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明朝王室与伊斯兰教(四)

发布时间:2020-03-02 08:29: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明朝王室与伊斯兰教

(四)

明朝皇帝保护回民,推崇伊斯兰教

1。明太祖御制至圣(百字赞)。

洪武元年,明太祖救建清真寺于金陵(南京)。赐名‚净觉寺‛,落成后频临幸,井御制至圣《百字赞》。《清真先正言行略•赛哈智传》载:‚明初,徐达入元都,得秘藏书数十百册,系天方先圣之遗典。因御书百字,褒颂圣德,敕赐清真寺并嘉酉圣遗惠,宣恩西域;钦与赛哈智世袭咸宁侯,并命哈智于京师、西安建净觉、礼拜二寺……‛《天方典礼》载:‚明洪武初,敕修请真寺于西、南两京及滇南、闽、粤,御书《百字赞》褒扬圣德‛

《百字赞》全文如下:‚乾坤初始,天藉注名,传教大圣,降生西域,受授天经,三十部册,普代众生,信兆君师,万圣领袖,协助天运,保庇国民,五时祈佑,默祝太平,存心真主,加志穷民,拯救患难,洞彻幽冥,超拔灵魂,脱离晕业,仁覆天下,道贯古今,降邪归一,教名清真,穆罕默德,至圣贵人。‛明太祖的《百字赞》对伊斯兰教的教义、使命、《古兰经》、穆圣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述和精辟的概括。如果对伊斯兰教没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认识,很难写出如此之杰作。

2。明武宗对伊斯兰教的评论及御制尊主诗。

明武宗(正德帝)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帝王,对各宗教都有所研究,唯独对伊斯兰教认识尤深,感情尤厚,他对诸教有如下的评沦:‚儒者之学,虽可以物开物,而不足以穷神知化;佛老之学,似类穷神知化,而不能复命皈真,盖诸教之道,各执一偏,唯清真认主之教,探原于正理。此所以垂万世与天壤久也。‛并御制尊主诗曰:‚一教玄玄诸教迷,其中奥妙少人知,佛是人修人是佛;不尊真主却尊谁?‛武宗还自名‚妙吉•敖兰‛此语为阿拉伯语(Mejid一Allah)的音译,意为‚真主的荣耀。‛(见《清真先正言行略•陈大策传》,明末王岱舆收录于《正教真诠》)。

武宗对伊斯兰教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又有伊斯兰教的经名,他是回回应该是没有疑问的,而伊斯兰教在中国又是一种代代相传的宗教,由此推断,明室家族应为信仰尹斯兰教的回民族。

3。明朝皇帝敕建清真寺

洪武元年,明太祖‚敕建清真寺于金陵(南京),赐名‘净觉寺’……。‚明洪武初,敕修清真寺于西、南两京及滇南、闺、粤……。‛

1‚洪武二十五年(1391年)三月,召赛哈智赴内府,宣谕天经于奉天门。奉旨每户赏钞五十锭、棉布二百匹。与回回每分作二处,盖造礼拜寺两座。如寺院倒塌,随时修,不许阻滞……。‛(《清真先正言行略•赛哈智传》)

‚敕太监郑和……得尔所奏,南京城内三山街礼拜寺被焚,尔因乞保下番钱粮人船,欲要重新盖造。此尔尊敬之心,何可怠哉!尔为朝廷远使,既巳发心,岂废尔愿?恐尔所用人匠及材料等项不敷,临期误尔工程,可于南京内监官或工部支取应用,乃可完备,以候风倍开船,故敕。时宣德五年(1430年)七月二十六日。‛(《明代与回民之关系》)

‚世宗敕名净觉寺,行令礼部给与札付,冠带荣身……令各省随方建寺,赴京比例,请给札付,住持寺院。‛(《瀛涯胜览》)。

‚神宗召修天下清真寺,褒以封号:凡一应主持,恩及冠带。今供职焚修,以事造化天地人神万物之主。‛(《皇明外纪》)

4。明朝皇幸曹多次颁布昭令,命保护回民,勿歧视回民。

(明史)卷二载:‚……蒙古、色目人(包括回回)有才能者,许擢用。‛这是太祖命勿歧视回民之敕令。

成祖于永乐五年(1407年)五月颁布上谕命保护回民。全文是,‚成祖时有保护回教之令。今泉州清真寺壁上尤见其敕文曰:‘大明皇帝敕渝米里哈只,朕惟能诚心好善者。必能敬天事上,劝率善类。阴翊皇度,故天赐以福,享有无穷之庆。尔米里哈只早从马哈麻之教,笃志好善,导引善类,又能敬天事上,益效忠诚,眷兹善行,良可嘉尚。今持授尔以敕谕。护持所在,官员军民,一应人等,毋得慢侮欺凌。敢有故违朕命慢悔欺凌者,以罪罪之。故谕。水乐五年五月十一日。’‛(傅统先《中国回教史》)。

回民生活在中国,其宗教信仰、传统习俗,乃至衣食住行,举止言谈等与汉族有所不同,他们是少数民族。又散居在广大汉族民众之间,容易引起一些人的不理解,乃至厌恶、歧视、排挤,甚面发生民族冲突,如得不到国家的保护,难以生存下去。故明朝皇帝曾先后颁发保护回民的敕令,也是维护自己的民族和宗教信仰。

阿里•阿克巴尔在《中国纪行》第二章《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故事一则》中记载,‚大臣们向中国皇帝禀报,有几千定居的穆斯林混杂在人民中间,有如麦田里丛生的杂草,无法把他们分清。不该把他们清出去吗?而且不该给他们经济上的援助。皇帝作了三条回答;一,我们的父辈没有管过这些事,我们怎么好管呢?二,我们只管他们的外部事务,何以能干涉他们的内心事务?三,如果我们运气好,我们也会成为穆斯林的。‛

在第八章(中国人隆冬后一年一度的过年情况,里记载:‚在汗八里的穆斯林中有一个科学家,皇帝在宫里接见了他。第二天,中国的大臣们上书皇帝,说这样做是违背法律的。他回答说,法律只管人们看得到的行为,我不在外部事情上违背法律,我内心的事情与你们何干?我也没有管过你们内心的事……。‛

在第六章《萨达特式王国》中写道,‚皇帝在金龙宝座里就位以后……从穆斯林国家来的人比其他人得到优先照顾。他们站在寓皇帝两三步远的地方。‛

从明朝皇帝的上述话可以看出,他不好宣布自己的族藉和宗教信仰,面是把它藏在自己的内心里,所以告戒人们不要干涉别人的内心事务,包括他自己的内心事务,这是保护回民和伊斯兰教,也是维护自己内心信仰的一种巧妙方法。

5。明朝皇帝推行伊斯兰教律

禁止饮酒、禁食猪肉是伊斯主教的基本戒律。明朝皇帝对此两项先后发出了明确的禁令。《明史》卷一载:‚初,太祖克婺州,禁酿酒,大海子首犯之。太祖怒。欲行法,时大海方征越。都事王恺请勿诛,以安大海心,太祖曰:‘宁可使大酶叛我,不可使吾法不行。’竟手刃之。‛。

禁止酿酒是从根本上禁绝饮酒。明大祖为了禁酒,竟亲手杀了大将胡大海的儿子,可见其执法之严。大海儿于是回民,他既违反了教法,又违反了军法,所以毫不容情,从严惩处。

武宗禁止民间畜猪、食猪肉为明代一引人瞩目的事件,所以议论颇多。《明书•武宗本纪》载:‚正德十四年九月,上次保定,禁民间畜猪,著为令。‛《皇明实录》载:‚上巡幸所至,禁民间畜猪。远近屠杀殆尽。田家有产者,悉投诸水。‛明末沈德符的《野获编》载:‚兵部左侍郎王,抄奉钦差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太师镇国公朱钩帖;照碍养豕宰猪,固寻常通事,但当爵本名,又姓字异音同,况食之随生疮疾,深为未便。为有谕地方,除牛、羊等不禁外,即将豕牲不许喂养及易卖宰杀。如若故违,本犯当房家小发极边,永远充军。‛

此禁令于正德十四年十二月(1519年)在南京发布。所谓‚镇国公朱‛是武宗化名;‚但当爵本名(武宗为猪年所生),又姓字异音同,况食之随生疮疾•等论乃是虚构托词。清代俞正燮《癸巳有稿》对武宗禁食猪肉解释说;‚其豹房实多回人……怂恿之,托云国姓朱,武宗亥生,故有此钧帖。‛《野获编》和《艺梅珠蘑》中的《武宗外记》云:‘明时回回人给事宫廷者甚多,武宗曾纳回回女为妃。‛

从以上资料看,武宗禁食猪肉的原因昭然若揭。

6。明太祖改革汉族的丧葬、祭奠仪式。

我国汉族的丧葬、祭奠仅节自周朝以采有严格的规定,并形成不可更改的传统习俗,丧葬仪节如停灵分七期,每期七天,共四十九天,孝服为白色;服期最少三个月,最多为三年,修墓、停止嫁娶、交际、化妆等。祭其仪式如设祭坛。安放祖先牌位,臵三牲,鸣炮、奏乐,上香、献花、献酒、献馔、焚冥纸、读祭文、行鞠躬或叩头礼等。

《明史》载:‚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癸未,帝疾大渐,乙酉,崩于西宫,年七十有一,遗诏曰:……丧葬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渚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洪武十五年(1382年),皇后马氏崩……其外宫殿制,与京官同,闻讣日与公所成服,命妇服亦与在京命妇同,皆三日而除,军民男女素服三日……。‛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皇太子才人王氏薨。命视皇太子妃郭氏例。……帝照浅淡色衣。百官青素服,黑角带朝参……。‛

从以上《明史》资料看到。明朝皇帝一反汉族的历史传统,提出一套新的丧葬制度,如把停灵改为三日;孝服改为青色,服期改为三日,‚孝陵山川毋改作‛,即不修墓,‛丧葬仪物毋用金玉‛等。汉族传统的祭奠仪节,明太祖全部废除,不设祭坛、不放祖先牌位、不臵三牲、不献酒,不焚冥纸、不行叩拜礼等。

《明史》卷四十七载:‚赞唱、凡皇帝躬祀、入就位时太常寺奏中严……饮福、受胙、各致赞词……初升坛、唱再拜及祭酒、唱赐福胙。洪武七年,礼部奏其烦读,悉删去。‛同卷又载:‚上香礼,明初祭祀皆行,洪武七年,以翰林詹同言罢……。‛《明史》卷五十五载:‚洪武十五年,太祖将幸国子监,议者言,孔子虽圣,乃人臣,礼宜一奠而再拜。太祖不从,命礼部尚书刘仲质定其制。‛

据传,明太祖生前从未进过佛、道教寺庙,没有叩拜过一次偶像。

洪武帝提出的丧葬制度跟伊斯兰敦的丧葬制度基本吻合,然而,他驾崩前的遗诏并未付诸实施,从明陵看,不但孝陵山川已改作,并且基苗有人兽像,墓内有陪葬品。可见几千年形成的传统习俗,一个帝王也是难更改的。

7。从明朝皇幸选后妃看。

中国封建社会传统,帝王后妃数一般为八十一房,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明朝自洪武帝至崇祯帝共十六代帝王都同时未超过四后妃。《明史,卷一三O,后妃一载,‚太祖孝慈高皇后、孙贵妃、李淑妃、国宁妃(共四后妃);惠帝马皇后(仅一后),成祖仁孝徐皇后、王贵妃、权贤妃(三后妃)‘宣宗恭浪胡皇后、孝恭孙皇后。关贤妃、郭嫔(共四后妃),英宗孝庄钱皇后、孝肃周太后(二后妃)……。《明史》卷一一四,后妃二载:‚孝宗孝康张皇后(仅一后),武宗孝静夏皇后(仅一后)……。‛

伊斯兰教的婚姻制度,根据《古兰经》规定,穆斯林男子最多只许同时娶四房妻室,如果不能做到公平,就只许娶一房妻室。

明朝历代皇帝,连同未登基的太子兴宗和睿宗共十八代,历时276年,帝王后妃无一超过四位,这不可能都是偶然的巧合:显然是出于遵循伊斯兰教律和家庭的民族传统。

8。从朱元璋登基之初‚尚右‛看。

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习惯是‘尚左‛,故‚左‛为上方,排位时左方为尊长、客人之位,左丞相高于右丞相。而伊斯兰教是‚尚右‛的宗教。《古兰经》、圣训中‚尚右‛的经文很多。朱元璋登基之初‚尚右‛。两年后改为‚尚左‛。《明史》卷一载:‚元至正二十四年,……以李善长为右相国,以徐达为左相国……‛(尚右)同卷又载:‚元至正二十七年冬十月丙午,令百官礼仪‘尚左’,改李善长为左相国,徐达为右相国。……‛

洪武帝为什么‚尚右‛仅两年又九个月后突然改为‘尚左’呢?《明史》并未说明其原因。但是可以推断洪武帝登基之初‚尚右‛,显然是出于遵循伊斯兰教的‚尚右‛思想,不可能有什么别的原因,因为如果朱元璋家族是汉族,他登基后肯定遵循汉族几千年的‚尚左‛传统,不会无缘无故的改为‚尚右‛;而后来又改为‚尚左‛,显然是迁就时势,向传统势力让步。当时朱元璋正全力争取民心,完成统一之际,他恢复中国绝大多数人‚尚左‛的传统,显然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明史》上洪武帝向传统势力迁就、让步的实例很多。

明朝对伊斯兰教的尊重

伊斯兰教演讲稿

法国伊斯兰教

凯特王妃产子与英国王室经济学

英国王室宝宝的生与养

伊斯兰教婚礼主持词

伊斯兰教节日演讲

伊斯兰教基本知识问答

伊斯兰教的斋月

伊斯兰教八大禁忌

明朝王室与伊斯兰教(四)
《明朝王室与伊斯兰教(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