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发布时间:2020-03-02 20:37: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针对传统德育课程的弊端,进行了从目标、结构、内容到评价手段等一系列的改革。小学德育新课程具有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以及实施复杂性特点。传统教师角色己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角色的转换势在必行。针对德育新课程对教师角色提出的要求,解决角色冲突的有效办法是实现角色转换,可以通过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改变学校品德评价机制来实现角色转换。

【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角色 角色冲突 角色转换

【正文】

在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绝对性走向相对性、由追求共性转向个性的共存、单一性与多样性并存等特征的新型的社会。社会的发展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重中之重。

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一般采用的都是从上至下的“灌输式”的全班授课的方式,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漫长的学习生活中,学校德育的内容、方法等基本形式,一直重复着,学生就像永不疲倦的容器,反反复复地接受着,无所谓兴趣,无所谓愉悦,学生们实际就成了“容器”。教师对学生的品德考核,指向的不是作为学生情感体验结果的道德信念与行为,而是对书本上条文的记忆,这种方式不但不能强化学生的品德,反而容易使学生更加厌恶德育课,从而降低了德育效果。

基础教育新课改比较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设置为主,小学思想品德课改为“品德与生活”,小学中高年级思想品德课则改为“品德与社会”。 新德育课程标准提出了主体性德育目标—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视学生完满个性的养成;德育课程内容生活化,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让学生回归生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品德结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德育教学方式关注体验性教学,重视德育实践活动,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教师对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的态度和行为势必与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师角色产生矛盾和冲突。传统的教师角色没有充分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只是一味传授与灌输道德知识与规范,这样的角色已不能适应新德育课程的要求,教师要与新的德育课程同行,要适应新的德育课程的需要,必须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要求与技能,在新课程中不断自我更新发展。

二、教师角色冲突

在小学德育课程中,教师扮演了多种不同角色;传统的作为学生管理者的教师角色与新课程下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之间产生冲突;小学不同年龄阶段教师不同角色之间也发生一系列矛盾。要进行教师角色的转化,不仅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学校还要改变品德评价机制。

1.社会期望与教师主观愿望之间的冲突

社会各方对教师有不一致的期望,有时彼此相互矛盾无法协调,不同人对同一角色的期望存在差异性。虽然近年来频频提倡“减负”,因为不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就无法实施素质教育,而作为家长则对减负忧心忡忡,担心学生因此学习成绩下降,在课余找人补习增加学业负担。如果教师对来自社会的巨大压力而去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就会违背国家教育方针;如果完全执行国家政策,又会使家长失望,因此使教师有无所适从的角色冲突感。

校内各方面的不同角色期望也会引起角色冲突。校长希望教师成长,出成果,但教师的提高学习需要经费和时间,这与学校的正常教务工作会发生冲突,影响教学运作的有序性,这些矛盾必然会使教师为难,产生角色冲突。学生对教师期望又不一样,他们希望教师是蜡

烛、园丁,更是朋友。然而教师是具有个性的群体,他们的活动有不同的意识取向和价值定向,有不同的行为表现,不可能是“完人”、“圣人”,于是便导致教师的角色行为与社会上对教师的影响角色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又往往使教师遭到他人的不同评价,从而产生了心理上的矛盾。教师在扮演自己角色的时候往往不知到底该以哪一方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也容易陷入困境,迷惑,不知所措。

2.作为管理者与成为学生朋友之间的冲突

传统的教师作为学生的管理者的角色,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如果教师过分强调这种权威,就会造成师生的对立。因此,教师为了使教育工作深入细致的开展,与学生、家长、同事处理好关系,形成良好的气氛,还要成为他们的朋友、知己。教师对学生要热情、关心、平等、真诚,是一种感情的交往,心灵的碰撞。教师在成为其朋友是,不能忘记教师身份,保持一定的距离。教师要想转变这种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与学生推心置腹,必然和传统的作为管理者的教师角色之间产生冲突。

3.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角色扮演之间的冲突

教师在小学不同年龄阶段扮演的角色不同,如低年级的学生道德认识还只是比较肤浅的,自我调控能力还很弱,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性强,教师在德育课程中要扮演主导者的角色,要组织和安排好学生的德育教学活动,活动开展与评价都需要教师时时起着主导的作用。到中年级,随着学生自主性的增强,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教师要逐渐地、适当地下放一些权利和任务,让学生有机会自主,根据自己的生活范围的扩大而开展活动,但教师在这时候仍然要对学生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不同年龄阶段的角色扮演之间的产生冲突。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称职的、成功的教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必须要解决角色冲突,及时进行角色的转换。

三、教师角色的转换

角色转换是指一个人由一种社会角色向另一种社会角色的变动或更替。人的一生是扮演不同角色的一生,也是角色转换的一生。教师角色转换,是指教师要及时、准确地由一种角色状态进入到另一种角色中去。要进行德育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也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

现代德育观则强调从生活出发,从儿童生活的整体出发、以儿童生活中遭遇的、体验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为自己的切入点。回到生活的德育目的己不在德育,而在生活,在美而善的生活。重视德育主体在道德生活过程中,认识社会与道德,体验道德生活,发展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悟的能力,进而将自己的认识、体验、感悟化在生活之中。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儿童的生活出发,让儿童在生活中获得感知道德知识,体验道德生活,培养学生的道德感悟能力。

2.增进对学生的了解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良好的教学效果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全面理解的基础之上。课程实施归根结底是在学生身上的落实,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对德育课程的实施,教师不仅要充分了解学生一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更要了解小学生的特殊的品德心理结构,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学习方式上的差异等。教师对学生的不同角色期望要有较准确的了解,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的心理特征、道德需求都要能很好地把握住。教师要正确的选择德育教学内容,采用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和思维方式的教学策略,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生活能力以及社会性发展能力,培养他们符合时代特征的健康的品德心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这些特点,选择最能激发学生激情和热情的方式来面对学生。

3.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现代德育理论要求教师扮演学生的知己、朋友的角色,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因此,教师更需要反思自己和整个教学过程,不能以为教学结束就完成自己的任务了,而要通过每一次课后的反思,不断地总结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断地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并要注意吸收学生的意见,考虑学生的实际道德需要。在德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反思意识,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心理协调,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4.德育评价机制要改变

对学生的品德考查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的:一是根据思想品德课大纲和教材的要求进行书面测验:二是根据《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对照评定内容,逐项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操行打分。这样的学生品德测评就存在一些问题:测评理念陈旧,仍然把测评作为教师管学生的手段;测评内容不全,以道德认知代替品德,没有考虑到道德情感的因素;测评的方法带有很大的主观经验性,一般是采用品德课的书面测验和教师给学生的操行评语;测评的主体单一化,多是由班主任决定,由于教学评价具有导向的作用,这样的评价方式,往往是造成教师角色扮演单一固定的原因之一。德育新课程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规范和准则等,而要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丰富学生的道德思维、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道德情景中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并自觉地践行。

总之,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成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是短时期就能做到的,教师要从传统德育课程观向现代新德育课程观转换,教师要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必须在新旧德育课程的转变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必须处理好教师多元角色之间的冲突,加强实践、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德育新课改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陈艳:《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思考》,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

[2]张兆成:《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角色的转变》,甘肃教育,2009年第17期。

[3]李艳:《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内江科技》,2006年01期。

[4]刘志春: 《学校德育教育的反思及走向》,《德育探索》,2002年第3期。

[5][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13-226

[6]赵亚夫:《探索小学课程的新思路》,《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4期。

与时俱进转变观念

转变观念

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做一个终身学习、不断研修的语文教师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转变观念文档

转变观念总结

转变观念演讲稿

一要转变观念

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转变观念与时俱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