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分数混合运算二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16:46: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学目标 :

1.通过情境解决具体问题并在观察比较中初步体会乘法分配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2.会分析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这个数是多少的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审题,找关键句,分析关键句的含义,找单位“1”,将文字、图示、算式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并能正确解答。 2.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训练(学生主持) 1.口算我最快。

25×12×4= 8×37×125=81×62+81×38= 2.计算我最棒

二、谈话引入,板书课题。

从刚才的课前三分钟表现来看,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掌握的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分数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齐读我们的课堂约定。

三、情境导入,探究新知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同学们,森林里的小动物正在举行第十届动物车展,你们愿意去看看吗 下面我们跟随小动物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展示各种车辆) 各种各样的车同学们看着惊叹不已,小动物们也羡慕不已,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图画上有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出示学路建议:

1)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 1/5的。 2)画图表示第二天的成交量。 (3)看图列式,解决问题。

(三)汇报交流,精讲点拨 50+50×1/5 50×(1+1/5) 说一说你的怎么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点拨。

(四)对比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0+50×1/5 50×(1+1/5)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两种解题思路,他们有什么不同点,又有什么联系? (师:我们以前都是在整数范围内用运算律,现在是在分数运算范围中,是不是也同样适用呢?) (五)小结。

刚才我们解决的是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这类题有几种解法?如何解答?

(六)即时练习:

5、课本25页试一试(出示课件)生练习做

师点拨:同组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出示课件:整数运算定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四、达标检测(课件出示)(课本第25页练一练第1-3题)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 )我觉得我表现( )今天我要向( )同学学习,学习他( )。

六、布置作业:课本第25页第

4、5题

教学分析:

前后联系:前——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五年级上册《分数的意义》,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本册《分数混合运算

(一)》;后——本册《分数混合运算

(三)》《百分数》《百分数的应用》等。

在上一课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即计算的方法,本内容是分数运算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会整数运算定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教学时,注意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用图来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体会画图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学生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混合运算和分数四则运算,分数乘除法及应用,乘法运算定律等知识,为本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应用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历来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它经常需要学生灵活应用数量之间的关系。需要较强的分析能力和一定的解题策略,所以一部分学生往往感到困难,有一定的畏难情绪。由于理解困难,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依靠记忆题型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

1.通过情境解决具体问题并在观察比较中初步体会乘法分配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2.会分析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这个数是多少的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审题,找关键句,分析关键句的含义,找单位“1”,将文字、图示、算式结合起来。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引起悬念 同学们,前些天我们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

(一),是只有乘、除的两则混合运算及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分数混合运算

(一)的学习,你们知道分数混合运算里含有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吗?在实际中又有什么应用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二、探究、猜想,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

一、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这里是一则有关车展的信息:第一天成交量:50辆,第二天成交量是第一天的1/5 。问:你能算出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吗?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分析(就是求50的1/5 是多少),师板书算法。

活动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1)现在,把第二个条件改变成“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1/5 ”(出示改变后的题目)问学生“这则信息与上一则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发现改变了第二个条件。接着问:“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1/5 ”是什么意思?可能出现下列的回答: 1)第二天成交量在第一天的基础上增加了1/5; 2)增加了第一天的1/5 ; 3)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的部分占第一天的1/5 。„„ (2)那么你能估一估第二天的成交量在什么范围,并说说理由?(这时候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估算出结果后,在小组中交流、修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汇报,着重说理由。可能出现下列的回答: 1)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肯定比50多;2)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1/5 ,增加了50的1/5 。增加10辆,50+10=60,所以是60辆„„

2、再次探究

刚才大家都估计了结果,你怎么把这个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图表示出来,让别人看懂你的意思?让学生尝试用各自的方式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教师注意巡视,找出有代表性的图准备进行展示,如:

1)线段图 2)其他类型图 3)统计图

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交流时应该强调一点:增加了第一天的1/5。无论采用那种图都能直观看出第二天增加的部分是第一天的1/5。

3、深入分析

(1)刚才我们用画图的方法,能够很清楚看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现在请你列式来算一算第二天成交了多少,看看和我们估计的结果是否一致。(学生独立思考后现在小组进行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可能出现下列的答案: 1)从图中看出第二天增加了第一天的1/5,先求增加的50×1/5 =10 (辆),再求

第二天的成交量10+50=60(辆);2)50+50×1/5 =60(辆); 3)50×(1+ 1/5)=60(辆) 紧接着追问:谁能结合图解释这种方法的道理?先个别说,然后让学生对着图分析,并说给同桌听。

(2)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两种解题思路,他们有什么不同点,又有什么联系,从中你又能发现什么?假如学生很快就找到了不同点。如: 1)我发现这两个算式之间是有联系; 2)这里用到了乘法分配律。 教师要紧跟切入:我们以前都是在整数范围内用运算律,现在是在分数运算范围中,是不是也同样适用呢?

4、小结。师:刚才我们解决的是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怎样解决的有几种方法?

师根据生发言板书:分数混合运算

5、课本25页试一试(出示课件)生练习做

师点拨:同组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出示课件:整数运算定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三、巩固新知(出示课件) 1.生看图列式计算 2.生列式计算 3.生只列式不计算

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课本第25页第

1、

2、3题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分数混合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案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分数除法混合运算教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

分数混合运算二教案
《分数混合运算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