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狐假虎威

发布时间:2020-03-02 06:11: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学课题: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课文《狐假虎威》 教材分析:

《 狐假虎威》这则寓言写的是一只狐狸被老虎抓住以后,狡猾的骗过老虎,不但使自己逃脱了危险,而且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权势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什么本事。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课文中狐狸的神态、语言把狐狸的狡猾表现得淋漓尽致,如:“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与老虎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故事的结果,动物们被吓跑,老虎上当被骗,狐狸的狡猾与老虎的愚昧表露无遗。这篇充满情趣的寓言故事,生动形象的语言适合“读”,引人入胜的情节适于合“演” , 极具争议的人物适合“评”。 教学方法:

寓话故事生动有趣,学生年龄小,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师生互动法、演示法、谈话法、阅读法等。还让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总之,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了课文,学习了词汇,明白了寓言故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正确理解由生字组词的词 语。

3、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狐狸的言行,体会“狐假虎威”的字面 意思及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

1、

2、

3、正确识字写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狐假虎威”的字面意思及深刻含义。

1 教具准备:

小动物头饰、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板书:狐假虎威,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题中的“狐”指的是什么?(贴上狐狸图片) “虎” 指的是什么?(贴上老虎的图片) “假”又是什么意思?(板书:借)

3.那么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接着板书:吓跑百兽) (设计意图:再次感知课文,培养学生概括以及说话的能力。)

二、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过渡:这个“狐假虎威”的故事是怎么开始的呢?(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提出要求:一边读一边在书中画出描写动作的词语)

2、抓关键词语,指导朗读描写老虎动作的句子。

(1)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动作的词语?(指名说)(课件中的动词变色) (2)从这些动词的描写中我们知道是谁更快,更厉害?(老虎)从哪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扑、逮)(课件演示,出示描写老虎动作的句子)现在能把它读好吗?

3、理解朗读描写狐狸动作的句子。

(1)狐狸的动作是什么?(课件出示)看看它的动作多像跑啊!书中为什么不用跑呢?

“威”是——(威 风), 2 (2)下面我们来请教一下字典老师,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出示“窜”的意思:逃跑)(4)字典真是我们的好老师,有了它的帮助,小朋友一下子就理解了“窜“的意思。现在这句话谁来读?(指名两三人回答)

4、那么老虎来了,狐狸为什么要逃跑呢?

5、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理解了课文,现在能把它读好吗?

(二)精读2~6自然段

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但它才不甘心成为老虎的美餐呢,于是,狡猾的狐狸——(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出示课文内容: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1、你能读好它们吗?(出示:狡猾 骨碌一转 扯着嗓子)相机理解词语。

(1)什么是眼珠子骨碌一转?做给老师看看。

(2)狐狸的眼珠子“骨碌一转”在干什么?(狐狸正在想鬼主意) (3)想好了主意,他是怎么问老虎的?(扯着嗓子问)什么是扯着嗓子? (拉长声音)请你来扯着嗓子问老虎!(学生读:你敢吃我?)

2、指导朗读。

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问呢?(装腔作势,给自己壮胆,让老虎不敢吃它。)请你来帮狐狸吓吓老虎,看你能不能吓住它。指名读、齐读第二自然段。

3、老虎有没有被吓住呢?(有点吓住了)你是怎么知道的?(老虎一愣)——引读第三自然段。

4、狐狸见老虎一愣,为了稳住老虎,它接着对老虎说了什么?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组织学生评价。重点读好哪些词?(老天爷 违抗 多大)请小朋友们自由练读狐狸的话,看谁读得最好?

5、听说狐狸是老天爷派来的,这时老虎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 (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

(奇怪,一向见到我就怕得不得了的小狐狸,今天胆子怎么这么大? 说话这么凶?说不定它真是老天爷派来的,我可不能吃它呀!)

6、老虎原来是紧紧地抓住狐狸的,现在它已经被狐狸蒙住了,这时候狐狸

3 就趁机逃跑,行不行?(指名两人说说)所以狐狸为了让老虎深信不疑,狡猾的狐狸摇了摇尾巴说——(引读第六自然段)

7、看看图,狐狸是什么表情?什么动作?加上表情和动作再读。

8、现在老师来当大老虎,你们都是那只狡猾的狐狸,现在就来蒙一蒙我,看能不能把我蒙住,蒙不住的话,我可要吃了你们!(分角色读2~6自然段。

(三)精读7~8自然段

过渡:这时候的老虎是半信半疑,于是,他决定跟着狐狸到 森林里去看一看。

1、你们看,(出示图片)狐狸走在前面,老虎跟在后面。狐狸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是——(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谁能把它们的动作表演出来?(指名上台表演并及时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词语, 积累词汇。)

3、指导朗读。

(1)能把它们不同的样子读出来吗?和同桌一起读一读,练一练。 (2)指名读,其他小朋友仔细听,如果他读的很像狐狸和老虎,我们就送给他掌声!

4、它们一出现,(师手指图)森林里的——(引读第八自然段)

5、野猪、小鹿、兔子看到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和往常很不一样,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哪个词写出了不明白?(纳闷)

这时,它们会怎么想呢?(过去狐狸可没这么威风,今天怎么这么神气活现,走路的样子都不一样了,这是怎么回事呀?)

6、现在你们往狐狸的身后看,那是谁?(呀,一只大老虎!)(指导读出惊讶、害怕的语气)

7、当老虎看到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时,会怎么想?(原来狐狸说的是真的呀……)

(四)学习第九自然段

过渡:其实百兽是看到谁才跑的呀?(老虎)它们根本就不怕狐狸。

1、所以说,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引读(把百兽吓跑的)这就是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2、你现在不查字典知道狐假虎威中的“假”是什么意思了吗?(借)

四、一起读课文

总结: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让我们一起拿起书,齐读这篇课文!让老师也来倾听你们的声音,欣赏你们的感情,分享你们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你们再想一想:在这个成语故事的开始,狐狸还借了谁的威风吓唬谁的?

2、引出“狐假虎威”的引申义:仗着别人的权势欺负别人,也就是“ 仗势欺人”。

3、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狐狸借着的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相信的狐狸的话,没敢吃他。那你们喜欢狐狸吗?为什么?

答案1:我不喜欢狐狸,因为它自己并没有本事,是靠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的。(常规思维)

答案2:我喜欢狐狸,因为它很聪明。(求异思维) „„

教师总结:大家说得真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说言表达能力和对文本的感悟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可联系《狐狸和乌鸦》这则寓言,通过新旧联系,巧妙迁移,来对比理解“聪明”和“狡猾”)

六、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假 虎 爪 借 威

2、引导学生观察

你觉得哪个字需要你提醒大家?

3、教师在田格中范写讲解。

4、教师描红、仿影、临写。

5、展示佳作,集体评议。

六、作业设计

把《狐假虎威》的故事讲给家人或者朋友听一听。

板书设计:

8、狐假虎威

教学反思:

威风

吓跑百兽

《狐假虎威》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尤其是神态、语言的描写把狐狸的狡猾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都非常喜欢、很感兴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在教学中我重视如下几点:

一、理解词语形式多样

低年级的小朋友缺乏理解感悟能力,我由此设计了让学生看图自己去揣摩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再通过朗读、表演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感悟。

二、注重朗读训练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缺乏具体的感知能力,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通过多方面的朗读,如:指名读,分角色读,男女生朗读,齐读等不同方式让学生感受狐狸的狡猾,老虎的凶猛及愚昧。

三、重视语言积累运用

6 整堂课中在问题的设置方面我也是下了一番工夫的,如“狐狸眼珠骨碌一转,在干什么?”、“听说狐狸是老天爷派来的,老虎怎么想?”、“百兽为什么纳闷呢?”、“它们在想什么?”、“它们又为什么撒腿就跑呢?”、“它们到底怕的是谁?”这一系列问题,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狐假虎威”的意思,又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整堂课我一直都遵循了新课标的要求,采用了参与教学,合作教学,兴趣教学,自主教学,活动教学等策略。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完成了教学内容,但是在对生活中的“狐假虎威”现象挖掘不够,这就有待第三课时再去完成。

教学设计者:江苏省淮安市凌桥乡中心小学

王海霞

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