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众传播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0-03-02 14:29: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信息社会的特点:(1)社会经济的主体(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3)交易结算(4)跨国贸易 施拉姆提出一个新的过程模式“循环模式”。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马莱兹克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相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1)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 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传播者的人格结构、传播者所处的组织、传播者的社会环境等 (2)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 (3)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 来自两个方面: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 是受传者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这种选择当然也是基于受传者本身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需求作出的。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的重要特点:(1)人际传播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2)人际传播的信息意义更为复杂和丰富 (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 (4)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群体规范::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功能:1.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2.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3.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4.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群体压力: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大众传播:定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特点: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有商品属性,又有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特别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1.环境监视功能:传播对社会起着一种”瞭望哨“的作用;2.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传播是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重要社会系统;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关: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任何一种问题、意见、商品、团体乃至人物或社会活动,只有得到大众传播的广泛报道,都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大众传播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之于众,能够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下,从而起到强制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3.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认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拟态环境:就是我们说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1.媒介即讯息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 2.媒介即人的延伸:他认为,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 3.“热媒介”与“冷媒介”:“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而“冷媒介”;传递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4 意义: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局限:带有极端性和片面性,我们在麦克卢汉的理论中看不到从事着能动的社会实践的人,看不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电子乌托邦”思想定义:对媒介技术的发展给予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局限性:单纯的技术上的可能性并不能保证理想的社会形态的出现,缺乏历史依据和科学依据。

“把关人”理论: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市场标准(不是唯一)把关的实质:对社会价值或新闻要素的分析,以及对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考虑。对新闻的选择和加工产生重要影响的9种要素:1.时间跨度。2.事件强度。3.明晰性。4.文化接近性。5.预期性。6.出乎意料性。7.连续性。8.组合性。9.社会文化价值。垄断资本控制传播事业的方式主要有3种:1.以强大的资本做后盾成立超大型媒介联合企业,对大众传播事业的主要部分实行垄断。2.通过他们控制的议会党团或院外活动及团队供应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干预。3.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来间接地控制和影响其他中小媒介的活动。控制研究: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1.个人的信息反馈。2.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3.诉诸法律手段。4.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哪几种媒介制度:1.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制度。2.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制度。3.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制度。4.发展中国家的媒介制度。自由主义媒介理论:也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其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自由主义媒介理论的原理原则:1.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2.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3.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收到任何强制。4.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社会责任论: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现代社会责任理论原则: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2.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3.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4.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1.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4.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发展中国家的媒介制度和发展理论:1.大众传播活动必须与国家政策保持同一轨道,以推动国家发展为基本任务;2.媒介的自由伴随着相应的责任,这种自由必须在经济优先的原则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下接受一定限制;3.在传播内容上,要优先传播本国文化,优先使用本民族语言;4.在新闻和信息的交流合作领域,应优先发展与地理、政治和文化比较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5.在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利害问题上国家有权对传播媒介进行检查、干预、限制乃至实行直接管制。

IPP指数,即“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了著名的“政治既有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做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他们迄今所持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他们迄今所持的政治倾向。表10-2:根据表格结果,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选择性接触假说”,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并不是不加选择的,而是更愿意选择接触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而对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的倾向。“受众即市场”的观点,麦奎尔曾指出它的问题:

一、它容易把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为“卖方”和“买方”的关系。

二、这种观点更多的着眼于受众的股买能力与消费特点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属性,如收入、性别、年龄、学历等,而不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三、这种观点容易把“商品销售量”——收视率或发行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四、把受众视为“市场”的观点只能是传媒一方的观点,只能使人从传媒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受众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有:

1、传播权。

2、知晓权。

3、媒介接近权。“使用和满足”;含义: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局限性:

1、“使用与满足”研究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

2、它脱离开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地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3、“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这是有限的,仅仅限于对媒介提供的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接触”的范围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效果:所谓效果指得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

一、狭义:指的是行为者的某种行为实现其意图或目标的程度;

二、广义:指这一行为所引起的客观结果,包括对他人和周围社会实际产生的一切影响和后果。双重含义:第一,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行为的变化。第二,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1、环境认知效果。

2、价值形成和维护效果。

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一系列效果假说:

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2、“选择性接触”假说。

3、“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

4、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意见领袖”: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个人影响》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中介因素”的概念,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主要有四种:

1、选择性接触机制——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层次。

2、媒介本身的特性——讯息的媒体渠道不同,其效果也就不同。

3、讯息效果——包括语言和表达等,其方法和技巧不同,会令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4、受众本身的性质——受众的既有立场和倾向、他们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意见领袖的态度,会对大众传播效果发挥重要的制约作用。《人民选择》、《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传播流”研究的三部曲。主要从传播主体、传播技巧和受众三个方面说明制约传播效果的因素:

一、传播主体: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但在这一过程中居于最优越地位的无疑是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者。传播者不但掌握着传播工具和手段,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那个的取舍选择,作为传播过程的控制者发挥着主动的作用。尽管如此,传播者本身的某些特点仍然会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1、信源的可信性效果。

2、“休眠”效果。

二、传播技巧:指的是在说服性传播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

3、“明示结论”和“寓观点于材料中”。

4、“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

5、警钟效果(恐惧诉求)。

三、传播对象:

1、意见领袖的作用。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的特征:

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2、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

3、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4、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率高、接触量大。意见领袖的作用:在购物、时尚、娱乐等领域,意见领袖最重要的素质是“生活阅历”,其次是“社交性”和“社会经济地位”。“生活阅历”则并不那么重要。尽管准确地捕捉意见领袖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但对大众媒介来说,认识到这些人的存在,增强受众定位意识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2、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的影响。

3、受传者的个性与传播效果。

“议程设置功能”:含义:是一种理论假说,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特点:

1、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这个层面同时也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2、“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3、“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议程设置功能”的理论和有关概念:

1、确认媒介议程和受众议程之间的因果关系。

2、“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趋向明确化。

3、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4、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

5、对“属性议程设置”的概念的关注。

6、一些研究从受众角度考察媒介议程设置效果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沉默的螺旋”:由三个命题构成: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诺依曼提出的要点:

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互相作用的结果;

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呼疾”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理论的特点:是一种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的关系的理论,这个理论在两个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一是它的舆论观;二是它的效果观。

“培养”的基本观点: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及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准,社会才能实现协调。怎么理解新闻框架:

1、双重含义:第一,框架作为一定的知识体系或认知定势存在我们的大脑中,它来自我们过去实际生活的经验;第二,我们根据既有的框架来“建构”我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正如基模可分为”个人基模”和“组织基模”一样,框架的概念同样可区分为“个人框架”和“组织框架”。框架理论开始引进到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并由此诞生了“媒介框架”和“新闻框架”两个学术概念。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理解新闻框架:第一: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或准则),这些原则来自新闻媒体的立场、编辑方针以及与新闻事件的利益关系,同时又受到新闻活动的特殊规律的制约。第二,在一定的新闻文本中,新闻框架通过一定的符合体系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形成对新闻事件意义的建构。第三,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第四,新闻框架作为媒体为新闻事件定性的主导性框架,对受众认识、理解新闻事件以及对新闻事件做出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也称为框架效果。四种因素构成不同的新闻框架:

1、行为主体——新闻事件的实施人、责任人或机构;

2、身份认定——对空难受害者身份属性的提示和定性;

3、归类打包——将新闻事件归类于不同性质的范畴,贴附标签的过程。

4、引申泛化——对新闻事件的实质做一般意义上的阐释。“上限效果”假说:三条论据:第

一、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也就是说,大众传播传达的不是“高、精、尖”的知识,而是某一范围、某种程度的“一般”知识,无论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不可能从大众传播中得到超出这个程度或范围的知识。第

二、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受众中的“先驱部分”在感觉自己的某种知识已经充足的时候,就会自动减慢或停止对这种知识的追求。第

三、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即如果受众个人的知识程度已经高于大众传播的内容,他们便不会再通过大众传播去寻求知识。

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主体为国家。此外还包括国际机构,超国家机构,同盟与地区集团,跨国组织或运动,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个人 全球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扩大和发展,它既包括传统的国际传播的各个领域,又拥有自己的全新课题。

1、全球传播的出现与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进程密切相关。

2、在传统的国际传播中,传播主体主要是国家社会及其代表,以及各种各样的政府间国际机构。

3、从目前的现状而言,全球传播的主要媒介依然是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但与此同时,具备多种媒体功能的互联网,正在成为全球传播的大平台,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4、在传统的国际传播中,不同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在全球传播中,许多全世界、全人类范围的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政治全球化的加速;

3、文化的交流、融合、摩擦和冲突的全球化。什么是信息主权:是斯诺登和席勒在《国家主权和国际传播》中提出的概念。换言之,即一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这是信息时代的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信息主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对本国信息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

2、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的信息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传播体制的权利;

3、对本国信息的输出和外国信息的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文化帝国主义问题:美国学者席勒是文化帝国主义研究的代表学者,在1976年出版的《传播与文化支配》一书中,他为这个概念做出了一个经典定义:文化帝国主义,就是“在某个社会步入现代世界系统过程中,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被迫接受该世界系统中的核心势力的价值,并使社会制度与这个世界系统相适应的过程。这里的外部压力,主要指的不是军事高压,而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信息和文化产品单向汹涌而入的状况。

传播学的4个奠基人:拉斯韦尔、卢因、霍兰夫和拉孔斯菲尔德。

1、拉斯韦尔的宣传与传播研究:出版了《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并考察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和因素: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

2、卢因与“把关人”。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当中,“把关”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

3、霍兰夫与说服效果实验。对传播学的贡献:一是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4、拉扎斯菲尔德与经验性传播学研究。是四位中,影响最大的一位,他是“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者,认为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发挥影响。被称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

1、香农的信息论与传播学。

2、威纳的控制论与传播学。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1、经验学派。指的是主要以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它主要以思辨性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流派相区别。

2、批判学派。

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复习

大众传播心理学

大众传播毕业论文

大众传播心理学论文

大众传播理论复习

大众传播通论论文

大众传播_重点总结

第七章 大众传播(全文)

大众传播理论笔记

大众传播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大众传播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