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俄罗斯文学

发布时间:2020-03-02 12:27: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0121225 姚童安 国际会计122班510296612@qq.com

浅谈俄罗斯文学及作品

著名哲学家、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哲学的代表别尔嘉耶夫曾说过:“俄罗斯文学不是诞生于愉快的创作冲动,而是诞生于人和人民的痛苦及其灾难深重的命运,诞生于拯救全人类的思考。”

俄罗斯文学与俄罗斯人的名族性格、与俄罗斯思想及独特的东正教理念息息相关,她建基于复杂的俄罗斯文化基础之上。因此,要理解俄罗斯文学,首先必须了解俄罗斯的独特文化。别尔嘉耶夫在《俄罗斯思想》中曾对俄罗斯名族性格作过精辟的说明,其中有一段名言道:

“俄罗斯是两极化的民族,它是对立面的融合„„在俄罗斯人身上可以发现矛盾的特征――专制主义与国家至上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与自由放任;残忍倾向暴力和善良、人道与柔顺;信守宗教仪式和追求真理、个人主义与强烈的个人意识和毫无个性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自吹自擂和救世主义、全人类性;奴隶主义和造反行动”。由此可知,俄罗斯人的民族性格中存在着显而易见的悖论:既是东方的又是西方的,既是专制主义的又是无政府主义的;既有强烈的主动攻击性又有极度的驯顺性和被动性,既有奥尼尔斯放纵又有东正教的禁欲;既是豪爽粗野的又是温存细腻的,勇猛冲动而富有耐力,外表冰冷而内心火热,对国家现状的极度不满和深沉的爱国主义。

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民族背景和民族性格下,诞生了像列夫·托尔斯泰,普希金和屠格涅夫这样的俄罗斯经典文学大家。接下来我就三位俄作家的主要代表作品来简单的谈一谈读后感。

一、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辛勤创作,留下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巨著。并因此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顾一切追求爱情的女性文学形象。一百多年来,这一文学形象受到了几代人的追捧,有些人甚至将其提高到了追求爱情的完美女性的高度。

安娜是个悲剧人物,她是个文化修养极高的贵族女子,在当时上流社会中以她惊人美丽高贵聪慧在任何场合出类拔萃,美丽迷人。虽然生活舒适无忧无虑,可是身处虚伪的列子和虚伪社交场合社会环境。使她疲惫不堪,同时又极力想摆脱一切。当遇到渥伦斯基后,她毅然勇敢离开列子甚至牺牲自己家庭和爱子,追求自己幸福,可是当她放弃一切后,让她意想不到是渥伦斯基是个伪君子,又无情抛弃她,迫使她坠入痛苦深渊,最后导致安娜卧轨自杀悲剧。

其实产生悲剧的结果不止是渥伦斯基爱情的背叛而是整个黑暗,罪恶的社会。追求自由幸福,向往妇女解放在那个年代都有过,中国古代著名梁山伯祝英台,他们爱情悲剧也是当时封建社会和封建思想所致。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现如今社会,提倡妇女解放,可以大胆追求自己幸福权利。

二、普希金

普希金,俄国一位歌颂自由与进步的浪漫主义诗人。笔下的《致大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都是不朽的佳作。我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课本上节选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

你》,那时读着仅是一首诗。自己逐渐长大,对这首诗日渐有了新的,深的理解。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第二节,诗人表达了心儿永远向着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并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生活的真谛。

是啊,人生就是现实中的大舞台,每个人都是表演者,且没有时间彩排,这样一来就不可能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又如行在高速公路的单行线上,象棋中没过河的小卒子,只能进不能退,不管是非对错,喜怒哀乐,都得走下去。

生活本身不会欺骗你,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却很难称心如意,经常超出理想的预期,让人一下子接受不了,应付不来,感觉措手不及,郁闷孤独无奈从此开始。在这个时间段简直就是度日如年,或者是把这样的一天当做成是一个世纪,这时候最孤独无助无所依,最需要朋友的时候,而一般来说,朋友恰恰不在身边,怎么办,多难过的日子也得过,多难熬的时间也得熬。默念这首诗,每念一个字,你的烦恼和不快就会随着你念的声音被抽出一丝,反复几遍,一来二去,这些烦恼和不快,就会从你的情感中完全剥离开去,随着你的声音,飘上九霄,飞上天际,消失于浩瀚星宇。

人的昨天就是今天的过去,而今天又将成为明天的历史,所以今天不论好过还是难过,也都将会过去,就像黑夜不论多么漫长,也将为黎明所代替,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岁月的洗礼,暮然回首,也不论当时如何,都将成为最美好的回忆。

人所能看得到,摸得着,能把握得住的也只有今天而已,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今天好过要过得有意义,不好过也不应虚度,该珍惜的珍惜,该善待的善待,该包容的包容,该放开的放开。阴郁的日子里一定要心平气和,珍视这份无聊,珍视这份无奈,因为这些马上就会逝去,马上就会雾散云开。

当你这样认识以后,把郁闷烦恼孤独和无奈等所有不好的情绪统统当成一种享受,慢慢品味,细细咀嚼,你就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如此的精彩,世上的一切都是那么可爱。心境会自然放开,年轻的心态自然会来,因为你所看到的,即便是不好的人和事中也是他那好的一面。

三、屠格涅夫

屠格涅夫是一位多产的现实主义伟大作家。 屠格涅夫的成名作《猎人笔记》就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现实主义特写集。作者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农奴、农民、地主、管家、城镇医生、磨坊老板娘等众多栩栩如生的形象,真实地还原了十九世纪中叶农奴背景下俄国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屠格涅夫出身于俄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母亲就是一位农奴主。因为从小所受的教育不同而与其他贵族地主的言行举止大相径庭。书中他从一个受人尊敬的猎人的角度记录了农奴们与地主之间的故事,字里行间体现出他对农民、农奴的同情,不动声色地把贵族地主描写得“滑稽可笑”、“极不体面”。这种高超成熟的写作方法和人物描写的功力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整本书里更多看到的是俄罗斯人的性格特点和俄国农村农奴制存在下的生活场景。第一章中的霍夫和卡里内奇,一个勤劳、接近社会,一个热情、接近自然;《美丽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扬》中的卡西扬纯真善良、头脑灵活、善于思考;《歌手》中的雅可夫具有非凡的艺术天赋,同时也间接的赞美了雅可夫身边的那群农人的音乐鉴赏力;《彼得·彼得罗维奇·卡

拉塔耶夫》中聪明美丽、渴望爱情和自由的马特丽娜;《别任草地》中纯真稚气,过早分担生活压力的农家孩子;„„他们都是地道的俄罗斯人:热爱大自然、热情、富有智慧、充满爱心、坚持自己始终不渝的美好理想。

《猎人笔记》中的风景描写也是极其出色的,自然现象、湖光山色等等一切在屠格涅夫的笔下都显得生动形象、趣味横生。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一段是在《别任草地》中:“那是一个美好的七月天,只有当天气长久稳定的时候,才会出现这样的好日头。从一大早便是一片晴朗的天空,早霞没有像火般燃烧,而是泛着柔媚的红晕。太阳不像酷热的干旱时候那样火烧火燎,也不像暴风雨前那样暗淡发紫,而是显得明亮璀璨——在那狭长的云彩下冉冉上升,放射出鲜丽的光芒,随之又淹没在淡紫色的云雾中。„„”这就是作者笔下的自然风光,他笔下的风景描写像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照,在我眼睛扫描过这一段段优美的文字时定格在脑海里,一切都让人感到那么舒适、怡情。

没有惊心动魄的华丽场面,没有回肠荡气的爱情故事,没有令人动容的传奇冒险„„这只是一本日记。 真的是这样吗? 我读完《猎人笔记》的那一刻,不得不被屠格涅夫伟大的精神和文字功力所折服。 它通过清新明快的语言,抨击了丑恶、压迫,讴歌了淳朴、善良的品格,更表达了普通人内心的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是一本散发着“俄罗斯泥土芳香”的日记!

了解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了解它的文化!而俄国文学大家作品则生动,深刻地记录着俄罗斯文化的点点滴滴。因此从俄罗斯文学作品中领略俄国风采是个不二选择。 (参考文献: 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版;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易俊译,广州出版社 2006版;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版;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版 )

俄罗斯文学讲稿

俄罗斯文学 读后感

俄罗斯文学通论论文

论文资料(俄罗斯文学)

翻译硕士考研百科知识:俄罗斯文学

俄罗斯侨民文学与本土文学关系初探

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

俄罗斯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俄罗斯诗人布罗茨基

西安外国语大学通识选修课俄罗斯文学期末作业

浅谈俄罗斯文学
《浅谈俄罗斯文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