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文言文交流发言稿

发布时间:2020-03-01 18:52: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与在座各位老师相比,我的经验少之又少,以下发言只是我结合之前的教学经历所做的反思,很多新的想法和做法肯定还很不成熟,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对文言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1、从政策上,切合国家弘扬传统文化的要求

2、体现语文特点,语文素养

3、考试试题特点及所占比重

近年北京高考文言文选材特点及趋向:

考试题材类型相对稳定,教学和训练中比较有抓手。

考题题目数量加大,整体分数值增加,不过题型相对稳定。

拿14年高考具体的题目来看,虽有调整,但变化相对小,整体稳定:

断句题首次直接放在文言文文章中考查

1、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

2、题型不陌生 文言实词题、虚词题两题合二为一,从考查常用虚词用法转化为更趋向于考查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的能力。

对有关文章内容理解的考查数量有加大趋势,10—13题四道有关内容理解的题,其中比较新的是情境默写的加入,这道题很多学生错并不是题目本身难度有所加大,而是题目抛弃了以往对名句考查的侧重,有些学生临时抱佛脚,就背名句了,结果措手不及,懵了。还有学生惯性思维,审题不清导致出错,拿不到分。 这次的阅读延伸题出现在了文言文部分,与西城二模的文言文《赵鼎传》类似,但有意提示,降低理解和概括难度。结合社会热点现实,对价值观的渗透,对学生关注现实,表达见地的考查。现实性强。题目类型也稳定。

二、我的教学经历及感受:

过去三年的教学经历,我想从带完这一届回过头去反思到的问题说起,这些也是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想要努力改变的方向。

一、讲得多

(一)内容多,重点不突出

必修一的文言文单元教学完成下来,当时的学生感觉我讲的知识点很细,我对比了其他老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内容,觉得自己讲得不是细,是累赘,不管是知识点本身还是课文内容本身,必要讲的,不必要讲的全都讲了。

举个例子:11.9.2号,第一节上正式课程内容的课,当时王友珍老师来听的课。我们备课组在必修模块的教学中一般会将文言文单元安排在了最前面,因此,我的第一节课讲的是《烛之武退秦师》。当时因为刚刚拿到教材,又不知道一节课学生的进度是多少,所以记得那天晚上几乎就没睡,一直在准备课,当时觉得自己准备的很细致全面了,结果王老师一听下来就发现了几个细致的真正应该点到的地方没有提到,还有其它比如学生课上诵读时间少,参与的不多等等问题。当然,我觉得课背得细致是需要的,但是还是要根据学生情况在讲授时有所取舍。(在这想给给位老师看几张当时在必修一文言文单元备课时的我的教材的图片,感觉细是细,但太多,需要强调的,不需要的,都标在书上了,可能也是因为对自己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比较没信心吧,可结果就导致讲的时候有些对学生来说真正应该强调的重要的点就掠过去了,就是比较没层次和重点吧) 在内容讲解方面的没重点,比如必修一中《荆轲刺秦王》一课的分析,我起初觉得内容分析就是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一下人物的性格特点。可止步于此学生会觉得这些内容又和自己初中的课文分析区别在哪,上课时就显得兴致缺缺。当时,讲之前正好听了黄老师的《荆轲刺秦王》内容分析这节课,感觉黄老师的人物形象分析充满了“目的性”,分析荆轲的形象是为了告诉给学生一种认识问题,评判事物的标准。比如看荆轲的性格充满“侠义”精神,就会追问什么是侠义?怎样算作有“侠义”精神?然后引申到一种对人物的“是非观”和“利害关”的评判标准上来。学生听得很受启发,这样的内容分析就让学生自己收获的内容不再拘泥于课本本身,大大增多了,同时对学生的议论思维也是一种锻炼和培养。

(二)讲得多的另一方面体现就是有时候内容设计的针对性不强,自己讲得多,对学生能力本身关注不够

11.9.1号,上了在潞河中学的第一节语文课,当时没有经验,我硬是找了一大堆资料,准备了一节关于“初高中语文的区别”的课,但因为都没有实际的感受和体会,也不知道学生在高中阶段会遇到的具体问题是什么,高中阶段要学好语文,在哪些方面具体应该做些什么„„没有针对性,一节课讲起来感觉就是为了讲一节而讲,内容流于表面,对学生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本是一节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高中语文要做什么的课,却上得索然无味。

最开始讲课的时候,总喜欢自己全都“讲”了,总怕学生不会说,说不对。这样,却在无形当中把学生可能暴露出的问题都掩盖住了。比如,必修一中会给学生讲到几个在课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重要虚词的用法,记得我当时把课文中凡是出现了某个虚词的句子和虚词的用法全都抠的特别细,而且由始至终都是我在讲,但是对学生本身学完了课文是不是掌握这个知识,这种方法,自己真的没什么谱。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不容易更好地集中精力,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学生觉得自己都听懂了,好像什么都会的“假象”,但实际上他们的许多分析能力都是要依靠老师才得以实现,在独立做题时就暴露出很多问题。

我想,就如康老师总是强调的,要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比如最初可以采取讲授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文言现象,然后就可以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分析,老师从一旁引导,再好一点,是不是就可以把辨识和分析文言现象的工作从课堂下做起来,让学生自己来找,自己分析,老师在课堂只是点播。希望长此以往,学生可能就会慢慢形成一种自主分析的意识和能力,并将其带入到对课外文言文的理解分析中。

二、对知识拓展量不够

之前在教的时候主要就是“讲课文”,课文有什么内容就讲什么内容,感觉学生学到手的内容单薄而且零散。我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我对教材本身的把握还不够系统和深刻,还没有真正理解、建立和传达好课文之间的内部联系。另外一方面,我觉得单一的课文内容学习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可能还是不够丰富,收效小。

比如,我们组在讲到司马迁和《史记》时李老师会安排把对《太史公自序》的内容学习补充进来,既让学生接触到课外的文言文,同时更好的知人论世。

于是,我想是否可以在课文内容基础上也进行些适当的有关内容的延伸和拓展,比如在讲到项羽时,是不是可以摘取《项羽本纪》中的一些有关片段放在课堂,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拓展的意识,对项羽这个人物的把握更全面一些,另外,也是对文言阅读知识的积累还有能力的训练。

三、缺少多项能力结合,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文言文的阅读延伸题部分是一个重点内容,之前,在进行这一部分的教学时,我主要是依靠练习题来完成。学生是在学习中猛地遇到了这样一类题型,然后我来讲解什么是阅读延伸题,作答阅读延伸题的思路是什么,答案中需要涉及到哪些内容。当然,这些是必要的,但是对学生来说,这种关注现实的意识,论证问题思路的获得会显得比较生硬,灵活的孩子作答时可能会举一反三,会在不同的题目中调整,但也终究有那么一部分或者说是思维比较死板,或者说习惯了老师给方法,给答案,给思路的,这些学生在作答这道题时就会有比较大的风险。

我想这种议论思路,关注现实的意识是不是也可以在平常的文言文教学之初就渗透给学生,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学生。比如,在对《鸿门宴》这一课进行内容分析时,往往会涉及到对人物性格,人物形象的理解,学生亲刘亲项都无所谓,关键是这“亲”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亲”?可以引导着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做一场关于“谁是英雄”的演讲,演讲的内容从刘项的例子出发,但要结合现实生活来谈,我觉得这可能也是训练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主动性的一个方式。

要说文言文教学的感受:

关键是自己很幸运,遇到了一个好的团队,有好的领导、师傅、同事老师。

首先,康老师非常重视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和帮助,经常组织各种学习、交流活动,组织听课。多参加活动的过程,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问题,获得对课程内容、授课方向的指导。

其次,李老师带领的我们的备课组的老师们,一直都特别愿意帮助年轻教师,不论是公开课还是日常的教学,有什么问题大家都会不遗余力的帮忙。

从自己做的角度的话,我觉得年轻的新老师就要:

首先,多听课,多学习。从开始大量听课,听同组的很多老师的课,从各位老师的讲课内容、讲课重点、进度安排等方面找经验,同时从几位老师的讲课方式中找自己的风格,不过最初主要仍然是以学习和模仿各位老师的教学方式为主。我之前的三年教学中,学校安排黄耀新老师做我的学科指导教师,只要时间不冲突,黄老师的每一节课我几乎都去听了。也从黄老师的课中学习到很多,不管是不是同课型,是不是相似内容,感觉自己每节课都能获得不少启发,而这时候时间的利用效率要远远高于自己闷着头在那背上一节课的时间。

其次,我觉得文言文中基础知识永远是最根本的,尤其是一开始,要专门拿出时间检验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情况。这样做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落实情况心中有数,同时也让学生感觉到文言文的重要,让学生知道在文言文学习中应该做什么。

第三,因为很多学生觉得高中的文言文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跨越,并不是课文内容本身难了多少,而是在初中时期几乎从未独立阅读过课外文言文,这时候他们要开始独立阅读课外的文言语段了。所以,我觉得让学生在学习最初就了解到文言文在考卷中所占分量,明白课内文章学习的积累和训练的作用就很必要。

第四,授课过程中及时调整方式,反思自己的做法。文言文的课知识点细而且多,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及时调整形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并且不定时,不定人的让学生来说,可能能够更好地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提高效率。

第五,让学生明确课外练习中文言文部分的存在意义,使用方法,提高对课外练习的利用效率。

以上就是我对自己过去三年文言文教学的一个反思和感受,很多想法挺粗浅的,有些内容自己也还没有做好,在各位老师面前班门弄斧了,不合适的地方,请多见谅!

交流发言稿

交流发言稿

交流发言稿

交流发言稿

交流发言稿

交流发言稿

交流发言稿

交流发言稿

交流发言稿

交流发言稿

文言文交流发言稿
《文言文交流发言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