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赴四川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20-03-03 06:33: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赴四川学习心得

六街乡政府 蒋跃华

2006年10月8日至15日,我参加了晋宁县委举办的晋宁县科(局)级领导干部赴四川学习班,按照县委提出的“学理论、看变化、找差距、思发展、有作为”的总体学习要求,认真学习,专心听讲,通过学习考察与晋宁县发展现状对比,本人有以下学习心得:

一、四川发展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符合四川实际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子。在四川成都我感受最深的是成都市的“18366”构建现代化大成都;即:新一轮的成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史无前例地对220多个乡镇和2200多个村庄作了统一的总体规划,构建“18366”城乡规划发展体系,即由一个特大城市(含6个近郊城市)、8个中等城市、30个小城市、60个新城镇和600左右的中心村(农村新型社区)构成成都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的空间格局。

在新农村建设试点——三圣乡,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充分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 中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和受益者。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基础,政府扶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是途径。是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榜样。四川经验告诉我们: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几点想法

(一)营造良好环境,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良好的环境不仅是吸引外资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区域经济竞争的日趋加剧,资本和商品的流动对环境的选择格外重要,县域特色经济发展需要

2 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领导环境。要加强对发展特色产业的引导和管理,建立领导小组,由县级党政领导负责一个项目的具体组织领导工作,有关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积极参与,形成统一制定发展规划、统一协调指导、统一服务管理、统一负责项目建设的特色产业发展领导网络;二是政策环境。要针对特色产业发展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包括有利于民间资本和外来企业投资、创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构建产业政策环境,全力向特色产业倾斜;三是服务环境。政府有关部门要完善配套服务功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努力为特色产业发展创造条件,积极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四是诚信环境。政府向社会、群众和投资者作承诺一定要慎重,一经作出明确承诺,就要坚决兑现。要变“权力政府”为“责任政府”、“服务政府”。要尽最大努力保持前后政策的一致性和衔接性,增强前瞻性,减少随意性,不能搞一任领导一套政策,更不能新官不理旧帐。政府承诺和责任要像传递接力棒那样,一任一任、一项一项接手下去。

(二)结合实际,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我乡“三线三点”的产业布局

六街乡地处晋宁县东南面,是昆明市比较典型的绿色生态农业乡之一。按照我乡“三线三点”的生产布局,一是以六街、大营、龙王为中心,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农业的发展,建成10000亩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和

3 野生菌生产示范区,形成以六街小集镇市场为中心,建成农副产品冷藏、加工中心和物流集散地。;二是以大庄、干海、新寨为中心,夯实烤烟支柱产业,继续稳定5000亩的昆烟生产基地和3000亩的经济林果生产基地;三是以青菜、王平、三印为中心,大力引进和发展加工企业,形成磷化工工业区和中草药材生产基地。

通过近几年来的发展,“三线三点”的产业布局已初具规模,对我乡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首先以六街、大营、龙王为中心的特色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形成10000亩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并得到绿色无公害认证,形成以六街小集镇市场为中心的两个蔬菜交易市场,日交易蔬菜150吨增加农民收入75万元,仅此一项每年户均增加收入6000元,农户的人均纯收入从过去的17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近3000元,其次以大庄、干海、新寨为中心5000亩的烤烟生产基地得到进一步巩固,逐步形成以烤烟生产为中心,烟、菜轮作烟粮轮作的生产格局;最后以青菜、王平、三印为中心的磷化工工业区,以初步形成,引进磷化工加工企业8家,引进资金5600万元,计划投资2.3亿元的系列磷酸盐建设项目正在积极推进,磷化工工业取得初步成效为我乡年创税利1000多万元,带动了交通运输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仅青菜、王平两个村委会300多户人就拥有东风车辆100多辆,每年从工业反哺农业的投入达到100多万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改善。下步要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

4 机遇大力推进我乡“三线三点”战略。

1、六街、龙王、大营特色农业的发展,下步重点要解决产业协会的建立及加工营销体系的完善,目前,乡政府正积极促成蔬菜协会的成立,确保菜农的利益得到基本保障,在蔬菜协议会成立的基础上积极推行绿色无公害蔬菜品牌战略,打造六街品牌。探索实施农民土地入股模式,实行集约经营,实现公司、农民双赢。

2、大庄、干海、新寨的烤烟生产基地,继续坚持以烤烟种植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针对大庄、新寨水利设施欠缺,山地面积较大的实际,通过烟水配套工程来不断改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稳固5000亩的烤烟生产基地,不断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

3、立足资源优势,全面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充分利用我乡磷矿石资源丰富的实际,落实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大力促进磷资源就地精加工、深加工,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目前,重点要做好香港新中兴,投资2.3亿元系列磷酸盐建设项目落户我乡,形成青菜、王平、三印的磷化工工业区。

4、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结合“三线三点”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吃透村情,细化规划、突出特点,逐步推进我乡“三线三点”目标的实现,促进我乡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树立“科教兴乡、建镇促乡、产业活乡、工业强乡、项目立乡、招商富乡”的发展思路促进六街经济发展。

1、科教兴乡——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创优教学条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针对农民“想富没有路、盼富不迈步”的现状,实施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净化文化市场,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

2、建镇促乡——按照《六街乡集镇建设的总体规划》的原则,根据省级“示范乡”建设要求,认真搞好集镇规划修编工作,全面实施小城镇扩展提质工程。同时要加强集镇管理,搞好集镇卫生、交通、经营、市场秩序四大整顿工作,提高城镇品位,将以“兴一座集镇,建一处市场,活一方经济”为目标,拓展提升城镇开发,提高城镇化水平。努力构建“和谐六街”。

3、产业活乡——加大三农工作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烤烟、蔬菜基地建设,巩固壮大乡域经济支柱产业。

4、工业强乡——加快工业基地建设。主要做好矿产资源开发和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工业项目建设。发挥六街磷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以磷化工项目为主攻方向,推进磷资源精深加工,逐步实现由传统资源型乡向现代工业乡转变,为乡域经济发展开辟新领域。

5、项目立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主要抓好公路、集镇扩容提质、工业发展等重点项目。

6、招商富乡——立足资源优势,全面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充分利用全乡蔬菜、野生菌、药材、优质水、

6 磷矿石等资源,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来六街乡投资兴业。

(四)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努力做好龙王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按县安排我乡龙王村是新农村建设县级试点村,在试点工作中要求立足六街集镇来统筹规划龙王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做大做强六街集镇,为六街集镇发展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提出:立足农户,艰苦创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主导产业;推广新技术,提高种植技术;加强组织,构建产业链条;加强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完善民主法制,倡导文明新风;推广清洁能源,建设生态家园;完善配套设施,美化村容村貌;引水进村,增加村庄灵性;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推进民主管理;发展文体卫生事业,提高健康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和谐新村的总体发展思路,并根据乡镇村财力及农民的可承受能力,确定了科学的分步实施方案,目前村内道路硬化、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协会及合作社的建立、村容村貌的整治正在有序的进行之中,年内可完成;其他各项工作也列入日程,分步实施,为新农村建设做样板,全面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使我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能够快速有序健康发展。

赴四川考察心得体会

赴北京学习心得

赴东北师大学习心得

赴江苏学习心得

赴外学习心得

赴浙大学习心得

赴香港学习心得

赴上海学习心得

赴上海学习心得

赴北师大学习心得

赴四川学习心得
《赴四川学习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