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老师)

发布时间:2020-03-02 13:46: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效率为本 聚焦课堂”,是我们学校自2006年起承担的市级实验课题。三年来,在市、区领导的指导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实验教师对本课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将我们课题组的整个研究过程总结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历经几年的课改,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创设情境,主动构建,合作探索等已经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基本理念,但同时也出现了注重形式,追求热闹,忽视实效等倾向,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更理性,更成熟的眼光去审视数学课堂教学,去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新一轮教材改革,让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着课时少、教材生的境况,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问题,便成了我们一线教师直面关注的话题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是探究知识的场所,是开发智力资源的场所,是师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场所,理论上我们已经达成共识,但真正实现上述目标,还需一个长期实践,不断改进的过程。效率为本,聚焦课堂,我们愿意继续探讨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并以此为切入点,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真正给孩子一个生动、活泼、健康发展的空间。

二、理论依据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又一次成为教育的热点。国内外各种教育文献、教育刊物和教研教改活动中,对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很多的研究。但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又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所以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仍是教育领域不老的话题。

该课题属实践层面的行为研究,教师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而形成螺旋上升的研究局面,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依据。此次课堂实验的支撑性理论:素质教育理论、生命教育理论。

三、实验内容

如何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因,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如何激活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提升设疑质疑问题的价值和深度?如何进行作业改革,以人为本,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达到轻负高效的教学目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精讲精练”、突出“学生活动”、突出“学法指导”,确保课堂教学质量高效?如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让教师成为有思想的专业化教师?如何解决新课改中学生学习数学两极分化的现象?课堂激励手段的常见弊病及如何改进?如何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实验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创建符合素质教育与生命教育理论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还学生以健康、灵动的身心。

1、探索符合新课程背景下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

2、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满足学生情感需求,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3、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让教师由经验型教师成长为有思想的研究型教师。

五、实验程序

(1)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9——2007.1)

组建课题组,人员培训;制定研讨研究方案,实施细则;建全研究制度,撰写开题报告。

于英丽负责,以开题报告、实验方案的形式呈现。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7.3——2010.1)

遵循研究方案,深入研究,资料积累。

于英丽负责组织,以公开课、经验交流、座谈会的形式呈现。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3——2010.7)

资料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申请验收。

于英丽负责,以典型案例、研究报告、论文等形式呈现。

(2)研究措施

1、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实现对实验的有力支撑和监督。

2、保证实验教师的相对稳定,有计划地按照方案实施实验操作,增强参与实验的责任感。

3、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信息,正确调控实验过程,加强实验资料的建档、积累、整理和分析,不断总结实验经验。

4、注重校内外环境建设,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及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创造和谐的教育实验氛围。

5、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实验过程的组织领导,保证实验必需的经费。

六、课题的实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认识课题研究的内涵

1、从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的现状来看,存在着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行为相脱节、课程改革与抓教学质量“两张皮”的现象。这已成为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教师压力过大、教育教学效益不高,课程改革难以深化的瓶颈。究其原因,固然是多层面和复杂的,但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在新课程理念向教学实践转化过程中,由于缺乏在具体教学技术层面的帮助指导,致使新课程教学目标难以落实,教学效益和质量难以提升。为此,研究和探索课堂教学设计是推进和深化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问题。

2、提高小学数学教师教学专业素养的需要。

新课程实施需要教师从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的“创新设计者”。因此,创造性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面。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缺乏教学设计方面的培训指导。因而,多数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仍停留在传统意义上“学科本位”的教“课本知识”的设计层面,缺乏对学习主体经验和需要,学习者建构过程。课程资源、学习情境、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学习群体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因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三维教学目标难以整合,教学质量和效率难以提高,课程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学生学习主动性未能有效激发。为此,本课题研究也是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提高教学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效率的需要。

3、有效教学设计是当前教学理论和实践共同关注的领域,也是一门新兴的具有技术特性的科学。所谓教学设计,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对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学习情境、评价指导,及整个教学过程所作的整体系统化策划和具体安排,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在可能条件下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二)在实际教学中进行研究

1、抓住重点——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有效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达成的前提,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目标及课堂教学目标把握得越好,教学就越有效。所以,我认为准确确定一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并加以完成是一节课有效的第一标准。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有效性,首先在这节课中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是否准确。其次,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关注了学生。教学目标的的设定一定要符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你只有设计了关注学生的目标而不是关注知识的目标,才能有效。下面是学校邹雪梅老师在执教《可能性》一课时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情况:抛硬币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学习中接触不确定现象,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认识,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亲身感受,获得直观的体验。邹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

(1)、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是确定的。

(2)、会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等词汇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邹雪梅老师开课设计了采用抛硬币的游戏,老师先让学生在自主地玩游戏中去发现(硬币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也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学生从抛硬币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很自然引入新课。

本节课,学生在“抛硬币一摸球一装圆片一抽奖”等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三维目标”的达成度较好。真正体现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课改以来,“创设情境”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有趣新颖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课堂学习情境令教师们眼界大开。但是如何使设计的情境具有有效性,这是我们课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邹雪梅老师的《可能性》一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实际,让学生在猜一猜、抛以抛、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充满童趣的情境中玩数学、学数学,学生通过活动,发现和掌握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装圆片游戏更具开放性、挑战性、创造性。在探知的过程中让学生展开想象去猜想、去操作、去探索、去讨论、去判断、去验证结论,解决问题。在装一袋摸到的不可能是绿圆片和摸到的可能是绿圆片这两个活动时,学生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开放的探索过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得到发展。实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七、研究成果

“效率为本,聚焦课堂”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一些教学效果。

1、教师教的方式变了

现在的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变成了教师引导点拨,运用“讨论”,“探究”,“图解”,“情境”,“发现”等方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在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三个方面都有较大变化。

在备课上,改变了过去“课前复习、讲授新课、布置作业”等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教学环节,而是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制作教学课件,精心思考学生的活动;设计启发学生思考、探究、讨论的问题;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和方法。

课堂上,教师再也不是权威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组织、引导、激励、点拨学生学习的亲密朋友。在课后,教师引领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组织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收集信息,增强实践动手能力。

2、学生学习方式变了

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自主学习,由死读书,读死书的已有知识的存储器变为积极、活泼、创新的探究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积极主动,兴致勃勃,课堂变成了他们研究讨论问题,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探究创新,个性表现的乐园。课前他们可以预习要学习的内容,可以写预习提纲,列出不懂或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到互联网或生产生活实践中收集信息。课堂上,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积极发言讨论,提问质疑,批驳不同观点,争论研究,表演操作,发散了思维,提高了效率。

3、初步“规律性的东西”

(1)、回归生活、收集信息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课题组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提前到互联网上查找资料,到生产生活实践中收集信息,到图书馆查阅课外资料,通过收集信息,读书思考,既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又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既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

王妍师在教学《数对》中,拍摄了许多生活中的痕迹,让学生在开课便感受到与新知的亲密接触,为了给学生建立较深的数对的印象,将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生活结合,给学生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2)、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钥匙

于国琴、张日凤教学的《三角形的认识》一课由于充分的给予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提出了:任意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三角形吗?等问题,让学生自己操作探究,于是学生们在问题的探索中找到了结论,在交流中学生探究的方法一一被学生接受了。

(3)、启迪思维,鼓励体验是数学学习的深化

数学姜维华执教的《分数的认识》一课,主要进行尝试的是新课程中追求的“知识是直接给的还是经过了真正的引导”。“给”永远只能给死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头。本节课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与尝试,在操作中学生依产生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比较,教师进行抽象、概括,分数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让学生们感到了学习的数学知识的必要性,的确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学。总之我们的实验教师将以此为契机,更加增强信心,深入进行课题实验,大胆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全

面推进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大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将教育教学活动落到实处。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在区电教站领导的带领下,经过全体实验老师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我校课题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获得了一些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既有较强的操作性,又适于普遍推广的成果。

一、工作的简要回顾

我区对此项课题研究工作高度重视,除了组建由区电教站领导的课题领导小组之外,还建立了确保课题顺利完成的科研网络。学校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工作,做了周密细致的布置,大家认识到这项实验不仅仅是课题小组的任务,而是全校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按照科学实验进程的一般规律,我们把整个实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启动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实验任务和具体的要求,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力争获得圆满的成功。

(一)启动阶段

这一阶段的中心工作就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我校所要研究的课题,并制定出相应的教改实验方案。为此我们开展了如下的工作。

1.认真搞好前期调查、分析工作

2.认真搞好有关实验学生的调查工作;实验的启动阶段,我们对部分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全面调查。

3.确立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

4.组建实验领导小组和实验老师队伍。

根据实验的需要,我们组建了实验领导小组。并在全校老师中挑选事业心强,教育思想端正,热爱学生学科知识丰富,有一定的数学经验和研究能力、总结能力的中青年实验老师担任实验任务。

(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完成课题实验的关键时期,是最实质性的工作环节。我们着重对课题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实践过程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组合优化,人员落实,职责到位,研究有效。

1.加强硬件建设与软件开发和管理,为该课题的研究夯实基础。2.加强学习和培训保证课题研究的正确导向。

3.规范过程管理,保证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三)成果总结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完成:课题成果研究报告、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老师教学研究成果集、学生成果集等工作。为了圆满完成课题任务。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点阵字库关于结题工作的计划,并召开了由全体实验老师参加的结题工作会议,布置了有关的任务二年课题研究工作,经过全体课题组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老师)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老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