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案狮子与兔子

发布时间:2020-03-02 11:39: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狮子和兔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练习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 练习用“认—想—写—用”的步骤与方法独立识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 通过读读、议议,了解狮子与兔子的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兔子最后说的话,懂得遇到问题,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不行的,应该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识记生字,并加以书写。

2、理解重点词语:“筋疲力尽”“哧哧”“恼羞成怒”“笑嘻嘻”,并从中体 会狮子和兔子的表现。

3、读懂课文,受到思想教育,养成动脑筋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四、课时划分: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狮子和兔子》(齐读课题)

2、昨天孩子们初读了课文,生字词你都认识了吗?(出示词语,指名读)

3、字音读得真准,相信孩子们能把课文读得更流利,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出示课件,口头填空)

一只狮子自认为是( ),一群( )爬到他身上,他光凭( )和( ),没有解决问题,后来在( )的帮助下,就很轻松地把( )赶走了。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故事中的狮子是一只什么样的狮子呢?请同学们找到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请生读一读。

从前有一只狮子,他力气很大,脾气也很大。他自认为是百兽之王,根本不把别的动物放在眼里。

2、自由读,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生谈不同感受,带着这种感受读。)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样一只自以为了不起的狮子遇到了什么麻烦?读词:又疼又痒,你有过“又疼又痒”的感觉吗?此时,狮子的心情怎样?

(三)学习第三----七自然段

1、出示自学建议:狮子用了哪些办法赶走红蚂蚁呢?结果怎样?默读第3自然段,用~~~画出来。

2、汇报。

3、刚开始:

①出示:狮子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想把红蚂蚁赶走,可是累得筋疲力尽,还是赶不走身上的蚂蚁。(自由读,找出描写狮子动作的词,师用三角形标出。生边读边做动作,体会狮子此刻的心情。)

狮子会“吼”些什么?(诅咒红蚂蚁)

“蹦着”“翻滚着”是想干什么?(想把红蚂蚁给弄下来) 结果怎样?指名读。板书:赶不走。

此时,狮子怎么样?能用上一个成语来形容吗?

狮子为什么会筋疲力尽?你什么时候有过筋疲力尽的感觉?读词:筋疲力尽。带着体会读3段。你觉得此时的狮子的心情怎么样?

②他的伙伴小兔看见了,蹲在一边干什么?什么是“哧哧”地笑?他笑什么?

③狮子见小兔在笑,有什么反应?理解“恼羞成怒”。(做动作理解词语)

“恼”:狮子为什么恼火? “羞”:狮子为什么羞愧?

“怒”:狮子恼羞成怒时是怎么说的? ④请生再读狮子的话,分组读。

教师小结:力气大、脾气也大、自认为是百兽之王的一只大狮子,却奈何不了屈屈一群小红

蚂蚁,在兔子面前的狮子真是丢尽了面子。面对恼羞成怒的狮子,兔子又是怎么表现的呢?

⑤指名读第6自然段,引导理解“笑嘻嘻”,体会兔子并不计较狮子的蛮横无理,还在帮狮 子。

4、后来:一句话提醒了狮子,他纵身跳进河里,河水立即把红蚂蚁冲走了。

①后来怎么做的?这个办法好吗?从哪儿看出的?(立即)换近义词,看来兔子的办法很管用。

②兔子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狮子了,他想让狮子明白些什么呢?

三、总结教育,点明中心。

1、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看看兔子想告诉狮子什么?(口头填空)兔子说:“这回你明白了,光凭——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必须——————————。”(齐读)

2、根据课文内容想象,说说后面的部分。

兔子在岸上说:“这回你明白了吧,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必须————————————。”

3、教师总结:是呀,一只凶猛威武的狮子虽然力大无比,可面对红蚂蚁的叮咬时,光凭力气与发脾气,怎么都奈何不了红蚂蚁,最后还是兔子提醒他,用了一个十分简单的办法就轻易把红蚂蚁赶走了。看来我们遇到问题时,光生气、着急、害怕是不行的,而应该积极动脑筋,想出既简单又好用的办法才是最重要的。

4、开动脑筋,写一写:

狮子上岸以后,对兔子说:“———————————— ———————————— ——————。”

5、分角色朗读课文。

6、请孩子们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的讲给爸爸或妈妈,好吗?注意用上动作、表情和适当的语气。

四、布置作业,练习语言

1、摘抄本文的好词佳句。

2、搜集其他动脑筋的故事读一读,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狮子和兔子

狮子:吼 蹦 翻滚——赶不走(凭力气、发脾气没用)

兔子:跳到水里去————立即冲走(动脑筋解决问题)

《 狮子与兔子》课后反思

(一)、反思教学中师生地位

在教学中我坚持做到“以学定教”,尊重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尽量的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说:“做教师的关键是自己替学生当梯子,还是学生替自己当梯子;关键是自己的智慧如何转化为课堂的生产力,如何作用到学生身上,真正让学生的情感思想找到土壤,真正让学生生命状态不是停留在‵满分′而是‵满意′感到‵满足′的过程。”在学习课文第一段时,先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谈对狮子的认识,再开始个性化的朗读,从朗读中读出对狮子这一猛兽的认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知。在分别学习各段前,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把每一个阅读中的学生作为独特的自我。在学习课文的3-7段时,采用让学生做动作“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积极地参与学习道获取知识,从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中顿悟、明白道理,从而实现让学生从乐学、会学到学会的转变。而我在其中发挥在着穿针引线、适时点拨的作用。

(二)、反思教学目标的落实

识字写字时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之一。导入课题后,我及时的复习生字、生词,认读生词、听写从个别到全部,从再认到再现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同时又做到读写分离,落实识字教学的

时效性。在阅读中借助语言环境不断地让“又疼又痒”“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等重点词在课堂上反复出现,科学地遵守遗忘记忆规律,有效地进行了识字教学,达到了预期的识字目标。

在比较狮子前后两次赶红蚂蚁的过程中,两种不同的学习形式:第一次以演为主,第二次以同桌合作学习及反馈为主,学生在自身的实践和充分的朗读中,走进了狮子的内心世界,读好了课文中的重点语段,更体会到导致两次不同结果的原因;在自演、自读和自悟中读懂了课文,明白了道理。

如果有效地运用好“想象”这一教学法宝,学生的思维能真正地在童话中跳跃,必定会让学生收获得更多更多。

《狮子和兔子》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樊伟丽

2014年4月

3

狮子和兔子 教案

狮子和兔子教案

《狮子和兔子》教案

狮子和兔子教案

狮子和兔子教案

《狮子与兔子 》教学设计

《狮子与兔子》教学设计

《狮子和兔子》第二课时教案

《狮子和兔子》修改教案高会

《狮子和兔子》 教学设计

教案狮子与兔子
《教案狮子与兔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