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1:03: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1.设计构思: 1.1设计理念:

本设计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设计时将尽可能采用探索式教学,让学生自己观察,主动去探索。而教学时尽可能够顾及到全体学生,达到优生得到培养,后进生也有所收获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练习)。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组织者,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发现能力、理论证明能力、多位拓展能力等。

1.2教材地位和作用:

函数单调性是高中数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是研究和讨论初等函数有关性质的基础。掌握本节内容不仅是前面所学函数知识的延伸,更为今后的函数学习打下理论基础,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教学目标的设计: 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 难点:函数单调性的判定及证明; 关键:增函数与减函数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依据教学目标和教育原则,本节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现状,我制定了如下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掌握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基本方法(作差比较法,作商比较法。主要是做差比较法);了解函数单调区间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自学、分析、归纳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推理判断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情感目标:体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艺术体验。在平等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与评价,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1.4 教学方法:辅导自学法、讨论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提高课堂效率,使教学目标更完美地体现。我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使用投影仪对学生探究的成果进行展示。

1.5教学过程:

1 课题引入(引入---设疑----激趣)------- 新授概念(自主探究---成果展示---总结强调) 概念应用1(总结探究-------延伸过渡调) 概念应用2(引导探究----总结归纳) 应用探究 (实践-------总结提高) 课后延展(再实践-------再提高) 2.实施方案

设疑:观察给出的函数的图象,并指出在定义域内的上升与下降情况。 激趣:如何用x与 f(x)来描述上升的图象?如何用x与 f(x)来描述下降的图象?

(意图:明确目标、引起思考。 给出函数单调性的图形语言,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直观图形得出结论,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用提问的方式,简单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通过问题的解决掌握基本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成果展示 总结强调:

1、单调区间如何理解和划分?

2、增、减函数的定义用语言如何描述?(可以结合初中对函数的描述进行引导)

3、如何从图形上判断单调性?

(意图: 通过展示自学成果,,加深对概念的多方理解,让部分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和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强调两点:

1、必须在函数定义域上来讨论函数增减性;

2、对于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的任意两个自变量成立)

总结探究:对一次函数y=kx+b

1、k的正、负对函数的单调性有何影响?

2、b的变化对函数的单调性有何影响?

(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能力,学会归纳总结。)

延伸过渡:一般函数除从图形上判断单调性,还有其它证明和判断方法吗? 引导探究:在例2 的证明中在由x1>x2

判断f(x1) ,f(x2)大小时 的基本方法是什么?还有其它方法吗?(作商法)

总结归纳:

1、作差时的基本变形有那些?(主要用:分解因式、配方等)

2、什么时候可以用作商法?

2 (意图:学生难以从例题中归纳出判断(证明)方法及步骤,所以在详细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方法及步骤,提示学生注意证明过程的规范性及严谨性。同时说明数学题型间的转化关系,使学生体验数学中的艺术美。另外通过探究加深对基本方法的掌握,拓宽解题思路使学生容易突破本节的难点,掌握本节重点)

应用探究;

1、函数f(x)=1的定义域什么? x

12、函数f(x)=在定义域上也是减函数吗?

x

3、课堂实践(练习)

(意图:通过此题的探究、辅导、讲解,强化解题步骤,形成并提高解题能力。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开阔解题思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延展:、作业, 思考

1、比较一次函数y=2x+3和二次函数y=x2的图象上有最低点和最高点吗?

2、通过图象观察函数值有最大或最小值吗?

3、再换成函数y=2x+3(0

(意图:通过练习作业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熟悉判断方法,达到巩固,消化新知的目的。同时思考题的设计对下一节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函数单调性教学设计

函数单调性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函数单调性》教学案例

函数的单调性之教学设计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