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健康养殖

发布时间:2020-03-03 10:41: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健康养殖(healthful aquaculture):选育优良水产养殖品种,繁育无疫病苗种,在可控养殖环境下,可循环利用资源的一种科学养殖模式,包括养殖水域环境影响的评估,养殖系统水质调控,优质饲料研制,病害的生物防治,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关键。已达到养殖系统内部各种资源的循环利用,最大限度的减少养殖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和对水环境的保护。在取得良好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最佳环境生态效益,为人类提供优质安全的水产品。

高位池对虾养殖

为什么要发展高位池对虾养殖

1993 年起,亚洲各国养殖对虾相继暴发白斑综合症 ( White Spot Syndrome,

WSS )。WSS 传播迅速,感染虾群在出现症状后 7 ~ 10 d 内死亡率可达 80 % ~ 100 %。1993 年春,日本养殖对虾大量发生 WSS而死亡。同年 5-8 月份,中国沿海从南到北的对虾养殖场大面积暴发 WSS,虾池大面积绝产,损失极其严重,给中国对虾养殖业造成严重打击,养殖对虾产量急剧下降。 为使我国对虾养殖业尽快走出困境,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群策群力,积极研究和探索虾病防治的科学方法,因而创立了高位池养殖的对虾养殖新模式。

高位池对虾养殖模式,在广东省和海南省对虾养殖业的恢复和持续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什么是高位池养殖,有什么优缺点?

高位池养殖模式由养殖系统和养殖技术两部分组成,养殖技术与传统对虾养殖技术差异不大。 高位池养虾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养殖系统。高位池养殖系统由4个部分组成,即进水系统,排水 系统,养虾池和增氧系统。

进水系统由引水管道,蓄水井,提水动力装置,进水渠组成。由引水管道将海水引进蓄水井中,海水再由提水动力装置抽到进水渠或进水管中,有些高位池进水渠或进水管长达5000m,有些只有40m,视虾池与海岸的距离而定。有些进水系统中有滤水装置,多采用沙率,并在进水渠和虾池进水口安装约60目过滤网,滤去一些生物。

排水系统由虾池排水口,排水渠或埋于地下的排水管组成,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完全分开。有些养殖池排水口在池中央,多数养殖池排水口在虾池一侧。排水管埋于低于虾池底的位置。

优缺点:

1 提海水从而摆脱了传统养殖模式受潮涨潮落以及海区水质的影响。可以随时提水排水调节水质。

2 排污彻底 排水系统低于虾池底,高于海平面,虾池不会积水,有利于清淤,消毒和晒池。从而减少病害发生。

3 养殖密度高,产量高,养成率高。虾池发病率低,以细菌病为主。

4 虾池面向大海 水质环境好,污染机会少,也较难形成营养富集区,病毒病和细菌病较小。

5 养虾池生物种类少,有些白斑病毒媒介生物,如蟹类,在虾池中不能寄居繁生,从而减少了白斑病毒爆发流行的机会。

6 管理方便

7 投资大,成本高。进排水系统,电力和增氧装置

目前,对虾高位池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经研究发现,这种养殖模式中饲料净利用率和能量转化效率很低,只有15%左右。加之对虾饲料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特别是以进口鱼粉为主要成分,对虾养殖生产中饲料资源的浪费是惊人的。二,饲料利用率低得一个必然结果就是污染水质。饲料未被利用部分的有机质及其所含营养盐间接或直接地被排放到了周围水环境中,首先污染了池水,接着又通过换水排放到了临近的浅海,造成浅海环境的污染,加速了我国近海的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

虾池微生物(细菌)环境

自从对虾爆发性疾病发生以来,国内外研究者对虾池养殖生态环境中微生物的作用做了多方面研究,查明了水质和底质中细菌总数和部分致病菌的分布及变化规律。虾池中细菌含量高是发生虾病的重要原因,并且给出了条件致病菌极限浓度(弧菌极限为103- 104 cell/L)。细菌数量高是虾池生态系统的特点之一,因此如何保持一定的细菌种类和数量,既高效快速分解有机物又不使对虾发病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虾养成期间养殖池生态系统中细菌总数与COD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与其他环境因子则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对虾养殖水环境中,异氧细菌和弧菌的数量与水温,盐度,氨氮,化学耗氧量等水体理化因子密切相关。

对虾养殖池水中异氧菌核弧菌的数量变化与水温的变化趋势相同,弧菌的数量与对虾病害有一定关系,弧菌可作为高温季节有机污染的一个指标。光合细菌可提高淡水养殖池塘生态能量转换效率。

一般认为细菌在虾池中大量繁殖会产生多方面的生态效应:1 细菌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使水体中氮磷硫等无机盐浓度增加,促进浮游植物和沉水植物的繁殖;2 部分细菌作为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的结果导致虾病的发生;3 消耗水体中大量氧气,使水质恶化且底质呈还原态,释放对养殖虾类具有毒害作用的物质,如氨,H2S等;4 可形成细菌大量繁殖-死亡-再大量繁殖的恶性循环;5 细菌的分泌产物或代谢产物对微生物生态产生影响。为保持良好的对虾养殖环境,必须强化细菌作为分解者的功能。

接种细菌: 细菌可通过 碎屑食物链和牧食食物链 分解产生的营养盐来促进物质循环,降低沉积物的能量陷阱 效应。不同种类细菌对养殖生物的利弊不同,对虾池细菌要维持一定丰度,同时又要抑制有害菌群,繁殖有益菌群。

光合细菌是一种降低池底污染,防治鱼虾病害的有益微生物。在高浓度有机污水处理,农畜,水产等方面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接种光合细菌在对虾育苗生产中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光合细菌能对水体中养殖生物的排泄物,外界输入的有机物,被异氧细菌分解成的有机酸,氨基酸,氨等进行利用,使自身得到增值,起到进化水体的作用。光合细菌还可以把池底不断产生的氨和有机酸等有机物初始的分解产物除去,这样不换水也能保持池塘的水质状况良好。施用光合细菌的水体,可显著抑制某些致病菌,增强养殖生物的抗病能力,从而减少抗生素在养殖生产商的使用,形成以菌治菌的生态防病模式。对病鱼用光合细菌稀释液进行药浴,亦可使病鱼康复。此外,光合细菌作为饵料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提高饵料效率和饵料脂质含量,提高鱼的产卵率和存活率,增强抗病率。施用光合细菌的实验组,能量转换效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3.9%170.5%。这是由于光合细菌能利用低分子有机质,并且能转化H2S等有害物质,从而促使陷入池底的营养盐特别是氮磷释放到水中。对照组实验末期NP沉积比实验组高,H2S比对照组下降了,溶氧提高了。这是因为投入NP在实验组陷入底泥中数量少,能量陷阱效应低,从而水体的物理化学因子更适合养殖虾,

鱼,贝,藻生长需要。光合细菌还能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实验组比对照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提高了,浮游动物提高了。并且浮游生物种类上优良种类较多,如浮游植物中的硅藻,隐藻,裸藻,浮游动物中得原生动物,轮虫,支角类等得生物量高于对照组。在对虾养殖池中添加以芽孢杆菌类为主导菌的微生物复合剂,通过细菌共生和互生作用,迅速降解了水体中COD,氨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在水产养殖中运用的光合细菌主要是光能异养型红螺菌科(Rhodospirillaceae)中的一些品种,例如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 seudanonas palustris);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菌种之一,PSB菌体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65%,且富含多种维生素、辅酶等生物活性物质和微量元素适应性强,能忍耐高深度的有机废水和较强的分解转化能力,对酚、氰等毒物有一定有忍受和分解能力等特点。

在水产养殖中,养殖池按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大小由表层向底部可分为好氧区和厌氧区。表层生物繁殖旺盛,水质一般较好;底层则积累了鱼虾的排泄物和未消耗尽的食物残料,有机质丰富,造成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消耗了水中大量的氧气,导致地底层形成无氧环境,硫酸盐还原菌大量繁殖,产生对鱼虾有毒害作用的硫化氢、酸性物质等。养殖地底层的这种环境正好是适于光合细菌生存的条件一是具有厌氧条件,二是光线通过上面覆盖的有氧水层这个光线过滤器,使光合细菌可以吸收到适宜生长的450-550μm光。光合细菌利用地底的鱼虾排泄物、食物残料以及有毒有害的硫化氢、酸性物质作为基质大量繁殖,提高水体中溶解氧含量,调节pH,并使氨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含量降低,池底淤泥蓄积量减少,有益于藻类和微型生物数量的增加,使水体得以净化。 PSB可进行光合成、有氧呼吸、固氮、固碳等生理机能,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促生长因子、免疫因子等营养成分,在功能上可与抗生素相媲美,并且更具有安全性,是生物工程具有前景的研究领域之一。光合细菌制剂还具有独特的抗病、促生长功能,大大提高了生产性能,在应用方面显示了越来越巨大的潜力。其它在净化水质、鱼虾养殖、畜禽饲养、有机肥料及新能源的开发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虾池水质状况评价: 现在普遍认为,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以及引起的赤潮对对虾养殖是极为不利的,如大量的浮游植物衰老死亡,其分解过程大量耗氧,可能引起虾池氧气状况恶化,PH显著下降以及某些赤潮生物的毒素对养殖对虾有直接毒害作用。目前国内外对水体的富化评价方法通用的有2种,

以此标准,实验虾池水体在养殖后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但在这样的水体中进行为期4个月的养殖生产,并没有对养殖对虾造成明显的危害。因此,我们认为在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养殖生产的中后期,虾池水体的富营养化是不可避免的。如能够采取相应的生产管理措施,如合理地使用增氧机,保证水体处于富氧状态。施用水体PH调节剂适时调节池水的PH,不使水体PH过高或过低。排出富含悬浮物,沉积物的底层水,降低水体有机物负荷等,使对虾养殖生产顺利进行。处于富营养化的养殖废水直接排入近海,引起营养物质在海区内大量积累,会超过临近海区海水的自净能力,加速海区的富营养化进程。

试验虾池细菌总数变化在2.31X106---87.2 X106 cell/ml之间。各试验虾池水层中细菌数量均呈现较大的波动,但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虾池细菌总数的波动与虾池水温,浮游生物,有机质及水体营养盐状况密切相关,是虾池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与海洋,湖泊,水库等自然水体比较,虾池是 人工控制的小生态环

境系统,系统内部生物群落生物量高,有机物负荷大,决定了虾池水体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关系更为复杂,且经常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由于细菌是典型的基质限制性生物,个体微小,繁殖快,生命周期短,必然对处于经常变动之中的虾池物理,化学,生物因子产生快速反应,造成细菌数量有较大的波动,而很难呈现明显的规律性。

水层中异氧菌数变化在0.48X104---61.2X104cell/ml之间,平均为

12.18X104cell/ml。各试验虾池总的变化趋势是养殖前期和中期水层中异氧均数相对较少,后期数量较大,这可能与养殖后期水层中有机质含量逐渐升高有关。在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大量死亡的浮游生物好养殖生物,残饵及粪便等不断向底水层沉积,造成底泥表面有机物积累,积累的有机物又在虾,底栖动物及经常的水交换影响下再悬浮,这无疑为底水层细菌繁殖创造了极好的营养条件,使得水底层细菌密度增加并明显超过表水层。此外,浮游动物主要分布在中上层,表层水中的细菌会因被浮游动物摄食,而数量减少。

沉积物中细菌总数变化在136.1X107---782.3X107cell/ml之间,异氧菌数变化在0.75X107—15.78X107cell/ml之间,沉积物中细菌总数和异氧菌数各月波动不大,不如水层复杂,反映了沉积物环境的相对稳定。总的变化趋势是细菌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随水温的升高,养殖生物个体的长大,向虾池内投入的饵料数量不断增加,相应的残饵以及生物代谢物的积累不断增加,使虾池底质环境恶化,成为细菌的天然培养基,有利于细菌的大量增殖。

水产健康养殖

健康养殖的关键环节

广东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

水产健康养殖优化模式

青蛙的健康养殖技术

淡水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公司健康养殖示范场验收报告

水产健康养殖基础知识——吴景云

泥鳅养殖问答——泥鳅健康养殖前景怎样

泥鳅养殖问答——什么是泥鳅健康养殖

健康养殖
《健康养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规模健康养殖 健康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