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法理学导论0810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22:03: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复习资料之期末试卷系列【校学委治学】

2008——2009学年 复习资料之期末试卷系列【校学委治学】

D 英美法系没有法律体系

9、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基本法》,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在全国范围内生效

B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生效

C 只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生效

D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适用

10、关于非正式法源,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它没有法律效力

B 它没有法律意义

C 它有一定的说服力

D 它会影响司法裁判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法的表述,正确的有哪些?

A “恶法亦法”是自然法理论的主张

B 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圣经》是法 C 国法中也包含有习惯法

2、法学方法论所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法条的理论

B 法律的解释

C 法的续造方法

3、法律权利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应然性

B 自主性

C 利益性

4、英国法系与美国法系的主要区别是哪些?

A 是否实行成文宪法

B 法院是否拥有违宪审查的权力

C 是否有联邦法与州法的区别

5、以下哪些是解决同一位阶法律渊源之间冲突的规则?

A 特别法优先适用于普通法

B 后法优先适用于前法

C 实体法优于程序法

6、以下哪些法律属于经济法这个法律部门?

A 《公司法》

B 《土地管理法》

C 《反不正当竞争法》

7、以下有关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有行为能力必有权利能力

B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一定同时终结

C 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8、司法平等原则的内容包括以下哪些?

A 公民必须平等地遵守我国的法律

B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他人不得侵犯

C 任何人在案件审判中,都理应受到平等的、公平的对待

9、类比推理所应当遵循的必要步骤包括哪些?

A 寻找判例

B 寻找案件事实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C 判断相同点于不同点的重要程度

10、以下不属于正式解释是哪些?

复习资料之期末试卷系列【校学委治学】

A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对《物权法》的解释

B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对《刑法》的解释

C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对《合同法》的解释

四、分析题(每题8分,共40分)

1、某国1970年《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该国2000年1月1日生效的新《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A于1999年12月从事故意杀人的犯罪行为,2000年5月法院开审此案。

问题:请依据“法律溯及力”的四个原则,分别说明法院应当适用哪个法律?

2、所谓法律的认可,实际上就是使得社会现存的习惯具有法律效力。认可有两种类型:明示认可与默示认可。同时,法律渊源有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这两个类别。

问题,请结合法律渊源的类别,分别说明两种认可之后的习惯属于哪种法律渊源?为什么?

3、我国婚姻法 复习资料之期末试卷系列【校学委治学】

08-09法理学导论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法的指引作用表现为: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法律的预测作用表现在:人们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可实现估计到当事人双方将如何行为及行为的法律后果。

2、法律事件是具有法律关联性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

法律行为是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法律事实。

3、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根据自治权制定的综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单行条例是根据自治权制定的调整某一方面事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4、历史解释是指通过研究有关立法的历史资料或从新旧法律的对比中了解法律的含义。

目的解释是指从制定某一法律的目的来解释法律。

5、强行性规则是指人们必须按照法律规则规定的内容来行为,不允许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不适用或改变法律规则的内容而行为,即不问人们的意愿如何必须加以适用的法律规则。

任意性法律规则是指允许人们在一定的限度内按照自己的意志来选择是否适用法律规则所规定的内容,或者说允许人们在一定的限度内按照自己的意志来确定为与不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的内容,即适用与否由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自行确定的规则。

二、单项选择

BCBCB

DCBCB

三、多项选择题

1、BC

2、ABC

3、BC

4、ABC

5、AB

6、BC

7、BC

8、AB

9、ABC

10、ABC

四、分析题

1、

(1) 依据“从新原则”,适用2000年刑法(1分);

(2) 依据从旧原则,适用1970年刑法;(1分)

(3)2000年刑法为新法,与1970年旧的刑法处罚相同,故依据从新兼从轻原则,适用2000年刑法;(3分)

(4)1970年刑法为旧法,2000年刑法为新法,二者处罚相同,所以依据从旧兼从轻原则,适用1970年刑法。(3分)

2、

(1) 明示认可,即在规范性文件中明确规定哪些已有的道德或习惯等规范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这种认可的规范往往构成规范性文件的内容。(2分)

(2) 默示认可,即国家没有明文规定哪些社会规范是法律,而是通过法院在判决中援引的方式承认它们的实际的法律效力。(2分)

(3) 明示认可具备法律效力,因此是正式法律渊源(2分);

(4) 默示认可不具备法律效力,因此是非正式法律渊源。(2分)

3、

复习资料之期末试卷系列【校学委治学】

(1) 家长的做法合法。(2分)

(2) 本条是有关权利能力的规定(2分)(如果答行为能力的给1分,如果答既是权利能力又是行为能力给2分)。

(3) 本条规定的是自22周岁起,男性才具有结婚的资格,因此是有关权利能力的规定。(4分)

4、

(1) 不违反,(1分)因为该法的目的在于打击犯罪,而张某并未犯罪。(3分)(或违反,因为自行脱逃国家的管束同样是犯罪行为,属于刑法打击的范围)

(2) 目的解释,(2分)因为 复习资料之期末试卷系列【校学委治学】

2009-2010学年 复习资料之期末试卷系列【校学委治学】

A原则上案件按旧法处理

B原则上案件按新法处理

C从旧的精神在于维护法的安定性

D从新的精神在于保护公民的利益

6.国务院根据自己的法定职权制定的,是哪种类型的规范性文件? A.法律

B行政法 C行政法规

D行政规章

7.无过错责任的作用主要是哪一个?

A惩罚

B教育 C预防

D救济权利

8.关于法律体系,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法律体系是国内法体系

B法律体系是部门法体系 C法律体系是静态体系

D法律体系是规范体系

9大陆法系对法的基本分类是

A公法和私法

B普通法和衡平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10.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是为了生活需要而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人”,针对王海知假、买假、打假的行为,法院认为王海是“消费者”,这一解释是属于? A字面解释

B限制解释 C扩大解释

D体系解释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对法的汉语词源考察,表明下列哪些内容? A法来源于神明裁判

B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哲理意义上,法与道、理通用

C在典章制度意义上,法与刑、律通用

2.下列哪些属于法的内容的范畴? A法律规范

B法律条文

C法律体系

3.权利的结构包括哪些内容? A.自由权

B请求权

C诉权

4.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国家制定的是成文法

B国家认可的是习惯法

C默示认可是由国家立法机关进行的

复习资料之期末试卷系列【校学委治学】

5.法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在结构上,它们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B在动态过程上,它们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C法实现不了规范作用,但仍然可以实现社会作用

6关于法律漏洞,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法律漏洞是法律局限性的表现

B立法理性的有限性导致法律漏洞

C加强立法理性会消除法律漏洞

7.关于法律效力的属地主义原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本国法对处于本国领域内的本国人有效

B本国法对处于外国领域外的本国人有效

C本国法对处于本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有效

8.关于法律的效力位阶,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上位法高于下位法

B下位法和上位法相冲突,则无效

C法律位阶的适用顺序是,上位法优先适用于下位法

9关于法律关系,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状态

B法律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

C没有法律关系就没有社会关系

10.司法的属性有哪些? A裁判性

B中立性

C主动性

四、分析题(每题8分,共40分)

1.某民法典 复习资料之期末试卷系列【校学委治学】

来进行解释?理由是什么?

2.运用法律规则逻辑结构理论来分析刑法 复习资料之期末试卷系列【校学委治学】

法律制裁--是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二、单项选择题:

1D 2D 3D 4C 5B 6C 7D 8C 9A 10C

三、多项选择题:1ABC 2AC 3ABC 4AB 5AB 6AB 7AC 8AB 9AB 10AB

四、分析题:

(一)

1、属于法律原则

2、法律、习惯和法理;法律属于正式法律渊源,而习惯和法律属于非正式法律渊源

3、扩充解释

(二)

1.主观目标说。因为从文本角度来说,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男男强奸罪名,立法者最初在定义强奸罪的时候仅仅考虑的是对妇女的保护。

2.假定条件:如果运用了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的;行为模式:勿为——不得强奸妇女;法律后果: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

1.可诉性:可争讼性与可裁判性

2.能,原因在于法律所具有的属性并不必然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法律当中

(四)

1.位阶理论:下位法如果与上位法不矛盾,那么应当使用下位法,而非使用上位法 2.不成立,因为法律漏洞的存在或者并非所有的权利都在法律当中得到明确的规定

(五)

1.李明和父母;李明和同学;李明和商店;李明父母和律师 2.个人行为、双方行为(契约行为)、自主行为、私法行为

3.能要回钱,因为李明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行为不发生法律结果

五、论述题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无标准答案。

给分标准:1.回答应当围绕着法律的规范性展开 2.论述清楚,表达流畅

2009-2010学年 复习资料之期末试卷系列【校学委治学】

1.法的渊源与法的形式 2.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3.实体法与程序法 4.法律事实与事实构成 5.立法与守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关于法的特征,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A法有国家强制性,其他社会规范不具有强制性 B法和其他社会规范都具有程序性 C法和其他社会规范都具有国家意志性 D法和其他社会规范都是行为规范

2.下列哪项属于法的形式范畴?

A法律部门 B法律体系

C法系 D规范性法律文件

3从法律规则的行为模式看,下列哪项规则不属于依照这个标准进行的分类? A权利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委任性规则 D权义复合性规则

4英美法系对法基本分类是哪一个?

A公法和私法 B普通法和衡平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一般法和特别法

5关于过错责任的过错,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过错是应该受到谴责的心理状态 B过错有故意和过失 C每个人都可能有过错 D有过错就有责任

6能够参加法律关系,在其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是? A权利能力 B行为能力 C权利 D责任能力

7关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下列哪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A法律规则在逻辑上有三要素 B三要素在逻辑上缺一不可 C三要素在条文上缺一不可 D行为模式是核心部分

8法的渊源是指下列哪一项?

A历史渊源 B理论渊源 C社会渊源 D效力渊源

9按照权利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把权利分为哪个类别?

A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 B原有权和救济权

复习资料之期末试卷系列【校学委治学】

C绝对权和相对权 D法定权利和约定权利

10下列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A法律规则适用于个案一定会产生正义的判决 B法律规则适用于个案也可能产生违反正义的判决 C法官可以用法律原则进行衡量,以达个案正义 D衡量的过程会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关于法的形式,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制定法是成文法 B判例法是成文法

C历史上,法的形式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

2.下列哪些选项不属于从旧原则? A旧的事项适用旧法 B旧的事项适用新法

C旧的事项,如果新法处理比旧法为轻,则适用新法

3关于法律部门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法律部门是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单位 B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调整对象

C两个不同的法律部门一定不会调整同样的社会关系

4以下哪些是解决同一位阶的法律渊源冲突的规则? A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B后法优于前法 C程序法优于实体法

5关于法律条文和法律规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一个条文可以表述一个规则的全部要素 B几个条文可以共同表述一个规则的全部要素 C一个条文可以表述几个规则的不同要素

6关于行政法和行政法规,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 B行政法规的内容有行政法 C法律的内容有行政法

7关于非正式法源,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非正式法源没有约束力 B非正式法源有法律意义

C法官在审理民事、刑事案件时,如果没有正式法源,可以援引非正式法源

复习资料之期末试卷系列【校学委治学】

8对于普通法,可以从下列哪些维度上进行理解? A在普通法和衡平法的维度 B在根本法和普通法的维度 C在普通法和特别法的维度

9按照法律解释的尺度标准,下列哪些解释属于这一划分的结果? A限制解释 B扩大解释 C目的解释

10.按照我国法律解释体制,某省法院在司法审判中对法律的解释,不属于下列哪些解释?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四、分析题(每题8分,共40分)

1.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其所著《说文解字》释义到:“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问题:(1)请解释上述释义中的法意?

(2)请解释其中“廌”的法意?

2.标志宪法司法化的“齐玉苓案批复”于2008年底被最高人民法院取消效力,这与部分宪法学者支持宪法不具备可诉性的主张一致。

问题:(1)什么事可诉性?

(2)如果宪法不具备可诉性的话,那么可诉性是否还能成为法律的基本性质?

3.在上题中的支持宪法不可诉的学者们所持的主要理由是:宪法当中规定的各种具体权利都已经被其他的法律给予了更加具体化的规定,因此无需直接求助宪法诉讼。

问题:(1)何种法律渊源效力的理论能够支持上述学者的主张?

(2)你认为这些学者的看法成立吗?为什么?

4.A市出租汽车李某发现路边有一老者昏迷,于是将老者扶到自己车上,逆行向医院驶去。为了尽快到达医院,李某闯了三次红灯。《A市交通道路管理条例》 复习资料之期末试卷系列【校学委治学】

请运用法理学的知识分析如下表述:“法律应该是稳定的,但不能停止不前”。

09—10法理学导论B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法的渊源--是指被承认具有法的效力,法的权威性或具有法律意义并作为法官审理案件的规范或准则的来源. 法的形式--指法的内容的表现形式,是法的内容要素的外在结构和组织形态.2.法律权利--是指由国家通过法律加以许可的自由意志支配的 行为范围. 法律义务--是指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主体行为的一种约束手段,是法律规定人们应当作出和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界限.3.实体法--指主要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法律. 程序法--指保证权利义务得以实施的程序和步骤的法律.4.法律事实--指具有法律关联性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事实构成--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构成的相关整体.5.立法--指有权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 序制定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活动. 守法--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正确行使权利,切实履行义务的活动.

二、单项选择题:

1D 2D 3C 4B 5C 6A 7C 8D 9B 10A

三、多选:

1AC ,2BC ,3AB, 4AB, 5ABC, 6ABC, 7AB, 8ABC ,9AB ,10ABC

四、分析题

(一) 1. 复习资料之期末试卷系列【校学委治学】

1.演绎推理,因为这个推理过程满足将法律事实这个小前提与法律规范的大前提结合起来得出判决结果。

2.可以,因为形式推理得出的结果存在实质理由上的缺陷。

(五)

本题无标准答案

(1) 回答“法律解释”得分为2-6分;(2)回答“目的解释”或“类比推理”得分为3-8分。(只有提供三项不同理由,且理由有说服力的,才能得到最高分,每少一项扣2分。没有理由只得最低分)

五、论述题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无标准答案。

给分标准:1.回答应当围绕一个基本问题展开论述 2.论述清楚,表达流畅

法理学导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_导论《法理学》教学提纲

山东大学网络学院《法理学导论》(A)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导论要点(中国政法大学)

山东大学网络学院《法理学导论》(C)

《法理学》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运筹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法理学导论0810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法理学导论0810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