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1:45: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红光小学 毛先录

教学内容:《桂林山水》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了解分号的用法;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2.指导学生学习本课 11 个生字,联系课文理解“荡漾、玩赏、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拔地而起、连绵不断”等词语。

情感态度目标: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作者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理解第

二、三自然段,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2.指导学生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境,欣赏美

1、今天,我想带同学们到桂林的阳朔去旅游好吗? (“好!”)那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桂林的风景。(板书课题)

2、出示教学挂图:展示桂林的美丽风光,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和课文内容。

二、品词析句,领悟美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刚才同学们认真地欣赏了桂林的美景,课文中哪个句子概括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师:“甲”是什么意思? 生:“甲”的意思是第一。 师: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阳朔山水桂林第一。

师:你真聪明,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人们都说桂林的山水天下第一,你们还想再次领略它的美丽吗? 生:想!

课件展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光潋滟的西湖和清澈见底、水平如镜的漓江。 师:漓江的水有哪几个特点?

生:漓江的水很静、很清、很绿。(板书漓江水:静、清、绿) 师:当你看到这么静、这么清、这么绿的漓江水时,心情会怎样呢? 生(齐):高兴。 师:喜欢吗?

生(齐):喜欢。

师:那就请同学们用高兴的语气自由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三个“真”字可读重些,以表达对漓江水的赞美。

生齐读。 师:漓江的水真美呀!大海的水又是什么样了呢? 生:大海波澜壮阔,无边无际。 师:西湖的水呢? 生:西湖水光潋滟。 师:谁能说具体一点吗?

生:西湖的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着亮光,美丽极了。

师:说得好,作者写漓江的水时为什么要先写大海和西湖的水呢? 生⒈因为大海和西湖的水都很美,这样写可以突出漓江的水更美。 师:西湖和大海的水不如漓江的水美吗?

生2∶这样写是为了衬托漓江水的特点,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师:你的意思很对,作者先写大海和西湖的水是为了衬托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并不是说大海和西湖的水没有漓江的水美。谁来读这个句子?

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一块完整无瑕的翡翠。

指名读句子,指名点评(略)

师: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

师: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了漓江的水绿得纯净可爱,那整个句子是什么句子? 生:排比句。

师:你说对了,把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排列起来叫排比句,排比句的句之间用分号。

师: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3、学习迁移,自学第三自然段

(1)启发自学方法:刚才我们学习了写漓江水的这一段,大家回想一下是如何学习的?(看图画、读课文、想象、体会)按上面的方法自学第四自然段。

学生读课文、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学效果。

a、课件展示峰峦雄伟的千山、山脉逶迤的燕山和桂林的山,并同步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在看画面时可以形象地体会“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翠屏”“重峦叠峰”“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的意思。

b、讨论桂林的山的特点:奇、秀、险。 c、自由练习朗读,教师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第四自然段。

a、课件展示桂林的溶洞,体会石钟乳“千奇百怪的形状”,在灯光的照耀下在洞内“光华闪烁、色彩变幻”的样子。

b、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5、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师:欣赏了美丽、独特、神奇的桂林山、水、洞,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回答)略 师:作者引用了两句诗来赞美桂林的山水,请你找出来并说一说你对诗句的意思。 生1.“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两句诗是说江水好像青绿色的丝绸飘带,山如碧玉做的发簪。

生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两句诗是说船航行在碧绿的河水上,船上的游人就像在美丽的画卷中游览。

师:“这样的山环抱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水指的是什么样的山和水? 生1∶这样的山是指桂林的山,这样的水是指桂林的水。 师:能把它的特点说出来吗?

生2∶这样的山是指奇、秀、险的桂林山,这样的水是指静、清、绿的漓江水。

师:桂林的山、水、洞如此美丽而神奇,再加上空中云雾迷雾,岸旁花红树绿,江面上白鹭低飞,竹筏徐行,难怪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三、拓展延伸,升华美

1、其实桂林还有更多东西等待我们去领略,你们想知道吗?

2、随机点击“民族风情”、“历史传说”、“美文传送”、“风景名胜”板块,让学生入境欣赏。

四、作业

桂林的山水如诗如画,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独特的风景,同学们想不想把我们的家乡美景写下来,吸引中外朋友来郴州旅游呢?

五、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总述: 甲天下

水:静、清、绿

分述:

山:奇、秀、险

总结: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桂林山水》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这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带着读者观赏了风景秀丽的桂林山水。课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先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同时引起了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了解分号的用法;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2.指导学生学习本课 11 个生字,联系课文理解“荡漾、玩赏、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拔地而起、连绵不断”等词语。

情感态度目标: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理解第

二、三自然段,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2.指导学生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景象。

(四)、课时安排

本课我将分成三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会生字,理解部分词语和课文的意思。学习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课文第

二、三段,理解作者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具体写作方法;真切地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课文,仿照

2、3自然段句式写景物。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按提纲背诵课文。

二、说教法

1.举一反三法:第

2、3自然段结构相似、教学要求相同,运用举一反三法,通过反复训练,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三、说学法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运用“读、找、品、诵”的方法学习课文。 把“读中领悟,自主探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多层次、不同方式的朗读训练中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和感受桂林山水的特点,并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作者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设境激趣,触发情感

出示教学挂图,让学生听课文朗读,欣赏风光图片。然后教师创设说话情境:让学生先后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来说自己对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感受。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诱发学生对山、水的固有体验,体味课文的节奏韵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产生审美情感。】

(二)、自学引导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在文中勾画:

(1)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总写山水?

(2)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山美?

(3)文中哪个自然段写水美?

(三)、举一反三学课文,品词赏句悟感情。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哪一句归纳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2)“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

2.精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漓江的水的特点。 (1)自由读,思考: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怎样描写漓江的水的?运用了什么手法?

(3)读“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作者把 比作 ,突出了 。 (4)漓江的水与大海、西湖相比,有什么不同? (5)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教师小结:作者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 (6)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什么方法学习的? 讨论后板书:读——找——品——诵

【让学生自悟学法,使学法得到真正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桂林的山的特点。 (1)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

(2)作者用什么方法写桂林的山?

(3)桂林的山与泰山、香山有什么不同? (4)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用“读、找、品、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重点放在理解词语的意思上。借助板画老人山、骆驼山、巨象山,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桂林山的奇的特点。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加深学生对桂林山的美的感受和热爱。】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2)画出比喻句,文中的“画卷”是怎样的?

(3)“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以读代讲,让学生划出描绘整幅画卷的词语,想象整幅画卷的形象。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四)、比赛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描述生动、形象,有利于朗读训练。再次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五)、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通过自由背、同桌互背、指名背、分组背等多种形式,达到背诵的目的。

(六)、拓展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欣赏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也学习了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具体形象的描写景物的方法。请同学们写一段话介绍一处景物,注意写出景物的特点。

【让学生走向生活,把学习语言文字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融为一体。】

五、说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总述: 甲天下 水:静、清、绿 分述: 山:奇、秀、险

总结: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这堂课的板书设计,既概括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又体现了景物的特点,直观形象,条理清晰。】

教学反思:

积极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始终处在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中。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在一首恬静的背景音乐,一段优美的语言描述中走进桂林,跟文本进行一次亲密的接触。而后让学生走进文本,自由读文,自由感悟。在学习桂林的山和洞这两部分时,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原有知识进行迁移,有梯度地安排语言训练,让学生自主表达。这样符合语文教学要求及学生年龄特点。也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合作学习中,只有少数“优生”发言积极,没有达到生生互动,互帮互学的目标。在今后的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积累,根据学习小组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已的看法,鼓励“学困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学生帮助补充,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目的。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