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简答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16:51: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时代背景。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实践基础。

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历史根源。

2 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答案: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中国”是地域定位,说明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新阶段”是历史定位,说明邓小平理论相对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3 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灵魂和旗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体和目的,三者统一于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

答案:第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我们的立党之本,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我们的执政之基,进一步回答了党应该怎样执政的问题。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我们的力量之源,进一步回答了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

6 简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P46

答案: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7 简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概括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P63

答案:

1、在理论上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第一、从历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特征中,抽象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一范畴。

二、突出了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首要地位。

第三、强调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力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内在统一。

2、在实践上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一、它为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它为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又通过改革来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第三、它沟通了社会主义的现实和未来的关系,展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动态发展性,为确立通过长期奋斗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提供了精神支柱。

3、在政治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

8 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概括的重大意义?P64

答案:在理论上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在实践上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9 贯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7

1答案:第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第二、坚持和深化改革,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打开广阔通途。

第三、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赢得发展空间。

第四、相信和依靠人民,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心一意谋发展。

10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答案: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11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和主要内容。

12 如何理解“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P92

第一、改革同革命一样,其性质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第二、改革同革命一样,都是特定社会历史阶段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三、改革同革命一样,其特点都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

13 如何准确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P98

第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第二、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第三、在实践中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

14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P99

答案:第

一、改革、发展、稳定是相互促进的。

发展是目的,是深化改革、保持稳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是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强大动力。改革、发展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第二、改革、发展、稳定又是相互制约的。

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15 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及其基本特点。P

110、114

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特点:第一,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第二,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第三,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第四,战略实现过程具有不平衡性。

16 判断我国现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依据是什么?P112

答案:第一,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

第二,还有更多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

第三,目前进展的状况和达到的水平是不平衡的。

17 简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繁荣农村经济的战略部署。P121

党的十六大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繁荣农村经济的战略部署:

第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第二、积极推进城镇化,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第三、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18 简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远意义。P12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其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军事的和社会的深远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第一、它将为21世纪我国经济的发展开拓新的广阔空间,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

二、它对保持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推进西部大开发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9 简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的必要性。P126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第一、新的发展阶段要求集约型经济增长。

第二、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第三、增强国际竞争力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0 简述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意义。P128

第一、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关系学说的重大发展。

第二、它是对当代世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崭新概括。

第三、它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

21 简述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主要内容。P129

第一、现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增长的第一位因素。

第二、现代科学技术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科学、技术、生产越来越一体化,并起先导作用。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是促进生产力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四、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的作用不断增强,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中第一位的人力资源。

22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要坚持的原则是什么?P132

答: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的发展需要,又要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包括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

公平性原则。强调当代人之间、代际之间在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

持续性原则。核心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

共同性原则。国情不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不可能是唯一的,但是上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并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应有全球的联合行动。

2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在我国实施的主要措施。P133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意思。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2)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3)保护和改善环境。

24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P142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25 简述党的十六大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P143

第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构筑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微观基础。

第二、健全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第三、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2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的依据是什么?P145

答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7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内容及其必然性。P15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28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P15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对创造社会财富作出贡献的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管理、技术)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把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活动过程中,要求取得相应的收益,以在经济上实现其所有权。

29 简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性。P162

第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支持。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30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P175

答: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不可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秩序地进行。

31 简述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是同其他社会制度的区别。P185

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经济基础,批判地吸收继承了以往文明的全部优秀成果,是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上同其他社会制度相区别的一个显著标志。

32 简述在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历史过程中,如何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P186

首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一个较好的物质条件。但必须指出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不仅仅是物质文明内部的问题,而是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密不可分的,离开政治文明所提供的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离开精神文明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物质文明是不可能建设成功的。

33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P188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求。

3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P19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精神支

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35 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P196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不仅应包含物质财富的共同富裕,也包括全体人民在精神财富上的共同享有和自身全面发展方面的共同提高。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不仅体现在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而且体现在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6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什么?P191

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7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204

答:“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是:

(1)坚持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中央政府在北京,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实行“两种制度’。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

(3)设置特别行政区,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这种不变,既是承诺,又有基本法作保障。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