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1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3:18: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0以内的加法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第31页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

3、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的故事吗?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有那么多的同学喜欢孙悟空,孙悟空的花果山对小朋友来说一定不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吗?

二、提出问题

1、多媒体出示《来到花果山》的情景图,让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你说我讲”红点中所示内容。 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①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②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

估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方法一:一只一只地数一数就知道了。

方法二:我用小棒代替小猴,树上有3只,我就拿出3根小棒,树下有5只,我再拿出5根小棒,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根小棒就知道一共有几只小猴了。也就是把5和3合起来 „„

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学生通过交流知道把5和3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认识加号。让学生动手写一下加号。 理解算法。

结合图意或利用学具摆一摆,让学生理解“5+3”的算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口算,只要结果正确就可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口算,只要结果正确就应给予肯定。

三、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 结合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

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在“问题口袋”中,待学到相关知识时再解决。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共有几只小鸟,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

五、走进生活。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能遇到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你来说一说好吗?

六、谈收获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10以内加法教学设计

1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一年级《10以内加法表》教学设计

10以内加法教案

10以内加法竖式计算教学设计

《万以内加法》教学设计

《5以内加法》教学设计

学前教育10以内加法4

10以内的加法教案

《10以内数的加法》教学反思

1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1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