。共12篇。

世家,分述“辅拂股肱”之臣、世袭家族及重要历史人物事迹,共30篇。

列传,为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的传记。不仅记“立功名于天下者”,也记社会各阶层人物以及与华夏民族相依相存的兄弟民族。共70篇。

表,是用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的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络。共10篇。 书,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共8篇。 四 无韵之离骚

1.抒情性 《史记》的抒情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每篇传记的最后都有一段“太史公曰„„”的文字,作者直接对所记人和事议论、抒情。二是在叙事中抒情,即把深沉的感情寄寓在叙事之中。《史记》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悲剧人物形象,并在叙述这些人物的事迹中寄寓了司 9

马迁的同情和不幸遭遇,使全书具有浓郁的悲剧气氛。

2.叙事艺术

(1)为了再现历史上的场景和人物活动,《史记》的很多传记,是用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故事构成的。故事的传奇色彩和戏剧性是《史记》叙事艺术的一大特色。

(2)互见法。所谓“互见法”,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人物和事迹互见,即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司马迁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行文重复。二是文史互见,即既有史学的可信性,又有文学的可读性。

(3 )大手笔,大场面,大气度。《史记》创造了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注重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善于叙写复杂事件和描写各种宏大场面。司马迁善于把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和重大的场面中来表现,这样使《史记》的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了雄深雅健的风格。

3.人物塑造。司马迁笔下的一些主要人物,既是历史人物,又是文学形象。总的说, 具有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个性较鲜明三大特点。《史记》的人物刻画: (1)闾巷之人入传;(2)以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基本形象;(3)在典型环境中揭示人物性格 (4)用个性化语言突出人物个性;(5)用心理描写增强形象的生动感;(6)用细节描写增强形象的逼真感;(7)用对比衬托强化人物个性形象;(8)以互见法保存人物完整形象

4.语言艺术。《史记》的语言艺术,代表了先秦两汉所谓“古文”的最高成就。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战国和汉初散文语言骈俪化的风气中解脱出来,抛弃了铺张排比,形成充满情致、淳朴简洁、疏宕从容、通俗流畅的散文风格。虽然《史记》用的是当时的书面语,但有的篇章几乎接近于当时的口语,新鲜活泼,很有情感,很有生活气息。

(2)对古代语言的革新。《史记》中引用古代史料,都经过适当处理。对最古老的、同当时语言已经差距很大的《尚书》,是彻底的翻译;对《左传》、《国语》,有很多的改动;对同当时语言很接近的《战国策》,则主要是做剪裁的功夫,有时也大段抄录(如《刺客列传》中“荆轲刺秦王”的文字)。 《汉书》

班固《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史书。

《汉书》包括帝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

史汉比较:《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功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食货志》是由《平准书》演变来的,但内容更加丰富。

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 。(范晔) 第六章 汉代的诗歌

第一节 汉代的乐府诗歌

一,汉乐府与乐府诗歌

乐府的原义是指朝廷设立的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汉人称合过乐的歌辞为歌诗,至六朝时期人们把由乐府机关收集、整理和保存下来的,可以合乐而歌的诗歌称为乐府,乐府便由音乐机关转为诗体的名称;后世文人仿作的合乐或不合乐的古体诗;唐宋及以后的词曲,亦有乐府之名。

汉乐府诗歌是指由朝廷设立的音乐机关收集、整理和保存下来,可以合乐而歌的汉代诗 10

歌。

《乐府诗集》: 宋代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乐府诗集》以音乐曲调分类著录诗歌,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 。 三,汉代乐府诗歌的艺术成就

1 .汉乐府继承和发扬了《诗经》 “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的传统 。2 .汉代乐府诗歌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征就是它的叙事性增强。3 .汉乐府在人物形象的描写和性格的刻画上,通过人物行为和人物语言的描写,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4 .汉乐府的语言浑朴自然、言近旨远,保留了口语的特点,颇富表现力和生活气息。

第二节 文人五言诗

一、文人五言诗的产生、发展历程:

1,现存最早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质木无文” (钟嵘《诗品》)。其后有张衡的《同声歌》、郦炎的《见志诗》、秦嘉的《赠妇诗》等。

2,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文人五言诗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创作完全进入了成熟的时期。

二、《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代萧统编《文选》,是萧统收集、选编的一组无名氏的五言诗。其产生年代大致在东汉献帝建安以前,作者多是中下层文人,非一人一时之作。其主要思想内容有:1,抒写游子思妇的离别思念之情。如《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青青河畔草》《庭中有奇树》、《客从远方来》等 ;2,伤时感乱,慨叹人生。如《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回车驾言迈》、《驱车上东门》、《生年不满百》等 。 《古诗十九首》艺术特点:

1 .《古诗十九首》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最常用的艺术手法是将叙事、写景、抒情融而为一。善于将深婉真挚的情感极其自然和谐地熔铸到生活场景的叙写和景物的描写之中;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典型细节以表现人物的情感与心理,因而形成了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和含蓄曲折、低回婉转的艺术风格。

2 .《古诗十九首》也继承了诗骚的比兴传统,常以比兴、象征的手法,曲婉地传达出深沉的寄托。

3 .《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质朴自然,浅近洗练,不刻意雕琢求工,而意蕴深厚 。还善于化用典故以浓缩的字句传达出丰富的内涵,有的还汲取了民歌的叠字、双关等手法。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诗经》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重点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重要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B2期末复习资料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1复习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1复习参考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