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川音学生网络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08:50: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川音学生网络生活调查报告

随着计算机类型的各种电子产品逐渐普及和网络逐步快速发展,上网已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项生活习惯(就像恋爱一样或许就是你的一种习惯)。因此,为了能比较清晰地呈现我校大学生的网络应用现状,我们小组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调查,用来了解我们的网络依赖状态。

1、研究方法

1.1 调查对象及问卷设计 以2008~2010各年级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随机整群抽取,专业方向涵盖游戏设计、插画、空间设计、舞台美术设计、传播系等等。为保证结果的准确和客观,采用无记名的问卷调查方式。全卷以选择题为类型,以不耽误同学太多时间和能较准确地反映网络生活关联的话题为设计前提。

1.2 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问卷由王雨设计,王智永、向俊才、蔡雨峰进行问卷调查。以当场发放,即时填写,当场回收。另有向俊才录入到专门设计的EXCEL表格,并由赖华东进行统计分析,并由赖华东整理数据并撰写正文报告。王雨最后进行总结报告。(中间小插曲:其中在问卷调查时。王智永同学被一位女同学的男朋友误以为是过去搭讪的猥琐男。而被胖揍一顿。其结果可想而知,我们小组反击成功并将其暴力男制服。也成功解救了王智永同学。注:纯属虚构、切勿当真!)

1.3 调查地点及时间:川音食堂和寝室楼。时间:11月3日

2、调查结果

2.1 一般信息: 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并录入有效答卷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对象年龄为18~26岁,平均21.29岁,男女比为4:1。

2.2 上网情况: 绝大部分学生对上网喜欢程度为“一般”,其中一般程度者占52%,很喜欢程度者占24%,而喜欢者占22%,不喜欢者只占2.%。而由于个人电脑的普及,绝大部分(72%)学生选择在集体宿舍内上网,仅有4%选择在网吧上网,其他的选择在私密住宅、学校机房或兼有多种上网处所。接触网络时间时间段,有72%网龄为三年以上,有20%网龄在2—3年内,而网龄在2年以下的仅占8%。每天上网时间三小时以上的占70%,其中每天两个小时上网的比例为24%;而上网时间为一小时的比例为6%。上网沉迷度98%人选择否,只有2%的人选择会沉迷网络。上课时间上网经历的状况,有70%的情况是有时,有10%的人是经常,而偶尔上课时间上网的人占12%,只有8%的人不会再上课时间上网。

2.3 网络应用情况:学生们应用网络的目的多种多样,查找学习资料、浏览新闻信息、找人聊天、玩游戏、看电视电影、下载软件或资料、写博客、看小说、听音乐等,此外还有利用网络工作或炒股票的。其中上网的最主要目的是:以玩游戏为目的占40%,查找学习资料32%,欣赏影音的占16%,资讯、邮件、网上购物等目的约占12%。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有60%的人是以网络为主。而以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 为信息来源的占20%。而有16%的人依靠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其他方式的占4%。对于网购的频繁程度62%的人选择的只是偶尔网购,经常网购的有16%。频繁网购的只有10%.从不网购的占12%。对于朋友类型,有80%的人选择现实当中的朋友比网络上的多。只有20%的人认为自己网络上的虚拟朋友比现实中的多。对于网络朋友的态度,72%的被调查者认为她们与网络朋友只是随便聊聊。18%的人认为不是真的朋友,10%的人认为和现实中的朋友一样。

2.4 网络对现实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上网对于学习没有影响”得到最多受访学生的认同,认大概占68%的人这样认为,而认为有提高的占18%,认为会影响学习下降的占14%。而且长时间上网会使人注意力不集中的的人占有40%,而30%的人认为长时间上网会使人精神恍惚。16%的人认为记忆力会衰退。10%人选择了其他。只有4%的认为长时间上网会使人精神焕发。对于网络对自身的心理影响,被调查者50%的人认为不上网没有什么感觉。而36%的人认为不上网心里好像是会发闷。8%的人认为是这样的,6%的人非常确定有这种症状。而在没有了网络你是生活会是什么样的这项调查中88%的人认为这样的生活会没有了滋味,2%的人认为这样的生活他将无法活下去。6%的人认为生活要照样下去。只有4%的人认为生活会更精彩。

3、讨论

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网络建设日新月异。我校也和几乎所有的其他高校一样,大力发展着自身的网络建设,在校大学生们上网变得越来越简便,网络日益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国内外的研究普遍认为,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其标志之一是互联网成为人们非常重要的信息平台和交流工具。时至今日,互联网已经深深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其影响范围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美国著名的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认为,互联网在改变经济的同时,给政治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可能更大。

据文献报道,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上网已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上搜集信息、学习知识、聊天、玩网络游戏、登录BBS论坛、网上交友的现象十分普遍。同时,各个高等学校以及广大的教师也充分地利用了互联网的交互和开放性的特点开发了各不少人认为,对大学生来说,互联网有很多优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可以开阔视野,②可以加强对外交流,③可以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④可以促进他们的学业,⑤拓展了当今大学生教育的空间。

然而,有调查发现,大学生们在使用网络时娱乐性较强,游戏、聊天、BBS、论坛、影音等网络交流基本上以娱乐性为主,这些娱乐性的网络信息经常包含着不健康的垃圾文化,而学生们大多缺乏自觉抵制的意识。因而,网络的应用给他们的道德进步带来了某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还有一些调查报道认为,互联网络在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认知、情感、道德、人格、精神意志以及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

3.2 我校大学生网络应用现状

通过以问卷为主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网络生活已经成为我校大学生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对于半数以上的学生,网络应用已经不可或缺。拥有个人电脑已经成为大学生们的追求之一并日益成为普遍现象。基于方便的出发点,在个人电脑日益普及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学生选择在自己的住处内上网,这为学校和老师实施网络应用管理提供了方便。

网络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窗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大千世界。因此,“上网有利于同外部世界接触”得到最多受访学生的认同。学生们通过上网,实现了多种多样的应用目的,查找学习资料、浏览新闻信息、找人聊天、玩游戏、看电视电影、下载软件或资料、写博客、看小说、听音乐等,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工作或炒股票。从中可以看出,网络应用丰富了大学生们的生活,具有难以比拟的积极作用。虽然上网目的多样,但上网的最主要目的还是玩游戏和查找学习资料,经常逃课上网只占个别,说明我校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对网络应用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

近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在认同网络对生活的影响,只有少数学生认为没有网络生活会更精彩,说明我校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作用的理性认识还不够。然而,认同“没有网络生活无滋味”占大多数,这点值得学校和教师们重视,而有2%的学生认为“如果没有网络将无法活下去”,也说明个别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学校和教师应该适当介入,以提供心理和行为指导。

网络生活对于我校大学生们学习的影响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多数学生认为网络生活对学习成绩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而认为有影响的也是双向的,既可能产生正面的影响,也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可能与学生个体的上网行为有关。

3.3 大学生网络应用引导策略

由于研究范围、研究角度和研究时间的不同,国内外对于大学生们的网络生活方式以及网络对生活、学习的影响的研究报道存在一定的结论差异。随着网络应用的日趋方便,网络应用不断普及,新的网络应用手段的不断出现,原有的研究结论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因此,我们根据新的形势变化和独特地域特点的调查和研究为制定符合我校现阶段大学生网络生活引导策略提供了最新的第一手资料。

大学生们的网络生活已成趋势,不可逆转,不能围堵,只能疏导。我们认为,如能做到正确引导,将发挥网络的正向作用,杜绝其负面影响。这应该是高校以及高校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之一。

校园网的建设是学生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因此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丰富和充实学校网页资源,升级网络课件和网络课程,让学生在乐中学,在玩中学,以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是应该重视的方向。由于学生们大多都在宿舍内上网,通过加强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的建设,在宿舍区和网络上有适当的制度和管理设置,适时地提出人性化的提醒,应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我校大学生大多数都对网络的作用具有理性的认识,因此,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注意发挥和保护学生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作用,弘扬良好风气,以带动个别沉溺于网络的学生走出误区,培养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

对于网络成瘾的担忧,从调查的情况看并不严重,我们不需要谈网色变。然而,还是有少数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网络生活心理或行为问题。这些学生虽然人数少,但也值得我们警惕,绝不可以掉以轻心。学校可以尝试通过一定的机制找出这一部分学生,分析他们的个体特质,有的放矢地实施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行为引导,让他们的网络生活方式尽快地走向规范。

最后愿川音学子都能有一个良好的网络生活状态!

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报告

青少年网络生活调查报告

小型网络生活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报告 word。

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报告 word。

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报告提纲

中学生网络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学生人际关系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调查报告

川音学生网络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川音学生网络生活现状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