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单元分析及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21:21: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单元分析及教案

【单元教材简析】

第八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知识。在本单元中,运用浅显的语言,采用生动形象的描写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然后,连续五篇课文,都是有关科学常识方面的内容,(如、地球的引力,新型火车,新型桥梁)。每篇文章都引人入胜,都能激发学生对探索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又要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63个生字,会写30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

4、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多读课外书,在课外书中识字的习惯;

5、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

6、引导学生产生探索、发现科学的欲望; 【单元教学重点】

1、识字与写字教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单元教学难点】

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的自主学习生字。 【单元教学建议】

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的自主学习生字,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本组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地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感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从而让孩子能够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 【单元课时安排】

识字8 2课时 30《棉花姑娘》 2课时 31《地球爷爷的手》 2课时 32《兰兰过桥》 2课时 33《火车的故事》 2课时 35《小蝌蚪找妈妈》 2课时 语文园八 3课时

识字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初、眉”等10个生字,学会“斗、南”等5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本课5个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 课前准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 1

类和益虫。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益的鸟类和益虫。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头饰。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新课

(出示棉花图)同学们,这是什么?(师板书课题)对,它就是我们课文中的主人翁!

棉花本来是一种植物,把它当作了人来写。

二、自读识字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①学生自读课文。

a.读通全文。

b.边读边想,棉花姑娘清哪些动物给它治病?最后是谁治好了它的病?

三、品读领悟

1、学习第1自然段。

a.(出示文中第一幅图)观察棉花姑娘身上有什么?(小黑点)

b.棉花姑娘身上的小黑点是什么呢?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

c.想一想棉花姑娘的心情怎样?哪句话写出了她的心情’!

d.指导朗读,读出棉花姑娘难受、急切希望治好病的心情。

2、学习第2自然段。

a.(出示文中第二幅图)棉花姑娘正在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时,谁来了?

b.他们之间说了什么呢?用“-”画出棉花姑娘说的话,用“一”画出燕子说的话。

c.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男女同学读、分大组读、同桌读。

3、学习第3-5向然段。

a.第3~5自然段,分别是啄木鸟、青蛙、L4瓢虫飞来了,他们和棉花姑娘之间又说了些

什么话呢?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如分角色朗读等。

b.小织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4、学习第6自然段。

a.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又如何呢,请自读第6自然段,用“—一”画出体现她心情的句子。

b.这段中有你喜欢的词语吗?画出来,读一读。(如碧绿碧绿、雪白雪白)

c.拓展练习:

碧绿碧绿的

雪白雪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习

1、自读课文。

2、分角色表演。

先分小组表演.然后推荐到全班表演。

- 3

什么现象;然后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指点:我们地球爷爷的心脏就像这些磁铁一样具有引力,而且它的引力要比磁铁的不知要大多少,能吸引住地球上的一切,它的这种引力就叫“地心引力”。(板书:地心引力)

4、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

四、读文记字。

1、读带有拼音的生字:

俩、摘、伯、而、且、踢、引 lia注意“摘”是翘舌音;“ 俩 ”应读lia,不能读liang;

(反馈时,学生想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其他学生跟着将这个字读3遍。)

2、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

3、认读本课的生词:

他俩、摘桃子、伯伯、而且、踢到、地心引力

(学生先独立认读,然后再给大家读自己想读的那个词。)

4、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五、实践活动 小试验:《地球的引力》

1.想想、做做,小组讨论讨论,举出一些说明地球有“手”的例子。

2.讨论并试验:一大一小两个东西从高处落下,哪个先落地? 第二课时

一、巩固字词。

1、“小小老师查生字”。点名小组开火车读。

2、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语及句子。学生认读。

二、趣味朗读,深入感悟。

过渡:看来课文中的生字同学们都认识了,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

1、自由小声读课文。

2、课文中给我们介绍了几位朋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请小朋友们边读边把他们说的话用笔画出来。你最喜欢谁,就把他说的话多读几遍。

3、读给大家听听?

4、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练习。 (1) 练习读好小猴子的话。

(①欢快—第二自然段;②请求而且有礼貌—第四自然段;③奇怪—第八自然段)

(2)练习读好小兔的话。(①有礼貌—第六自然段;②奇怪—第九自然段)

(3)练习读好猴爸爸的话。(慈祥、各蔼—第七自然段) (4)表演性朗读地球爷爷的话。(声音缓慢、粗壮有力)

5、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读给大家听听!读后师生评议。

6、全班分角色朗读。

三、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或感受到的地球引力。

四、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1、观察要求会写的字。

2、教师范写,强调书写重难点。

- 5

3、这些生字,其中哪几个你已经知道了,请你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教师点拨。

4、读生字。开火车读一读。

四、书写生字

1、老师范写,师生共同突破重难点。

2、学生书空。学生练习,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喜欢科学家吗?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桥梁专家爷爷,是谁的爷爷?(兰兰)今天,我们继续跟随兰兰和爷爷去学习第32课。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1、上节课咱们在这一课中又认识了许多的生字词语宝宝。我们先跟他们打生招呼吧!

出示词语:桥梁 工程师 波浪 特别 结实 玻璃砖 惊奇 划过去 采野花 又薄又结实 轻巧 又平又稳

指名读,一起读。又薄又结实 又平又稳小朋友,你看到这两个词发现他们长得象吗?哪儿象?用又( )又( )也来说一说。

2、跟词语宝宝打完了招呼,小朋友,你回忆一下。课文中的兰兰跟随着爷爷走过了哪几座桥呀?板书(潜水桥塑料桥)在你的印象中,这是两座怎样的桥?(神奇)

二、品读领悟

1、你对哪一座桥最感兴趣?(潜水桥)好,我们就先去潜水桥吧!

2、学习潜水桥

1)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描写了潜水桥?(1—4)

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四个小节。可以和同桌读,也可以自己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大声读。读完之后想一想潜水桥神奇在哪儿?把你觉得描写潜水桥最神奇的句子划下来。

3)交流感兴趣的句子

潜水桥神奇在哪儿?你划了哪句话告诉大家好吗?

A、小节:兰兰惊奇地站在潜水桥上,透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船只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

a)你为什么觉得神奇?(我觉得很有意思)

b)如果你是兰兰或者说你也在这座潜水桥上,透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你会有什么感觉?有点困难的话老师可以帮助你,出示句式“当我透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仿佛觉得( ),各种各样的船只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我会说( )。”

c)真是一种神奇的感觉,小朋友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难怪兰兰会怎么样地站在桥上?(惊奇)你知道什么是惊奇吗?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这种惊奇吗?指名读—齐读

B、潜水桥真够神奇的,让我们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条生活在水底世界里的一条小鱼了,感觉到轮船从头顶驶过的神奇。真有意思!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一座怎样的桥呢?

C、这座桥叫潜水桥,是用特别结实的玻璃砖造的。

a)谁来读读这句话。读这句话,句中的哪个词最让你感兴趣?最吸引你的目光?(结实特别玻璃砖)

b)什么是结实?在你的眼中什么东西是很结实的?(石头钢铁……)这里说是结实的什么?

c)砖?你见过吗?用什么做的?(用泥烧制成的)可以用来做什

- 7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关于火车的故事,(边说边板书课题)你们知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火车的故事》,你将会了解到更多关于火车的知识。

二、自读识字

借助拼音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合作交流

1、齐读,分组读,抽读。

3、听老师范读,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火车的什么故事

三、品读领悟

1、自读第

一、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理解\"飞驰而过\"、可以播放火车疾驶而过的场景,也叫以把自己的手当作火车,演示\"飞驰而过\"的样子。

2、读第三自然段,

a读了这个自然段,你了解到什么呢

蒸汽机车(第二幅图上的车头就是蒸汽机车。它烧煤,从上面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内燃机车(它烧汽油、柴油或煤油,不会产生多少烟。)

电力机车(老师出示图片并讲解:电力机车的车顶有电线。它行驶时下面是两根铁轨,上面的电线提供能量。)

磁悬浮火车(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火车,速度快,接近普通飞机。这种火车只有中间一根铁轨,最特别的是:它是浮在轨道上的。第三幅图画的就是磁悬浮火车。它在日本、德国常见,我国正在研讨中。)

c.朗读领会。

自读第

四、五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a.理解\"夕发前至\":\"夕\"奖晚上,\"发\"是出发,\"朝\"指的早上,\"至\"是到来。谁能把词意思连起来说说?(晚上出发,早上就到了。)

b爸爸还说了什么?

C引导理解不懂的地方。

如;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画出海面及山势的剖面示意图,帮助学生理押解\"海拔\"、青藏铁路指从青海到西藏高原的铁路,那里海拔特别高,平均超过4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区,被称人\'世界屋脊\"。

d指导则读,重点读好长句子:\"我国正在…青藏铁路。\"

读第六自然段。

你也想驾驶火车吗?你想驾驶什么样的火车呢?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复习巩固生字

1、学生读生字卡片。

2、游戏:教师读一字,学生快速拿出相应的卡片.再组词语。

三、书写指导

1、观察字形结构,想想怎样写才好看。

重点指导:\"发\"的第一笔、\"成\"的斜钩要写好,整个字才好看。

四、巩固延伸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一列本来的火车,大家交流。

- 9

中间这两节是写小蝌蚪找妈妈,那么这一段前面一节(第一节)写的什么?这一段后两节写的是什么?这样,课文分成几段?

课文可分成三段: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2.小蝌蚪找妈妈。

3.小蝌蚪找到了妈妈。

六、范读课文。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看好后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到哪儿,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图上有关的地方。

(老师范读全文。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

七、复习生字词。

用小卡片全班轮读。(一人识一个,联一个词)

快读。(要学生迅速读出字音)

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品读领悟

第一段。

1.出示第一幅插图。(一张画有水草的图,然后贴上一群小蝌蚪的剪纸。)

提问:你们看,池塘里有多少蝌蚪?(帮助学生理解“一群”。)2.如果后面又来了几群(在远处贴上数群小蝌蚪的剪纸),这叫多少蝌蚪呢?

(引导学生区别“一群”与“一群群”)

3.(引导学生观察)谁说说这些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训练说一句话:小蝌蚪。

4.现在我们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指名读第一小节)

5.指点:课文上说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告诉我们小蝌蚪很开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谁能说一句,(引导学生运用“快活地”一词,出示:“快活地”的句式)

6.齐读第一段。

第二段。

1、叙述: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边说边揭示长了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纸,贴在的原来的水草图上),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引导观察进行比较)。

2、小蝌蚪游呀游呀,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揭示鲤鱼妈妈的剪纸贴在水草图上,取下未长脚的小蝌蚪)。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想起自己的妈妈。)哪个小朋友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疑问号,把小蝌蚪想妈妈的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谁是我的妈妈呢?

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

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

…… )

3、小蝌蚪想妈妈,就去向鲤鱼妈妈打听。小蝌蚪怎么问的?鲤鱼妈妈怎么回答的?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小朋友读鲤鱼妈妈的话,大家读叙述的话。

分角色朗读。

4、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去找自己的妈妈。小蝌蚪找呀找

- 11

青蛙披着绿的衣裳,露着白的肚皮。

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10、指导朗读。突出四个动词和这两个形容词。

11、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要把青蛙写得这么美呢?

12、讲述:因为青蛙是益虫。一只青蛙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我们小朋友要好好保护青蛙。

13、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和妈妈一起捉虫了,同学们看看图,再自己读读课文。

(学生自学课文最后一节)

14、出示卡片:蹲

让学生认读,并区别其含义。

三、朗读全文。

四、简要复述。

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我们知道了,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谁能简单地说说?

学生默读,准备复述。

语文园地八 口语交际

未来的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初步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关于桥的课件;

2、学生搜集桥的图片;

3、学生自己设计的“未来的桥”图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这几天大家都忙坏了,又是搜集桥的图片,有是画桥,那大家肯定

道我们今天这节课是与什么有关的啦?

生:桥

师:好,那我们就给这节课起个名字叫:桥。(老师板书:桥)老师也搜集了不少桥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呢?

生:想

2、播放有关桥的课件(课件演示桥的发展:木桥——石桥——公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立交桥等)

师:刚才你们都看到哪些桥呀?

生:木桥,竹桥,石桥--------

师:是呀,桥的世界真是太丰富了,在这么多桥中,你最喜欢什么桥呢?(先同桌练说,再指名说;引导学生先说喜欢的桥的名称,再说喜欢的原因)(引:

1、她是怎么把这座桥说得好的?

2、她说的好这座桥有什么秘密呢?

3、她又是为什么说的这么好,引起了你们这么热烈的掌声呢?

4、她最独特的地方是什么?)

3、小结过渡:小朋友你们精彩的发言让黄老师了解了你喜欢的桥,随着科学的发展,桥也不断在变化,同学们你们充满想象力的小脑袋瓜里,想想未来的桥是什么样的:呢?(板书:未来)请你们把设

- 13

制作桥的模型。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 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单元分析及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

一年级语文第八单元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一年级第八单元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单元分析及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单元分析及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