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发布时间:2020-03-02 05:14: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水田小学罗敏

摘要: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课程,要培养这方面的实践能力,不能光靠反复做题,学会应试考试,而是要设计各种学习活动,也就是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把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生活联系起来,真正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中怎样创设情境、运用情境,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关键。我们可以联系生活,体味情境;借助图画,再现情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播放乐曲,渲染情境;借助道具、扮演角色,体会情境;利用多媒体,进入情境等等。不论怎样的创设情境,都必须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创设的情境要科学、合理,这样才能运用自如。

关键词:教学情境;创设与运用情境;体味情境;演示情境;渲染情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恰当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课堂引入不得力,缺乏生机和活力。教师每天都重复着那句单调而乏味的语言“今天我们讲×××”来引入新课,学生则会听而不闻,旁若无事。学生在这种涣散和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下是不可能集中精力吧课听好的,因此也就不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改变死板的教学模式,要创设生动、活泼、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提高课堂效率。现就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创设教学情境、运用教学情境,谈谈自己的看法。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学科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那么,我们将在课堂中怎样创设情境与运用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创设与运用:

一、联系生活,借助图画,体味并再现情境

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文章来自生活、反映生活,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必须追溯源头,引导学生了解文章所反映的生活, 1

理解文章的思想立意,体悟其意境和情感,并且使他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尝试将学生领出课堂,走入生活。利用生活的情景来为教学服务。教学二年级语文《秋游》一课时,讲到“天空中的云,有的像„„有的像„„”时,我是这样做的: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操场上,让学生实地对天上的云进行观察。天空中飘着的白云,与课文中的情景差不多。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想象,追着要告诉老师,这朵像白兔,那朵像山羊;这朵像马儿,那朵像小狗„„学生积极发言。然后再领学生进课堂,进行《秋游》的学习。由于学生有了直接的体验,感受了生活情境,对课文的内容不但理解得透彻,而且朗读的特别有味儿!利用生活的情景,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免费且最实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自己的观察中得到了体验。

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叙事、写人、写景、表情达意时,总寓于自己的胸中之境。这境就是一幅画,文与画是相通的。借助图画可以再现情境,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在图画面前,学生能够较迅速、真切而又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到创作者把图画变成语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照文章绘图的创造性与重塑性,也能培养审美情感。

小学课文中的内容大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它有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借助这些图画,再现情境。学习《拉萨的天空》一文时,让学生认真看插图,仔细观察图中的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然后口头描述出来,描述后,学生的头脑中就有了一个较鲜明的拉萨天空蓝宝石般的形象: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象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借助绘画不仅可再现情境,还可以借以显示文章的深刻含义。在学习一年级的《这儿真好》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篇课文深刻的含义,就可以采用绘画的方式创设情境。低年级学生尤其喜欢画画,我就用绘画的方式导入、渲染情境。首先让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好比是荒岛。在纸上先画一只小熊,一张纸上就只有小熊,也就是荒岛只住着小熊一个,显得它很孤独,跟着课文思路走,接着画云、树、草、花、小动物们等等。这样一幅充满生机,美丽的小岛图画就展示在面前了,图中的小熊也不孤单了,这幅图就好比是小岛,这样学生好比在岛上生活过一样,实地体会了美化环境,爱护环境。学生积极性很高,兴趣也浓厚,在快乐的绘画中领会了课文的精髓实质,教学效果好。

二、运用实物和乐曲,演示并渲染情境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快捷的方法。这种方法在一些具有较强客观性的课文教学中运用最合适不过。如

四年级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初读课文,老师和学生心中都充满疑惑,苹果横着切真的会出现一个清晰的五角星图案吗?为了揭开这个谜,学生分组带来了苹果,课堂上现场做实验,面对真实出现在眼前的五角星,既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自然比空洞的讲解要深刻得多。

音乐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伟大的天然之声。音乐与文学通过不同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如果能把音乐语言和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激发起联想与想象的活力,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听过这样一节语文老师的课,在她的教学《王二小》的课堂上,孩子们流着眼泪呼唤着王二小的名字,那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呼唤,使听课的老师个个热泪盈眶。我们知道,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情感发展得并不完善,而这正是老师通过音乐情境的渲染,才获得如此情真意切的效果。可借助音乐为学习课文渲染情境,还可以借助音乐为作文创设情境。声音看不见,摸不着,难以描写。而课文给我们提供了借鉴。古代许多大诗人以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旋律,每一首诗便如音乐般让人陶醉,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启发。小学生喜欢唱歌、听音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鉴课文的写法,让学生听一曲美妙的乐曲,学习用语言文字手法描写音乐的意境。这样既可以训练其思维想象力,提高艺术修养,又可以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三、借助道具及多媒体,体会并融入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角色,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童话故事,对于课本上的几篇寓言,也是情有独钟。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中,导入和学习时,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如果朗读时,仍能使学生保持一种十分兴奋的心情,无疑是十分有利于学习的。而分角色朗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在指导《狼和小羊》的分角色朗读时,为学生准备了头饰(凶狠的狼和温和的小羊),让学生到讲台上来,一边朗读,一边表演。由于头饰洗、渲染了气氛,学生都非常有兴趣,争着表演、朗读。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道具,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学得开心、读的开心、演得开心。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为学生创建有利于自主学习、意义建构的情景,不仅要实现以景激情形成学习动机,更要实现以景促学,使学习能和现实基本一致或相累似的情景中发生,更好实现意义建构。海底世界对学生来说,既神秘又陌生,尤其是对农村的孩子。因此我采用播放录象创设情景的方法,使学生觉得自己就在海底,让学生看到那色彩鲜艳的海藻,形状各异的珊瑚,在深海里闪烁发光的深海鱼„„还采用加大对比度,降低光度、音量的操作方法,使画面逐渐变

暗变黑,音量逐渐从有到无,让学生具体感知海底一片宁静和海底一片黑暗又有光点闪烁其间的奇异景象,学生此时仿佛置身于奇妙的海底世界。再播放模拟的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让学生戴上水中听音器的耳机听一听,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引导学生了解句子间的关系。并播放有关海参、乌贼、贝类等的活动方法的录象,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动物各有各自的活动方式。这样的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对于课文的理解就很容易,掌握了课文的精髓,如果没有多媒体的情境创设,是达不到这样的教学效果的。

以上尝试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点滴做法,是为了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达到一种最佳的学习境界。但以上无论哪一种方法都必须依靠教学语言来实施。教学语言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的增强以及教材难度的加深,不可能单靠直观性的教学情境达到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因此,应该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此外,还要注意内容,因时,因地而选择不同的做法,既要切合教学内容,把握学生主体,又要明确目的,做到和谐统一,灵活机动,把学生真正引入积极的情境中去,让学习不再枯燥。总的说来,采用多种手段创设语文情境,多种方式运用情境,能使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想象和思维,促使智力和语文能力的发展,这是一种自主、主动的学习。同时,教师创设的富于感情色彩的情境能使学生容易收到情感的震动。通过自身的体验,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受到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在创设的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习变成一种自在、愉快的情感交流活动。知识、能力、智力、情感等多方面的培养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得到和谐发展的整体效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使学生学习得更加有趣,也使教学变得更为有声有色。在教学中,要适时、适量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使他们能在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的场所,让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

[2]《云南教育小学教师》,云南省教育厅主管,出版时间:2012年第

7、8期(合刊)。

[3]义务教育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材。

[4]《语文教学情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作者:韦志成,出版时间:1996年。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

创设教学情境

锦上添花运用多媒体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_使语文教学生活化

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情境创设

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的尝试

创设最佳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与运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