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渭南市纺织产业发展现状及方向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03:13: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渭南市纺织产业发展现状及方向分析

纺织业在中国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中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2010年,中国纺织业工业协会发布的《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提出,要重点发展产业用纺织中的土工材料、过滤材料、农用纺织品、医疗卫生用纺织品、防护材料;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在草拟“十二五”规划时,也明确了未来5年至10年的重点发展领域,包括过滤、土工、医用、农用、棚盖、复合材料、消防服、阻燃产品等多个领域。这些发展方向的确定,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来说无疑是重大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在全面介绍渭南市纺织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浅显探讨渭南纺织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渭南市纺织产业发展现状

渭南市是全国优质棉产地之一,2011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90多万亩,年均产原棉14万吨,其中皮棉7万吨。产地主要在大荔、蒲城、临渭等地。全市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5户,总产值15.4亿元。主要分布在大荔县、蒲城县、韩城市、高新区等。

全市棉花种植业与纺织业主要产地以大荔县为主。2011年大荔县棉花种植面积达到52万亩,总产量达到10万吨,其中,皮棉产量4.3万吨,占全省60%左右。目前全县棉纺织企业共31户,棉纺能力28.75万锭、纺机3000余台、络筒机100台、精梳机20台、转杯纺机7台。年产纯棉中低支棉纱4.2万吨,中窄幅细布1200万米,现有先进的400吨大型打包机生产线11条,年加工原棉能力7万吨以上,占全省的52.4%,实现产值10亿元。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0多人,其中具有高、中低技术职称的人员100多人。

陕西金盾纺织有限公司是渭南市最大的纺织企业,成立于2008年6月,是由金盾纺织(泾阳)有限公司收购两大国有企业(原陕西第十三棉纺织厂和陕西农垦光华纺织厂)后重组而成的大型民营纺织企业。公司生产规模为9万枚纱锭,2600台织布机,职工4600余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80名,管理人员130名,占地面积480亩,建筑面积102000平方米。公司下设公司总部、大荔分公司和光华分公司。重组前原有两个厂分别建于

五、六十年代,经过50多年的生产运行,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较大贡献,企业先后荣获“省级先进企业”、“市属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是大荔县纳税大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渭南市纺织企业主营棉纱、涤棉纱、各类坯布并收购加工皮棉有棉纱、皮棉、棉短绒、棉籽等业务,产品主要销往浙江、广东、福建等地。

二、渭南市纺织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渭南市发展纺织业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区位客观优势(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有适合棉花生长的光照条件、生育的水分条件、成长的土壤条件等)。但从全市纺织业发展现状来看,又有历史形成的自身劣势。

(一)优势分析:

1、充足的原材料。全市棉花年均种植面积近100万亩,年产皮棉约7万吨。渭南市棉花种植水平较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渭南就是陕西省重要的棉花基地。2011年,全市棉花产量占到全省的90%左右。

2、充沛的人力资源。渭南市现有人口552万,其中农业人口448万,农村劳动力246万。渭南市目前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体系日趋完善,是全国十大职业培训基地之一。渭南技术学院等一批实用技术培训学校名扬全国,每年可向社会输送大量有技术、熟操作、懂管理的年轻人才,提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5万人,这些人力可随时召集上岗。

3、低廉的生产要素。渭南市火电装机容量为737万千瓦,工业用电价为0.69元/度。水资源总量达20.06亿立65B9米,工业生产用水为1.9元/吨,2011年渭南市工业用地的平均地价是10万元/亩。

4、地理位置优越。渭南发展纺织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首先,渭南处于欧亚大陆桥中段和关中技术产业开发带东部,是西部地区区位重要的中心城市,并且贯通东西的陇海铁路从渭南中心城市南部穿过,一方面可以将新疆的优质棉花快速运到加工地,另一方面可以将制成品运往东部市场。

另外渭南处于国家规划的关中天水经济区范围内,这样,可以利用国家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各种经济和金融政策来促进本地区经济和纺织工业的发展。

(二)劣势分析:

1、产业规模小,产品档次和技术装备水平低。目前渭南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产值仅占全市规模以上产值的2.13%;实现利税10600万元,占全市规上企业利税的1%左右。由于渭南市棉花质量不高、纺而不织、织而不制,多为21支左右产品,而利润空间大、市场需求大的产品少。

2、产业链不完整、产品单一。目前主要以低档纺织织布为主,且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对外依存度大,缺乏下游的印染、服装、针织企业,产业链条不完整。

3、自主创新能力差。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形成科研相结合的体系与机制,难以通过行业间的配套分工与协作形成人才、技术、成本、市场竞争优势,行业发展的盲目性和风险较大。

4、缺少配套的专业批发市场。企业需要发展的原材料、纺机配件、器材、纱线、坯布物流等多在外地分散完成,原辅料交易成本高,议价能力弱,获取信息慢,地区品牌效应不明显,市场不活跃。

5、纺织企业品牌优势不明显,产品附加值低。现仅有蒲城“玉女”,大荔“同兴”等品牌的手工织布,虽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但在纺织工业产业链的下游生产环节的服装行业,并没有自己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更多是作为沿海城市许多著名服装企业的原料供应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6、缺乏承载行业集群发展的工业园区,行业指导、政策支撑、融资等服务跟不上,发展后劲不足。

三、渭南市纺织业发展方向

今后,渭南市纺织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是:以项目为抓手,以园区为平台,以技改和引进为重点,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快承接东部企业转移,做大做强棉纺、织造,培育发展印染和服装业,重点支持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1、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逐步降低低附加值产品比重,努力提高精梳高支纱、高档粗支纱、无卷化、无结头纱、无梭布等“三无一精一高”产品的比重。培育3个以上省级名牌产品,提高渭南市纺织行业整体竞争能力。

2、加快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抓住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突破。具体包括:

①加快棉纺织产业的技术进步。要以提高加工深度和新产品开发为主,加大对高耗能、高污染等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淘汰力度,推广新型、高效、节能的棉纺织技术装备。大力发展无梭织机、宽幅织机等,积极采用清梳联合机、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高效精梳机等新型纺纱设备。

②加快新产品开发。在提高纯棉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新型化学纤维应用的比例。根据市场需求,提高新型化学纤维纯纺和混纺产品的比例,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增加花色品种,特别注重开发功能性纺织品,为我省功能性服装的生产提供基础材料。

③加快印染产业的引进和技术进步。重点引进发展先进的印染整理生产线,增加宽幅印染、新型纤维面料、功能性纺织品印染加工整理生产能力的比例;推广应用高效短流程、无水或少水印染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自动控制水平,重点解决印染行业自动化程度低、能耗和水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④加快服装产业发展。重点引进2-3个品牌优势显着、产业带动作用强的企业,特别要充分发挥渭南市在原料、人力及区位方面的优势,引进以功能性职业装、休闲装为主导产品的服装企业。

⑤积极推进产业用纺织品开发生产。充分发挥我省新技术纤维—芳纶的研发应用优势,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产业用纺织品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重点开发医卫用纺织材料、蓬盖类材料、农业用纺织材料、特殊装饰用纺织品、土工布材料、环保过滤用纺织材料等产品,提升渭南市纺织产业水平。

3、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培育一批优势企业。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责权利紧密结合分工明确的决策、经营和生产体制机制,以制度创新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壮大一批在决策、研发、营销等方面的优势企业,如陕西金盾纺织公司、陕西同兴纺织公司等,把这些企业培育成渭南市纺织产业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4、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引进优势企业。紧抓我国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不断解放思想,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努力创造条件,把渭南市打造成东部纺织企业转移最具吸引力的承接地之一。加大“招强引大”力度,重点引进提升渭南市纺织产品附加值或拉长完善纺织印染、服装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项目与优势企业。主要包括:研发生产精梳高支纱、高档粗支纱、无卷化、无结头纱、无梭布等“三无一精一高”产品的企业;采用先进的节水、节能、无水印染工艺的现代化印染企业;新型产业用纺织品研发生产企业;具有纺织品牌优势的功能性服装企业。

5、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纺织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产业升级的重要保证。要推动企业加快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开发和应用,提高企业竞争力。

贫困现状及产业发展分析

纺织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韩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形势分析

普洱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品牌分析

旅游地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长兴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沼气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

渭南市纺织产业发展现状及方向分析
《渭南市纺织产业发展现状及方向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