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 宋 江 的 忠 与 义1专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02:58: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特征 ——试论宋江性格特征的复杂性

[内容摘要] 《水浒传》在艺术形象上最成功之处是塑造了叱咤风云,面貌各异的英雄形象,其中宋江就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疏材仗义、济弱扶贫、孝亲敬反,这是他性格敦厚温柔的一面,他效忠皇帝、讲义气,这是他性格中正统思想的一面,他明处为大家办事,暗处结交江湖大盗,这蛤也性格中虚伪狡诈的一面,他聚众反国、题诗言志,这是他性格中反叛的一面,……作者通过描写宋江充满矛盾的行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多重性格的人物。作品中用了相当多的笔墨塑造宋江的忠义,故我认为宋江是一个忠义双全的人。本文通过对他的分析来揭示他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 宋江 忠义为本 仗义疏财 网罗豪杰 仁爱宽厚

[正文] 宋江是《水浒传》中最主要的人物之一,是梁山泊壹百单八将中的首领。也是小说中最重要、最复杂、刻画得比较真实成功的一个形象。同时,又是最有争议的一个人物。在文学史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何至万千,而读者又何至一朝一代、一群一体。在不同的时代,甚至在同一个时代的不同阶段,不同人群,对同一本名著中的人物有不同的评价和认识是文之常事,并不稀奇,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可像宋江这样的人物形象却让历代评家大褒大贬、毁之誉之,还是不多见的,这足以说明宋江这一形象的不寻常。

首先,宋江是作品中举足轻重的中心人物。宋江一生的生死存亡、福贵穷没与梁山事业的兴衰直接相关。不管是从他的位置变化还是从作品的艺术构成上看,他都处于核心地位。其次,宋江具有性格的复杂性和形象的歧义性。宋江的性格是非常丰富、复杂和多变的。因此,在不同情况下会有不相同的表现。正因为这样,他的形象值得历代评家讨论,评价。

一个艺术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读者感情上的憎爱,而在于“它是否代表了那个历史时代的某一阶层或某一集团的真实生活、性格侧面精神面貌”,是否具有典型意义。因此,做为今天的文

1 学爱好者,重读该名著,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新高度,历史的、文化的客观公正地来分析宋江的精神世界和灵魂,从大的历史背景和特定历史时期整体上把握他,从而得出科学的、正确的、富有创新性的新观点、新结论。

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一论证:

一、宋江性格中的反抗性和妥协性

宋江的出场就带着他全部复杂矛盾的性格特征。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家族中为他面黑身矮,故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因为人大孝,仗义疏财,人们又称他做孝义黑三郎。„„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喜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凡有人来投奔,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裕,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无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与人方便,排扰解难,帮扶周全,不惜性命。无论棺材药饵,济人贫苦,还是出谋通信,不惜违纪违法。以此仗义之财,一时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久逢甘露 ,能救万物。这就是他“义”的典型一面。

宋江出身于地主家庭,受着儒家思想的教育,供职于统治阶级阵营,为人又仗义豪侠,喜好结交江湖。这就勾勒出了宋江的形象草图,定下了他性格的基调,点出了他生命的主要基因。以后,宋江的性格特征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他的一切言行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根源。

忠义是宋江的主体性格,但却不是他性格的全部;他的全部性格要复杂得多、丰富得多、也深刻得多。他慈悲仁爱,救苦救难,却又偶尔表现出残忍狠毒,不择手段;他颇富政治远见,极具雄才大略,有时却又显得目光短浅,昏庸糊涂;他善于听言纳谏,从善如流,有时却又刚愎自用,拒绝良策;一方面,他以扫除社会黑暗势力,替天行道为己任,另一方面,他又以尽忠国君为最高行为准则,乃止终生之望。他亲

2 手创建了梁山事业和繁荣,但他又毁掉了梁山事业,出卖了众好汉成为千古遗恨。这些看似矛盾的东西有机地统一在宋江身上,是那么真实、自然,这一切自然地造就了宋江这个特定的艺术形象。忠与义是他主体性格的两个重要方面。忠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权威的绝对服从,对皇帝的忠诚,对家教国法的迷信和恐惧;义是对广大被压迫人民的深切同情与关切,对朋友的义气,发展下去就是“见义勇为”,并加入到反压迫反剥削的正义斗争当中。他的为国尽忠、为家尽孝、为友行义、为民施仁的行为,便是他的复杂性格在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情势下的不同表现,而这一复杂性格的核心便是忠与义的对立统一。

二、“义”是宋江人格魅力的基础

宋江一生的穷通浮沉和梁山事业兴衰血肉相连。梁山在王伦建寨期间,只有五六百人,干着占山为王、“打家劫舍,抢掳来往客人”的勾当;到晁盖时期,梁山有了一定的实力,并在于官兵交战中初步取得了胜利,但局面并没有打开;只有宋江上山,才有了“山寨兴旺”、“四方豪杰望风来投”的繁荣景象,以至后来事业的高峰。因此,可以说宋江是梁山的头号功臣,是梁山事业的缔造者。

“及时雨”“呼保义”“孝义黑三郎”,等称呼实际上是对宋江思想品格的一个概括、褒奖。宋江,论仪表,是个黑矮胖子;论地位,他是刀笔小吏;论智谋,他不及吴用;论武艺,他比不上梁山好汉中的任何一个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江湖上却美名远扬,无论识与不识者,只要听到他的名字,都如雷灌耳,肃然起敬,心神向往,趋之若鹜。石勇在村店宣称:“天下只让得两个人”,一个是柴进,另一个“是郓城县押司山东及时雨呼保义宋公明”,除了这两人,“便是大宋皇帝,也不怕他”。黑旋风李逵,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惟对宋江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曾说:“哥哥杀我也不怨,刮我也不恨,除他,天也不怕!”武松在柴进庄上时,面对宋江却并不认识,可一提到宋江

3 的名字,他服地而拜,大力相迎“我虽不曾认的,江湖上久闻他是个及时雨。且又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是个天下闻名的好汉。”宋江作为一个位不显赫、貌不惊人的人,却受到天下英雄如此崇敬和爱戴,这种无处不在的魅力,到底来自何处? 无疑来自于他的人格力量。对于领袖人物来说,在成就事业的过程当中,人格力量远比智慧更重要。高尚的人格可以促使事业成功,卑下的人格可导致事业败灭。高尚的人格可以屈服英雄,广纳英才。

仁爱宽厚、轻财重义是宋江性格中另一重要方面,也是他受众人拥护的原因之一。他总是把同情怜悯的目光投向那些穷困落魄者,当他们走投无路时,或濒于灭顶之灾的危急关头,宋江就伸出援助之手,慷慨周济。如他收留阎婆母女,送银两给薛永、给武松、给李逵、给素不相识的卖唱女„„宋江付出的是金钱,是爱心,得到的是人心,是赞誉„„。

私放晁盖,是宋江性格塑造过程的另一主要事件。作为一名刀笔小吏,宋江是熟悉法令的,他本应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然而,当得知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他却“知法犯法”,“担着血海也似的干系”放走了晁盖。此时,宋江的思想中忠与义、守法与救人之间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和抉择,最终,义压倒了忠,处在了第一位。宋江这样做,重义气、为救心腹弟兄是一个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他心中的正义感及他清醒的判断力。他知道晁盖是一个天下闻名的义士,劫取生辰纲这不义之财,本身就是正义之举。他认为救晁盖是应该的、值得的。宋江虽然没有亲自参加劫生辰纲的活动,但他救人的壮举足以说明他与晁盖在精神上是相通的。已经在人生之旅中成为了同路人为以后的梁山入伙埋下了伏笔。

宋江的义气深重不仅表现在对受苦人、对心腹弟兄,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对降将的态度上。宋江为降将亲解其缚、置酒相待的举动,说着“若是将军不弃,同以忠义为主”之类的陪话,感化了秦明、呼延 4 灼、关胜、索超、董平等一大批勇武之士,他们纷纷投到了梁山旗下,受着宋公明恩义的沐泽。宋江一方面有慧眼识英才的能力,一方面懂得分化敌人、强大自己的战略战术,他的义气与谋略结合起来,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宋江靠他人格的力量,虽说当时天下无道,可宋江以行动先诉天下人:梁山有道,能替天行道„„。

宋江以义字闻名,义气过人,但有时给人的印象却又城府颇深,世故圆滑,甚至有些虚伪。比如,每逢捉到朝延将领,他都要下马跪拜,亲解其缚,上前陪话,说着“臣罪当诛”之类的话,看起来奴颜婢膝,没有骨气。殊不知这样做正是宋江的高明之处。梁山对降将可以采取三种做法:杀死,放归,迫降。哪种于自己最为有利?显然,化敌为友是一种最高明的策略。用义感化他们,以仁包容他们,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站在自己一边,这样,既分化了敌人,又壮大了自身力量。事实也证明了宋江这一做法的英明,这些降将在历次战斗中出生入死,屡立奇功,用行动回报了宋江对他们的“不杀之恩”也正是由于他的这种做法,天下奇士,英雄慕各而至,梁山人才济济,势力大增。宋江之于梁山是有大恩大德的。当初若不是他抛开个人安危而放走晁盖,梁山是不会有后来的发展的。上梁山前,宋江就为梁山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每到一地,都能吸纳当地的英雄好汉,从清风山到揭阳镇,从浔阳江到江州城,一批又一批的好汉自愿自觉地聚集到了他的身边,革命势力一天天壮大起来。上梁山后,宋江更是发挥了无与伦比的领导才能,有了他,梁山才会在抗击地主武装、迎战官兵围剿中取得一次次的胜利。宋江在实践中树立了自己的权威,得到了众人心悦诚服的拥护,以致于在卢俊义活捉史文恭后,吴用不惜违背晁盖的遗言,与“天意”作对,仍推举宋江做头领,武松、李逵、刘唐、鲁智深等人也坚决拥护宋江做头领,这说明宋江在梁山已树立了绝对的权威。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没有宋江,就没有梁山事业。如果没有宋江的义气深重、义气过人,就不会有天下好汉的响应云集;如果没有 5 他的仗义疏财、济困扶危,就不会有四方百姓对他的衷心拥护、敬仰;如果没有他的仁爱宽厚、善于容人,就不会为梁山吸纳来那些身怀绝技的英雄;如果没有他的雄才大略、大将风度,梁山也不会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辉煌战绩。值得欣慰的是宋江偏偏有这些“性格之类的‘偶然’”,而且,这些“偶然”因素在那个时代、在那个社会就像黑暗中亮起的一盏灯,像寒冷中燃起的一把火,照亮和温暖群英的心,让大家情愿拥戴他、追随他。宋江像一块强大的磁铁,将散落各地的英雄吸引到梁山;他像一面鲜艳的旗帜,让无数好汉紧密团结在他周围,使梁山事业日益兴旺,蓬勃发展。他把原来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说明他一生追求忠与义,义字当头,出于一体,所以宋江忠义两字在他身上予以完全体现。

三、“忠”导致宋江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宋江成就了梁山事业,他又毁掉了梁山事业。梁山悲剧看起来是从招安开始的,但实际上,当宋江带着他全部复杂矛盾的性格上了梁山时,这种悲剧的因素就潜伏着了,而且不可避免。

宋江性格中有光明的一面,又有阴暗的一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有反抗封建统治的侠义的一面,又有服从和忠于封建朝廷的一面。每当忠孝思想在头脑里占上风时,他的行为便表现得不可思议,甚至愚不可及,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更觉得他荒唐不堪,这也是现在的青年人普遍难以接受宋江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作品形成的时代和宋江这一形象所反映的生活内容出发,便会觉得宋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是有生活的真实性和必然性的。对宋江来说,为了朋友,可以舍弃生命,以博得一个舍生取义的美名——这是封建时代侠义之士的人生价值;而落草为寇,则只能落得个不忠不孝的罪名,是辱没祖宗的,死后连祖坟都不能入的———这是一道严酷的精神枷索。忠与义的矛盾就像“两个宋江”在打架,随着形势的变化,二者此起彼落。决不能两全完美,更不能统一,这正是宋江及梁山的悲剧所在。

6 忠与义看似完全对立,水火不容,但又矛盾地统一在宋江的性格里。宋江的儒家之心、侠义之骨正是这种情形。他思想中的义不仅包容在忠里,而且是为忠服务的。这正是宋江性格的辩证法,也正是他始而造反、终而招安的根本原因。

在受招安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忠臣。他把梁山的堂名由原来的“替天行道”改为“顺天护国”,这是一个国家的忠臣才有的行为。所以说无论我们以怎样的主观情感对宋江或褒或贬,或爱或恨,都不能否认他是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宋江是贯穿《水浒传》始终的主要人物。宋江形象的成功塑造,是《水浒传》成为中国古典名著的重要基石。宋江既是促成梁山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导致梁山事业招安失败的重要因素,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东西,却在宋江的性格上得到了统一,这就构成了宋江性格的两重性:反抗性和妥协性。这种反抗性与妥协性的矛盾,使宋江时而自尊,时而自卑;时而崇高,时而卑下;时而像个领袖,时而像个奴才;时而感觉良好,时而自惭形愧。宋江的性格核心用现代语言概括起来可以这样说:缺乏自信,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价值。尽管宋江有才能、善谋略、好周济、声望高,但是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宋江只能成为一个悲剧人物。宋江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梁山起义军的悲剧。

参考文献:《水浒全传》、《忠义水浒传》

1 天魁星 呼保义 宋江

高一作文:《忠与义的交织》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1]

宋江

宋江

宋江

论水浒传中的宋江人物形象

论《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

斯巴达克斯与宋江

生产实习总结报告朱义忠

论 宋 江 的 忠 与 义1专题
《论 宋 江 的 忠 与 义1专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宋江的忠与义 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