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斑羚飞渡》评课稿

发布时间:2020-03-01 17:52: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斑羚飞渡》评课稿

《斑羚飞渡》是一篇描写动物世界深情厚谊的小说文,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为了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以及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二是体会羚羊群为了保护种群,身先士卒、牺牲自我的精神。今天我反复观看了李雅慧老师的《斑羚飞渡》教学视频,李老师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用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节课优点非常多,可以说无论从设计理念上,课堂流程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上,均有许多可学之处,我从中也颇受教益。一堂好的语文课堂,我认为就是能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得,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能让学生感到有所收获。现在,我简单说说我看完这节课后的感受。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制定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课堂一开始,李老师就在PPT上向同学们展示了三个学习目标:①学习本文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方法;②有感情朗读课文,品读生动形象的语言;③学习斑羚从容镇定、舍己为人的精神。这三个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和思想感情上都做了明确的要求,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个人看来,李老师的第一个目标设计得不是很妥当。通常来说,第一个教学目标属于知识目标,应该为班里大多数同学所接受的知识与技能。而学习本文叙述、抒情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应属于能力类的二级目标。

从目标达成来看,以上三个学习目标始终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尤其是后面两个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紧紧围绕着它们来开展。李老师对课文理解很透彻,在教授中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她根据学习目标在课堂中提出了许多生成性或者预设性的问题,例如对文中“彩虹”一词的理解,还有通过分析描写“羚羊和镰刀头羊”的句子来突出羚羊的高尚品质等等,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多元化解读文本,从而更牢固地掌握重点内容。

二、从教学过程上分析:

整节课,诚如牛锡亭老师的评价:“本课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反思三大板块一气呵成。”李老师教学流程堪称完美,教学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虽然整个教学流程基本上是预设的、有计划的、是可控的,但 1

是和传统以教定学的课堂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其中就是教学思路的设计有一定的独创性,教学思路的层次分明,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课堂结构安排合理。

这节课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进行的,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开放而有活力。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1、情境营造,激发学生兴趣

在语文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进行创设情境教学。巧妙地创设情境教学,将使学生在感动的情绪中随问而思,随引而发,时而凝神谛听,时而驰思遐想,从而收到可喜的教学效果。李老师是用一个感人肺腑的“母羚羊下跪”的故事导入课文,给同学们展示了动物世界的感情,是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文情景中去。在斑羚飞渡过程这一重点段落讲解时,李老师还能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了斑羚飞渡的这一过程,增强了当时悲壮的气氛,让学生深刻感悟斑羚的精神品质。

2、以学生为主体,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李老师很好的充当了“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课堂上,她注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诱导学生在讨论中提升层次和境界。每个环节的几个设疑,深入浅出,层层剖析,突破了难点,解决了问题,可谓“得来全不费功夫”。在提问中,李老师没有固定生成答案,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并经常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如“说得非常好”、“我们应该向××同学学习”等等,还应充分调动学生进行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在学生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之后,她会让另一个学生来评价并补充,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不断的积累与完善。

3、问题预设巧妙,凸出探究与合作

李老师预设的问题只有八个,而实际授课中,预设的问题环环相扣,从而延伸了许多生成性问题。课堂上充满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探究与合作的形式有自主思考、同桌讨论、周围同学讨论,虽然这节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是多向互动,但是始终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发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中进行,也就是说一直都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并没有跳出课本。纵观整堂课,学生的自主质疑活动环节比较薄弱,学生间的讨论交流也不足,学习的互动不够热烈,因此师生之

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思想的碰撞较少。

4、读中悟,悟中导

语文新课标注重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李老师这节课“读“贯穿始终,而且很得巧用了\"读\"的艺术,无论从读的形式还是读的次数,该什么时候读该怎样读都把握得当。如开头四段通过老师配乐范读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带领学生进入文本之后让学生在默读中通过细心揣摩找出具体的词句;接着的5——15段让学生自由读来感受文本,品味语言;在重点段落指名朗读让学生施展个性的空间,同时还引导学生集体读来增强气势,激发共鸣。这些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实现读和思考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走入文本,进而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感悟。

5、注意扩展延伸,拓展学生思维

李老师在体验与反思环节问题的提出对大大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大门,学生各抒己见,争先表达各自独特的感受和见解,而老师也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与总结,是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本的内涵和精神,我觉得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还有接下来几个“假如······”问题的设问,激发学生展开想像,让学生有创意地表达,充分展现学生个性,实现了个性化阅读。最后以爱因斯坦的名句实现了课堂的升华,同时李老师也强调了要把学习到斑羚的精神付诸到实践中去。整堂课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得相得益彰。

三、从教师教学基本功和上教学效果上分析

李老师给我第一印象就是和蔼可亲。整堂课李老师都是笑容满面,言语轻柔,教态从容淡定,形体语言亲切、自然,口头语言清楚,流畅,营造了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她用真诚在与学生交流,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也积极参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过程主要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有效时间,学生负担合理,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做到了当堂问题当堂解决。但我个人觉得这堂课的容量过大,很多能够深入的话题没有进行细究,只是浮于表面。还有李老师没有在黑板上作出适当的板书,单单是靠多媒体来铺助教学,形势比较单一。

四、从教学细节上分析

1、讨论、合作、探究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形式有泛化的趋势,许多老师忽视了这种形式的有效性。在这些方面,李老师做的还不够,也许她已经考虑过但在课堂上呈现的不够充分,学生合作探究不明显,品读课文的时间不足。也许可以尝试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交流,也可以分成小组,让小组之间派一个代表回答并给予奖励,这样会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总是个人的思考为主。

2、在课堂上,老师虽然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激励方法来表扬学生,但是有些用语不恰当。如在一位学生回答头羊第二次咩叫生的含义时,李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做了否定性的点评“这不是你说的,而是下文写到的”这样会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对于学生比较深度的回到,李老师用了“你想得太多了”这种具有歧义的鼓励性语言,会让学生误解,阻断学生的创造性探究。

3、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李老师总能够微笑倾听,适当地给学生提示,并且引导学生在句子中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培养了学生的总结能力。但是,对于同一个问题,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李老师没有能够及时整合,想法比较凌乱,不利于学生吸收。

4、在重复概括羚羊的精神品质时,李老师总是在用“舍己为人”一词,也可以换着其他的同义词,如“牺牲自我”等,这样可以避免枯燥,也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5、李老师在教学中不够注意学生的字词发音,如“舍己为人”的“为”应读四声,有学生读成了二声;还有“目瞪口呆”的“瞪”应读四声,有学生读成了一声,李老师都没有注意纠正。

总结

李老师的这堂课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可以看到,整堂课老师没有什么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总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文本的理解不是那种灌输式的说教,而是大量的采用了“读”与“说”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由读到悟到理解。任何一节课都会有不足,优秀课也如此,但是它的成功之处是宝贵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不足之处也是宝贵的经验,它会时时提醒我们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

《斑羚飞渡》评课材料

斑羚飞渡正式稿

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评课稿
《《斑羚飞渡》评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