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

发布时间:2020-03-01 16:00: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争做文明优秀中学生

(高中学生)

授课人:沈启旺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24字核心价值观简明而厚重

虽然仅有短短24字,但稍微品味一下,就觉得看似简单明了的12个词汇,却包含着非常丰富甚至有些深奥的内涵,看似垂手可得,又似乎遥不可及,人人似乎都能做到,但却很难始终如一,笔者大致分类了一下,认为其主要涵盖三个方面:

其一是国家社会方面,国家和社会自然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富民强国为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富强”位居首位,既体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也对各级政府部门和从政者指出了明确的核心价值理念,核心价值观的前8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各级政府同时又是公民个人应当保持和恪守的价值判断,这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强国为执政理念,促进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在继承和发扬我们传统文明的基础上不断走向新的现代文明,政府文明行政、文明执法、城市文明发展、文明进步,公民做文明人、行文明事,进而实现社会文明和谐。而在“文明”这一核心价值观中,更是包罗万象,不只是对于具体事务的价值判断,更包括发展观念,执政理念,不能以牺牲环境来获取经济增长,同样属于文明发展的范畴。

其二是法律保障方面,其实,自由、平等、公平最终都需要由健全完善的法治来实现,既要保证公民依法享有各方面充分的“自由”,又不能超越法律范畴,以牺牲他人利益的代价来换取自身的所谓“自由”,将“自由”归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依法保障和维护公民合法自由权利的同时,公民个人也应当将遵纪守法作为自己充分享受自由的核心价值。而公平、正义,则更体现在每一司法案件之中,总书记曾说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在今年1月8日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更指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法律保障方面“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的“八字”核心价值观,既“相辅相成”,如果我们人人都能依法享有自由权利的同时,把平等、公平作为自己的为人处世的“核心价值”,必然也能促进真正的法治实现,而实现真正的法治也必然能够保障人人都能享有自由平等和公平,以“法治”来“兜底”,也正体现出这“最后一道防线”的深刻内涵。

其三是道德品质方面,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充分显示出传统道德在新时期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影响力,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法规制度都是在这个国家和民族传统道德基础之上发展形成,并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我们国家的各项法规制度自然也不例外,但某些够不上法律制约的行为仍需要人们以最基本的道德价值来进行衡量,尤其是这其中的“爱国”,抵御外来侵略,金戈铁马战死沙场是英雄史诗般的爱国,但在和平时期,有爱国的情感和理念支撑,爱国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在消费选择中,性价比一致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民族品牌是爱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助人为乐与人友善同样也是爱国,将“爱国”放在道德核心价值之首,足以显示在爱国理念的支撑下,所形成的凝聚力,足以让每个人更敬业、更诚信,与人更友善,现实中所出现的某些敬业指数下降,诚信缺失,人与人彼此“戒备”,其实与爱国无关,而是在长期和平环境下,是市场经济成长阶段的“烦恼”.但在涉及民族和国家根本利益的问题上,国人所表现的爱国热情,以及在大灾大难面前国人所拥有的万众一心更是“兴邦”之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短短24个字,字面简明,内容却异常厚重,从三个方面,十二个具体层面给出了最精准的浓缩,既是我们国家社会、法制保障、道德文化方面所追求和实现的最高目标,又是作为具体人而需要恪守的基本行为规范,表面看起来都非常简单,甚至从某一个人身上都能找出符合这种核心价值观在诸多具体行为上有所表现,但要每个人都完全以这24字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并能始终保持却绝非易事,尽管如此,只要我们每个人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出行、处事等言行中,时刻铭记这24个字,相信我们的心里都会豁然开朗,目标都会异常明确。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出,也必然会对我们现实社会产生非常积极的重要影响,这一点相信任何人都不会有任何怀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梦想照进现实

一个国家空有力量、没有思想,犹如一具行尸走肉,最终慢慢泯灭于无尽的时间海洋。一个国家只有蒂就思想之花,才能凝聚千万黎民的力量,去浇得繁荣富强。老子无为而治、诸子百家齐鸣、孔子“论语治天下”,总会有阳光不洒的角落,却没有思想走不到的地方。骨子里的灵魂仅靠法律制度来约束显然力量不足,只有思想可以向空气一样蔓延,当全社会大众同呼吸共命运,十三亿人振臂一呼,世界也会为之震撼鼓荡。回溯五百多年的历史,每一个大国的崛起一定与精神有关,象《大国崛起》里讲到的,像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大国的兴衰绝不仅仅奠基于物质上,一定要有精神的支撑。看一下中国,满清王朝以两代人的时间入主中原,四代人的时间把一个凋敝的中国推向繁盛,1820年的时候,中国的GDP占到了全世界的29.3%,相当于美国目前的水平。这还是衰弱的过程中,1790年的时候还要高。然而,到了高原现象以后,失去了方向感,最后走向了衰弱。并且一衰弱,整个中华民族(就衰弱了)上百年。为什么丘吉尔讲,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一个莎士比亚?那是因为莎士比亚的作品整个改变了这个民族。为什么法国人在门壁上刻上“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是他们支撑了法兰西的文化和精神。有人质疑中国的崛起,就像撒切尔夫人就认为,中国出口了电视机,但中国没有出口文化。他还没有注意征服西方的文化和价值方式。不要以为经济增长几个GDP就崛起了,那只是一种表现。就像股市,大家都热情的都在买,“呼啦”一下就上去了,如果一下来个金融危机,倒退二十年很简单。没有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不可能强大,这是毫无疑问的。而这一点,我想我们需要去思考的东西还有很多。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疾苦固然可悲,但总归不是可叹,从清朝闭关锁国的那一刻,一些守旧人士的自给自足、自娱自乐,就注定了失败。当世界格局发生变动,当坚船利炮打到我们家门口时,清朝的兵将们还是扎束着一根根大辫子,拿着长矛坐着几艘小船去维护所谓的尊严,一片散沙,兵败城下;卖国条约一条条飞出天外,面对着国民孱弱无助的眼神,犹如饱食鸦片后的废人,我们心底暗自哀怨。五四运动掀起了国民思想革新篇章,虽然弱小,却犹如坚韧之草的冒芽,终于几经磨难,把腐朽掀翻;国民政府依靠列强利益勾连暂时掌政,最终因立场不对,经过日掳厮杀抢掠,八年时间里,换来了普罗大众的觉醒,也让广大贫苦下层农民工人阶级认清了只有跟着共产党才有新希望,党带领最广大人民赶走了日侵者,又打跑了蒋伪军,在一篇焦土废墟中建设了新中国。靠的什么?就是一个真心真意解除劳苦大众枷锁的信仰。改革开放,大门面向世界的同时,一些污浊也乘势伪装进入中国地,糖衣炮弹一个个奔向意志不坚的官员,金钱开路奔向一个个心术不正的投机分子,连普通百姓也是因为三瓜两枣的小事就举拳相抡,经济富足了,国民生活水平提升了,但精神却空虚了,我们追求的动力一下失却了方向?失去了理想信仰,内心没有约束,行为没有顾忌,犹如脱缰的野马,不知奔向何方?国富还须民强来寄托,只有人民有信仰,我们才能有力量。核心价值观,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和长远考虑,从广大群众对此的热衷程度,让我们找到了凝聚合力、共创中国梦的新希望。“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梦想要走进现实,无论开花结果,还是要落地生根,离不开看得见、摸的着的力量支撑。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成就,这当中无不凝聚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价值追求。他们爱国,将爱国主义传统融入集体和各人的意识、性格之中,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谱写了中国历史上最恢宏、最壮丽的爱国主义篇章;他们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保障宪法赋予人民的各项民主权力,仅仅依靠人民、相信人民,心存敬畏、行己知耻,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社会的每个角落;他们敬业奉献,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始于点滴、行在当前,“最美教师”、“最美村官”等等彰显出平凡的岗位上的不平凡业绩。

三、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价值追求的精神之纲

24个字核心价值观,浓缩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和中国人民的中国梦提供了理想信念上的精神支撑。有什么样的价值认知,就有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着积极的价值认知,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天人合

一、知行合一的价值认同,不管是道德至上,还是群体至上,无不显示出对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强烈作用力和影响力,左右着社会和人民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追求。正是这样的社会价值观,指引着中华民族不管是在何种境况下都能战胜危难,不断前行,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团结爱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国家形象的塑造、社会力量的凝聚、个人价值的实现,都需要社会群体认同的价值观做引领。这样的价值观,反映了国家、社会、个人的精神状态、理想信念、良好形象,是全社会共同的追求、根本的目标。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走到今天,面对社会转型、利益调整、认知分化的新格局,面对实现梦想、民族复兴、人民富裕的新诉求,提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进一步凝聚力量、赢得共识、产生认同具有积极作用。而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认识,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所产生的强烈共鸣已可见一斑。一个没有精神追求和价值信仰的国度,无以立国。国家如此,社会如此,个人也如此。人无信而无立,信就是符合道德的精神追求,就是符合主导的价值判断,一个失信之人就不会被社会认同,不会被群体认可,不会被亲友接受,又怎能立业、立人?由此,从国家层面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个体精神价值需求,这对于树立价值追求,强化精神认同,纾解内心焦虑,排遣精神空虚,可以有效起到规范群体和个人行为的作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中国力量。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迫切需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取向的能力,有效掌握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层面充分展示了中国梦的具体内容,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国人民的共有价值和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形成了全体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追求的纽带与文化基础。英国著名学者艾伦·麦克法兰在《现代世界的诞生》中说:“从政治文化上看,中国未来面临的中心问题是,怎样做到一方面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与个性,一方面充分吸收西方文明所能提供的最佳养分;中国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问题,类似于西方在走向充分现代的过程中遭遇的问题,那就是社会凝聚的问题:何种因素能将一个文明团结成整体?”且不论其观点是否正确,不容否定的是,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的确出现了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所谓的“社会失范现象”。如何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构建能够比较集中反映和体现绝大多数人利益与追求、协调绝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和生存方式、最大程度地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共有价值,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战略任务,也是保证国家和民族团结凝聚的文化和制度基础。这样的共有价值的形成,需要有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认知与自觉,对现代全球文明及其发展趋势、对国家社会发展目标及其需求的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不仅进一步巩固了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果,而且为我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提供了凝心聚力的文化力量。

当前确实存在着一些党员信仰动摇、丧失,有些人悲观失望,信仰动摇,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产生了疑虑和困惑,有的党员被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所迷惑,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产生怀疑,甚至产生了信仰危机,最终成为了理想的迷失者、信念的动摇者、道德堕落者、观念的扭曲者。这些严重侵蚀着共产主义大厦的根本基础,严重削弱党的凝聚力、战斗力。

我们当前社会的道德现象究竟怎么样?我相信每一位在座的老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评价。据说,有一个教授在大学做报告,首先提出问题:当今社会缺什么?大家紧接着回答:缺“德”。道德是我们现在最缺的东西。有人讲,现在除了母亲不是假的,其他的都是假的;有些人反过来说,现在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骗子才是真的。我注意过一个测试,非常有意思。测试人找了一千个钱包,每一个钱包里放五十美元,再放上各个国家的货币,钱包里还放了主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公共场所扔掉,看会有多少钱包会物归原主。结果是,挪威和丹麦归还率是100%,新加坡90%,澳大利亚和日本70%,美国67%,英国65%,法国60%,荷兰50%,德国45%,俄罗斯43%,菲律宾40%,意大利35%,墨西哥21%。假如到中国来,归还率是多少呢?我做了一个调查,问了几十个人,假如你拣到钱包会怎么样。回答比较一致:假如我捡到钱包,丢钱包的人就在旁边,没办法,只好还给人家;但只要不是这个情况,我肯定不还。人家还幽默地讲,假如这个钱包(人们)都看见了,都不拣,我也不敢拣,我拣了不是入套了吗;如果是在晚上,都看见了,都不拣,小偷也不敢拣。那就幽默了,中华民族讲道德讲了几千年,学雷锋学了几十年,为什么道德建设那么困难?我们是不是精神世界缺了点什么?这一现象是需要我们深刻反省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根源,对那些艰苦岁月精神价值追求的深刻重温,要时刻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时刻争当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先锋和中坚力量,做坚定的发展推动者和和谐的塑造者。当前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中时弊,特别是对于共产党员坚定信仰、牢记价值具有积极意义。

四、以雷锋精神为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始终焕发着绚丽光彩,为人们称颂、为人们敬仰。雷锋精神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是因为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我们党的先进本色,始终是引领时代主流价值观的一面旗帜。今天,我们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以雷锋精神为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社会正能量,凝聚正能量,释放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像雷锋那样志存高远、坚定信仰。学习雷锋“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坚持把科学理论当作“粮食、武器、方向盘”,自觉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先进文化,使之融入血脉,落实在工作上,体现在行动中,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保持政治上清醒、思想上纯洁。像雷锋那样爱岗敬业、创先争优。学习雷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常怀一颗锐意进取、追求卓越之心,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把工作当平台,把岗位当舞台,做到孜孜不倦、刻苦钻研,脚踏实地、任劳任怨,扎实工作、勤勉敬业,始终坚持一流的标准,努力争创一流的业绩。

像雷锋那样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学习雷锋“做人民最忠实的勤务员”.诚实守信是雷锋精神的重要特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作为每个党员,自觉践行宗旨、惠民利民,反对损公肥私、坑民害民;作为每个公民,自觉信守合同、履约践诺,反对背信弃义、坑蒙拐骗。

像雷锋那样服务人民、助人为乐。学习雷锋“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真诚地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走到哪里就把温暖带到哪里”,以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关心弱者,帮助一切有困难的人。只要别人有所呼,就要有所应,不管份内份外都主动去做。

像雷锋那样艰苦朴素、厉行节约。学习雷锋“不乱花一分钱,不乱买一寸布,不掉一粒粮”,“在生活上,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自觉培养艰苦朴素、道德高尚的健全人格,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坚决反对贪图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用辛勤劳动让自己的人生出彩。

习总书记强调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我们相信,只要人人都以雷锋精神为镜,自觉践行雷锋精神,必将会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激扬正气,激励良善,化育天下风气。

飞速发展中的中国正面临着转型期这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刃剑,在发展的同时必须做到:让博大的文化不被抛弃,让优秀的道德不被降格,让社会主义的信仰不被侵蚀。党和国家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如此突出的位置,给全社会、全国人民上了生动的一课,敲响了警钟,指明了方向。内化于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根基,是精神命脉,从“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名句,从“孔融让梨”到“学习雷锋好榜样”的优秀传统道德,我们有足够的精神食粮去丰富头脑、净化灵魂、树立信仰,缺少的只是去学习、去思考、去内化。同时时代的进步越来越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善于继承才能更好的创新,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

外化于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将其贯穿于社会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内化的价值观培育,转化为外化的追求高尚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的自觉行动,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每一个社会人都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自觉承担起这份属于全国人民的责任,自觉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真心的赞扬,理性的批判,每个人心中都怀着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发自真心的热爱每一寸土地,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份工作,真诚朴实的对待每一个朋友,创造一个和谐有序、公平正义、活跃温馨的美好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