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拔萝卜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15:51: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改变,就从孩子的观察记录开始

——有感于中班种植活动《拔萝卜》

在组织开展科学活动时,我们发现,研讨的主题大多从教师的提问方面着手,试图通过教师富有艺术性的、启发式的提问来引发幼儿深刻的思考与探索,即把焦点都放在了改变教师提问、幼儿活动常规养成等教学策略上。在教师自身教学行为上,也存在着类似的诸多问题:如紧抓孩子的常规,就怕活动常规乱,教师不敢对孩子太放手等等。但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告诉我们,应该把光芒聚焦在“每个孩子”的发展上。随着《指南》的颁布与学习,我们的理念也在逐步的转变,很多教师都意识到孩子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孩子的表现、孩子科学探索能力的提高是我们研究的目标。众所周知,观察是一切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手段。培养幼儿科学的学习态度,让幼儿在探究中学习科学其中关键的就是孩子的自主发现与自主探究。孩子的观察记录就是他们自主发现的一种方式,是孩子们再现科学现象的一种表现手段。《指南》中指出“记录是收集信息的有力工具,是幼儿表达个人发现与意见的依据。”既然将“记录”定义为一种“探索的工具”,那么“工具”是可以帮助人们做一些事情的,每一种“工具”都有其特殊的用途。下面笔者将借助中班种植活动《拔萝卜》中孩子们记录的足迹谈谈我的看法。

一、幼儿观察记录做为一种“探究工具”的教育价值

在网上百度输入“记录”一词,它是这么解释的:“把所见所闻通过一定的手段保留下来,并作为信息传递开去。”古人云:“雁过留声”。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教育。只要是孩子亲历的,那么孩子都能收获不同程度的精彩。幼儿科学探究和学习的主要方式是亲身经历和获得直接的经验,除了适宜的材料,工具的支持也必不可少。笔者认为教师的观察记录很重要,孩子的“记录”同样能让我们捕捉到许多的闪光点。它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到更多的精确的信息,更准确地观察细节等等。《指南》中提到:“在科学区中为幼儿建立发现日志特别有有意义,不仅能激发和保持幼儿的探究兴趣,还有利于幼儿回顾经历过的探究过程和获得的探究结果,使探究得以延续和不断丰富与深

化。”那么孩子的“记录”做为支持性的探究工具,给孩子、教师、甚至于家长带来了哪些价值呢?

(一)“记录”给幼儿带来的教育价值——积淀学习品质的平台 片段1:班级的种植活动开始了,每一天孩子们总有许多开心、新奇的发现急于和老师和小伙伴们交流,做为教师心里非常的开心,因为孩子长大了,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然而,他们唧唧咋咋的声音,让很多孩子失去了和别人单独交流的机会。因此教师选择了让孩子自己记录每个精彩的瞬间,为每个孩子装订了一本“记录本”,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主题,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发现,记录萝卜的生长过程,并大胆地告诉身边的伙伴:“我记的是什么?”在最初开始记录的时候,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两种纸张,一种是空白的,一种是教师预设的表格式的记录表,鼓励幼儿运用简单的线条记录自己的发现与想象。

在一次记录给种子翻新土时,有孩子在表格上画出了“被子”的图案,有的将发现到的蚯蚓画出来。。。。。。孩子们用稚嫩、夸张、有趣的线条记录观察后的感想。记录过后,最关键的还是要鼓励孩子跟同伴分享经验,介绍自己所记录的内容。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萝卜茁壮成长,孩子们的记录本也累积成厚厚的小本子。在观察萝卜生长的最后一个阶段时,教师甚至鼓励幼儿走出班级向其他老师、弟弟妹妹们讲述自己画面中的内容。

回味:《指南》中提到:“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习惯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让我们一同回味在记录的过程中,孩子们获得了什么宝贵的“财富”呢?首先,在一次次的记录中,孩子学会了坚持,认真专注的好品质,并在这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中,观察能力得到了提高;其次,通过自己的“记录”,孩子们拥有了一个与同伴、自我,不断“对话”的平台,在“你来我往”中碰撞出“火花”,在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孩子们总是那么乐于想象,并总能用他们那富有创造性的语言、或是记录表达出来,不仅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也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的想法;同时,教师还鼓励幼儿“走出去”,向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对一些害羞内向的孩子而言,他们可以把自己的“记录”当成一次很好的再现,让他们从有话可说,到有话想说,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而以上这些良好品质的培养不就是一个人心灵成长的最好途径。

(二)“记录”给教师带来的教育价值——打开了解幼儿的一扇门

在我们成人的眼中,我们常常以为孩子眼中的美丽必定是色彩斑斓,于是那些色彩缤纷的“想法”往往会得到我们的充分肯定和赞赏,这说明我们常常不自觉地用自己的标准来评判孩子。可是“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撇开活动设计中执教者预设的记录表格的适宜性,我们可以从幼儿的观察记录中,那或生动、或有趣、或杂乱的图像中感受孩子丰富的精神世界,因为“记录”能够让孩子看得见自己的学习。

1、记录——看得见的倾听和交流

片段1:种植活动前,教师分发了“蔬菜调查记录表”:“蔬菜长在哪里”、“我们吃蔬菜的哪部分”。记录后,有几个孩子在那议论:“我们种的菜都是在吃它长在土壤上面的叶子的。“我看到我奶奶家种的菜我们是吃从土里面拔出来的那部分。”跟我们种的菜是不一样,就像马铃薯啊,花生啊,白萝卜啊。”有的孩子甚至说:“啊,原来花生也是种的啊,而且还是长在土里的啊,我以前还以为花生就像我妈妈做面包一样,可以用机器做出来的。”

片段2:萝卜播种后,记录就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分组记录到个人表格记录、从集体记录到种植地的个人观察记录,孩子有了记录的意识。教师在种植地让幼儿做“萝卜发芽”的记录。让孩子自己用一本本子

三、四天记录一次萝卜的生长变化。为了鼓励孩子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进行分享与交流,教师让幼儿把芽的变化用自己的记录方式画在本子上,教师则把幼儿的话语转化成文字记录在旁边,帮助其表达的更清楚,然后请孩子把自己的发现和记录与同伴进行分享。每天都有孩子与教师或同伴分享他们的新发现并不忘记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白萝卜的叶子变了,变成两个爱心型的叶子了”“我看到一个爱心型的叶子变成了水滴型的了,另一个爱心叶子没变。“另一个爱心型的叶子也变了,”现在全部都是水滴型的了。“叶子的边沿还有齿呢,还有一根一根白白的毛,我手一摸,”

不刺我。”

片段3:有一天,一个幼儿拿着她的记录表伤心地说:“我这里的萝卜叶子尾巴怎么有点黄黄的了,是不是快要死啦。”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她答案,而是顺势带着孩子们到种植地去:“真得有点黄黄的了,怎么会这样呢?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要怎么办呢?”孩子们又开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明天我把我在家吃得维生素c拿来给萝卜吃,这样它就又营养了,就不会变黄了。“萝卜又没有嘴巴又没有牙齿”

怎么咬维生素啊,不行不行”“我们给它喝点牛奶吧,牛奶有营养。”“不行不行,牛

奶是我们在喝的,萝卜是喝水的。“要不我们请奶奶来帮助我们吧。””

回味:一幅画、手工作品,某张纸都可以成为“记录”的内容和来源,我们可以从“记录”中多方面把握孩子的学习特点和信息,它能够成为我们倾听幼儿,与幼儿交流的工具。通过孩子的观察记录不仅实现了教师与幼儿的“对话”,我们也知道孩子有不同的声音和想法。有些住在乡镇的孩子从没亲眼见过长在土里面的蔬菜,都认为菜是长在上面的,因此,他们对这一切的未知充满了好奇心,了解到孩子这一心理特点后,我们知道要把握这一契机进行更加深入的引导;

2、记录——读懂、关注和尊重幼儿

片段2:孩子种植的萝卜渐渐长大了,在萝卜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孩子们经历了施肥、除草、捉虫,学会发现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例如,有孩子发现了萝卜周围长出一些小草,赶紧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其他孩子闻讯也赶紧看看自己的是否也有长草了,纷纷叫道,这里也有草,要怎么办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有的说有杂草,就必须得除草,这样萝卜才能长大。有的小朋友甚至说:“我们的眼睛要亮一点哦,不能把萝卜叶子也当成了小草拔起来哦。”通过观察记录发现了杂草,知道杂草会阻碍萝卜的生长。持续观察了一段时间,可以看到孩子们的记录本上画着有着小洞的叶子,原来是长虫子了。孩子们将视线转移到了萝卜会不会就这样被虫子吃掉呢?从孩子们的记录和交流中,教师关注到孩子的问题点,请来了助教奶奶,并在助教奶奶的帮助下,观看了奶奶为萝卜喷洒农药的过程。

回味:“记录”背后的重要理念在于“读懂、关注和尊重幼儿”,并在读懂背后给不同幼儿以不同的支持策略,让幼儿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师借助幼儿的观察记录,这种独特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让教育建立在幼儿学习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之上,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关注幼儿的问题点、尊重幼儿的经验点,使其成为幼儿学习的起点,有助于幼儿参与自己的学习过程,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教师将幼儿遇到的主要问题、主要观点,所有发现,通过提问、建议等方式引导幼儿向科学迈进。

(三)、“记录”给家长带来的教育价值——家园联系的一条纽带 片段:在确定种植内容后,教师以纸条、召开家长会议、在家教宣传栏公示等形势,让家长了解了种植对幼儿发展的促进意义,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有的幼儿从家里带来了萝卜种子,萝卜种植后,在离园时总是有孩子拽着自己的家长往种植园地跑,并在那里逗留很长的时间,有的和家长一起观察和记录着萝卜的生长过程,有的观察着萝卜周围的变化。。。。。。孩子们把这些变化记录在记录本上,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家长,请家长帮忙记在记录表的空白位置上。就这样教师利用种植园地的平台,为幼儿和家长创造更多的观察机会,让幼儿从中受益,家长们也在一次次地和幼儿观察记录中保持着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回味:我园虽地处农村,但随着近几年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家长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了,他们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热情有所提高。因此,我们通过这个种植活动让家长从被支配合作者,走向主动合作者,甚至以建议者的身份融入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当前家长参与到活动中的形式大多有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家长们充当的是不折不扣的收音机,是幼儿园活动的“忠实听众”。因此在开展本次种植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挖掘了家长中的特长资源,发挥他们特有的作用。通过共同的观察记录,留住家长参与活动的热情。

二、对记录方式的几点看法 《指南》中强调:“教师要鼓励和培养幼儿记录的意识与能力,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鼓励幼儿用多种适宜的形式进行记录。切忌要求用整齐划一的记录。记录活动的主要过程与关键步骤。”对本次活动的记录方式,与会教师也表达出不同的意见:在执教者的潜意识里也想放手让孩子自己记录,但又希望他们有一个特定的符号和标准进行记录。有的教师认为不必给孩子设计记录表,提供白纸让孩子自行记录,可以说这种理念是大胆而放手的;有的则提出不一样的见解,孩子没有记录的基础,就单纯提供一张白纸随机记录让孩子形成一种随意的涂鸦记录,在他们的记录本里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看得懂的符号。孩子的随机记录是可以被允许的,只要他们能用符号表述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但这种随机的记录要有一定的记录基础在里面,让孩子学习记录最基础的活动是让他们形成一种记录意识与正确的记录习惯,因此在最初搞记录活动时应先形成集体篇三:《小萝卜头》读后感

《小萝卜头》读后感

小萝卜头是《红岩》中的人物,原名叫宋振中,爸爸宋绮云,妈妈徐林侠都是共产党。可有一天,一辆汽车里的人把爸爸宋绮云抓走了,随后在小萝卜头1岁时和妈妈徐林侠被抓进了重庆白公馆监狱。在这监狱里关押了8年,8年小萝卜头是在这潮湿又昏暗的监狱里吃着霉米饭长大的。所以小萝卜头,缺少营养,头大身小,所以牢中的人们叫他“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的童年是在监狱里度过的,不知道外面是怎么样的,只有一次随妈妈看病的途中,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增长了一些知识。在小萝卜头6岁时,罗伯伯和车伯伯教他读书,认字。书包是破布缝成的,笔只有一点大,纸是草纸。有一次,罗伯伯送给小萝卜头几张白纸,他都舍不得用。

在小萝卜头9岁时和妈妈爸爸,还有一个小女孩,壮烈牺牲了。小萝卜头是年龄最小的牺牲者。读到这里,我对他的父母充满崇敬的心情,对小萝卜头的牺牲非常痛心。

我觉得,小萝卜头在监狱吃不饱,穿不暖的,还没有一个快乐开心的童年,他对别人送给他学习用品十分珍惜,几张白纸舍不得用。不像我们在家里吃的这么好,还挑食,穿得不仅暖,衣服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学习用品要什么,买什么,书包旧了,就买一个新的,漂亮的。铅笔短了,就丢了,橡皮买来总不见了踪影,而用白纸如流水。什么零食没吃过:薯片,巧克力,牛奶,面包香肠,想吃什么,买什么。外面游玩:宁波雅戈尔动物园。上海水族馆,宁海水上乐园等。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美味小吃应有尽有。小萝卜头真实可怜饭只能吃霉米饭,还不能到外面玩耍,只坐在监狱里。我们在七八岁就高高兴兴上学了,坐在明亮的教室里环境这么好,不但空间大,而且有多媒体。而小萝卜头却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坚持不懈的,勤奋刻苦读书,学会了许多的汉字和古诗。我们有些同学。不认真读书,作业不写或乱写。每天混日子,是多么浪费时间呀!

我们要记住,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个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包括可怜可爱的小萝卜头。让我们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

指导老师评语:

小作者眼中的“小萝卜头”懂事,乖巧,好学,英勇,那高大的形象突显出来。那平实的语言,无不表达自己对“小萝卜头”的崇敬和怜惜之情。下文一个对比描写,道出自己生活的幸福,又一次抒发了对“小萝卜头”的敬意。让读者感受了小作者的真情,味道十足。篇四:习作 拔萝卜

拔萝卜

小兔子拔萝卜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吧,今年寒假,我就亲自体验了一次拔萝卜。 2011年2月7日,我来到了江苏省丹阳市的农村,吃过午饭,我和老叔、外婆来到了田里。在那里,我看到了很多人打理自己的菜田,有的在为菜田浇水,有的在为菜田施肥,有的还为菜田搭上了小棚子。我们来到自家的那块菜田,我被分配拔萝卜,我想不就是拔萝卜吗,看我的,我弯下腰,一副要打架的样子,我使劲拽住萝卜,可它就是不动,倒是我,一松劲摔了一个嘴啃泥。我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脸上一副不甘心的样子,摆好先前的姿势,使出吃奶的力气开始拔萝卜,可是萝卜像跟我在较劲,就是一动不动,我又一松劲儿,又摔了一跤。周围人见我这副摸样都大笑了起来,这时的我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我心想:“可恶的萝卜,成心跟我过不去么?”同时又在心里怨恨自己,怎么连个萝卜都拔不动,以前的劲儿都哪去了?我羞愧的站在那里,不知道干什么才好。最后还是外婆告诉了我正确的方法:先将萝卜晃动几下,然后顺着一个方向拔。果然,用这样的方法我很轻松拔出了几个大萝卜,胜利完成了任务。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合适的方法,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风光小学

六年四班 孙敬哲

《勇者敢为天下先》读后感

寒假期间,在妈妈的建议下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勇者敢为天下先》。书里的每篇文章我都用心细读,读后让我对胆量的认识更加深刻、全面。

全书开篇文章的题目叫《胆量是成功的基础》,文章详细分析了胆量和成功之间的联系,使我认识到胆量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就像文章中说的,世上有才华的人很多,但是真正有胆量的人却没几个。文章紧紧围绕人只有具备胆量才能承受来自生活的压力和挫折,胆量是做一切事情的重要根基。书中还有几篇文章也给我留下印象深刻,文中围绕胆量写出了一个人在对生的渴望、对死亡的恐惧的战胜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憧憬等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

读了这些文章我弄清了这样一个道理: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是一个成功者,但没有胆量的人肯定是不会成功的。

风光小学

六年四班

孙敬哲

《天使派我来爱你》读后感

寒假期间,我读了《天使派我来爱你》这本书,读后让我对爱的理解更进一步。 头篇文章《学会感恩》告诉我们要学会感恩父母,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让我们知道永远不要忘记感恩,对世界上不管什么人给予自己的帮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帮助和关怀,也不要忘记了感恩。对父母、对家人、对老师、对同学,他们给我的爱和帮助,不要视而不见,不要认为理所当然,对他们给予我的爱要用心感受,并将我所感受的爱尽可能的传播给别人,让他们也生活在爱的海洋里。后面的几篇文章更好地诠释了爱、亲情和感恩。

读后,我明白了:给予别人的帮助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帮助,也要用自己最真心的爱,让他人感受到爱的力量,将感恩传承。

风光小学

六年四班

孙敬哲

《告诉自己我能行》读后感

寒假期间,我读了《告诉自己我能行》这本书,读后,让我变得更加自信了。

头篇文章《握紧你的右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命运的安排,要相信自己的梦想,相信自己的期望!后面的文章让我更好地理解并认识了自信对我们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自信,就如同大海中的巨轮失去了动力,是不能成功的。这本书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世界上最丰盛的晚餐》,讲的是珍妮太太的丈夫去世了,她一个人苦苦支撑着农场。临近圣诞节时,她将银行中的存款全部取出,对于这一做法,农场的职员一脸疑惑,她说要请一些尊贵的客人。平安夜前,一辆巴士驶入了她的农庄,下来了二十几个孩子,这让大家没有想到,她口中的贵宾就是这些福利院的孩子。她将这些孩子请进屋,打开香槟,给每个人倒满,请他们吃丰盛的食品。当餐后水果上来后,她让每一个孩子讲一个自己引以为傲的事情,并可拿走一件礼物。当孩子们讲完故事并拿完礼物后,她将孩子们送上车,并告诉他们:“明年我还会邀请你们来,而你们也要讲更多的故事。”当珍妮太太去世时,24个中年人在她的坟前,他们就是当年的孩子。如今,在华尔街的金融街、政坛、文艺界、法律界著名的人物中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能有今天的成绩,珍妮太太的晚餐功不可没。晚餐不仅仅有美食、礼服、香槟,更重要的是那样的晚餐到处充满尊敬、温暖、感动和爱心。人只有用爱心去帮助别人,才能像星星闪耀在天空。

孙敬哲(六年四班)篇五: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浅谈童年体验与教育责任——读《童年的消逝》有感

摘要:童年本应是人生成长阶段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时光,本应是尽情玩耍、尽情诚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时光,然而这美妙图景却逐渐离我们远去,儿童“成人化”倾向愈演愈烈,这给予教育以警示。它促使我们全面思考教育与儿童生活的复杂关系,将儿童尽快地社会化,把儿童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这是教育的责任;让儿童像儿童那样地生活,享受他们这段生命历程所特有的快乐,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同样也是教育的责任。 关键词:童年体验 童年消逝 教育责任

童年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正如萧伯纳所说:“童年时代是生命在不断再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人类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再生过程中永远生存下去。”[1]夸美纽斯认为儿童是“上帝的种子”,生而具有和谐发展的根基和无限的潜能,故教育应按照学生的年龄坚持采用正当的方法来实施,使智性不被强迫去做天性所不倾向的事情。[2]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进一步强调“是儿童创造了成人;不经历童年,不经过儿童的创造,就不存在成人”。[3]从上述的种种话语不难得出童年的价值,但现代社会往往却忽视了这种价值。

美国媒体文化研究学者尼尔·波兹曼写了一本叫《童年的消逝》的书,在书中他提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论点:在美国,童年正在消逝!“放眼望去,人们不难发现,成人和儿童在行为举止、语言习惯、处世态度和需求欲望上,甚至身体外表上,越来越难分辨了”。[4]尼尔·波兹曼关于童年正在消逝的观点,促使我们反思中国儿童的生活境遇。“童年”的身影悄悄的走向远方,只能从追忆中去体味。

一、追忆童年 童年应当无忧无虑,时间过得缓慢,是一个游戏的时光:在这条路上,时间慢慢地、悄悄地流逝,甚至没有人注意到它的逝去。他沉着地走着,带着好奇的目光,左顾又盼。在人生的路上,确实没有必要着急,身后没有人催促,也没有人等待,你的同伴也一样无忧无虑地走着,经常停下来游戏。[5]童年,最值得怀念的就是无忧无虑地玩耍,在这一时期,玩并不是非要别人来教或者被别人认可,而是一种自发行为,一种非常严肃认真的活动。正如荷兰约翰·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一书中所总结出“玩”的以下特点和规律:自愿,超出了普通生活范畴,局限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不很严肃而是消遣,有规则束缚,是提升文化价值观念和促进儿童学习领悟这些观念的重要途径。

(一) 追忆童年文化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幕景象:几个素不相识的孩子可以自然地玩耍起来,也可以安静地端详对方几分钟之久;几个小女孩将玩具藏在小椅子下面,再拿出来,又藏下去,乐此不疲;小男孩和小女孩不断地往返于衣帽间和洗漱室,我们不禁会问他们在展开一个什么故事?是在捉迷藏吗?儿童之间的交往,令成人不可思议,儿童世界似乎存在着

一种天生的、独有的“秘密话语”,他们之间有共同的感受、共同的需要、共同的话语、共同的行为方式??儿童的天性促使他们拥有与生俱来的独特文化,这种文化是儿童自己在与同伴的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儿童之间相互认可的文化,由儿童自己决定其标准和价值。

儿童文化是儿童群体自己建构的文化,是儿童这个群体特定的生活方式,普遍存在于儿童的交往、生活与游戏之中。当我们逐渐长大时,会不自觉的回忆起小时候玩耍的时光,或是看到现在小孩子玩耍的相似图景时也会不禁发出感慨??童年话语、童年游戏就这样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

(二) 追忆童年的“十万个为什么”

儿童天生有着想说时说想哭时哭想笑时笑的真性情,有着最简单、最直接的思维表露。儿童生来犹如一张白纸,具有纯洁而天真的心灵,但在快餐式的生活节奏与便捷教育的共同努力下,三岁的孩子“出口成章”,五岁的孩子即是“小大人”,满口的成人语调。童年的“十万个为什么”已离我们远去。在儿童的眼中,任何事物或现象的发生与改变都有其目的,儿童常常喜欢询问某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者某些事物的起源,并期望能得到成人的解释。但是,儿童的许多发问常常令知识丰富的成人甚至学者都哑口无言,然而,正当成人不知所措的时候,儿童自己却给了自己一个完美而合理的解释。

二、童年体验消逝的表征

(一) 传统儿童游戏的消失

游戏是儿童生存、活动的基本方式,在游戏中儿童可以为自己建构出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儿童可以把真实的东西转变为他想要的东西,从而使自我得到满足。但现在过去在城镇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传统儿童游戏正在消失。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儿童游戏文化曾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从幼童时期的过家家、丢手绢、拔萝卜、老鹰捉小鸡、捉迷藏,到少年时期的跳房子、跳绳、踢毽子、弹球、抽陀螺、放风筝等,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滋润着各个年龄阶段孩子们的闲暇时光。

可现在谁还看见九岁以上的孩子在玩丢沙包、玩抛接石子、跳房子等这些曾经给我们童年带来欢乐的传统游戏,大部分孩子把闲暇时间“贡献”给了培训班或直接面对网络游戏。在童年时光无法玩着那些接近自然的原生态游戏(即约翰·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一书中所说:大自然给我们的是游戏,是有激情、有欢笑、有愉悦的游戏)是孩子的悲哀,孩子的童心、童真和童趣因为传统游戏的消失而消逝。游戏可以唤起孩子的好奇之心、探索之心,在游戏中你会听见孩子爽朗的笑声,争执的吵闹声与哭声,在游戏中孩子会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而这一切现在的孩子已经逐渐无法体验到了。

(二) 儿童话语逐渐萎缩

儿童有着区别于成人的话语体系,但现在我们儿童的说话语气、方式、内容已然成为了一个“小大人”,失却了儿童所应有的童真、童趣的话语。为什么童年的话语逐渐萎缩呢?这与父母的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息息相关的,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家庭教育对于童年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总是告诫孩子:不要随便说话,防止闹出笑话;不要发表与

在现实生活中,成人往往忽视了儿童的话语,他们常常以经验丰富自居,在儿童面前高谈阔论,却很少去倾听儿童内心的话。儿童的话也许有些幼稚,有些可笑,有些无厘头,但这并不代表可以无视他们的话,教育应该还予儿童话语权,让他们表达内心的想法,哪怕语句不通,漏洞百出,也要鼓励他们继续说,因为这就是儿童,充满着童趣与童真,他的话语必然有着区别于成人的异处。

三、童年体验消逝的原因

(一) 儿童的自主时间被剥夺

看看我们的儿童,在学校与家庭的共同折腾下,他们是多么的繁忙,多么的劳累。不知道有多少知识点等待着他们去记忆,有多少培优班等待他们去学习,他们不停地奔向远方,疲惫不堪,几乎连喝口水、喘会儿气的时间也没有,然而他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奔向何处,知道的只是向前,向前。儿童被强行裹入变成一名匆匆向前的“过客”,正如那首校园民谣:“上学做早的,是我;回家最晚的,是我;玩得最少的,作业最多的,睡觉最迟的,最困最累的,是我是我还是我??玩本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也本应该有大把的时间来经历这样的过程,可现在这一切都是奢侈。

我们可以回忆起原始人简朴和平静的生活,在那里儿童可以找到一个自然的避护所。在这样的原始社会里,儿童跟以平静安宁的方式从事简单工作的成人相接触。儿童的周围就是家畜和他可以随意触摸的其他东西。他可以做自己的工作,而不必害怕遭到反对,当他感到疲倦时,他就躺在树荫下睡着了??这样随性舒服的画面令人向往。[6]

(二) 应试学习占据了儿童全部的生活

卢梭曾批评以文字为主导的教育压抑了儿童的生长,使之变成畸形的成人,这一批评多么切合今天中国教育的现状,其极端表现就是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今天绝大多数儿童不得不成为考试的工具,为了取得一个好的分数,上一所好的学校,找到一个好工作,课余时间全部被家长安排各种培训班、辅导班、才艺班。过度的学习全面占据了儿童的身心,使他们没有时间玩耍、嬉戏,失去了儿童特有的天真活泼。正如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开篇所述: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目,这是令人痛心和尴尬的,而且尤其可悲。

儿童时光应当是一个以游戏为主,功利性的劳动为辅的时期,但在中国,强制性的学习 挤占了儿童几乎所有的时间。至此,儿童生活原有的五彩缤纷变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黑白两色,使得他们的快乐一点点消逝殆尽。“快乐童年”变成了“黑色童年”,所以,我们依稀还听见他们在唱着那首不变的歌:“盼望着下课,盼望着放学,盼望着游戏的童年??”

(三)儿童文化逐渐被边缘化

儿童文化处在被边缘化的状况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儿童的居住环境、电视媒体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学校教育等都是密切相关的。这边主要讲两点,一是儿童的居住环境,现在基本都是公寓式的住宅,孩子们像被囚禁在笼中的小鸟,与自然隔绝着,也彼此隔绝着,再加上现代家庭普遍为独生子女,儿童彼此间的交往机会更是少之又少。没有了儿童的集合交往,儿童就没有机会在不受成人的干扰下,自主地开展交往与活动。儿童独有的文化断裂了,传统的儿童游戏失传了,儿童特有的天真与顽皮消失了。二是电视作为视听大众文化,一方面给儿童生活带来了新的乐趣,另一方面却剥夺了儿童游戏和交往的时间,剥夺了儿童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体验的机会。儿童是与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喜怒哀乐的同伴打交道,同时也自然地与生长着的自然万物交流。可在电视面前,他们再也无法在草地上打滚,也无法到林中和小鸟在一起歌唱。他们可以在电视上了解到小麦从播种到收割的全过程,却闻不到小麦成熟时的清香,更体验不到小麦抽穗时给人的喜悦。儿童文化中整体和直观的观照方式慢慢地被忽略,虽然他们获得了知识,却远离了真实的体验,最终导致“童年体验的消逝”。 [7]

四、教育应如何才能还予儿童本真

(一)家庭教育——成人需重新审视自己,尊重儿童的思考 如何阻止童年体验的消逝,或者说,如何让儿童保留童年的本真,还儿童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是教育的责任。教育与教育者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对此,张文质和林少敏有过一段精彩的表述:我们觉得现在的教育机构、现在的教育者已经没有资格、没有权利还处在那样一片沾沾自喜、妄自尊大、认为真理统一于我、万物皆备于我的一种坦然的、先天性的、权威的状态。这个状态必须全面地加以反思,反过来对儿童世界,对儿童的心理、对儿童的存在状态必须带着一种学习的心态来加以重新理解,重新了解,重新认知。对儿童的世界来说,我们在《保卫童年》中提过,儿童世界相对于成人世界来讲,现在已经相当地被曲解了,也就是我们现在总是觉得成人世界天然握有真理,成人世界是一个值得效仿、值得跟进,值得复制的世界。[8] 其实未必如此。成人时常会遇到儿童许多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在儿童的眼中,任何事物或现象的发生与改变都有其目的,儿童常常喜欢询问某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者某些事物的起源,并期望能得到成人的解释。但是,儿童的许多发问常常令知识丰富的成人甚至学者都哑口无言,然而,正当成人不知所措的时候,儿童自己却给了自己一个完美而合理的解释。《苏菲的世界》的作者贾德说过“小孩子应该比较可能成为好的哲学家”,因为儿童的各种表现最为逼近真理的本质,儿童是比成人缺少经验和知识,但是他们并不缺少思考和讨论事物的能力,有时候他们只需要很少的经验,就能讨论一些深刻的问题,例如,什么是真?什

么是善?什么是美?对于儿童来说,深刻的哲学问题起源于他们对周遭世界的困惑与好奇。因此,成人不能小视儿童对于问题的解剖能力。

(二)学校教育——反思与行动

回到教育本身,保留儿童的本真(童心、童真、童趣),在反思的基础上要进行行动。通常认为,学校教育有两项职能:一是培养人;一是让儿童幸福地生活。为了实现这种目的,教育应当关怀生命,回归生活,使整个教育活动充满生命的活力。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等,都要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让学生主动地、自由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具体来说,可以将学校时间分为教学时间与自主活动时间。在教学时间内,根据国家的课程计划,安排教学。在自主活动时间,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儿童可以自主交往,自由游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没有教学目标与作业,没有成人的权威,儿童在这段时间尽可能展示与发展儿童的天真、率直、不计功利,自由自在的一面。这段时间的学校,是少年宫与俱乐部,是自由气息浓厚的家庭,是儿童生活和玩乐的地方。学生可以看电影,在图书馆自主阅读,在学校微机室上网,在体育场做运动,在兴趣班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这段时间内,玩得高兴本身就是目的,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等成为次要目的。这段时间是“给儿童的生活留足‘空白’,留足成长的‘自由地’,应当还儿童一个本来属于他的美好的天赐的世界”。在学校如此,在家更应是如此,父母应交予他们自主时间,让儿童尽去感受那份童真与童趣,让天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9] 卢梭说“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惟有如此,儿童才能成为拥有童心、童真、童趣的独立完整的个体,才能自主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拔萝卜读后感

读后感之《拔萝卜》

拔萝卜

拔萝卜

拔萝卜

拔萝卜教案

拔萝卜课堂实录

齐心协力拔萝卜

拔萝卜剧本

拔萝卜教案

拔萝卜读后感
《拔萝卜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