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简答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18:51: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简答题目录

0.1.简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0.2.简述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0.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0.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0.5.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0.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0.7.简述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0.8.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0.9.简述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1.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1.2.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它们的基本形态。

1.3.简述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含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观点。

1.4.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1.5.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6.简述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1.7.简述时间和空间的含义以及它们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1.8.简述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1.9.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10.简述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11.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1.12.简述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13.简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1.14.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15.简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16.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17.简述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

1.18.简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1.19.简述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 1.20.简述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1.21.简述规律的含义和特点。 1.22.简述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1.23.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二者关系问题上的错误。

2.1.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2.简述认识主体的涵义及其性质和特点。 2.3.简述认识客体的涵义、构成和特点。 2.4.简述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2.5.简述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2.6.简述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7.简述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2.8.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 2.9.说明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

2.10.说明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2.11.简述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12.简述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2.13.简述真理与谬误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2.14.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 2.15.简述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 2.16.简述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

2.17.简述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18.简述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 2.19.简述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3.1.简述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2.简述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3.简述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4.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3.5.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3.6.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3.7.简述生产力的含义及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

3.8.简述生产关系的内容及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3.9.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3.10.简述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

3.11.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12.简述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与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关系。

3.13.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3.14.简述分工的规律是阶级划分的基础。 3.15.简述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是历史发展中的进步。

3.16。简述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 3.17.简述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18.简述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19.简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 3.20.简述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21.简述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特点。 3.22.简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23.简述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24.简述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 3.25.简述人民群众概念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表现。

3.26.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 3.27.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答。 4.1.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4.2.简述商品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4.3.简述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4.4.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5.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4.6.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4.7.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4.8.怎样认识资本的本质?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4.9.什么是剩余价值率?

4.10.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4.11.怎样认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实质和后果?

4.12.什么是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 4.13.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4.14.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是怎样的?

5.1.产业资本是如何实现资本循环和价值增殖的?

5.2.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5.3.如何计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5.4.简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5.5.简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5.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5.7,简述商业利润的形成与来源。 5.8.简述借贷资本的形成与本质。 5.9.简述资本主义银行及其职能。

5.10.什么是绝对地租?它在当代有何变化? 6.1.简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6.2.简述垄断的形成及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6.3.什么是金融资本?金融寡头怎样实现其在经济和政治上二的统治? 6.4.简述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6.5.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6.6.在经济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基本形式?

6.7.简述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新变化。

6.8.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7.1.简述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

7.2.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7.3.简述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7.4.简述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7.5.简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7.6.简述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7.7。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7.8.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8.1.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物质基础。

8.2.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点。

8.3.简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8.4.简述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条件。 8.5.如何理解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8.6.简述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特点。

简答题答案

0.1.简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答:(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2)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为马

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3)工人阶级肩负着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工人阶级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需求,创立马克思主义的。

0.2.简述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答:(1)任何新的理论和学说,都必须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以前人的思想所达到的终点作为自己研究的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广泛地涉猎过各种门类的学问,其中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2)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以及其他成果,为马克思、恩格斯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以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规律,从而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3)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既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又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各个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 0.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答:(1)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2)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了它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吸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领域实现了革命实践。(3)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研究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总结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科学的预测和设想,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

0.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答:(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3)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0.5.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它不仅适用于对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旧事物的批判,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反省、自我审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它公然申明自己的阶级性,申明自己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不带任何偏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在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0.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答:(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2)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高瞻远瞩,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的特点,充分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发展的要求。(3)把握规律性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我们的一切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4)富于创造性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提出新理论,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把各项事业提高到新的水平。

0.7.简述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答:(1)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还是当作行动的指南,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

两种根本不同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后继者都坚决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做法,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是研究的方法。(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并不提供对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制定出适合本国情况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它们加以适当的调整。(3)我国目前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有许多艰巨的任务等待我们去完成。在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0.8.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答:(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的一生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孕育、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为工人阶级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指明了方向和道路。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一个人的素质,特别是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民族与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在各方面素质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起着统领作用。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0.9.简述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答:(1)理论联系实际之所以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的科学性和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源就在于它同实际紧密结合。其次,这是由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不论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是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或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都是为了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2)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我国今天面临的最大社会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3)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1.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答:(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2)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2.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它们的基本形态。答:(1)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2)唯物主义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3.简述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含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观点。答:(1)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前者认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意识;后者认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物质。(2)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3)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观点是: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1.4.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答:(1)列宁的物质定义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1.5.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答:(1)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静止或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它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2)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运动是无条件下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第二,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形而上学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相对主义诡辩论则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二者的共同错误是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割裂。 1.6.简述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答:(1)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2)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3)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1.7.简述时间和空间的含义以及它们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答:(1)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有限和无限的统一。(2)耐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在时间上有始有终,在空间上有边有际。(3)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与相对性、有限性是不可分割的,其绝对性、无限性存在于相对性、有限性之中,无数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之总和,就构成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 1.8.简述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答:(1)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2)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第二,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3)实践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物质生产实践。它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它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活动,是为了配合物质生产实践所进行的活动。第三,科学实验。它是从物质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1.9.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1)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劳动改变了古猿的身体结构,创造了人的手和脑,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形成了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了人类和人类社会。(2)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存在,就必须解决人们吃、穿、住、用的问题,为此就必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3)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以及其他各种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实践的持续进行,使生产力不断发展。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得以解决,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科学实验的进行大大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1.10.简述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答:(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3)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各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1.11.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答:(1)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

的作用是不同的。(2)认识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对于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其次,必须抓住事物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避免对不同的联系不分主次、甚至本末倒置的倾向。

1.12.简述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答:(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2)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东西,又吸收、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且添加了一些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中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1.13.简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和根本分歧。答:(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第二,发展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不停的运动发展过程中,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的过程;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在本质上是不变的,不会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外力推动的。(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分岐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14.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答:(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动力就在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岐。

1.15.简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答:(1)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16.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答:(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二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首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1.17.简述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答:(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世界上万事万物之所以各不相同,就是由于它们所包含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正确地认识事物。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只有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正确解决某一特殊矛盾的特殊方法。

1.18.简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答:(1)矛盾双方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2)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首先,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另一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其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我们在分析问题,特别是分析形势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相互转化。

1.19.简述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答:(1)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作关节点或临界点。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发生变化,事物的质保持不变,量变突破关节点,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2)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界限,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当需要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时,要设法使其量变不超过度的范围。

1.20.简述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答:(1)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体。(2)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离开肯定就没有否定,离开否定也没有肯定。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1.21.简述规律的含义和特点。答:(1)规律就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客观性。规律是运动着的物质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是否承认,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第二,普遍性。规律不只是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中存在并起作用,而是在较大范围和领域内存在并起作用。

1.22.简述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答:(1)在社会领域,虽然人们的自觉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但人们的自觉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冲突,形成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2)支配人们的自觉活动的思想动机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人们生活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思想动机也就各不相同。(3)人们的自觉活动受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每一代人开始其社会生活时,总是遇到前人传给他们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后继者来说就是一种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力量,他们只能以这种既得的力量为起点从事自己的历史活动。 1.23.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二者关系问题上的错误。答:(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它缺乏实践的观点,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被动的反映,忽视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2.1.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答:(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2.简述认识主体的涵义及其性质和特点。答:(1)认识主体的涵义: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2)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首先,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人是自然界长期分化的产物,具有自然属性。其次,认识主体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主体的社会性,是指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生活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认识主体的历史性,是指主体的认识活动不能超越特定的历史

时代,每一时代主体的认识都代表、反映那个时代的水平。再次,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认识主体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客体,从对客体对象的选择和设定,到主体通过认识工具对客体施加作用和影响,再到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制作,都体现着主体的能动性。 2.3.简述认识客体的涵义、构成和特点。答:(1)认识客体的涵义: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2)认识客体的构成:认识客体由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构成。自然客体是指成为人们认识对象的那部分自然界;社会客体是指作为人类认识对象的人类社会;精神客体是指成为人们认识对象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3)认识客体的性质:首先,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无论是自然客体、社会客体还是精神客体,都具有客观实在性,都是或归根结底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其次,认识客体具有对象性。不是所有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事物都能成为认识客体,只有那些与主体活动发生关系、成为主体活动对象的外部事物,才成为认识的客体。

2.4.简述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答:(1)实践关系。这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它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首要的基本的关系,没有实践关系,其他任何关系都无从谈起。(2)认识关系。这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在实践关系中,同时发生着认识关系。就是说,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就在观念上、理论上达到对客体的认识。(3)相互作用关系。无论是实践关系还是认识关系,都不是主体或客体各自独立进行的,而是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认识作用,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同时,这种能动性又受到客体的制约。 2.5.简述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答:(1)唯物论的反映论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论的认识论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这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2)唯物主义从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为人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3)唯心主义从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原则出发,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主张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或者认为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认为认识是人主观自生的。总之,都认为人的认识与外部世界没有关系。 2.6.简述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答:(1)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由对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能不能正确认识现实世界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划分出来的。(2)唯物主义哲学都是可知论,认为人的思维能认识和正确认识现实世界,即认为现实世界是可知的。有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如黑格尔也是可知论者,他认为客观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精神认识世界就是精神认识自己和自己的产物。(3)不可知论是指那些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的认识论。英国的休谟认为人能认识的只是自己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不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人是无法知道盼,外部世界是否存在、是否可以认识,我们是无法知道的。德国哲学家康德虽然不否认外部世界的存在,但他认为人只能认识客观世界的外在现象,至于现象背后的本质即“自在之物”,人是无法认识到的。(4)马克思主义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人在实践中能够认识、并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实践的观点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和哲学上的其他一切怪论。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根本不能认识的事物;现在没有被认识的事物,将来总会被人们所认识。 2.7.简述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答:(1)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离开主体的社会性、实践性和能动性来考察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把客体仅仅看作是认识的对象,完全不懂得它还是实践的对象,不能从认识主体方面去认识客体,把认识理解为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照镜子式的反映。(2)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是对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超越.它把实践观点引进到认识论中来.并把认识论与辩证法结合起来,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从而使得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8.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答:(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却是表面的、不深刻的。(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它比感性认识深刻,反映了事物的全体和本质。

2.9.说明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答:(1)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借助于思维才能实现,即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透过现象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2)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这就要求人们在实践中把调查和研究结合起来。调查就是收集大量的感性材料;研究就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辨证运动,也就是人们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过程。

2.1O.说明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答:(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第一,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第二,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2.11.简述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答:(1)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2)从客体方面来看:其一,客观事物本身是多种矛盾构成的复杂统一体;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有个逐渐显露的过程;其三,人的认识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3)从认识主体方面来看。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2.12.简述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答:(1)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每个时代的人的每一次具体的认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则具有无限性。(2)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存在于每个时代的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中,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3)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

2.13.简述真理与谬误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答:(1)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主体正确地反映了客体,一种是主体歪曲地反映了客体。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谬误。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运动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2)真理与谬误的对立表现在二者的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上。二者的相互排斥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区分具有绝对意义:是真理就不能是谬误,是谬误就不能是真理,真理与谬误不能混淆。真理与谬误的相互否定是指,否定了真理必然导致谬误,否定谬误才可能达到真理。(3)真理与谬误的统一表现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是说真理与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真理与谬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与之相符合的特定的对象、时间和范围,一旦离开这个对象,超出特定的时间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转化为真理,这是指当人们把超出特定对象、时间和范围的认识进行纠正,使之重新与对象、时间和范围相符合,这时谬误就变成了真理。

2.14.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答:(1)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或者说,真理的客观性就是主体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相一致,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2)真理的客观性还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是一种感性的物质活动,它的主体、客体、手段、结果都是客观实在,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15.简述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答:(1)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同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2)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而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16.简述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答:(1)从

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需要进一步扩展。(2)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2.17.简述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1)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是否与认识对象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2)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人们通过实践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并把这种实现出来的东西同原来的思想、理论相对照,从而判明其是否正确。一般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

2.18.简述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答:(】)_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否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逻辑证明是指用已有的真理性认识,通过合乎逻辑规则的推理,去证实或证伪另一种认识。一种认识、一种科学假说,一个重大的理论(包括计划、方案)不能贸然直接付诸实践。在付诸实践之前,先要经过逻辑证明.对之进行筛选,对被证伪的认识、假设、理论就不必付诸实践,这样可以减少损失。(2)承认逻辑证明的作用,并不是说逻辑证明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用逻辑证明代替实践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不具有最终性。首先,逻辑证明所依赖的前提是否正确,它自身不能保证,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其次,被逻辑证明证实或证伪了的东西,最终还要靠实践检验,实践才具有最后的权威。

2.19.简述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答:(1)真理问题研究人的认识是否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真理的价值问题研究真理有什么用,能满足人的什么样的需要。真理与价值是对立的统一。(2)真理与价值的对立是指二者的区别。真理是讲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要求认识要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价值是指外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3)真理与价值又是统一的、不可分的。第一,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成功地改造世界,以实践成果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的价值。人们之所以追求真理,就是因为它有价值,真理与价值是不可分的。其次,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必定是在真理的指导下实现需要的满足。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要求人们对价值的追求应建立在真理的基础之上。(4)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它的功能上。第一,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第二,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第三,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3.1.简述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1)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诸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叫生物圈。(2)地理环境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制约和影响社会的发展。第一,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生产部门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前景。第二,地理环境还可以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3)地理环境虽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但对社会发展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3.2.简述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1)所谓人口因素,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密度、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2)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没有物质生产,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而人口是物质生产的自然前提。第二,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3)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为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而且它受物质生产的制约,每一种生产方式下都有与其相适应的人口规律。 3.3.简述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1)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

的根本标志。第二,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三,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第西,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3.4.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答:(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第二,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第三,社会意识受反映者(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第二,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3.5.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表现。答:(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非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

3.6.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答:(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范畴,是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的范畴,它们包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因此,二者的关系问题,是任何一种历史观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历史观的斗争,归根到底是围绕着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展开的。(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要想达到预想的目的,就要使社会意识符合社会存在,否则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3.7.简述生产力的含义及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答:(1)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2)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第一,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第二,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第三,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第四,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3.8.简述生产关系的内容及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答:(1)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三项内容: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第三,产品的分配方式。(2)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第一,它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第二,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三,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第四,它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3.9.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一定的生产力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生产力的性质不同,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也就不同。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其促进与阻碍的程度,又因适合与否的程度而定。

3.10.简述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答:(1)上层建筑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政治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2)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转化。首先,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建

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的有意识行动的产物,它随观念上层建筑的变化而变化。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既成的物质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例如,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建立起来之后,就广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人们的头脑。

3.11.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答:(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帮助它确立、巩固和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当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它,妄图使它免于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3.12.简述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与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关系。答:(1)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是指依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依次更替的社会形态。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是指依据人的发展状况或宏观的经济运行形式,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或自然经济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或商品经济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或产品经济社会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2)这两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3)这两种划分法是内在统一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人的依赖性社会或自然经济社会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物的依赖性社会或商品经济社会,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指的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或产品经济社会,则指的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

3.13.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2)这两对矛盾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首先,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其次,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3.14.简述分工的规律是阶级划分的基础。答:(1)这里说的分工,指的是旧式分工或自发分工,即具有固定专业划分的分工。(2)有了分工就必然有产品交换,而有了产品交换,就会加剧财产的积聚和集中,使财富日益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从而促进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而有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就把社会成员分为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阶级和不占有生产资料的被剥削阶级。(3)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与对立。由于这种分工,出现了只消费不生产、只享受不劳动的人。这些脱离生产劳动的人,专门从事生产的管理以及政务、司法等活动,成为剥削阶级的组成部分。

3.15.简述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是历史发展中的进步。答:(1)奴隶制保存了大量的劳动力,把奴隶用于生产劳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2)奴隶制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奴隶本身也是一种进步,因为作为奴隶来源的战俘,以前是被杀掉,有时甚至被吃掉,现在至少能保全生命了。(3)社会有了阶级划分以后,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固定下来并不断强化和发展,有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促进了古代科学文化的繁荣。

3.16。简述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答:(1)阶级斗争学说不是马克思最先提出来的,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某些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某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曾经对社会各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但是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它们都不能揭示阶级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揭示了阶级的本质。(2)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有如下几点:第一,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

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第二,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第三,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

3.17.简述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1)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在阶级社会里,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变革时,必然.弓1起革命阶级和反动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直接爆发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为目标的政治革命,而政治革命一旦成功,就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把人类社会提高到一个较高的社会形态。(3)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被剥削阶级通过反对剥削阶级的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迫使剥削阶级作些让步,减轻一点剥削程度,以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从而推动社会在各种不同程度上向前发展。

3.18.简述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1)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在阶级社会,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推翻或摧毁旧的国家政权,建立革命阶级的政治统治,消灭旧的生产关系,确立或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从而用较高的社会形态代替较低的社会形态,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扫清道路。(2)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主动性和积极性。革命是被剥削者和被压迫者的盛大节日,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像在革命时期那样以新社会秩序的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3)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了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革命不仅要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要建设一个新世界。革命阶级只有在革命实践中,才能学会建设新社会的本领。 3.19.简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答:(1)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2)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发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因此,社会革命一般是由下层群众首先发动的,社会改革则是自上而下展开的。(3)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虽然也要付出代价,但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3.20.简述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1)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一种新社会制度初期的社会改革,在改善新社会的社会体制的过程中,还包含着消灭旧制度残余的任务。在一种社会制度的中后期所进行的改革,虽然为的是使这种社会制度持续存在,但由于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作了某些局部调整,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2)社会改革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这是指雀一定社会制度的后期所进行的改革,虽然以维护旧社会制度为主旨,但又往往包含着承认甚至促进新社会制度萌芽成分的内容。(3)社会改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的作用。 3.21.简述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特点。答:(1)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改革是被动的、自发的,统治阶级往往是在被统治阶级强烈反抗的条件下,不得已而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某些调整的。(2)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而进行的,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有广阔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改革,从根本上说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而进行的,因而不能广泛地唤起民众,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断地得到解决;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改革,只能暂时缓和一下社会的矛盾,但不能在旧社会制度本身的范围内最后解决它的固有矛盾。

3.22.简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答:(1)“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对人的本质的界定,讲的不是人与动物的区别,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既包括不同时代的人之间的区别,又包括同一时代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的区别。所以,它讲的不是一切人所共有的本质,而是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的本质,即人的具体本质。(2)由于人的本质在

其特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它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所以它就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相应的变化的;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超阶级的,而是有阶级性的。

3.23.简述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答:(1)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如果说社会是复杂的活生生的社会有机体,那么每一个现实的人就是它的一个细胞,二者互为前提、互相依赖。(2)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生产力就是人的自主活动的思能力,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不断生产和再生产出来的社会关系,同样,社会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也都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产物。(3)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这种一致的基础是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这种社会关系是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而物质生产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4)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的自由王国,体现了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的统一,人类历史从原始社会经过阶级对抗的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过程:

3.24.简述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答:(1)历史唯心主义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的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2)历史唯心主义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不承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3.25.简述人民群众概念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表现。答:(1)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铯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这个范畴既有量的规定性,又有质的规定性。从量的规定性来看,它是指社会成员的大多数,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从质的规定性来看,它是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26.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答:(1)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2)群众观点主要有以下四个内容:第一,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第二,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第三,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3.27.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答:(1)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应用。.(2)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

4.1.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答:(1)商品经济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产生、发展和存在的。(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社会分工是指社会生产划分为不同行业和不同部门的分工,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逐渐发展,形成了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他们互相联系和依赖,彼此都需要对方的产品以满足自身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因而有必要相互交换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所以,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3)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不同的所有者都有自身的经济利益,他们相互之间在交换各自的产品时,在市场上处于权利平等的地位。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要求遵循对等的原则,即按照商品价值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这样,他们的生产和交换便会采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形式,从而导致商品经济的产生。 4.2.简述商品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答:(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2)使用价值是一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所决定的。(3)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只有量的差别,因而可以相互比较。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

性。(4)作为商品,必然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可能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价值则寓于使用价值之中。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4.3.简述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答:(1)商品是通过人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因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也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这种劳动的二重性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2)生产一定使用价值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3)生产商品的劳动,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是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也就是抽象劳动的凝结。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所以,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4.4.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答:(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2)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4.5.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答:(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这就意味着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价值量的决定,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二是实行等价交换,即不同的商品是按照其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这个规律体现着商品经济发展运动过程的必然趋势,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和起作用,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2)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商品交换中价格应该与价值相一致。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经常存在着供求的不平衡,随着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就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4.6.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答:(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包括以下三部分价值: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2)劳动力的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增加,质量和结构会发生变化,劳动力价值的物质内容会不断扩大。但是,在一定国家的一定历史时期,必要生活资料是一个可以确定的量。(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特点。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消费或使用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则形成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能为它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 4.7.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答:(1)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2)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的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3)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实现了,这就是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所以,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4.8.怎样认识资本的本质?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答:(1)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2)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生

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力形式。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第二,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

4.9.什么是剩余价值率?答:(1)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产生的,为准确地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应该用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2)用n1,表示剩余价值率,则m\'=m/v。雇佣工人的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剩余价值率因而也可以用另一种形式表示,即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3)用M代表剩余价值量,则M=m/v×v—m\'×v。可见,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一是提高剩余价值率,即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二是增加可变资本总量,以雇用更多工人,扩大剥削范围。 4.10.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答:(1)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2)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4.11.怎样认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实质和后果?答:(1)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2)资本积累的后果:一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二是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三是引起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3)资本主义的进步的历史作用,可以用两个简短的论点来概括: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4)资本积累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最终必将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4.12.什么是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答:(1)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权力机构体系进行组织和活动的一种制度,特别是在实行民主共和制的国家中,三权分立是其政权机构组织形式的显著特征。三权分立是将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部分权力,三者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构行使,一般来说,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法权。(2)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又称为国会或议院,它一般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议会作为实现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立法来实现资产阶级的统治意志和保护资产阶级的财产与利益;保证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资本主义政权机构中占统治地位;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关系。(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权力机构体系中的执行机构。资产阶级政府对社会的日常管理由政府所设立的各个职能部门来进行。同时政府还依靠军队、警察、特工等暴力手段来完成政府的职能。(4)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机关通称法院,是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保证资产阶级宪法和各种基本法律贯彻实行的专政机关。

4.13.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答:(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己主义。利己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产物,是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所共有的观念,“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私有者的至理信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最高和最后形态,因而利己主义也发展到了顶峰,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2)资本主义利己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为一己私利而获取金钱。这种以获取金钱为特征的利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4.14.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是怎样的?答:(1)资产阶级主张利己主义的人生观,其论据是人的“自然本性”就是从感性出发而趋乐避苦,总是从生理本能的需要而追求于已有利的事物,从而得出人的本性是极端利己的结论。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人生观,宣扬人生的目的就是谋求个人利益,追求个人的幸福和享乐。为此就要采取各种手段获取实现其个人利益和享乐的金钱,因而赚钱成为实现其人生利益的最好手段。(2)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他们是从维护资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利益出发,以极端利己的观点来判断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价值。他们表面上强调要维护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权利,实

际上是要求尊重资产者的价值和尊严,实现和保障他们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权利。资产阶级价值观的重要特征是以金钱作为判断价值的标准,以获取金钱作为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价值的体现,把是否能获取金钱和获取金钱的多少看作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真实尺度。(3)资产阶级的道德观是为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和经济利益服务的。它以尊重和增进个人利益作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利己主义成为资本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5.1.产业资本是如何实现资本循环和价值增殖的?答:(1)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2)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包含了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它是这三种循环形式的有机统一。(3)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通过对资本循环运动的考察,揭示出资本是一种运动。剩余价值只有在资本的连续循环运动过程中才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5.2.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答:(1)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两个因素: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2)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受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重要影响。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反之,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就越慢。(3)生产资本的构成是生产过程中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因素。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生产资本的构成对产业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具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二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5.3.如何计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答:(1)计算一定时期(一般以年为单位)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是计算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也就是要把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转化为同质的货币形式,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在一年中周转的价值额合计起来,除以预付资本总额,这样就能计算出预付总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2)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一年中固定资本的周转额加上流动资本的周转额除以预付资本额,即可得出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5.4.简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答:(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使社会总产品中两大部类的产品都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交换而得到实现,因而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也就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同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相等,这就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即:Ⅰ(v+m)=ⅡC。(2)这个基本实现条件表明,第一部类提供给第二部类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第二部类提供给第一部类的消费资料同第一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也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两大部类之间只有保持了这个基本比例关系,才具备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5.5.简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答:(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样必须使社会总产品中两大部类的产品都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交换而得到实现,因而应使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即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第一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的总和应当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这就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如果用△C表示追加的不变资本,用△v表示追加的可变资本,用m/x表示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则这个基本实现条件可用公式表示为:I(v+△v+m/x)=Ⅱ(C+△C)。(2)这个基本实现条件表明,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第一部类提供给第二部类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第二部类提供给第一部类的消费资料同第一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也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两大部类之间只有保持了这个基本比例关系,才具备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5.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答:(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商品

生产过剩,但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能力的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比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2)金融资本和金的相对过剩。(2)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融寡头的统治。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化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的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或垄断资本家集团称为金融寡头。(3)资本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另一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垄断资本种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一手是资本输出,即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把他们手中掌握和控制的大量资本输往国的矛盾。 外,利用这些资本作武器,控制资本输入5.7.简述商业利润的形成与来源。答:(1)国的经济命脉,剥削、压迫这些国家的劳商业利润就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人民,掠夺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物质动所获得的利润。获得商业利润的具体途财富,最终为金融资本控制这些国家、形径是商品的销售价格高于商品的购买价成金融资本的国际统治服务。(4)国际垄断格,其间的差额就包含着商业利润。商业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国际垄断同盟在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经济上瓜分世界,也即各垄断资本主义国部分剩余价值,它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家和垄断组织在世界市场上和国际经济关人创造的剩余价值。(2)产业资本家之所以系中划分势力范围,形成国际垄断局面。要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是因为商业资本家为_产业资本家提供的界。除了在经济领域瓜分势力范围之外,服务,使产业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帝国主义国家还采取政治、军事手段从领因而产业资本家就必须、而且也愿意把剥土上瓜分世界,把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变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让给商业资本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附家,这比他自己兼营商业更为有利。所以,属国。

产业资本家便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将6.2.简述垄断的形成及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商品出售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按式。答:(1)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照生产价格销售商品,这样,商业资本家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便获得产业资本家转让给他的那一部分剩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余价值。商业资本家获得与产业资本家大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2)垄断主要是通体相当的平均利润。 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实现的。最初的垄断组5.8.简述借贷资本的形成与本质。答:(1)织形式较为简单,也不很固定,垄断统治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的力量还不很强。当时主要是通过一些l商业资本)的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临时的、短期的垄断协议。随着生产和资形式。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职能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垄断势力的增强,垄断本家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成为借贷组织也逐步发展、规范和完善起来。较为资本的主要来源,这些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本主要有: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托拉斯和康采恩。卡特尔,即通过生产或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暂时闲置的用于资经营同类产品的一些大型垄断企业之间较本积累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再生产循稳定的垄断协议形成的、在生产或流通的环过程中,有的资本家需要补充货币资本,某个或某些环节实行垄断的组织形式;辛从而需要借入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这就迪加,即把一些在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产生了借贷关系。因而,从职能资本的运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动过程中暂时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为获进行垄断经营的组织形式;托拉斯,即垄取利息.而借贷出去时,就转化为借贷资断了某种商品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独立的本。(2)借贷资本的本质是为了取得利息而大型垄断企业;康采恩,即由一两个特大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型垄断企业为核心,联合了各方面各领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并一大批企业所形成的超大型垄断集团等服务于职能资本的特殊资本形式。借贷资等。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形式又有本也要参加剩余价值的瓜分,利息就是产较大发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业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所获取的雇佣工人创起。

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因而,借贷资本_6.3.什么是金融资本?金融寡头怎样实现其方面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答:(1)金融资本另一方面又体现着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余价值的关系。借贷资本家就是不从事实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际的生产经营和商业流通活动而专为职能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资本家提供服务,并取得利息收入的资本际上的统治者。(2)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家。 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5.9.简述资本主义银行及其职能。答:(1)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称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资本的借贷主要是金融寡头。(3)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通过银行进行的。资本主义银行是专门经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营货币资本的企业。银行有两个主要职能:是通过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层层控制一是吸收存款。即把社会上大量闲置的货许多企业的经济上的统治方式。金融寡头币资本集中到银行;二是发放贷款,即把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所以,银的方式实现的。金融寡头还可以通过建立行是充当货币资本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即政策研究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贷款人和借贷人的信用中介,同时,银行施加影响,通过掌握舆论工具、新闻媒介还充当资本家相互之间的支付中介。(2)银来对社会生活施加影响,从而实现其对社行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而形成的会经济生活的统治。

借贷关系,就是银行信用。银行的信用业6.4.简述垄断与竞争的关系。答:(1)垄断务有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是以产生后竞争依然存在。首先,竞争是商品吸收存款方式借入资金,资产业务是通过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发放贷款贷出资金。 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资本主义经5.10.什么是绝对地租?它在当代有何变化?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竞争当答:(1)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然不会消失。其次,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土地,包括租种劣等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中现实的经济主体来看,虽然在某些部门即绝对地租。(2)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存在着垄断组织,但也还存在未形成垄断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已经赶上甚至超过工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经济主业资本有机构成。这表明过去绝对地租形体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即使成的条件,即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是已形成垄断的部门,也绝大部分是几个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条件已不存在。但这垄断企业并存,它们之间本质上依然是相并非意味着绝对地租就随之消失了,事实互竞争的关系。(2)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上,只要存在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绝对存在着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地租就不会消失。但是,形成绝对地租的容和激烈程度,都较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条件却发生了变化。绝对地租不再是由农阶段有新的发展。从竞争的范围来说,大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体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与非垄所形成,而是将农业资本家的平均利润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一部分转化为绝对地租。如果农业资本家非垄断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等。(3)垄断阶还要获得平均利润,便会克扣农业雇佣工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人的一部分工资作为绝对地租。事实上,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竞争的目的不同,垄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往由农业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本家租种土地经营的情况已经逐渐改变。润。②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不但以主要经营形式已变为农业经营者同时也是前的各种竞争手段在继续使用,而且由于土地所有者,不需缴纳绝对地租。 垄断的存在,各种凭借垄断地位采取的新6.1.简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③竞争征。答:列宁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由于垄断组织的特征概括为五点:(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实力及其所采用的手段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统治地位。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企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竞争的激烈和持

久及其造成的破坏,也大大超过了自由竞

争阶段。④竞争的范围不同,垄断阶段的竞争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扩展到了国外,除了经济领域的竞争外,还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

6.5.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答:(1)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2)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3)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4)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5)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6)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6.6.在经济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基本形式?答:(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的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这种结合有多种形式,并且这些具体形式还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但其基本的、主要的形式则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2)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大型企业的投资,特别是一些公共设施的建设,私人资本无力或不愿承担,这时就要由国家来兴建这些企业和设施,国有经济就产生和发展了起来。这些国有经济都是为垄断资本的根本利益服务的。(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仍然是为了解决单纯的私人资本所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4)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在现实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以及国家和私人资本共有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不是很大,占主体地位的还是私人资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正是主要通过这种在私人企业外部的调节控制,实现其经济职能的。 6.7.简述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新变化。答:(1)生产力方面。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这有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原因。尤其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中,科学技术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每当科学技术有重大突破,都会促使生产力加速发展。(2)生产关系方面。在所有制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在其自身范围内进行不断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对生产关系调整和经济运行调控上,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进行了社会改良。二是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三是加强了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扶持。这样,在不改变财富分配比例甚至提高资本家所占比例的前提下,可以增加劳动者收入的绝对量,缓和社会矛盾。(3)上层建筑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社会化、股权分散化的现实,必然要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国家法制在有利于资产阶级的范围内健全、充实与完善,从而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服务。 6.8.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答:(1)资本主义最初的发展时期,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代替封建社会经济形态,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有其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初期,其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则进入了资本主义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后期,虽然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都曾对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是,这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日益暴露出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面。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这种调整对缓和其内在矛盾与促进生产力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它终究不能解决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生产的高度社会化,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事实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特别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扬弃”的现象。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私人资本变为股份公司的联合资本。这种联合资本已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自身范围内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由于它突破了单个私人资本的局

限性,缓解了生产社会化发展日益受到的单个私人资本的限制和束缚,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工业和科技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深化,它促成了垄断的产生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它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达到了更高程度,为转向社会主义提供了更充分的条件。

7.1.简述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答:(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在总结、吸收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2)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但因为他们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和客观必然性。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则正好相反,它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7.2.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答:(1)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这是以往不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不可比拟的。以前的社会经济制度变迁一直是以一种私有制取代另一种私有制,这之中也会发生革命,例如资产阶级革命。但与社会主义革命比较起来,资产阶级革命并不要求消除私有制,而是代之以资本主义私有制。(2)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以往的革命是以一个阶级的剥削与统治代替另一个阶级的剥削与统治,无产阶级革命则是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并最终消灭阶级和阶级统治。(3)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私利,它们的存在与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没有矛盾和冲突。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它的阶级利益同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无产阶级革命必然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最广泛的革命。(4)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并不是目的,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经过一段过渡时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再经过社会主义建设,使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得到全面发展,进而迈向共产主义,这才是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远景和方向。 7.3.简述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答:(1)1917年,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俄国胜利,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社会主义的苏联把一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资本主义旧俄国便变成为世界上位居前列的经济政治军事强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事业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诸国的共产党、工人党在苏联的支持下建立起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也有些国家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反抗纳粹、获得解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总之,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出现了波兰.捷克斯拉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它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程度也不相同,但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都是以苏联为榜样,采取了大体相同的经济政治体制。(3)中国则是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获得全国政权的独特的社会主义成功之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于1949年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越南和蒙古等与我国的情况有同有异,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另外,在地球的另一端,处于中美洲的古巴,也是在战后民族独立风起云涌的时代,在古巴共产党及其领袖卡斯特罗的领导下,独立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7.4.简述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答:(1)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国家问题上一个最卓越的思想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2)无产阶级要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建立起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即

由无产阶级对整个社会实行国家领导。(3)无产阶级专政,也即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不但是镇压各种敌对势力的强有力的国家机器,更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自己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4)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改造社会、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7.5.简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答:(1)俄国、中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不是偶然的,有其历史必然性。(2)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这是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最根本的物质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化要求改变束缚其发展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些国家虽然比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落后,但其国内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所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这些国家的旧制度严重地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无产阶级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要求。(3)这些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使得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革命的成功。其社会历史背景是:社会矛盾极其尖锐,靠在旧社会内部进行渐进式的改良,根本不可能解决当时的社会基本矛盾,靠这些国家发展不充分的资本主义也很难达到强国富民的目标,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落后国家要想走上同发达国家同样的道路,用资本主义方式赶上乃至超过发达国家,是根本不可能的。在革命前,这些国家劳动人民遭受到多重的苦难和剥削、压迫,他们迫切要求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推翻压在头上的内外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同时,这些国家的革命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引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客观现实,有其深刻的内外原因,并没有违反历史发展的规律。

7.6.简述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的原因。答:(1)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2)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3)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性。(4)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和发展的,人们在寻找适合本国的社会主义之路,试图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这种探索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如果偏离了这一原理,就会导致失败;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脱离本国的实际,同样也会付出沉重代价。 7.7.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答:(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资产阶级政党有本质区别。它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它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为无产阶级的事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2)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只有工人运动产生并发展到一定程度,工人阶级具有一定的组织程度和觉悟程度,形成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的时候。才需要组成一个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以便带领群众有组织地进行斗争,以争取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是在自发的工人运动中产生,而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样的知识分子,在实现自身世界观转变的基础上,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就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政党。(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共产党、工人党或是其他的名称,但其性质都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它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4)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它是团结统一的党,还是有坚强纪律和战斗精神的党。

7.8.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答:(1)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公

有制;根据社会的需要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社会职业作为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2)实管理和调节;劳动者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经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过一定扣除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配;商品经济消亡;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束缚、旧式分工的束缚、劳动仅仅是谋消失;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2)生手段的束缚、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列宁根据十月革命后一段时期的实践,对(3)共产主义社会所实现的人的自由而全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和面发展,使人自身个性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概括:在所有制上是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极高的境界,人不仅完全摆脱了自然界的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并存;在进行社会主义奴役,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成建设的过渡时期,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为自然界的主人,而且成为社会的主人和交换;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自身的主人,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发展。还义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应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等。 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8.1.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物质基进、密不可分的。

础。答:(1)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8.6.简述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特的最高社会形态,它的物质基础,是远远点。答:(1)从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义社会,同历史上以往的不同性质的社会力。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态之间的过渡和更迭具有重大差别。以才有可能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往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的过渡和更迭是由层建筑,从而人类社会才能进入共产主义新的、性质完全不同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社会。所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筑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伴随着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2)这种过渡和更迭,必然是尖锐的矛盾和激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烈的斗争,乃至通过武装斗争的形式来实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人们的科现。(2)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同技水平极大提高而实现的,从而创造出前一种社会形态的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这是共产阶段,它们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的社会制度,二者之间不存在对抗性矛盾。证。(3)共产主义社会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因而从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展的基础上,实现了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会,只是从不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到这就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它表现为同一社会文化生活需求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无形态内部的过渡和变化。这个过渡可以在论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或是人们的精神生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活,都能得到充分的满足。 上,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革新、调整、8.2.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完善和发展,逐步对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点。答:(1)共产主义社会高度社会化的生力的方面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方产,要求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面进行改革,使共产主义因素日益孕育、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2)在共产主义社壮大和成熟,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出必要会,社会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全部生条件,从而在将来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全体社会成员成为生会。 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真正体现出人们在 生产资料面前的完全平等关系,从而彻底铲除以往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阶级不平等的经济根源,同时也不再存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多种公有制形式,公有制经济单位之间的利益差别也随之消除。共产主义社会中由全体社会成员组成的联合体,共同占有并共同使用生产资料,生产的成果也归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为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全面发展服务。 8.3.简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答:(1)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在共产主义社会公有制的基础上,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原则。按需分配不仅彻底消除了以往私有制社会中分配方面的阶级不平等,也打破了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所存在的人们在生活富裕程度上的差别,实现了个人消费品分配方面的真正完全平等。(2)“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面旗帜,马克思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里的“各尽所能”,既体现着每个社会成员把向社会贡献自己的能力作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应尽的社会义务,又体现着每个社会成员都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劳动不再仅仅是谋生或生存发展的手段,而是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从而都能充分地施展和全面发挥自己的一切才能。所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只是一个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而且是一个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

8.4.简述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条件。答:(1)消灭阶级,首先是指消灭剥削和被剥削阶级的差别与对立,同时也包括工人和农民作为阶级的差别。彻底消灭阶级,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彻底消灭了私有制,从而铲除了阶级对立存在的深刻经济根源,依靠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形成的剥削阶级将归于消失,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也将不复存在。(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工具。在共产主义社会里,随着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彻底消灭,全体社会成员都将融合成为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劳动者,因而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社会强制力量的国家机关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而自行消亡。只有在阶级被彻底消灭的条件下,国家才能随着阶级的消失而失去其存在的必要,从而自然而然地自行消亡。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意味着实现了世界的和谐。

8.5。如何理解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答:(1)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每个社会成员的体力智力获得全面发展和自由运用,个人的全部智慧、力量和潜能素质都能全面自由地尽量发挥,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地选择职业和变换工作,把从事不同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简答题示例 简答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